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

依据太原市公安局直属分局反诈骗中心提供的数据,保卫部为全校师生梳理出我省高校电信诈骗易发类型,并结合大量警情、笔录、电子物证,分析受骗人与嫌疑人沟联过程的行为特点,深入剖析诈骗手法中万变不离其宗的核心“套路”和“话术”,旨在为全校师生提供参考。

(一)贷款类诈骗

一、贷款类诈骗

是指诈骗分子以提供各种低息、免息或者快捷审批贷款为由,骗取被害人钱款的诈骗类型。

二、手法解析

第三步:诈骗分子以贷款需提供个人信息为由,要求被害人在虚假网站或APP上填写个人信息和银行卡账号、密码。

此外,诈骗分子也会以验证资金、刷流水等为由要求被害人在本人银行卡中存入现金,随后利用从虚假网站获取的被害人银行卡和密码在网站上消费,并骗取被害人支付验证码,完成诈骗。

三、防范要点

(2)正规贷款机构不需要提供银行流水,也不可能有要求直接转账支付保证金、手续费、包装费等行为。

(3)诈骗分子在虚假网站可从后台窃取银行卡信息并进行网上支付,给受害人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

四、真实案例

此时,受害人卡里余额所剩无几,向同学借款后凑齐1500元于第二日早上再次联系该客服缴纳认证费。此时,受害人发现“某网贷”APP已无法登陆。客服谎称APP登陆人员已满,导致无法登陆,又提供另一个“某网贷”APP下载二维码,让受害人前往新的网贷APP申请贷款,并称将会把此前所有款项转移到新APP内。

在新“某网贷”APP上申请贷款后,受害人汇款1500元认证费,并再一次使用提现码提款,发现APP又提示受害人征信存在问题,该客服再次告知其,需汇款3000元至对应账号刷流水以提高征信,受害人方才发现被骗。

(二)杀猪盘类诈骗

一、杀猪盘类诈骗:

是指犯罪分子利用网络以朋友、恋人、投资老师、刷单客服等身份,引导受害人前往赌博、博彩平台或投资平台下注、投资,造成大量亏损的诈骗类型。

二、杀猪盘诈骗种类

1、虚假投资类(导师)

(1)手法解析

第二步:在投资交流中,“老师”讲解投资知识,群内其他骗子团伙充当托,不断吹捧“老师”投资水平,使受害人逐渐产生信任。

第三步:待受害人完全信任后,“老师”开始推荐虚假投资平台,并指导受害人在上面进行投资。

第四步:先以小额获利引诱开始,逐步引导受害人加大投入。待受害人开始大额投入后,平台无法取现,这时嫌疑人会利用受害人对其信任进行安抚,以出入金、手续费、充值满一定金额才能取现等理由让受害人继续汇款;或是在受害人大额投入后利用更改后台数据造成受害人大幅亏损的假象,并以挽损为名诱导受害人继续投入,直至受害人再无资金可投入,或发现受骗。

(2)防范要点

2、投资专家、老师都是诈骗集团的“托”,投资的网站和APP都是可以在后台人为操纵盈亏的诈骗网站。

(3)真实案例

退群后,群助手于7月17日通知受害人在该APP上进行股票入手事宜,并在操作完毕后,让受害人等待离场通知。在这之后,群助手仍不断给受害人发送消息,降低受害人戒备。直到受害人发现投资先涨后跌,炒股APP账户出现大额亏损,且在这之后,炒股APP也无法打开,“某勇”、群助手、炒股APP客服人员也无法联系上,才发现被骗。

2、虚假博彩类(交男女朋友)

第三步:在进行一定的铺垫后,通过让受害人帮助其操作投资博彩、赌博等诈骗平台账号,直接展示自己的获利渠道,或是称自己、亲朋知悉某平台漏洞、能算出某平台赚钱规律为名,推荐并引诱受害人前往赌博平台投注。

