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生专访矿业律师:把专业做到骨头缝里去—中国钢铁新闻网

杨贵生专访|矿业律师:把专业做到骨头缝里去

2021-11-2414:57:00

“律师职业是我精神体验的一种形式和方法。不管是从事团队的培养,产品的研发还是事务所的管理,都是我的一种精神体验,一种自我潜能的发挥、提高。”

——大成律师事务所杨贵生

北京,朝阳,东大桥路9号——侨福芳草地,这是一座有着“京城购物鄙视链顶端”之称的建筑,集顶级写字楼、时尚购物中心、艺术中心和精品酒店于一体。即将迎来而立之年的大成律师事务所,就坐落于此。

大成高级合伙人杨贵生律师的办公室,位于大厦7层,窗户朝东,视野开阔。极简风格的办公家具、桌面整洁的班台,与一大排码满图书的书柜,形成强烈的对比。犹如侨福的干净、整洁,给人带来精心运维之下蕴藏的美感和精神追求一样,扑面而来的,是一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气场。

这位曾经的地质工程师,还拥有国际注册法律顾问师的身份。不过,这几年,与高级合伙人的title相比,杨贵生更愿意被人称为“矿业与自然资源专业律师”。

杨贵生爱用茶招待访客,煮一壶绿茶漫谈,是他难得的小憩时刻。茶如人生,那一缕缕弥漫在空气中的清香,适合回忆过往,亦适合思考未来。

01.

改变,从不安于现状开始

这场冒险是从大学图书馆开始的。

80年代的大学通知书,如同一张改变命运的入场券。为了抓住这张入场券,多少人要经历那场不堪回首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历练。

1986年,杨贵生的第一次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开明的父母支持了他复读的决定,在那个年代,无论是什么样的家庭,这都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这也跟家族长期以来的耕读传统有关”,杨贵生坦言,他家一直都很看重读书。

第一次人生层面的受挫并没有困扰杨贵生太久,“我这个人做任何事就是这样,出现问题第一反应是想办法总结经验,往前看,解决问题。”他很快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精确到每天每个小时的安排,并且开始风雨无阻地晨跑锻炼身体,即使是在雨雪天的湖南冬日。

南方湿冷的寒潮里,早读的同学们始终记得那个场景:“一个穿着单衣单裤的人,浑身冒着热气腾腾的三重雾就进来了。”在这场艰苦的战役后,杨贵生实现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小目标——成都地质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到了大学,一个全新的世界展开在他面前。在这里,他开始更为主动地做起命运的掌舵手。报道第一天,迎新学长的一句“这个行业早就不景气了”,让杨贵生心里不由得“紧”了一下,最初的危机感,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有的。

杨贵生律师(第一排左五)1987年在成都地质学院与班级同学合照

他遵从自己的内心,开始从图书馆找寻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那时候什么书我都看,伦理学、美术学、系统论、相对论....从人文社科的黑格尔、心理学到理工科的航天航空”,杨贵生说,除了医学专业的书,其余专业的书他都看。

在庞大的阅读量里,杨贵生逐渐构筑起对世界与社会运转的认知,也在这些庞杂的知识里,找到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热爱与兴趣所在——社会学与法律。后来,他辗转去四川大学拜访了一位社会学教授。那位教授很赏识他,还向他发来了报考研究生的邀请。但杨贵生很快便意识到,象牙塔里的研究生活终究与现实隔了一层。比起闭门小楼的自成一体,他更渴望亲身参与到中国社会运作规则的建构中来。

1991年,杨贵生走到了人生的岔路口,那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一个机会来自稳定的体制,去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成为一名工程师;另一条道路则是被电影《芙蓉镇》所激发的宏大期望——“当时刚刚开始改革开放,我想去湘西,那地方正缺人。”他试图下到基层,清晰触碰中国社会最基础的结构,做一些切实能改变那片土地的事情。不过一封老同学的来信劝住了他,“他告诉我,在一个路都没有几步是平地的地方,理想很有可能就是空壳。”

某种程度上,杨贵生坦言自己是一个“实用主义者”,“比起天花乱坠的奇思妙想,我看重的是这些想法是否能够付诸实施,并且结出积极的正果。”追求实用性的态度赋予了他理智、冷静同时也脚踏实地的性格品质。权衡再三,经由学校推荐,杨贵生远赴北京参加工作。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简称“核地研院”,成立于1959年3月,是一所以铀矿地质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里,杨贵生按部就班地成为了一名踏实肯干的地质工程师,工作安稳,生活有保障,“但我心底总是隐约的感觉,这里并不是我的终点。”

02.

