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工采取“名为兼职实为全职”的法律风险简析

本文即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对该种情况作简要分析。

一、非全日制用工

(一)非全日制用工的定义

(二)非全日制用工与全日制用工的差异

1、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不同。全日制用工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而非全日制用工则可以采用口头协议的形式。

2、是否存在试用期不同。全日制用工可以约定试用期,且法律对试用期的长短、次数以及工资标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而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3、合同的解除条件不同。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合同解除,要符合法定的条件。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合同解除存在如下几种情形:

(1)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

(2)劳动者可以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在试用期间,劳动者只需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

(3)在用人单位存在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法定情形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合同。

(4)用人单位的合同解除权在法律上有较为严格的限制,主要表现在《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40条、第41条、第42条、第43条等规定。而非全日制用工情形下,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法律上没有限制。

4、解除的法律后果不同。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合同的解除或终止,在大多数情形下,用人单位都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1)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存在违法情形或违反合同约定的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3)因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或者因客观原因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因经济性裁员解除劳动合同的。

(5)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的。但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

(6)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而非全日制用工情形下,终止用工的,用人单位无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摘自杨心忠编著:《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裁判规则详解》,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年1月版,第608~610页。)

二、一般非全日制用工的法律风险与注意事项

(一)一般情况下的法律风险

在实际操作中,非全日制用工很容易被认定为全日制用工(如超时用工、超时支付工资等)。一旦被认定为全日制用工,就存在支付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等风险。

2、承担社保待遇赔偿的风险

在实务中,很多用人单位因为非全日制用工人员流动性大等原因,没有为其缴纳社保(或工伤保险),或者因为这部分员工想要获得更多的报酬也不要求用人单位缴纳社保。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劳动者发生《社会保险法》及《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赔付情形(如工伤),则用人单位仍须按照前述规定向员工支付相应的社保待遇赔偿。

3、可能存在用人单位商业秘密被泄露的法律风险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能同时与多个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而这多个单位之间可能会存在竞争关系,若是不加强对公司商业秘密的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可能存在被泄露的风险。

(二)一般情况下的注意事项

1、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2、不得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十条之规定,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

3、若员工有其他劳动合同的,确保本次劳动合同的建立不影响之前劳动合同的履行

虽然非全日制用工中允许建立多重劳动关系,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九条之规定,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用人单位应当确保本次劳动合同的建立不影响之前劳动合同的履行。

5、劳动报酬结算周期不得超过十五日,且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报酬的结算周期可以按日、周结算,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二条之规定,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同时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6、为非全日制用工的员工缴纳社保或工伤保险

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如若未缴纳社保,则相应的损失将由用人单位自行承担。针对已由其它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社保的员工,则用人单位可以只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

7、涉密岗位慎用非全日制用工

因为全日制用工中员工可以与多个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故建议涉密岗位慎用非全日制用工。若必须在涉密岗位使用非全日制用工,则应加强保密工作,并与非全日制员工签订保密、竞业限制协议等。

8、就非全日制用工事宜向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根据《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条第五款之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从事非全日制工作,应当在录用后到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录用备案手续。

三、案例的归纳总结

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审判案例要览等审判实例,结合司法实务,可以作出以下对裁判中界定非全日制用工与全日制用工的归纳总结:

5、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对用工性质属于全日制用工还是非全日制用工产生争议的,劳动者举证证明后,用人单位应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

小结:

从司法裁判来看,用人单位因与劳动者身份地位悬殊,因此用人单位一如既往地承担了更高的举证责任、承受了较高的法律风险。若用人单位已经采取了前述的用工形式、或者正在考虑采取的,应当充分知悉该形式可能为企业带来的风险,谨慎选择。

作者简介:

方楠律师

浙江东鹰律师事务所房地产一部律师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本科

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

本文由浙江东鹰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创,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得视为浙江东鹰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的任何内容,请注明出处。

THE END
1.非全日制用工的薪资支付时间为不超过几天非全日制用工工资支付周期是多久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 查看全文 林均律师 执业15年 资质认证 2023-07-18 解答律师 法行宝 超过3559用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507668004036782379.html
2.非全日制用工支付周期是多久非全日制用工工资支付周期是多久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非全日制用工以小时计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超过十五日。https://www.66law.cn/laws/386570.aspx
3.非全日制用工可以按月支付工资吗?答案是……澎湃号·政务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工资可以按月支付吗? 不可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二条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 结算支付周期 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65964
4.非全日制用工人员工资支付周期不得超过15日记者王予杰报道 为了保障非全日制用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我市近日出台新规,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 对非全日制用工人员,用人单位可以按小时、按日或者按周结算并支付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但结算支付劳动报酬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15日,否则就是拖欠工资行为。https://llc.nwupl.edu.cn/dxal/sajj/54935.htm
5.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30日。2、[单选题]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 ) 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A、一个月以内 B、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 C、六个月以上 点击查看答案 进入题库做题 3、[单选题]劳动合同的下列条款中, 不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必备条款的是( )。 A、劳动报酬 B、劳动保护和https://www.zikaosw.cn/daan/23426255.html
6.劳动关系和工资福利政策系列宣传手册执行什么操作劳动关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同样受最低工资保障,《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https://hrss.tj.gov.cn/zhengminhudong/rdwtjd/ldgx/202009/t20200907_3632210.html
7.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公司张经理与未被派的小季协商,在其无工作期间,该公司将按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97.若该劳务派遣单位终止与小李的劳动合同,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 )倍向小李支付赔偿金。 4、非全日制用工,用人单位劳动报酬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 )日。 5、关于非全日制用https://www.kuaiji.com/cjkjzc/shiti/q718319305.html
8.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21、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 C ) A、10日 B、15日 C、20日 D、30日 22、根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资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月计薪天数为 ( C ) A、20.83天 B、20.92天 C、21.75天 D、30天 二、多项选择题。 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359047.html
9.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 )。 题目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 )。 A 7日 B 15日 C 30日 D 3个月 优质答案 查看答案https://gd.huatu.com/tiku/2154639.html
10.全日制用工与非全日制用工的区别全日制用工:计酬方式双方当事人可约定,最低月工资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月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用人单位以小时为主计劳动者报酬,最低小时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七、工资支付周期 全日制用工:按月发放 非全日制用工:最长不得超过15天发放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11100451&efid=zPr16jN1FGenyElXLjOuPA
11.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日。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非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因此选C。 统计:共计8人答过,平均正确率75% 问题:进入高顿部落发帖帮助相似题型热门网课更多>> 论坛精华更多>> 题库APP下载更多>> 关注我们 微信号:gaoduntiku 登录手机注册 合作账户登录: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https://www.gaodun.com/q/2063kq
12.非全日制用工支付周期是多久非全日制用工的工资支付周期一般以十五天为限。法律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而具体的支付周期需要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进行协商,只要是在这个周期内都可以。非全日制用工支付周期是多久非全日制用工的工资支付周期一般以十五天为限。法律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https://www.lawtime.cn/zhishi/a3970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