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轻信“熟人”被骗12万

扫二维码后掉进兼职刷单陷阱,警方已介入

“熟人”将手机借给陌生人发信息,可能要担责

4月23日,李女士下车后,提着衣架、卫生纸等“礼品”前往夏女士家的小卖部推广“互联网线上招聘”二维码。图/受访者提供

记者任弯湾实习生唐迎家长沙报道

扫描熟人在快递群里发布的二维码,竟然被骗了12万元

谭女士发现,发布“招聘信息”的其实并不是自己的熟人,而是其他人用夏女士的手机发的。作为回报,该陌生人也赠送了夏女士一些衣架、卫生纸、水桶等物品,随后“人间蒸发”。

以为“线上兼职”能赚钱

“我以为她家有亲戚朋友的单位在招聘人员,所以扫描了那个二维码。”谭女士说。

陌生人用熟人手机发信息

客服承诺,资金可以提现。谭女士陆续给客服提供的账户转账38800元、500元、1000元、3820元等。直到4月25日,谭女士发现平台无法帮助自己提现,这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前往涟源市龙塘派出所报案。民警当时为谭女士做了笔录。

4月26日,谭女士前往夏女士家中询问情况。查阅监控后她得知,原来转发“互联网线上招聘”信息的并不是夏女士,而是另有其人。

4月23日,一名约30岁的女子李女士开着小车来到夏女士家的小卖部,称可以赠送一些卫生纸、衣架、水桶等作为报酬,借用夏女士的手机转发兼职刷单推广信息。夏女士同意了,并把自己的智能手机交由该李女士操作。

律师

转发诈骗信息需承担过错责任

7月4日,记者致电谭女士报案的涟源市龙塘派出所。民警告诉记者,转发兼职刷单诈骗信息的人员需承担相应责任,具体情况需要报案人谭女士前往派出所进一步了解,警方也会继续介入。

谭女士损失12万元,转发“互联网线上招聘”信息的李女士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吗记者也咨询了湖南睿邦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刘明。

刘明告诉记者,转发兼职刷单诈骗信息的李女士可能需要承担过错责任,而责任大小需视情况而定。“如果她本人对于转发诈骗信息是知情的,有可能涉嫌诈骗罪,承担的过错责任就更大。”

刘明建议,针对这种情况,谭女士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可以通过追赃等程序,要回所谓的赃款。此外,谭女士还可以对李女士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

THE END
1.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网络兼职被骗599元就一瞬间!2018年的时候,有段时间,我就寻思着想在下班时间找个网络兼职。就在百度上搜找,最后就选定一家,介绍写的工作内容是关于给电影评论、网络打字、文章点赞评论等。就加了上面留的接待员扣扣号。 加上接待员后,就让我进一个群,说在群里发放每天的工作任务。进了群后那个群主就让每个人都设置成别人无法加你的状态https://www.jianshu.com/p/71fbe812eac3
2.大学最常见的网络兼职骗局,分分钟骗光你的生活费163通往被骗光生活费的大门 就此为你打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 蚂蚁金服商学院 联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对30万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 大学生防骗能力平均分仅69分 这不科学啊 作为常年冲浪的互联网原住民 难道还躲不过网络兼职的坑? 对不起,是真的躲不过 https://dy.163.com/v2/article/detail/EI56KANV053809E1.html
3.求职需谨慎!仙居一女子网络找兼职被骗3万6千余元回忆起这次被诈骗的经历,项女士十分悔恨,明明自己只是想找一份兼职的工作,但却在骗子的套路下,一步步掉入陷阱。 2月13日下午,项女士想在网上找一份兼职,于是就在手机应用商店里搜索,下载了一个名为“青团社兼职”的APP。在浏览了一部分信息后,项女士看上了一个“招募线上写手,兼职200元一小时的工作信息”,通过http://www.zjxj.gov.cn/art/2022/2/17/art_1562541_58970397.html
4.“抖音兼职点赞我被骗了3个月生活费”随着大学生找实习、找兼职的需求越来越多,不少黑心雇主也盯上了这个群体。最近就有读者在后台留言,说自己找了一份给视频点赞的兼职实习,但是钱没挣着,反倒被骗了3个月的生活费。 小姐姐了解后发现,近两年,在一些兼职网站或是一些兼职群里,常常能遇见类似打字员、刷单,还有最近新兴起的抖音点赞兼职。雇主们扬言https://edu.sina.cn/zl/2019-02-12/zl-ihrfqzka5119433.d.html?from=wap
5.找手工活兼职,反被骗走14万提醒:让你先交钱或下载APP都小心有诈!“现在回想起来,从刷单起,对方就很可疑,但刚开始我一心只想着找兼职,后来又想把刷单的钱要回来,加上对方紧迫的时间限制,身边也无人商量,导致自己落入陷阱。”提起当天的经历,小雅懊悔不已。 为防止更多人落入圈套,小雅在获取“兼职信息”的小区团购群里说出自己的遭遇,而这时群里才有人发声称,之前被该信息发布https://www.wxrb.com/doc/2022/05/26/174072.shtml
6.前同事群有人发出兼职信息,西安女子一步步掉入圈套,刷单被骗12万“刷单、兼职、日结50—200元。”如果你在前同事群里看到这条消息,你会真的以为是有兼职的工作机会了吗? 9月1日,西安北郊的张女士遭遇了这样的诈骗,被骗12万多元。骗子不仅没有真实刷单记录,甚至要求同一件商品反复虚拟操作,最高纪录达12次。9月7日,张女士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希望能给更多人提个醒,也http://www.sxworker.com/e/wap/show.php?id=87496
7.“打字兼职”还要继续坑多少人受害者亲诉被骗套路方敏想过报警。不过,根据法律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才达到立案标准。要把被骗的598元钱拿回来,看起来有些遥遥无期。现在,她会经常在微博上找到兼职打字的招聘消息,并用各种方式提醒大家这是骗子。 与方敏和梅艾相比,在湖北上学的张婷的经历更显“悲剧”。在交了300多元之后,她甚至都没获得https://news.cri.cn/uc-eco/20170915/2dbc62a8-ae0e-4374-d1e4-b95b5b24b993.html
8.160名学生兼职遇上校园贷"卖卡"变"刷单"被骗数十万“唉,现在想想自己当时那么听信骗子的话,真的太傻了!”提起几个月前的受骗经历,在安徽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大二男生张达(化名),至今还感到懊恼。 本来是在学校兼职代售手机卡,后来被要求用身份证在网络购物平台上按揭贷款购买iPhone,结果不仅没拿到手机,连应得到的按揭款都无影无踪。和他有同样遭遇的学生不在少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bJpKccmgqEg3X6s1y4eZ17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