转行,从工程师到律师的蜕变

通过六年勤勉的自学,1996年他拿到了北大的法学学位,一鼓作气于第二年考取了律师资格,开始正式踏出改变命运的第一步。回忆起当初辞职离开的故事,杨贵生依然还记得那些细节与情绪。

1998年辞职时,他辞掉的不仅是一个铁饭碗,一起放弃的,还有一套亚运村二居室的分房资格。“存折里剩下的一千多元,除了租房子,还有生活费。”无论当初还是现在,这都是一个大胆且大胆的决定。

当时,恰逢在武汉当大学教授的堂哥来京出差,两人寒暄时,杨贵生坦承了自己的近况,“我不做工程师,现在下海做律师了。”堂哥有些吃惊,他还记得堂哥的反问,“你在我印象里是不善言辞的那种人,现在下海做律师,能游得起来吗?不会淹着吧?”杨贵生想都没想,只回了句:“反正我喜欢,慢慢扑腾着游呗。”

最开始,杨贵生隐隐会有担忧——“我真能做好一个律师吗?”好在急速增长的创收给了他底气,1999年他的业务流水上了十四万,“一下子我的心就稳了。”

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急剧变迁,律师行业迅速兴起,并成为一个新锐行业。靠着悟性与热爱,杨贵生很快跨入了那道法律之门,并在一次又一次的开庭里,积累出一套对法律与律师独特的理解与认知。

对于法律与律师的关系阐述,杨贵生常用中医来打比喻,“法条、法规还有判例,这都是固定的,就像中医的药材一样。但一个案子适用于哪个部门法、哪些法律条例、涵盖哪些法律关系,证据链串联之后呈现出怎样性质的法律问题,判断这些是律师的内功,不同的律师会有不同的角度与解决方案。就像中医把脉开方,常用药就那些,但开出来的方子却各有不同。”

在他看来,如果只是机械照搬西医的思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缺乏中医系统性的思维,是无法真正根除病症的。好的律师就像经验丰富的老中医,能够找到一个案子真正的沉疴,对症下药,实现根除。”

执业二十三年,杨贵生始终秉持着这样的理念磨炼技能。他在指导团队年青律师时,除了对法律诚挚的热爱之外,最看重的便是这种法律悟性或者说法律思维的培养。

“我之前跟实习律师讲,最高人民法院每年都会发布经典案例,你拿着各个法院审理的疑难复杂案件,只看前面的案情介绍,先学着自己判一判,再对照着权威分析看看自己差在哪里。经过三四年的学习,如果能在十个案例里判对六七个,那这内功的基础也算是练成了。”

顺着律师的成长路径,2006年杨贵生已经成为资深律师,但在创收上他始终面临着一个难以突破的天花板难题。当时的法律服务市场商业化开始进入新阶段,在国际交流频繁的同时,专业律师与细分化市场的概念也开始兴起。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一个合适的时机悄然到来——杨贵生所在的团队整体加盟到大成。在大成这个平台,他开始接触到大型律所细分专业领域的运作模式。

杨贵生律师2020年携团队于云南洱海边团建留影

03.

精进,在跨界中融合法律与矿业

转向矿产与自然资源行业,偶然中夹杂着必然。在加盟大成的面试时,“考官”一句鼓励的话,点拨了他。“大成所也有一位北大博士毕业的律师,做矿产方面的业务。你要是也能坚持在专业化的路上发展下去,前途无量啊。”

“未来目标是有的,但能做到什么程度,我当时心里也没底。”大成这个全新的平台,打开了杨贵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这里,杨贵生渐渐明白,一个人单打独斗,业务规模的上限很难打破,未来随着法律服务市场的日趋成熟,通过专业化来实现业务版图的扩张,才是成功的路径。

