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渡社区“法律超市”的“法律服务员”正在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今年7月,一个借用“商业超市”经营管理模式的“法律超市”在古渡社区应运而生:有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法律产品”供居民随意挑选,有专业律师、社区法官、人民调解员等“超市服务员”定时提供免费法律服务。
古渡社区“法律超市”的“法律服务员”正在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通讯员冯勇摄
重庆日报讯(记者汤艳娟)群众可像在超市购物一样,随手“挑选”法律服务“商品”,享受“法律服务员”提供的免费服务……今年7月,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借用“商业超市”的经营管理模式,在古渡社区建成首个“法律超市”,解决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5个月来,该“法律超市”已预约专业律师开展服务28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63件。
古渡社区成立于2012年12月,是大渡口区最大的危旧房安置小区,也是居民老龄化严重、困难弱势群体庞大、特殊重点人群聚集的社区。4000多户居民从15个老旧社区拆迁而来,大家因对新环境的认同感较差、生活习性也有不同,导致日常纠纷频发。
古渡社区书记涂正芳说,去年4月1日,她带头成立“涂大妈谈心点”,号召社区志愿者组成睦邻事务调解队、“夜间门诊队”、门庭自治小组,以聊天的方式去化解居民纠纷。果然,这一做法非常有效,居民纠纷次月就下降了三成。截至上月,“涂大妈谈心点”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280件。
“不过,毕竟社区掌握的专业法律知识有限,有些矛盾不能靠调解就能解决。”今年初,春晖路街道负责人就开始酝酿,利用“涂大妈谈心点”的服务平台,打造一个家门口的“法律超市”,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免费的法律服务。
今年7月,一个借用“商业超市”经营管理模式的“法律超市”在古渡社区应运而生:有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法律产品”供居民随意挑选,有专业律师、社区法官、人民调解员等“超市服务员”定时提供免费法律服务。
12月15日,记者从古渡社区“法律超市”看到,这里既像一个专业的法律图书室,也像一个温馨的法律咨询室。坐班的社区“法律服务员”刘娅告诉记者,这里平时由社区“法律服务员”提供服务,定期就会预约专业律师前来值班。
“其实,‘法律超市’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整合各方资源,潜移默化地提高居民法制意识,让‘依法治市’在基层‘落地’。”春晖路街道负责人表示,自古渡社区“法律超市”推出以后,吸引了21家单位的志愿者成为“法律服务员”,已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200多人次,预约专业律师开展服务28场次,调解矛盾纠纷63件。目前,“法律超市”已在全街道9个社区全面推广,并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