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文洋:从“安亭事件”到毛泽东为“全面内战胜利干杯”-乌有之乡

先从学校的学生和机关的干部作起,再到工厂、农村去,把工人、农民组织起来。这不是个别人的问题,这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

1966年11月初,上海工人造反派王洪文等人,成立“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简称“工总司”),没有被上海市委承认。11月10日,王洪文便率领二千多工人,强行登上火车,赴京请愿。在安亭车站被截停后,便卧轨拦车,致使沪宁铁路交通中断近31个小时。“安亭事件”发生后,周恩来主持召开常委扩大会,根据中央确定的原则,让陈伯达致电华东局和上海市委:不向“工总司”妥协让步,并派张春桥去现场处理。可张春桥到了现场之后,发表了支持工人的讲话,恢复了铁路交通。

张春桥答应工人提出的条件,是擅自做主,违背中央原则的。但也是无奈之举,要恢复交通,还不能对工人来强硬的措施,只能答应他们的条件。事后张春桥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认为他绕过华东局、上海市委签字是错误的,他没有这么大的权力。事情到了毛泽东那里,在11月14日召开的会议上,他肯定了张春桥的做法,说“先有事实,后有概念”,并且要陈伯达起草工矿企业开展文化大革命的文件。这又是一次毛泽东“凌驾”于组织之上的“错误”行为,也是他“独断专行”的一个证据。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自延安七大之后,毛泽东便被赋予了“最后决定权”,因此他同意或否决中央集体作出的决定,是完全符合组织程序的,符合中央规定的。

这个事件实际引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要不要在工矿企业及农村进行文化大革命这一点毛泽东是慎重的,因为牵扯到工农业生产的问题,牵扯到亿万人生活和吃饭的问题。是以在9月14日批发了周恩来起草的两个文件,对工交系统及农村的文革运动做了规定。但对这些地方存在的问题,毛泽东一直是想彻底处理的。1964年12月4日陈正人在洛阳拖拉机厂社教蹲点后,写信汇报说:“一部分老干部”“脱离群众监督”“违反党的政策”“为所欲为”。毛泽东对其批示中,认为不解决,会发展为“两个尖锐对立的阶级”。这次文化大革命开展以后,这个严重问题也就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是以他支持了张春桥,并要陈伯达起草工矿企业开展文革的文件。

陈伯达起草的文件,在接着召开的全国工交座谈会上,基本上被否定了。在周恩来的支持下,余秋里、谷牧经过调研,搞了一个《汇报提纲》。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这个《提纲》受到了文革小组的批判,同样也被否定了。主持会议的林彪发言说:“这次运动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次批判干部的运动。干部当权了这么多年,光讲光荣,成绩伟大,不许人家讲缺点,非蜕化变质不可。这一回,硬是要发动群众大批判一下!”不愧是毛泽东发动文革倚重的人,把文革讲的如此言简意赅。

12月21日,毛泽东同一位波兰来访者谈话时,论述了有关文革的一些问题。他说:“先从学校的学生和机关的干部作起,再到工厂、农村去,把工人、农民组织起来。这不是个别人的问题,这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一些人不很理解,说我们太过分了。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反动派不赞成,我们就高兴。他们只赞成我们反对的资产阶级分子。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反动派在中国的希望,就是他们。并且他们还在党内,早就钻进来了,有老党员,也有新党员。我们的党员百分之八十是一九四八年后入党的,有些是资产阶级投机分子。领导机关对他们毫无办法,他们就怕红卫兵。在工厂要组织红卫兵,在农村也要组织红卫兵。看看谁胜谁负。”

毛泽东的这个谈话,把文革的目的,文革发展的脉络说的比较清楚了。对于从机关到工厂、农村存在的大量问题,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红卫兵冲击”,因为别的“对他们毫无办法”。但原来红卫兵的主体是学生,对付文化领域及党政机关的“权威”还可以,对广大工矿企业及农村“独立王国”的“土皇帝”,就力不从心了。对付他们,必须要组织以工人农民为主的“新红卫兵”,也就是“造反派”了。他们知根知底,既有“反修防修”的“国恨”,也有平时被打击压制的“私仇”。造起“反”来,肯定是既坚决又彻底。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丰富的社会生产实践经验,不似原来的“红卫兵”小将,不知“工农业”,不能“接班”。因此,在工厂、农村开展文革,组织“造反派”,除了“反权威”外,还有培养“接班人”的意图。