除了大宗商品电子(互联网)交易、建设工程等常规专业领域,杨贵生丰富的执业经验里有着一个更为细分且亮眼的专业领域——矿业、能源领域的境内外投资、并购、重组与商事争议解决。

自2009年起,杨贵生开始更多专注于中国企业境外矿业、能源投资并购法律服务,他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国际舞台,也开始成为矿业与自然资源法律服务行业的领头人,如今他更愿意被人称为“矿业与自然资源专业律师”。

矿产资源行业是一个仅次于农业和狩猎业的古老行业。它的古老与悠久,也就决定了进入该领域的门槛与成本,会比其他行业更高。杨贵生打了一个比方,“在这个行业,如何分辨你是否是专业,是否是个内行,就在于你能不能听懂那些行话。”2011年,杨贵生和所里的律师共同代表中国黄金集团,参加一个大型铅锌矿收购的投资洽谈会,他提了一个影响矿山价值的关键问题,很快就在接下来的项目考察中,杨贵生的每条建议都得到了客户的高度重视。

但这份古老体现在中国的法律规定层面,更多是缺乏完整体系的、散落在部门规章与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条文。与此同时,矿业能源行业的经济活动需要大量行业知识与法律知识的结合,因此即便是工程师出身的杨贵生,也在早期经历了一番摸着石头前进的磨炼。

好在杨贵生有着不一般的自学能力,在钻研矿产资源领域时他发现矿业的核心是矿业权,而在实际部门法中矿业权被划归于物权法。“从1986年颁布的《矿产资源法》到1996年修改后的《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行业唯一根本大法就只有这么一部,剩下的除开国务院颁布的四个行政法规,只有一些规章政策。”而这些法条规章是没法满足矿业行业的发展需求的。

在这些矿产资源领域的法条里,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部门的规章政策与《矿产资源法》部门法之间有冲突,出现了下位法突破上位法的情况。立法层面的脱节使得他有时甚至需要向法官进行“科普”。这是行业的难点,也是杨贵生的机会。就这样,在当时仍有大片空白的矿产资源行业,杨贵生靠着自学的悟性,苦苦求索,开始以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方式,跟随着行业发展的进程成为专家。

2017年,杨贵生带领大成团队经过激烈竞标成为自然资源部(原国土资源部)的常年法律顾问,开始作为矿产、自然资源行业的前瞻性代表,他的视野也从单纯的业务精进,转向了行业的前瞻研究,《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修改研讨会场也常常见到他的身影。

矿产资源行业经历了走出去的国际化历程后,其领域内的变化正在日新月异。杨贵生提到,经济社会对于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需求,正在对这个行业产生一种结构性的深刻变化。双碳目标的提出,让煤炭、铁矿石暴跌的同时,也引发了绿色能源矿种的火热。

杨贵生律师2015年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演讲

整体围绕着行业的经济行为、技术特点、投资需求和他追求的目标,用法律的专业能力在矿业的经济链条上进行赋能与服务。“我们实际上做的工作,就是把法律翻译成能让客户听懂的技术语言,再把客户的技术语言翻译成法律和合同。”

04.

再出发,从行业的视角审视未来

趟在行业的深水区,杨贵生的律师身份已经不再是一份简单的职业,而是他的自我修行与精神寄托。

相较于TheLegal500、商法等专业评级机构所颁的奖项,杨贵生更看重的是传承。“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杨贵生说,再忙他也要认真指导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分配给他的研究生、亲自到非洲乌干达金矿并购现场看看,积极参加事务所或矿产资源行业发展研讨会......