第四步:先以小额获利引诱开始,逐步引导受害人加大投入。待受害人开始大额投入后,平台同样极可能无法取现,这时嫌疑人会利用受害人对其信任进行安抚,以出入金、手续费、充值满一定金额取现等理由让受害人继续汇款;或是在受害人大额投入后利用更改后台数据造成受害人大幅亏损的假象,并以挽损为名诱导受害人投入,直至受害人再无资金可投入,或发现被骗。

1、电诈分子会耗时达数个月与当事人建立极为信任的关系,且涉及婚恋隐私,最终会以各种名义涉及到钱,一旦谈到钱需提高警惕,对方极有可能是电诈分子。

2、电诈分子推荐的博彩平台系诈骗团伙架设,可在后台人为操纵盈亏。

在演示完获利途径后,对方便开始怂恿受害人也申请账号“赚钱”。受害人在其诱惑下,也申请了两个账号,对方便开始怂恿受害人也申请账号“赚钱”。受害人在其诱惑下,也申请了两个账号,并从12月6日开始至25日,分多次往账户中充值7万元,进行投注“赚钱”。12月27日受害人想提现1.8万元时,发现体现失败,在咨询客服后,告知需白天联系财务解决。

次日,客服告知受害人因违规操作,需要缴纳其总金额的20%个人所得税后才能体现,受害人怀疑受骗,便与网友“某涛”联系,但对方简单回复后就失联了,受害人方才确定被骗。

(三)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一、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是指犯罪嫌疑人通过冒充公安机关查案,获取受害人信任,并以调查案件为切入点,逐步引导受害人进行资金清查,骗取钱款。

第三步:待添加受害人好友,对方会上传虚假通缉令、虚假警官证、虚假逮捕令等虚假文书,进一步加深受害人信任。

第四步:在取得受害人信任后让受害人前往僻静处(可能是酒店、家里、楼梯间等地),诱导受害人设置手机呼转,拒接一切信息,并声称案件涉密,不可透露任何人,将受害人与周围联系隔绝开来。

第五步:在这之后,开始以帮助受害人洗脱嫌疑,进行资金清查为由,让受害人汇款至“安全账户”,完成诈骗。实际中,也有通过让受害人将所有钱款集中到本人一张银行卡内,后要求被害人安装资金清查软件或安全防护APP(实为木马),并让被害人在网站上填写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通过线上盗刷完成诈骗。

(2)诈骗分子一般会让受害人在网上点击链接,我国中央机关网站网址后缀均为gov.cn,只要后缀为非gov.cn均非政府机关网站。

过后,对方询问受害人是否有使用某APP,让受害人通过某APP与其联系。添加好友后,对方谎称受害人名下还有一张某银行卡有洗钱嫌疑,让受害人前往某地接受调查。受害人无法前往,对方便谎称案情较简单,也可通过远程制作录音笔录的形式进行调查,并警告称案件数额较大必须严格保密,不可让任何人知晓,且笔录全程必须保持安静,让受害人前往安静处配合调查。

过后,受害人便将自己反锁在某商铺包间内,配合调查。此后,对方以受害人手机安全性不好,可能泄密为由,让事主访问虚假检察院网站,下载“安全软件”(实为木马)。下载后,对方便谎称后续调查时,可能会冻结其银行账号,让受害人前往银行办理某银行新卡,并将现有资金转入该卡,以免受到影响。于是受害人便在对方指导下,前往附近网点办卡,并在办卡过程中,全程与对方保持语音通话。

办卡结束后,受害人按照对方要求回到某商铺包间中,将资金全部转到新卡内。在这之后,对方让其查询借呗余额,并谎称该余额是诈骗分子汇入,让其将款项取出,转入新卡内。接着,又同样让受害人前往下载“美团”、“携程”、“360借条”等APP,以同样的手法让受害人将钱借出,汇入新卡,过后,受害人在对方的指示下删除了该“安全软件”。在这之后,受害人发现银行卡内余额不翼而飞,知晓被骗报警。

