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政府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我国开始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对我国各行业和人民生活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国家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并将其确立为国家战略。互联网正在跳出一个行业范畴,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新增长引擎。2015年7月4日,国务院正式公开《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互联网+”创新创业、“互联网+”协同制造、“互联网+”普惠金融等重点行动。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如何发展我国的旅游业,这给旅游电子商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旅游电子商务是指以网络为主体,以旅游信息库和电子化商务银行为基础,使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运营旅游业及其分销系统的商务体系。旅游电子商务为旅游行业提供了一个互联网平台,利用其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的基础环境,整合旅游业企业的内外部资源,从而扩大旅游信息的推广和传播,实现旅游产品在线和销售,为旅游需求者与旅游企业搭建一个知识共享、增进交流合作的平台。旅游与电子商务的结合,使得旅游企业节省了许多的人力、物力等成本,也降低了旅游消费者成本。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增加了旅游消费者的选择,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对不同企业提供的旅游产品进行参照、对比,选择出适合自身的旅游产品。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服务和资金三个要素。信息是整个交易过程的关键;优质服务是电子商务实现的前提保证;资金在电子商务交易的过程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1)萌芽阶段(1996—1998年)。我国旅游网站的建设最初可追溯到1996年,1997年华夏旅游网的创办,标志着中国旅游电子商务预订网的兴起。
(2)起步阶段(1999—2002年)。1999年5月,携程旅行网创立,携程旅行网将信息技术与现代运作管理理念和传统旅游业相结合,形成了全新的旅游服务模式。
(3)发展阶段(2003—2004年)。2003年携程旅行网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加速了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市场服务水平的提高。
(4)完善阶段(2005—2008年)。2005年,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出现,解除了网上支付对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限制,为网上支付提供了解决方案,也为旅游消费者建立了网上支付的信心。
(5)综合发展阶段(2009年以来)。旅游业由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型发展阶段。2009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旅游业首次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开启了中国旅游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时代。
尽管旅游电子商务近些年发展得较好,但因起步较晚,还难以满足广大旅游消费者的期望。
2.1消费者对旅游电子商务认同感不高
2.2缺乏个性化旅游服务
通过对我国占据市场份额较高的十大网站进行系统的比较,发现网站的雷同率比较高,网站内容相似,以固定不变的旅游路线为主,缺乏对旅游者需求的针对性,没有给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以及旅游产品的选择。不同的游客对于旅游需求不一样,大部分游客的旅游是为了有一次不寻常的、特色的旅游体验,而不是类似的体验。这种雷同的运作模式,削弱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2.3政策及法律环境有待优化
2.4旅游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不足
旅游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需要既精通电子商务又懂旅游业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这一行业的从业人员,大都为旅游专业或者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人员,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大都是将电子商务专业和旅游专业分开培养。因此,培养既精通电子商务又懂旅游业的复合型人才任重道远,这就需要为旅游业进行人才的储备,填补旅游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的空缺。
2.5售后服务质量不高
3.1引导消费者建立网上消费观念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8.2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9.6%,其中,手机上网网民突破8.17亿。对于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就必须引导旅游消费者尤其是网络旅游消费者加入到旅游电子商务。要想使广大网民认可接受旅游电子商务并参与其中,政府和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应通过搭建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制定行业标准、改善旅游电子商务行业环境,积极引导旅游消费者形成网上消费的观念,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旅游电子商务快捷、高效的优势。
3.2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旅游电子商务是在互联网下运行的,不同于传统的旅游业。传统的旅游业提供的旅游路线、旅行方案相对比较单一,难以做到去了解每一个旅游者的消费心理。而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往往是趋向于个性化的,游客个性化需求越发明显,旅游电子商务越要顺应这种趋势。旅游电子商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立“以旅游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多种渠道去了解和实现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一般情况下,游客需要对旅游目的地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需要个性化的旅游方案,这时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根据游客的实际需要,应及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3.4加强旅游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3.5注重和提升售后服务质量
