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挂职、兼职干部比例均达42%以上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从四大方面、十二个领域提出了改革措施。日前,团中央负责人就有关改革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建立“8+4”工作机制
问:随着改革推进,团中央将会出现哪些明显的变化?
答:一是团中央领导机构的广泛性代表性将显著增强。针对团代会代表、团中央委员中普通青年比例偏低的问题,我们提出,保证基本群众代表的合理比例,注重吸收农民工、社会组织骨干、自由职业者等新兴青年群体中的优秀党员、优秀团员,明显提高基层和一线团干部、团员的比例。到2018年团十八大召开时,团的全国代表大会、团中央委员会、团中央常委会中基层和一线代表的比例分别不低于70%、50%和25%。
二是团中央机关部门设置将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新设立了青年发展部、基层组织建设部、社会联络部等部门。
四是团中央机关工作运行机制将更加注重直接面向青年。提出建立“8+4”工作机制,力争每年50%的干部在机关工作8个月,在区县团委工作4个月;建立“4+1”工作机制,在岗干部力争每周在机关工作4天,在基层单位工作1天;建立“1+100”直接联系青年制度,每名专职、挂职团干部经常性联系100名左右不同领域团员青年,直接服务和引导普通青年。
2020年建成20万人社工队伍
问:这次改革如何破解基层薄弱这一共青团长期存在的难题?
答:在工作力量方面,提出了建立“团干部+社工+青年志愿者”工作队伍。团干部队伍实行“减上补下”,团中央精减机关行政编制,带动省级团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精简编制充实县级团委和直接服务青年的工作领域,实现“机关瘦身,基层扩围”;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到2020年将建成20万人规模。
在工作资源方面,我们强调推动工作资源向基层倾斜,在基层打造直接联系服务青少年的阵地依托,提升服务能力,畅通共青团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基层团组织与其他群团组织一道形成服务基层群众的“大合唱”。
严控团员增量严管团员存量
问:团中央改革会让普通青年感受到哪些变化?
答:增强广大青年的获得感是团中央改革的努力方向。
一是让共青团离青年更近。我们将深化和拓展各层级共青团常态化制度化听取和反映青年诉求的“面对面”系列活动、“走进青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大宣传大调研活动,推动团干部更多地走进青年、倾听青年、了解青年,发挥好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我们将继续开展“开放日”活动等团的领导机关经常性开放工作,从团中央机关开始,推动各级团的领导机关建设面向青年常态开放的阵地,让更多青年走进团的机关、了解团的历史、找到家的感觉。
二是让团对青年的服务更实。我们将通过改革进一步提高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能力。我们将集中力量在青少年集中区域建设有形化、身边化服务阵地,统筹青年中心、青少年宫、青年汇、市民学校、亲青家园等服务平台,打造联系服务青少年的“共青团门店”。同时,大力建设“青年之声”平台,整合社会力量推进成长、创业、就业、婚恋、健康、心理、维权等线下服务联盟建设,构建“青年之声”线上平台和“青年之家”线下阵地深度对接的服务体系,为广大青年提供共青团O2O服务。
三是让团员的模范作用更强。针对目前团青比例过高、团员在青年中的模范作用不强等问题,我们提出,一方面要求严格控制增量,制定团员发展规划,强化县域统筹,把总体团青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另一方面要求严格管好存量,做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衔接,严格入团程序,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创新团的组织生活方式,推动全体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组织引导广大团员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好生力军突击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