如果因为错过抖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视频号了?
“我想通过这事发财,找到新的上升通道,登上人生巅峰,别净给我整虚的。”因此,为了避免本文沦为晦涩难懂的恶臭装逼文,先让我们来描绘这样几个“动人”的画面。
某天深夜,你正在刷朋友圈(或视频号),忽然看到一条悬疑短片:“你知道在熟睡的3小时里,都发生了什么吗?有一天半夜,李慕阳忽然从噩梦中惊醒,发现窗户……”
还挺刺激的?你一下子来了精神,一口气看下去。很快60秒完了,但是这视频只是一个“预告片”,混剪了几个非常精彩又悬疑满满的镜头和场面。你兴趣更大了,去哪看正片?
好在你很快发现,视频下方有一个链接:想看完整版?请点击……你点了进去,一个公众号的推文页面打开,上面果然有一则视频,大约8分钟。
你如饥似渴地看下去,这回可以看一个完整的故事了。“这时候手机忽然响了,他收到了一则短信,李慕阳定睛一看,吓得一身冷汗……”
8分钟很快过去了,但是你万万没有想到,这故事居然没有讲完!这时你才发现,视频下面有一篇完整的故事,文字的。
我靠,这是龙王赘婿的套路啊!你几乎可以肯定,这篇推文看完你也不会知道结局的,后面不是有付费内容,就是有……但是你也没办法啊,你已经被这个故事牢牢吸引住了,不知道后续怎么行,你必须看下去!
于是,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这个号的号主刷新了下后台,又有一笔进账了。
你是个对行业资讯很感兴趣的人,某天、你正在刷视频号,忽然看到这样一条:“今年的创新中国年度峰会召开了,60秒看看大佬们说了什么?”
反正就60秒,你又是个好奇心重的人,就一路看下去。张磊说,要坚持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而非别人都在做的事。嗯,很有道理!
徐小平说:……金句一条接着一条,每句都击中你的心坎,尽管有时似懂非懂,但你还是坚持一路看下去。
60秒转瞬即逝,你意犹未尽,好在这时候,你看到下面有一个提示:想看其他30位大佬的金句,请点击……于是,一篇公众号的推文打开了。
但你想:如果内容够好,我会下单的。
最近,你和男朋友老是吵架,你隐隐觉得感觉变了。晚上刷视频号,你忽然刷到这么一条: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被绿,注意以下特征!如果没有感觉了,如何平和无伤害地分手?
哎呦喂,正是你现在需要的,赶紧看下去。果然,视频上出现了一个业界闻名的“老师”,形象友善亲和而体面,他讲的每句话都很到点,你一下子被点醒了,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如果说有什么美中不足,那就是这视频太短了,60秒才开了个头。好在视频下面挂了个链接,你点进去,打开一则推文,里边有一个十分钟视频。
即便下面可能有个小测试:测测你被绿的可能性,付费1元看结果。如果此刻你被感情问题折磨的无法入睡,一定会毫不犹豫地下单。
到了年底,这个女团忽然宣布,我们要总决选了!在宣布的视频下方,挂了投票链接。你可以免费投一票,如果要投更多,需要买她的周边哟!投票数达到……可以和女团成员见面吃饭。
你想起了冰冰凉软绵绵滑溜溜的小手,心里忽然有了氪金的动力。
你最近挺爱在视频号上种草的,上面的好物评测、种草视频,下面都挂了小商店。你已经不觉得这是啥违和的事情了,抖音上、快手上、手机淘宝上,不是处处都是吗?
看短视频顺便买买东西,就跟逛街一样。
但是有一天,你忽然看到了一则短视频!那是一个手艺人,正在把蒙娜丽莎刻在一个核桃上,老牛逼了!他还在视频的结尾说,大家还想我在核桃上刻什么,留言区说。
接着下方出现了一则消息:想要获得这枚价值连城的核桃吗,只要花10元就可以参加抽奖。你已经被折服了,你迫不及待想得到这枚全世界只有一个的核桃。
由于疫情,老张的点心店关门了,一关就是几个月。好在,他终于挺过去了。复产复工了,点心店也开门了,就是客流忽然没有以前那么好了。
平日里,老张也喜欢拍拍短视频,他的微单用的很利索,拍出来的东东高大上,也会发视频号,不过流量还不算多。
有一天,他忽然想到一招!如果每个用户来,我都专门帮你拍拍短视频呢,内容就是你在我这买点心、吃点心,你如果更放得开、可以随意说两句“诱人的好话”。
当然,赠送的金额一定不能高于“刷假量成本”,这样如果你造假可就划不来咯!这样一来,老张就有了若干个视频号,还有了自己的社群,只要一条火了,所有的成本都不算什么。
只要有一条火了,他也就找到了最能帮忙宣传的人(koc)。
以上的赚钱模式能不能走得通,不妨来推理一下,别怕费脑子,这个推理很简单。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公式:客单价*流量*转化率*复购率-成本(流量获取成本、拍摄成本、商品率履约成本……)
只要结果是正的,而且足够大,这个事情就可以做;如果结果不仅是正的,还非常大,这个事情就应该大张旗鼓地做。
以上这两句很重要,我要说三遍吗?