(四)刷单类诈骗

一、刷单类诈骗

第二步:一旦有受害人主动联系,犯罪分子会先对受害人进行培训,告诉受害人工作十分简单,只要在网上拍下指定的商品并付款就能获得不菲的报酬,当然本金需要受害人先垫付,订单拍完后会一起支付受害者的本金和酬劳。为了骗取受害人信任,犯罪分子还会晒出他人的兼职收益和付款截图。

第三步:当受害人开始“工作”后,第一单犯罪分子会按照约定支付本金和酬劳,先给受害人些甜头,证明自己不是骗子,并以此鼓励受害人加大投入,多刷多赚。

第四步:从第二单开始,骗子就会以“任务未完成”“卡单”等各种借口拒绝支付本金和酬劳,并不断鼓励受害人继续刷单且表示只有不断刷单才能拿到之前的本金和酬劳。就这样,受害人一步步被诱入刷单陷阱,不少人为了拿回本金和酬劳,便会越来越深,直到被吃干抹净。

(1)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任何要求垫资的网络刷单都是诈骗。

第二单任务:是购买一个500元的物品,这次对方只返还了佣金,本金却没有退,郑某急忙询问怎么回事,对方说任务还没有结束需要继续做,又发来3单每单3000元的购买物品任务,郑某付款后把卡密都发给了对方,但郑某依然没有收到对方返还的本金和佣金。此时,郑某已经有所怀疑,对方可能是骗子,询问后,对方称任务没有全部完成没法结算,需要完成10单才可以结算。为了把之前投入的钱返还回来,郑某又继续做了10单。当郑某完成任务后,对方说其佣金较多,需要1天后才能返还。第二天后,对方仍没有返款并将郑某拉黑,郑某才意识到被骗。共计被骗7万元。

(五)冒充购物客服类诈骗

一、冒充购物客服类诈骗

第三步:以受害人支付信用不足无法到账等为借口,一步一步诱使受害人转账或者从互联网借贷产品中贷款给对方,当转账完成后,即刻被拉黑。

(2)凡是自称某电商平台客服,以退款为由,提供银行卡号、验证码的,一律不相信。

(六)裸聊—电信网络诈骗

一、裸聊类电信网络诈骗

是指犯罪分子非法获得被害人信息后,通过社交软件建立联系,步步引诱受害人“裸聊”,从而获取受害人不雅照片、视频进行敲诈。

第二步:当当事人添加不法分子为好友后,不法分子会推荐下载聊天APP,当当事人安装聊天APP后,会获取当事人手机里的通讯录内容,为对当事人敲诈、威胁做准备。

第三步:聊天中不法分子会发送具有诱惑性的图片、视频,引诱当事人进行裸聊,近年来又发现不法贩子利用年轻美貌的女子诱惑当事人,当事人一旦上钩,不法分子会立即录屏对受害人进行威胁、敲诈。

(1)拒绝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2)有陌生人在聊天中发送具有诱惑性的图片、视频,一定要提高谨慎,并立即删除该陌生人,不给不法分子任何威胁、敲诈的机会。

