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日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方案》提出团中央精减机关行政编制;从严选拔专职干部,挂职、兼职干部在机关所任职务从工作需要出发,不完全对应行政级别。
资料图
《方案》从四大方面、十二个领域提出了改革措施。包括改进团中央领导机构人员构成、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改革团中央机关干部选拔、使用和管理;改革创新团的工作、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加大党委和政府对共青团工作的支持保障力度。
完善代表大会和委员会制度,增强团的代表大会、全委会、常委会的代表性,在团中央领导机构中明显提高基层和一线团干部、团员的比例。改革优化机关职能和机构,实行工作力量“减上补下”,团中央精减机关行政编制,补充相应数量的挂职干部,带动省级团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精简编制、充实县级团委和直接服务青年的工作领域;改革团中央直属单位。改进团的领导体制和机关运行方式,完善双重领导体制;推动机关干部到基层一线开展工作,建立完善团中央机关干部常态化下沉基层、向基层服务对象报到工作机制,推动机关干部摆脱文山会海、走出高楼大院。
不拘一格从党员、团员中选拔优秀人才,建设专职、挂职、兼职干部相结合,符合群团组织特点、充满生机活力的团中央机关干部队伍;改进机关干部选任交流,注重人岗相适,不搞年龄层层递减,从严选拔专职干部,挂职、兼职干部在机关所任职务从工作需要出发,不完全对应行政级别;完善机关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增加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评价权重。建立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每名专职、挂职团干部经常性联系100名左右不同领域的团员青年,兼职团干部直接联系10名左右普通青年,努力做到经常有声音、有互动、有话题、有线下活动、有面对面交流。
团中央负责人介绍,通过这次改革,团中央将在领导机构、机关部门、干部队伍和运行机制等多个方面发生显著变化。
■领导机构广泛性代表性显著增强。针对团代会代表、团中央委员中普通青年比例偏低的问题,我们提出,保证基本群众代表的合理比例,注重吸收农民工、社会组织骨干、自由职业者等新兴青年群体中的优秀党员、优秀团员,明显提高基层和一线团干部、团员的比例。到2018年团十八大召开时,团的全国代表大会、团中央委员会、团中央常委会中基层和一线代表的比例分别不低于70%、50%和25%。同时还将进一步改革完善团中央领导机构的议事决策机制。
■机关部门设置更加适应时代要求。这次团中央机关部门改革,我们根据时代发展和青年变化调整职能、理顺机制、提高效率,新设立了青年发展部、基层组织建设部、社会联络部等部门。同时,这次部门调整将工作重心从过多过繁的具体事务转移到研究规划、资源整合和指导推动上来,有利于大幅削减机关日常性、事务性工作,为机关干部更多走进青年、沉到基层创造条件。
■机关工作运行机制更加注重直接面向青年。这次改革把改变机关运行模式、从机制层面解决脱离青年问题作为重点。提出建立“8+4”工作机制,力争每年50%的干部在机关工作8个月,在区县团委工作4个月;建立“4+1”工作机制,在岗干部力争每周在机关工作4天,在基层单位工作1天;建立“1+100”直接联系青年制度,每名专职、挂职团干部经常性联系100名左右不同领域团员青年,直接服务和引导普通青年。同时,我们将大幅精简会议、文件、简报,更加注重运用网络新媒体等手段推动工作、开展活动。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