市场竞争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因此要顺应市场,而旅游企业更应该如此。随着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增多,更多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将进入大众的视野,而谁真正做到专注于客户的需求,才能立足于市场。这就需要旅游电子商务企业不仅要注重产品售前及接待游客时的服务,还应注重售后的服务,了解顾客在旅游活动结束后的体验、感受、困难和需求,收集数据信息,解决游客的后顾之忧,实现全方位和多元化的旅游服务,依托智能化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最大程度地提升客户满意度。
这个社会分工日益明细的社会,专业不仅表现在技术上,在市场布局也是一样。就像“国美电器”及一些大型超市一样,形成了一大批强大的专业买场,并打出了品牌、赢得了口碑。从而形成了人流量,带动了销售,这就是专业市场的最大好处。
旅游电子商务就为广大旅游业同行提供了一个互联网的平台。
旅游社区,驴友的集结地,聚集所有出游者。
1、聚合性;
2、有形性;(网络多媒体给旅游产品提供另外身临其境的展示机会,使无形的旅游产品慢慢变得有形起来)
3、服务性;
4、便捷性;
5、优惠性;
6、个性化。
1、开拓出新的网上市场流通渠道;
2、创造出新的产品销售平台与方法;
3、降低了旅游企业的各种经营成本;
4、扩大了规模经济性与范围经济性。
1、在线旅行社挑战传统旅行社;
2、增值服务员成为制胜关键;
3、旅游电子商务“西进”---伴随着国家西部开发的号令,西部地区越来越多的旅行社、旅游公司及宾馆饭店开始网上寻觅商机。
4.跨境电子交易发展迅速,但是尚未形成有效的发展模式;
5.区域发展不平衡情况显著,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而且出现企业日益集中的趋势。
6.在营造宽松发展环境上,降低准入门槛、合理降低税赋、加大金融支持、维护公平竞争。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正在进入密集创新和快速扩张的新阶段,日益成为拉动我国消费需求、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环境下,我国服务行业、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电子商务应用需求变得日益强劲。不少传统行业领域在开展电子商务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农村信息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创新电子商务应用模式,涌现出一批淘宝店,一些村庄围绕自身的资源、市场优势,开展特色电子商务应用。传统零售企业纷纷进军电子商务。从电子商务交易情况来看,一是发展模式不断演变。近年来b2b与b2c加速整合,并由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转变。二是零售电子商务平台化趋势日益明显。三是平台之间竞争激烈,市场日益集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电子商务服务中得到快速应用,除了物联网技术外,大数据正逐渐让数据挖掘发挥其精准营销功能;电子商务平台的功能日益全能化。
在物流方面。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物流能力的滞后对其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物流的重要性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注意。并且将要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支持物流配送终端及智慧物流平台建设。支持快递服务网络向农村地区延伸。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和物流(快递)企业对网络购物商品包装物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等。
在确保电子商务安全方面。采用安全可控的信息设备和网络安全产品,建设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数据资源安全管理体系和网络安全应急处置体系,鼓励电子商务企业获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建立电子合同等电子交易凭证的规范管理机制,确保网络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加强对销售管制商品网络商户的资格审查和对异常交易、非法交易的监控,防范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给违法犯罪活动提供洗钱等便利,并为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提供技术支持。
在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方面。除了提升跨境电子商务的通关效率以外,还将研究制定针对电子商务企业境外上市的规范管理政策。鼓励发展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子商务合作,扩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点。可以解决传统消费造成的消费回流的问题,打通消费渠道,进一步激活消费市场。
支撑性电子商务服务业方面。建立健全电子商务信用信息管理制度,推动电子商务企业信用信息公开。加强电子商务领域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交易等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开发。
全社会几乎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日益集中到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型电子商务平台,所有的产品与服务提供企业都面临着同样的电商平台,这时电商平台就具有了一种超然的地位,发挥着企业前台的角色。而对产品与服务提供企业来说,则面临着一种更加不同的环境,不仅要接受来自社会和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还要接受电商平台的规则制约。因此,电商平台企业实际上发挥着一种公共监管者的职能,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电子商务治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