杨贵生律师2014年在乌干达金矿并购现场考察时留影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实务导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法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国土资源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矿产资源法学分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招商大使、美国科尔曼研究集团专业顾问团成员……这些社会职务的背后,是他忙碌的身影,以及这些轨迹演绎地对专业领域的精研、对团队的培养、与同行的切磋。

一切都在交互中向纵深发展。

随着一个又一个小目标的实现,循环往复的是一个又一个“到达&出发”的故事。

杨贵生爱看的电影《百鸟朝凤》里有这么一句台词,“吹唢呐,得吹到骨头缝儿里去。”对他来说,做律师也是这样。

“律师职业是我精神体验的一种形式和方法。不管是从事团队的培养,产品的研发还是事务所的管理,都是我的一种精神体验,一种自我潜能的发挥、提高。”把专业做到骨头缝里去,这就是杨贵生的自我修行。

杨贵生

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职业经历:

杨贵生律师是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国际注册法律顾问师、地质工程师,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法律顾问,大成不动产与能源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兼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实务导师。曾在中核集团从事地质矿产科研工作七年。杨律师在矿业、能源领域的境内外投资、并购、重组;商事争议解决;大宗商品电子(互联网)交易;建设工程等专业领域具有丰富的执业经验。已办理诉讼和非诉法律事务600余件,国内外重大法律服务项目组织、协调经验丰富。

个人荣誉:

荣登2021TheLegal500“房地产与建设工程”榜单

荣获《商法》“年度杰出交易大奖”

荣登LEGALBAND中国顶级律师排行榜“能源与自然资源”、“海外投资”榜单

社会活动:

作为多家央企和上市公司等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矿业能源公司法律顾问,杨律师多次应邀出席国内外矿业高峰论坛并发表专题演讲(如2015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2017第八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与多个国家(地区)律师(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等机构合作密切。

学术成就:

杨律师法学理论功底深厚,民商法基本功扎实,多次主持或参加重大立法活动,为自然资源部(原国土资源部)规章、政策修订提供法律意见;主持完成《东盟国别法律风险评估报告》《全球矿业能源投资并购法律实务与案例评析》等著作多部;在《中国律师》《中国投资论坛》《中国矿业报》《矿产勘查》《地质勘查导报》《中国有色金属报》《中国企业报》《中国黄金报》《中国知识产权报》《北京晚报》《铀矿地质》等报刊上发表法学/地质论文二十余篇。

