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女士觉得来钱快,就要求继续加单。第二次系统派发的是一件42999元的任务,孙女士有些犹豫,但客服声称“金额越大,返利越多”,孙女士完成了这单任务,但她没有收到返利,就咨询客服,客服声称这单任务是三连单,必须完成三次任务才能返利。为了拿回本金和佣金,孙女士连刷两单。可客服又告诉孙女士系统出现故障、返款超时,孙女士需再完成一个冲单任务才能解除超时。孙女士表示没有钱再垫付了,客服将孙女士拉黑消失。孙女士被骗12.5万元。
(二)作案手法及特点
骗子通过招聘平台、社交软件等渠道推广发布兼职刷单信息,承诺交易后立即返还购物费用并额外返利,并以“零投入”“无风险”“日清日结”等诱骗受害人。刷第一单时,骗子会返款让受害人尝到甜头,当受害人大额刷单后,骗子就会以“连单”“卡单”“系统故障”等早已设计的借口,让受害人再次转账刷单从而实施诈骗。
(三)警方提醒
刷单本是违法行为,网上发布的兼职刷单信息都涉嫌电信网络诈骗。
第二类网络贷款诈骗
3、任何在未放款前就要求先行缴纳费用的网贷行为都涉嫌诈骗。
第三类网络交友诱导赌博、投资诈骗(“杀猪盘”)
1、网络交友需谨慎,验证真实身份、见面后再投入感情。对方如果要求投入资金,必是诈骗。
2、骗子自称稳赚不赔的网络平台和APP都是诈骗团伙私自搭建的,骗子可以通过后台控制输赢、赔率、充值、提现与冻结。
第四类虚假投资平台诈骗
2、骗取受害人信任后,骗子就诱导受害人到所谓的投资理财平台上进行投资,受害人误以为是在真实、正规的平台交易,实际上这些投资理财平台是骗子搭建的虚假平台。骗子通过修改账面数据制造盈利假象。
3、当受害人发现无法提现时,骗子会以缴纳手续费等理由诱导受害人继续投入,直至受害人发现被骗。
2、切勿盲目加入未经核实的投资理财群,这有可能是预设好的局,群里可能除了你自己,全部都是骗子,你会不知不觉落入圈套。
第五类冒充客服诈骗
1、接到自称客服的来电,请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可以联系电商平台客服或在线联系网店客服确认。
3、对方一旦让你操作转账、扫码、提供验证码或者使用网贷产品贷款刷流水,必是诈骗。
第六类冒充领导诈骗
2、骗子用关心下属的口吻,让受害人“如沐春风”,极大降低了受害人的戒备。骗子甚至还会主动提出帮助受害人解决困难,让受害人对个人及事业的未来发展浮想联翩。
3、当受害人感觉与“领导”的关系已更进一步时,骗子顺势而为,提出各种各样的转账汇款借口,比如上级领导要求转账等,并伪造虚假转账记录等,声称已将钱转入受害人账户,但会延迟到账。
4、骗子抓住受害人对领导敬畏、不敢质疑的心理,频繁使用“尽快”“马上”“立即”这些催促性的词语,既营造紧张气氛,又避免受害人核实转账真假。
第七类冒充公检法诈骗
2、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网络发布“通缉令”“逮捕令”
“财产冻结令”等;
3、公检法机关不会进行所谓“资金清查”,也不存在任何所谓“安全账户”。
第八类裸聊敲诈
1、骗子广泛撒网寻找猎物,以美女头像为诱饵通过各类社交平台广泛交友,把受害人引流到第三方聊天软件上,然后通过话术,诱导受害人去下载所谓的裸聊APP。这个裸聊APP实则是个能获取通讯录的木马程序,一旦受害人下载该APP,手机上的通讯录就被犯罪嫌疑人的后台掌握获取。骗子发送露骨的视频,其实是事先录制好的一个小视频,目的是引诱受害人“深度交流”。当受害人和这个视频互动的时候,早已经被犯罪嫌疑人录下了整个过程。然后发来受害人通讯录及裸聊的视频进行威胁敲诈,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受害人迫于压力只能照办。犯罪嫌疑人还会要求受害人共享手机屏幕,操控受害人去网贷平台借贷。
1、提高自身抵抗诱惑能力,洁身自爱。在日常网络社交活动中,如果遇到有陌生女子主动添加好友,不要轻信并接受对方的“激情”邀请。
2、不轻易安装陌生人发来的APP链接。在网络虚拟空间里,不要相信网络社交里的“艳遇”,天上不会掉“馅饼”,往往套路就等你跳。
3、如果遇到类似“裸聊”敲诈勒索发生时,一定要冷静分析。不回复对方信息,不转账,不要奢望犯罪嫌疑人会删除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