(3)如已经被不法分子威胁、敲诈,不要害怕,立即中断聊天,马上报警。

THE END
1.电信网络诈骗警示案例通报(十九)典型案例一:杨先生被网络交友诈骗12万余元 2024年10月15日,力角镇力角村委会杨先生(27岁)通过某浏览器看到一涉黄广告,点击链接下载并绑定某涉黄APP,APP客服让杨先生支付46元会员注册费后以先挑选“约炮”对象再完成刷单任务就能与选中的美女进行同城“约炮”为由,让杨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jkyMTkwOA==&mid=2650902898&idx=1&sn=df1c6f377a47d09f0e865ac721de531a&chksm=85a1e9512dd63ee383cc2d99a280df5731591d2a285e7129ddd732ca554e2d15871f17230692&scene=27
2.典型案例12款典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例12款典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例 01 快递送礼引流骗局 典型案例:2024年4月2日,受害人(46岁)在家门口发现一个自己的快递包裹,包裹内有一张淘宝购物节宣传单,宣传淘宝正在做活动抽奖。受害人刮开后抽奖区发现中奖,遂按宣传单上提示扫码添加企业微信,根据对方指引加入到微信群内领取奖品。在微信群内,受害人看到有网友发布兼职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808979
3.7个真实案例!那些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电信网络诈骗……7个真实案例!那些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电信网络诈骗…… 针对暑假期间未成年人上网时间增多的情况,国家网信办会同公安部,深入清理网上涉诈有害信息,精准提示潜在受骗群众,从严从重打击不法分子,维护未成年人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今年以来,已处置涉未成年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2万余起。具体内容跟小编一起了解↓↓↓https://www.fengkai.gov.cn/zqfkjyj/gkmlpt/content/2/2739/mpost_2739415.html
4.如何远离网络钓鱼欺诈攻击本文详细列举了12种网络钓鱼攻击案例,包括仿冒网站、尼日利亚骗局、技术支持诈骗等,强调了欺诈者如何利用人性弱点和科技手段进行欺诈。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如检查URL、不轻易点击链接、验证来电等,以帮助读者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避免遭受损失。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多种网络安全相关的会议和白皮书,供进一步学习参考。 https://blog.csdn.net/testvaevv/article/details/119987510
5.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丨真实案例就在身边,电信诈骗需防范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欺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采用冒充他人、套用各种合法外衣方式,如冒充公检法、商家公司厂家、国家机关、银行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假借招工、刷单、贷款、手机定位、招嫖、代理服务等活动进行诈骗。 https://m.kangyanghongya.com/news_details.html?from=web&id=407794
6.防范网络诈骗的案例(精选8篇)近段时间,电话、短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各式诈骗花样层出不穷,诈骗手段也越来越高明,客户很容易上当受骗。银行柜台作为客户汇款的最后一道关卡,柜员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遇到可疑汇款及时提醒客户,以免客户遭受损失。 三、案例启示 (一)银行工作人员在给客户异地汇款时最好委婉询问客户的资金用途,如发现有疑点要及时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zrb6u4j.html
7.警示!雅安这些人网上“裸聊”“约炮”被骗几十万(真实案例)日前,记者从雅安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获悉了发生在雅安的几起有关“裸聊”、“约炮”诈骗的典型案例。希望用身边的案例,提醒广大群众“裸聊”“约炮”等是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一定要洁身自好,文明上网,遵纪守法,谨防受骗。 案例1: 不转账就要把视频传播出去 男子裸聊被诈骗25万余元 https://wap.beiww.com/zsya/xw/jd/202305/t20230512_1159538.html
8.取材南京公安反诈真实案例,《我是猎手》上线《我是猎手》缘起于南京交通广播《安警官警务室》节目,由安警官警务室安警官参与策划,故事取材于公安反诈真实案例,将悬疑、侦破和亲情交织在一起,通过一个个鲜活的诈骗案例及其侦破过程,带你深入了解网络诈骗的各种手段,切实提升每一位公民的反诈意识。 https://k.sina.cn/article_1653603955_628ffe7302001jjva.html
9.青浦地区三类高发诈骗案,小编带你揭秘骗术套路被害人想通过网络寻找兼职来增加收入,却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导致该类案件频发。 网络游戏交易类诈骗 真实案例 5月16日,徐泾派出所接报案称,李先生在网上购买游戏账号被骗。经了解,李先生5月10日在网上发布一则求购游戏账号的信息,后对方通过其留下的QQ号添加其好友与其交易。后对方称平台交易需要“洗号”,让其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754207
10.反诈警示录:这些身边的真实案例,一定要看!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识骗、防骗能力,陆城派出所将这些不同类型的电诈典型案例一一进行了梳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多警醒和帮助。 网络交友诈骗 案例一:2月18日,邵某在出租房内玩手机时,因浏览网络交友网站点击网址后被对方介绍需要成为会员并激活账号后才能进行约会,后邵某被对方诱导下载涉诈APP,向对方提供的两张http://www.hbyidu.com/content/show?newsid=99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