THE END
1.锦天城文化年青年律师访谈录(下辑):岁月踏歌,肇始新篇【文化年之青年律师访谈录】为我们讲述锦天城青年律师们的故事,展现青春枝头所绽放出的绚丽之花。【上辑】讲述了青年律师与锦天城结缘,在锦天城一路成长的故事,【中辑】为大家勾勒出青年律师们心目中的锦天城文化记忆,为锦天城锦绣文化画卷铺就新的色彩。【下辑】将在青训营收获中描绘出锦天城青年律师的未来蓝图,展现https://www.allbrightlaw.com/CN/0206/4f844482981dc6e.aspx
2.因为热爱所以坚守所谓“深度诉讼”和“法的融合性适用”,是指诉讼律师在主办大型诉讼项目时必须将有关法律解决方案的构建纳入到我国整体法律体系之中考量,并以跨越诉讼项目的表象法律领域为基本思维方式,追求在大纵深、大专业化的范畴内提出最佳的综合性法律解决方案的一种诉讼思维方法论。https://www.acla.org.cn/article/page/detailById/37063
3.《对话律师》专访我所高级合伙人徐志群:以法为盾,守护公正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我们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共同使命,而律师又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中坚力量。 时代赋予了律师新的使命,中国律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在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进程中谱写了许多朴实无华却又感动温暖的人间故事,涌现出了一批敢于呐http://www.csdhl.com.cn/news/800.html
4.律师专访邱萍萍律师法学路上的践行者媒体采访律师律师专访 | 邱萍萍律师-法学路上的践行者 邱萍萍律师-法学路上的践行者 律师介绍:邱萍萍律师自2010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以来,一直致力于专业办理征地拆迁补偿案件,有着踏实肯干的风格,办案过程中善于通过提起法律程序促进协调解决矛盾纠纷,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四川、湖南、湖北、河北、吉林、山东等https://www.jinglawyer.com/meitibaodao/16166.html
5.徐鹏律师专访:一件案件坚持六年胜诉,最有成就感···,面对专访,徐鹏律师说到,正是因为这种为人民服务的好心态,徐鹏律师才决定转业为律师,也正是这种心态,徐鹏律师同样在当事人中树立了良好口碑。 更加了解体制审判流程 多角度捕捉关键点 “相比于传统律师,我更了解体制内的审判流程,对待案件更能从审判者的角度去捕捉案件的关键点”,徐鹏律师多年的法律工作积累了丰富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29912928/
6.专访省律协会长李世亮:打造全国有影响西部第一的法律服务高地8月23日至25日,四川省第十次律师代表大会在成都举行,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律师协会领导班子,李世亮当选新一届会长。在奔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新布局下,四川律师行业未来四年发展之路将通向何方?近日,李世亮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https://www.sichuanpeace.gov.cn/llqy/20221011/2666194.html
7.专访广东安国律所创始人谢乐安:“安邦法为首,国泰律当先”今天,我喜欢传媒专访介绍的,就是奋斗在南粤大地的湖南籍律师——谢乐安! 或许他没有像死磕派律师那样法庭上慷慨激辩吸引眼球,但他充满爱心、坚守法治,为改革开放和谐社会默默耕耘,成为这个时代 “法律人”的真实写照! 而他所创立15年的广东安国律师事务所,也成为中国转型大时代、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市场经济海洋中为https://tech.southcn.com/node_1ac4f21108/a5e67ec545.shtml
8.专访陈一天律师:为法而生以个案正义追寻法治专访陈一天律师:为法而生 以个案正义追寻法治 他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是个非典型东北人。本科毕业于黑龙江大学英语系,获得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南第一学府——中山大学,获得法律硕士学位;2012年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EDP房地产总裁研修班结业;2016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结业;2018年广州http://m.yuncaijing.com/news/11628409
9.媒体聚焦易燕律师接受《对话律师》专访:秉法治情怀铸人间大爱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权益合伙人易燕律师接受《对话律师》杂志采访,该杂志访谈了数名中国优秀执业律师,由中国商务出版社精心编排,讲述了他们的执业经历和故事。易燕律师荣登该杂志封面,并以《秉法治情怀 铸人间大爱》为题,讲述了易燕律师的成长经历。该文通过讲述易燕律师的成长历程和代表性案例,激励年轻律师,同时向http://www.deheheng.com/dongtai/news/24602.html
10.专访北京京问律师事务所管理委员会主任——何立京律师!在法治社会的今天,律师不仅是法律的守护者,更是公平正义的践行者。北京京问律师事务所作为一家新兴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以其专业的法律服务、严谨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广泛赞誉。其中,风控部、管理委员会主任何立京律师更是以其深厚的法律功底、丰富的实战经验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成为了业界的佼佼者。近日,我们有幸邀请到https://m.tech.china.com/hea/article/20240925/092024_1580923.html
11.专访法山叔:当律师把真实的案件写进小说文化课澎湃新闻这些是公共领域中被反复议论却没有结果的问题,也是在法律诉讼中最频发的案件。微博上知名法律博主、律师法山叔最近推出了他最新写作的小说《进击的律师:幽暗线索》,虽然题材是小说,但是他在小说中揉进了如上的许多真实案件,甚至以相当体量的文字来写作原告被告对簿公堂的情形。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116917
12.河北贺华律师事务所,周贺华主任专访题目:河北贺华律师事务所周贺华主任专访,作者:右岸天堂,河北省采风学会唐山分会副会长,中国公益记者,丰南作家协会会员,唐https://www.meipian.cn/3d61355o
13.警法在线张萍律师接受《警法在线》直播专访,详解家暴救济中的近日,一起“90后女孩不堪家暴 将鼠药投进丈夫饮料”的案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7月5日,家理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张萍作客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广播直播节目《警法在线》,结合本起案件以案说法,与主持人郑磊一起深入探讨了离婚诉讼中家暴的举证、认定与救济。该节目已于当日中午13:20分,在AM828和FM100.6双频道播出https://m.66law.cn/lawyers/s2b2635c8e6c1b_i1321237.aspx
14.新华有约专访孟德尧律师:解读您关心的房产纠纷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沈阳律师协会会员;擅长于房地产纠纷、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公司法务等案件;经办了吉隆房地产公司土地纠纷案,雷锋战友名誉侵权案等大量有影响的案件;曾育桃李、获得“十佳青年教师”称号。 记者:买房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但是很多人在买房的过程中都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 我们今天梳理了在https://m.loupan.com/cq/news/201807/1633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