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以来,以责任担当为执业理念,以其军旅岁月的磨练,出色地完成委托人的委托服务,获得同事和客户赞扬。
李志强律师认为,律师一定要有责任心、要有一副担当道义的铁肩。“团结就是力量,力量是铁,力量是钢”。
身着戎装的军旅岁月
李志强24岁这一年,大学刚毕业,他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成为全国第一批大学生入伍的武警干部,后到驻扎在五龙沟的武警山西太原指挥学校参加集训,是当时“五龙学子第一期”成员。说起他参军入伍的经历,成为身穿一身迷彩出征的战士,是他青春的向往,当校长宣布军训开营时,他心中警笛拉响,整个人精神绷起,进入了军训的紧张状态,而这个状态一直持续了10个月。从军的锻炼生涯,让他拥有了更加强大的意志力,行动力。
集训结束到基层任职后不久,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正式变成全国统一司法考试,当时部队也很缺军队律师人才。李志强回忆起了少年时代曾有当律师的理想,于是就积极准备,通过刻苦钻研学习,在2004年通过了全国统一司法考试,2006年经中央军委司法局批准,成为一名军队律师。
自2006年到2016年的十年之间,在军队成为律师的特殊经历中,李志强得到了极好的锻炼。期间一年的冬天,一次夜间突击检查工作,李志强突遇生与死的考验,他与战友乘坐军车,在寒冬冰雪的道路行进,因下雪路滑,军车冲入沟里,大腿股骨干受了重伤,因公致残。在这次与死亡擦肩而过的生死体验中,李志强对生命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感概万千:生命是宝贵的,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定要珍惜生命,珍惜为之追求的事业,珍惜友情,珍惜幸福……拥抱生活当下的每一天!
律师的责任担当
2017年,李志强从部队转业到了地方,从事专职律师工作。经过在部队的摔打和磨练,培养了他独特的执业理念,即“律师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把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放在第一位!”,这成为他的执业理念。
2019年,北京一位张先生,因房产纠纷与家人发生矛盾,李志强接手案件后,经过实地走访、证据收集,在诉讼中维护了当事人的权益,给长年租房生活的当事人,争取到了60万的款项,当事人在庭审后感动的痛哭流涕。
2020年,天津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因离婚与丈夫就拆迁权益分配发生纠纷,找到李律师后,他查清当地的拆迁政策,及时与当地法院主审法官取得联系,维护了这名从外地远嫁到天津的农村女性的合法权益。
2021年,江西某地兄弟三人找到李志强,因当地征收拆迁,把三兄弟的房屋列为拆迁对象,三兄弟不服当地基层的安置方案,找政府部门反映问题,不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拆迁办还在当事人家的房屋周围,围起了铁板栅栏,李志强律师接手案件后,了解到三兄弟的诉求是要三块宅基地,并要房屋重置成新价来盖房。但当地政府以种种理由不给解决,期间拆迁办还强拆了三兄弟的房子。当时,三兄弟非常激动的对李律师说:“我们没有了活路了!”李律师看到这种情况,首先稳住三兄弟的情绪,劝当事人不要有过激行为,要相信国家的好政策,要相信法律的尊严,三兄弟这才按下心来,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了法律身上。
三兄弟给李律师送了一面锦旗,并感慨到,是李律师救了他们一家的命,在走投无路时,李律师就是他们家的一线生机!
执业心得
李志强律师认为,在律师专业能力方面,一定勤学善思,必须把终身学习作为第一要务。当前,国家法律法规修改的比较快,如果不学习就不能掌握最新的规定。在办案中,一定要结合实践学以致用,把生硬的法律条文转化成办案的指路明灯。
李律师回顾自己这些年的执业生涯,感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律师一定要有责任心、要有一副担当道义的铁肩。有些当事人找到律师的时候,心情是十分忐忑的,内心是十分焦灼的。这个时候,作为律师,一定要耐心倾听,帮助当事人捋清思路,给出专业化的建议,如果当事人确实有冤屈,一定要引导当事人依法正确维权。在办案中,一定要勤与当事人沟通,告诉他办案思路,让他心中有数、心里有底。
团结就是力量
在谈到团队建设时,李志强律师特别的兴奋,还哼唱起他最喜爱一首军歌“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军歌嘹亮,意志昂扬。李律师坚信,好的团队肯定有优秀的团队领导、有超前的执业理念,有完整的工作流程。他很幸运能够成为北京市中征律师事务所行政法团队的一员,没有团队的帮助,就没有个人的发展。当下是团队作战的时代,律师必须与团队同荣辱,共进退。
李律师表示,一定把团队目标作为个人奋进的方向,只有与团队所有成员一道,凝心聚力,再接再厉,在团队发展壮大中,才能成就个人的事业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