1966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73岁生日,他邀请了陈伯达、张春桥、王力、关峰、姚文元、戚本禹到家里吃饭。期间,他说了著名并引起争议的那句话:“为明年全国全面内战胜利干杯!”这让现场人员感到震惊,戚本禹在回忆录里这样说:主席似乎看出了大家对他话的不理解,在吃了几口面之后,他又陆陆续续地讲了,不仅是学生被镇压,机关里的造反派、工厂里的造反派,也遭到围剿。没有大民主,小民主也没有,给领导提意见就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热气腾腾的群众运动一下子被搞的冷冷清清。那些被造反派反对的领导人,过去经常要群众无条件服从党的领导,做党的驯服工具。这次他们又挑动群众斗群众,组织党团员、积极分子跟造反派斗。于是,许多地方在群众中形成两大派,一派要革命造反,一派要保护旧秩序,两派打起内战,有些地方甚至发生武斗。我们要支持革命造反派,给群众宣讲文化大革命的道理,团结大多数,争取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戚本禹回忆录,543页。)

“全面内战”预示着文革将到达高潮,其最重要的目的——“反权威”,即将拉开帷幕。对普通的人民群众而言,“反权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打倒面前的“当权派”。是的,没有什么比打倒自己的领导,把他们手中的权力夺过来,更有“反权威”的教育意义了。于是,全国各地都展开了一场“夺权”与反“夺权”的斗争。对于“权力”的争夺,历来都是非常激烈的,文革中的“夺权”也不例外。在这个混乱、暴烈甚至流血的过程中,所有人都接受了一场精神上的洗礼,上了一堂生动的“反权威”实践课。

