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出演,必属精品,贼拉厉害的资方。”“新片《××××》,至少30亿。”“院线新项目,欢迎咨询。”……
“究竟是影视行业真的已凛冬至此,还是什么投资的新变种?”她在朋友圈发了句感叹,没想到马上就有同行跟评说,自己退休的阿姨去年就开始做这个了。
继炒房、炒黄金之后,一向紧跟风潮的中国大妈开始瞄准电影投资了吗?
退休阿姨加入想“赚零花钱”
钱江晚报记者求证后发现,未做功课的电影个人投资风险太大
低门槛赚点零花钱
美容主管是客户带进圈的
记者随后拨通了阿姨的手机,但对方听说记者是“非我圈内”人士后,就拒绝了采访。
与阿姨相比,那位美容主管一听问的是电影投资,非常热情地“安利”起来,说是100元就能起投,投多少全看自己意愿。
聊了几句后,她将记者拉入一个近500人的“××××影迷交流群”的大群。
群公告显示,这个群的背景是一款影视投资APP,自称“通过大众投资的方式让电影上映而共同分红票房”,并强调“一切证照齐全,欢迎质证了解”。
入群后,马上就有人发了一段聊天记录,进行“扫盲”,里面对“投资一万能赚多少”“最少多少钱可以投资”“有没有合同等法律手续”等等,做了百问百答式解答。
记者翻了下群成员的头像,发现女性占了近八成。
虽然群里发的信息中,可投资的电影多达七八部,但大家问得最多的就是黄渤的《被光抓走的人》,可能是投的人最多,都在关心“这个作品啥时候出来”“会爆吗”。
那位拉记者进群的主管说,她也投了这部电影,已经拍完了,“现在就等上映分钱了,黄渤拍的电影收益率都不低,票房高翻个几倍不好说。”
她表示,这家公司门槛低,看到好的作品,就投一点,从5月份以来,她自己就投了四部,现在都还没有上映,“靠上班不够养活自己,开销太大,做点小投资发点小财”。
她还让记者放心,说自己也是以前来店里做美容的顾客带进来,这位客户也是投资者之一,为人很好,值得信任。所以,她的几个朋友也跟着一起投了。
电影卡司越大
对方自称是盛天瑞影文化产业(北京)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他一开始称“仅接受公司投资”,但后来又改口“个人返佣比公司少,但也可以投”,还透露如果成为代理商,找到更多新的客户,就能获得更加丰厚的佣金。
不过,他表示《被光抓走的人》的投资已经结束,现在想投,只能投陈小春、曾志伟参演的电影《黄金甲》,以及黄圣依、聂远参演的电影《横财局中局》。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是这两个项目的联合出品方、总承销方,就是分出来的份额都是我们向外发放。比如《黄金甲》,合同是跟中视尚影(该片出品方之一)签,我们是中间方,不是骗人的那种。”
当时,这家公司一位姓莫的市场总监还透露,其总公司旗下参投的一家名叫凡匠时代的公司,刚刚参投了正在拍摄中的电影《唐人街探案3》,“目前它的成本是8.5亿,我们投了5%,已经定了春节档。这个现在可以投,但是它的起投门槛很高,51万起。”
个人投资电影稳赚不赔吗
官方回应不妨一看
听起来高大上的电影投资,这么“接地气”,个人也可以参与,门槛低,赚钱快,没有股票风险高,却比股票收益大,而且相比其他金融项目,说起明星八卦来,大部分人都能聊出几句……
这些说法,对有点闲钱的姐妹来说,真是太有诱惑力了。
那么,这样的投资有风险吗?
而北京文化,就是那位主管提到的“贼拉厉害的资方”,曾投资《战狼2》《流浪地球》《我不是药神》《芳华》的那个。
一位业内影投人表示,各种投资方式真假难辨先不说,电影投资并不是包赚不赔的,有收益,也有风险,也不排除有的投资公司为了分摊成本,把一部分收益权转让给普通人,“就像击鼓传花的游戏,最后接棒的人,风险也最大。”(记者裘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