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

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般指二本和三本院校,区别于以科研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以培养高层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办学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在对安徽省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教师队伍的特点和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师队伍对策

根据2014年3月中国教育部改革的方向,全国1200所本科院校中,将有一半逐步转为应用型大学。这一改革不仅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这一转型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师资力量是否过硬。因此,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专职教师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队伍调查现状

本次调查涉及安徽省部分二本和三本院校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以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方式为主,调查人数300人,调查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1、教师队伍基本结构方面

(1)性别、年龄情况。教师中近70%为女性教师,以女性教师和青年教师为主,年龄结构不合理。女性教师占69.8%,男性教师占30.2%;以青年教师为主,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72.6%,其中30岁以下教师占40%,30―40岁教师占32.6%,40―55岁占24.1%,40―55岁成熟教师不足,55岁以上占3.3%。

(3)学历情况。教师学历结构以硕士研究生为主,具有本科学历教师仍占一定比例。硕士研究生占59.5%,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占10.4%,本科学历教师占28%,本科学历教师中在职就读研究生占33%。

(4)专、兼职情况。兼职教师占71.8%,专职教师仅占28.2%。

2、教师管理方面

(1)管理措施方面。认为制度健全的教师占20.8%,以人为本的占22.9%,待遇公正的占20.5%,奖惩分明的占15.3%,公平竞争的占20.4%,其它占0.1%。

(2)管理方面的不足。认为制度建设不足的占38.7%,精神培养不足的占18.2%,继续教育不足的占26.8%,物质待遇不佳的占16.2%,其它占0.1%。

3、进修培训方面

4、工作感受方面

90%以上的教师感到教学任务重,95%以上的教师认为工作积极性高,70%以上的教师认为工作成就感较强,75%左右的教师认为有稳定感,90%以上的教师认为竞争压力大,认为工作心情舒畅的占53%,心情一般的占47%。

5、培训需求方面

主要表现为对专业发展、学历教育方面的需求,另外对精神提升、心理教育、身体锻炼方面也有一定的需求。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任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成熟业务骨干教师不足

年龄结构不合理,未形成合理梯队(40岁以下专任教师占72.6%);职称结构不合理(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26.9%,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仅占3.3%,中级职称教师占48%,初级职称占23.6%),职称结构偏低,正高级职称人员太少;教研、科研成果不足,且各专业不平衡;教师队伍主要是青年教师,大都是刚出校门的研究生,他们虽有激情,但在教学经验、教学技能、科学研究等方面有待加强,社会行业实践、教学实践经历不足。

2、学科负责人及骨干教师队伍薄弱

具有高职称和博士学位的高层次教师少;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则更少;教学工作量较大(65%的教师周学时超过12学时);参与教研、科研及技术服务工作的教师不多。

学校聘请的兼职教师中92%是来自其他高等院校的教师,来自企业事业单位的高级技术人员很少。兼职教师大都是到点来上课,上完课就走,和学生交流很少,很难保证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另外,对被聘请教师的管理也很松散,因为缺乏有效的制约,有些教师责任心不够强,一旦本职工作和其所代的课发生冲突,他们会毫不犹豫牺牲兼职代课学校的利益,常常会造成教学秩序混乱,影响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如何加强对被聘请高校教师的管理和制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进修渠道少,职称评定较难

学校对教师的进修投入很少,参加短期研讨会议和同行交流的机会少,不能吸收同行中好的经验,也不能在和同行的比较中改正不足,在客观上限制了教师的发展和提高。同时,教师职称评定较难,除了教书之外,教师晋升的渠道很少,使得很多教师心态不平衡,不安心于本职工作。

5、物质保障和福利待遇不佳

学校对教师的物质和福利待遇考虑不多,主要表现在住房保障、工资待遇方面,使得一大批教师不能安心本职工作,准备各种公务员和更好的事业单位考试,寻找其他就业机会,必然会造成人员流动性大,教师队伍不稳定。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适应。根据调研分析,建议加强学科、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改善师资队伍年龄、职称结构,重视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和人文素质培养与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注重专兼结合、分类管理。

1、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高校的教师队伍应该坚持“老、中、青”相结合的年龄结构,适当提高35―55岁之间教师比例,以老带新,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形成合理梯队,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推进教学工作稳步进行。

2、加强学科、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随着本科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强化,应逐步确认一批学科、专业带头人。一方面,学校应该制定并逐渐完善学科、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建设制度,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与开发利用,更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断成长的机制;另一方面,加大培训、培养青年教师的力度,并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不懈努力。选拔优秀教师深造,逐步形成骨干力量,支撑学院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3、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学校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面向国内甚至国外的优秀教育人才引进机制。为进一步改善学校学科、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队伍薄弱的现状,建议重点引进具有高级职称及高学历的教师,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质”,进一步完善使“双高”(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安心服务学校的各项政策,如:建立博士基金制度、提供科学研究平台、提供住房安置补助、根据情况尽量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就学问题等。

4、开展校内高级职称人员的聘用工作,改善队伍职称结构

建立和逐步完善校内教师职称聘用制度,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对已具有相当水平的教师,聘为校内高级职称,尽力解决教师的职称评定难和晋升渠道少的问题,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5、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

学校要积极选派教师进修,创造本校教师和同行交流的机会,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教师攻读更高学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利用各种条件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可以采取校内导师指导、教学观摩、听课、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种教师培训、考试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另外,应注意结合专业建设与发展实际,加强在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培训工作。

6、多渠道聘请兼职教师,引进外籍教师

为提高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应与企业和其他社会单位、团体建立教师“引进来”、“走出去”机制,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安排本校的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积累实践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学校可以考虑将引进外籍教师队伍建设列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有利于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光、夏建全: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思考[J].电子制作,2015(3).