THE END
1.上汽大众关停工厂:清退三产降薪裁员盛传,“铁饭碗”职工兼职一类案例是,“有的安亭本地职工,因为拆迁分了三四套房子,不太想那么累了。”一位职工告诉AutoPix,部分一夜暴富的拆迁户在有了新的人生境遇后,仍然选择保留上汽大众的岗位,拿一个较低的薪资,情况持续很多年。 鼎盛时的上汽大众默许了这些,但如今,上汽大众不能再做安乐窝了,对长病假等员工的态度走向严格。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51588618538566144
2.上海嘉定警方通报:李某(男,37岁)等3人刑拘!2024年12月16日23时许,嘉定公安接报警称江桥某商业广场有3名男子酒后滋事。经查,李某(男,37岁)、胡某(男,39岁)、夏某(男,36岁)酒后在上址向陌生女子赵某索要微信,被赵某拒绝。随后,李某等3人来到路边卖猫的摊位逗弄待售猫时,与摊主左某、洪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Y5NTY1Mg==&mid=2651711157&idx=1&sn=6a32a9d06f5cda938072130a32a47c1b&chksm=bcf6834d678b687366de04ce2fc75b0bf3563cb72166b1fe012d7a6731c1e01a02d199e882df&scene=27
3.安亭事件安亭事件指称的是1966年11月10日赴北京告状的一千名“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简称“工总司”)成员,在安亭[上海西北郊三十公里嘉定县(现嘉定区)]境内与昆山、青浦交界地方京沪线上一个小站)受阻后卧轨拦截开往北京的14次特快列车,造成京沪线中断二十小时(一说三十小时)的事件。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828/22/20215003_781974343.shtml
4.名词解释安亭事件参考答案: 1966年11月10日,“”开始不久,在上海附近的安亭火车站,发生了卧轨拦车事件,即“安亭事件”。 [1] 复制 纠错举一反三 厂站工作时,一张工作票上所列的多个检修设备,若至预定送电时一部分工作尚未完成,需继续工作而不妨碍其他送电者,可以沿用原工作票继续工作。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https://www.shuashuati.com/ti/16ad561cd8f14477876bea7efe6db763.html
5.安亭事件安亭事件是指1966年11月10日赴北京告状的“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成员,在安亭火车站(编者注:上海西北郊三十公里嘉定县境内与昆山、青浦交界的一个车站)受阻后,卧轨拦截开往北京的14次特快列车,造成京沪线中断的事件。 1966年11月6日,在北京和上海的红卫兵组织的支持下,上海国棉十七厂、国棉三十一厂、玻璃机械https://www.dswxyjy.org.cn/n/2013/0115/c244520-20204178.html
6.安亭事件(豆瓣)安亭事件 安亭事件(1966) 类型: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豆瓣评分 暂无评分 看过 评价: 写短评 写影评 分享到 推荐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918981/
7.包炮:我参与的安亭事件(1966年11月10日来自海上一浪花包炮:我参与的安亭事件(1966年11月10日,“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在上海附近的安亭火车站,发生了卧轨拦车事件,编者注)“文化大革命”了,我记得学校第一件大事就是高干子弟红卫兵到学校砸教具。同学就给他们一些不好的让他们砸,让他们欢呼去,同学还是保护了一些。我的老师司徒杰教授跟着我到上海。https://weibo.com/3527687082/OdsGayNFh
8.张春桥与“安亭事件”安亭,位于上海远郊嘉定县境内的一个小火车站,由于“四人帮”的首恶分子王洪文曾于1966年11月10日鼓动数千人在此卧轨拦车,因而使其在一日之内闻名全国;而“四人帮”的狗头军师、当年红极一时的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张春桥,正是通过在处理“安亭事件”中居心叵测地大耍反革命两面派手法,致使这次事件成为上海“一月风暴”http://www.yidu.edu.cn/246010/detail/article/57776401ede4fe1a9046a35c.html
9."安亭事件"始末关键词: 上海市 文化大革命 文化广场 反革命 毛泽东 铁路运输 陈伯达 周恩来 上海铁路局 事件 作者: 尹家民 刊名: 读书文摘 年,卷(期): 2012,(008 ) 分类号: D232 页数: 共9页 页码: 2-10帮助 客户服务 问卷调查 关于我们 公司首页 平台微博 加入我们 网站地图 官方店铺 简 繁 ENG 网络https://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QK201205444250
10.火车,纪念安亭事件价格:30元se104237694毛主席像章零售?火车,纪念安亭事件_毛主席像章 10品 ¥30 【7788奇石收藏】“毛主席像章”商品推荐:更多>>> ?全品:叫革命委员会好!杭州1_毛主席像章 9.5品 ¥88 ?少见大海航行靠舵手(赠海*首次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海技_毛主席像章 9品 ¥150 ?浙江省*区(铝F810)_毛主席像章 8.5品 ¥25 https://7788qs.997788.com/s141/104237694/
11.审判四人帮25安亭事件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0.50喜点/集 音频列表 审判四人帮24 李文静 4930 2023-06 审判四人帮25 安亭事件 4825 2023-06 审判四人帮26 诬陷邓小平 4943 2023-06 审判四人帮27 蒯大富 5001 2023-06 审判四人帮28 死猪不怕开水烫 5466 2023-06 审判四人帮29 闭口不言 https://www.ximalaya.com/sound/640265461
12.萧象:张春桥与安亭事件的再审视文革初期上海突发安亭事件,张春桥受中央派遣返沪应对处理,却“临阵变卦”,擅做主张,出人意外地与造反工人达成妥协,事后获得毛泽东的认同支持,从而将一起可能的工人因造反受压、上访受阻而卧轨堵塞交通的重大群体事件,转变为“官逼民反”而不无正义的革命行动。安亭事件直接影响了文革发展进程,成为红卫兵造反向工人造反转变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1907.html
13.中国当代史名词解释17.安亭事件 安亭事件指称的是1966年11月10日赴北京告状的一千名“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简称“工总司”)成员,在安亭受阻后卧轨拦截开往北京的14次特快列车,造成京沪线中断二十小时(一说三十小时)的事件。随后多米诺骨牌接连倒下:《解放日报》事件、康平路事件相继发生。这一事件成了全面炮打上海市委,导致后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3ur22ke.html
14.嘉定区安亭镇安晓路128号“4.26”高处坠落一般事故调查报告2020年4月26日上午9时25分许,位于嘉定区安亭镇安晓路128号的上海秉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内,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 事故发生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上海市实施〈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https://www.jiading.gov.cn/publicity/zhgk/shgysyjsxx/zhsgjyly/aqscsgtccl__publicity/fdzdgknr/zdly/aqscsgydczxx/sgtcbg/128779
15.安亭空气质量实时观察,特殊日子的环境变迁与影响报告安亭,作为上海市的一个重要区域,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空气质量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冬季,由于气候条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空气质量往往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将聚焦于一个特定的日子——十二月十日,从背景、重要事件、影响等方面详细回顾这一天的空气质量实时状况。 http://www.blnrhy.com/post/38869.html
16.安亭事件的影响随后多米诺骨牌接连倒下:《解放日报》事件、康平路事件相继发生。这一事件成了全面炮打上海市委,导致后来轰动全国的夺权“一月革命”的导火索、转折点。陈丕显、曹荻秋、魏文伯、常溪萍等被打倒、迫害,常溪萍甚至被迫害致死。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55841474894222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