公众号,就是摆在中心的母舰;视频号的60秒,是一架架战斗机,从母舰飞出去,获取更多的战果(流量);私域流量比如个人号和社群,就像是母舰的加速跑道,可以让飞机从一开始就飞得更快更高(短视频冷启动、加热容易);小商店和付费阅读,像是母舰的动力系统,把流量转化为更高的动能(变现赚钱)。
飞机飞出去,带回更多的战绩(流量),流量转化为动能(变现),带来更宽的跑道、更多的飞机……事情越搞越大了。
以上的逻辑看来很清晰了,有没有鸡血满满准备干一把了?
喏,你还是太年轻太幼稚。整个赚钱体系,都受到一个关键变量的影响,这个关键变量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好的话那是如有神助,不好的话那就是黑天鹅了。
更多的时候,结果是:哇塞,怎么还没有破播,就这点播放量,劳资拍得那么用心,是不是又限我流量了!
所以发短视频,有的时候就像是玩老虎机,你不论对老虎机玩得多熟,每次按下弹射按钮,还是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因为最终流量能不能爆,依然是概率。
你可以通过不断迭代优化内容去适应算法,可你怎么知道这算法会不会调整呢?
那么最简单的办法是什么?
如果一个人,他有无数个游戏币,或者能以超级低的价格造出无数游戏币,他就可以玩无数次老虎机,那么中奖的概率是不是大幅度提升了?
用规模弥补概率,把不确定性降到最低!
这就是做号党和短视频工厂的逻辑,他们运营成百上千个账号,同时能够以简单粗暴到令人发指的方式,工业化生产成千上万条短视频,然后一起发出去。
只要一条爆了,前面的成本就都覆盖了!只要一条爆了,他们就按照这条的方向、套路、脚本再生产几千条投出去!
是的,这就是超级老虎机逻辑,一口气生产n个游戏币,投射n次老虎机。
可能作为有些文艺逼格小清新的内容创作者,你打心眼里瞧不起这种行为。但是说实话,你精心捣鼓了半天、精雕细琢,最终的效果可能不如他们好。
如果你同时不是顶流,高不成低不就,这可就麻烦了。
因为,人家搞不好背景足够硬,本身就是“天龙人”,认识“赌场老板”,拿到了“老虎机的后门”呢?
短视频太短了,尤其视频号只有60秒,感觉根本说不完,也放不进什么内容,更别说立人设了!
问题在于,我们的思维是不是太狭隘了?为什么一定要在60秒说完?为什么一定要把所有东西都放进60秒里?为什么一定要强求通过60秒来立你的人设,你又不是三毛,张乐平画四格就可以了?
别忘了,视频号下面可以加链接,这样一想是不是豁然开朗了?
60秒只是用来引流的,短视频比起中视频,一个优点是“容易爆、一爆就不得了”,缺点是“概率太不清晰,爆不爆像玄学”。
所以如果追求更稳定的流量,还是要看中视频(1到10分钟)。要想容纳更丰富的内容,要想带来更充分的购买动机,要想立人设,还是要看中视频。
毕竟,地摊文学虽火、各种简报快讯每天很多人看,但这种娱乐均low碎片化的内容,好像立不起任何作者的人设。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还记得微博如日中天的那会,140个字的表达风靡一时。当时很多人以为,中长内容没机会了,以后人类的思维就是碎片化的了,可是后来呢?
最终成为整个自媒体帝国的中坚力量的公众号,其主流恰恰是1-5000字的内容。这就是过去一百年来人们的阅读习惯,其实一点也没改变。说到底,这和人们的阅读习惯有关:
短视频和中视频,恰好对应来这两种需求。这就好像人们吃饭,特别忙的时候吃快餐、全家罗森就好了;不那么忙的时候就要下个馆子、吃点好的。
所以发现了没:最近公众号里发中视频的内容、似乎流量更多了;b站和西瓜明争暗斗、打得不可开交,争的是中视频;知乎开始全面扶持视频内容了;新浪微博、小红书推出了自己的视频号且都是大于1分钟内容;甚至抖音快手的内容也开始变长了。
巨头们都反应过来了,中视频战争正在全面爆发,短视频的虚火终将消散,未来属于中视频。
因为视频号一上来是分发给你的好友和二度人脉的,而非其他平台那样,分发给不确定的人或者下沉市场人群,冷启动的思路完全不一样。
这是个大坑,笔者一开始也用抖音快手的思路,做一些娱乐搞笑视频破播放。结果就有人留言:你还是写文字更好,你做视频有点不持重,影响人设。
持重?
笔者的朋友圈多是创业者、媒体人、投资人、互联网公司中高管,他们会在意这个。如果不符合他们的审美要求,最初的完播和点赞就不会有,那如何扩散?
很多人建立了互赞群,一上来各种发红包求赞,久而久之透支人际关系不说、还会让自己背上莫名的包袱。但是你想过没有,视频号目前最重要的指标是完播,如果人们只是点赞而不完播,反而会降低你的推荐权重。
这简直是南辕北辙!
但这个时代,白嫖党太多、路人粉太多,你这样做到最后就是搞了一头虚胖的猪,要么根本养不肥、要么根本无法下刀、要么下刀了发现没几块能吃的肉。
所以,还不如一开始就亮牌,我是提供价值,但别指望我用爱发电,我也是要恰饭的。定位越垂直、价值越清晰、私域流量越丰富,越好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