[2]吴伦敦、张红、金曾妮:民办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任重道远――广东省民办高等学校调查[J].高教探索,2005(1).

[3]唐武明: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途径探索[J].亚太教育,2015(18).

[4]韩雪冰、孟宪梅、冯伟东: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思考[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5(3).

THE END
1.中国技能型社会建设:政策指向建设原则及制度体系摘要:建设技能型社会,离不开政策指向、建设原则和制度体系的保驾护航。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政策指向应聚焦于提升技能形成效率、实现技能形成的社会公平、动员全社会的技能形成资源,以发挥政府治理技能市场投资失灵、弥补市场机制缺陷和营造技能形成生态的关键作用。鉴于此,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应遵循政府宏观调控、建构社会合https://zyjsjy.jlenu.edu.cn/info/1621/5281.htm
2.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运行的具象表征实践逻辑与推进策略注重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教育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渠道,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教育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技能通过联合招生、共建共享互兼互聘师资、加大实习就业岗位供给等举措,依托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学徒制培养https://www.hebcpc.cn/gzjy/info/1074/3625.htm
3.以系统思维推进地方中高职院校协同发展重要信息转载在中高职院校协同发展的语境下,系统论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即视高职与中职教育为职业教育大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其协同发展需遵循系统论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和自组织性等。通过构建高效的协同机制,促进两个子系统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而产生“1+1>2”的协同效应。https://www.scdfz.org.cn/gzdt/zyhy/content_166096
4.双高专业群建设中的实践模式创新凤凰网山西在双高专业群建设中,产教同频、园院协同模式被视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路径。这一模式旨在通过深度融合产业与教育,协同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等多方资源,共同构建人才培养的新生态。 构建“产教同频、园院协同”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当前装备制造产业领域数字化改造需求的重要举措。随着技术https://sx.ifeng.com/c/8fH9e56icoX
5.高校应当按照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要求,专职高校应当按照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要求,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应当在编制内配足,总数不低于全校师生人数的,每个院(系)至少配备1至2名专职组织员。()A.1%B.2%C.3%D.4%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https://www.shuashuati.com/ti/52396c6ff99e433586a23e88468fcd8a.html
6.高校机关党委换届工作报告(六)以大学生党建工作为依托,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落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和保障,经济学院高度重视辅导员的能力培养和队伍建设。首先要求辅导员能经常深入学生,定期组织专题调研,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其次,还十分注意https://www.51test.net/show/7987199.html
7.心理降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材料(通用10篇)1、建设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我院常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人员共有10人,主要来自学生处、社科部、宣传部和职教管理系心理学教研室,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助教1人。他们全部是心理学专业毕业或接受过正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教师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20615091024_1843324.html
8.思政课教师配备说明报告7篇我校近年来在校生稳定在 6000 人左右,思政课教师队建设伍采用了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方式,按照“优中选优”原则,遴选一批具有相关学科背景、较强教学能力的骨干教师作为专职讲师,邀请专家教授作为兼职讲师,建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目前共有专职教师 14 名,兼职教师 6 名,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专职教师中副教授以上职https://www.maxzhishu.com/zhuantifanwen/zhenggaibaogao/21137.html
9.在职培训模式范文12篇(全文)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建议以案例教学为主、虚拟课堂讲授为辅,在对案例的观摩、分析与讨论之中理解并内化信息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技能性内容,改革以往的教学方法,让受训教师在基于任务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中掌握信息技能;通过课件制作活动的开展,让教师体会和感悟信息技术优势,增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促进https://www.99xueshu.com/w/ikey1fjgjmxg.html
10.中共中国林科院分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生院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配备专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按照“素质优良、敬业爱岗、数量精干和专兼结合”的原则,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研究生院实行班主任工作制度,制定专兼职班主任的具体条件,遴选一批熟悉思想政治工作,热心青年工作的优秀干部兼任班主任。各所(中心)可根据本单位研究生的https://yjs.caf.ac.cn/info/1061/1536.htm
11.安全培训方案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监局令第20号)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号)等法律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紧围绕工业区全年安全生产工作部署,明确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范围,使工业区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 https://www.ruiwen.com/peixunfangan/6874606.html
12.量体裁衣!河南这2所高校多措并举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学校现有20个学院、4个书院,校内就业创业专职教师81名,聘任校外兼职就业创业导师46名,建立专兼结合,协同联动专业化服务的师资队伍。针对专兼职师资队伍,开展有辅导员、就业工作人员全员参与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职业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等内容的培训,同时,根据学生不同的气质类型、个性特征、专业特长、成绩与综合表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933317
13.常州市乡镇(街道)成人教育中心校标准化建设达标单位申报表学校地 址武进区南夏墅街道南塘路108号 学 校负责人朱 敏 联系人徐松华 联系电话86480621、13961166952 申报日期2011年8月26日 常州市教育局制 举办单位情况 乡镇(街道)基本情况 成人教育中心校基本情况 中心校长基本情况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基本情况 专职管理人员基本情况http://www.nxsxx.wj.czedu.cn/html/article2866631.html
14.胡卫:改革开放40年,我亲历的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变迁建立了全国第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民办教育理论、政策、实践的研究队伍 1997年,国务院颁布《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第一部专门规范社会力量办学的行政法规。《条例》提出:“社会力量办学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这标志着,民办教育的地位终于从“补充”转变为教育组成部分。虽然《条例》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566595524&efid=TNifXDzx_xIp4RGrs_oE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