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律师界一大怪象,所以很多律师顶着律师的头衔实则囊中羞涩,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很多律师不得已转行做企业法务,或者通过考试去公检法系统。
所以,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全国法律服务市场就是一盘棋,随着交通的四通八达,很多边远县城中经常看到北京律师的身影,尤其是一些有名的案件,都免不了一些名律师的出现,比如杨金柱、李金星、何兵、徐昕、迟夙生等。他们能够出现在这些案件中,还是因为他们是名律师,如果不是名律师,远在天边的当事人怎么也不会找到他们。
但到底该如何出名呢?不同的律师有不同的方式,不可否认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提供的,凡律师能够成为名律师者,都已经熟读律书几百遍,操作案件几百件,技艺娴熟,水平高超,雄才大略,有胆有才,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引爆点而已。如果律师本身水平不行,再大的案件、再名的案件也不会捧出名律师。所以律师要成为名律师,必须要将内功练好,等着机遇的到来。
为了出名,律师界也是出现了很多的传奇,比如杨金柱律师,大战法庭多少次,死磕派创始人,最后认为死磕不好听,更名为较真派。不管是什么派,杨律师出名了,是全国的大律师和名律师,据说在石家庄市鹿泉区聂树斌案件,曾经接受聂树斌亲属委托,在河北省高院前面采取绝食静坐方式要求看卷,最后也是杨金柱律师在危及时分将聂树斌案件公布于世,才有了“指雪为沙”的典故,才有了冤杀多年的聂案得到昭雪。再如最近发生的党琳山律师舍身炸碉堡,一下子全国出名。再如学术水平极高的陈有西律师,之前没有怎么听说在北方广茂的田野中留有足迹,在重庆为李庄一辩成为全国知名大律师,据说石家庄的闻名全国的心未来特大传销案件陈大律师也有所参与。还有就是斯伟江,这是一位上海非常有才的律师,据说是知识产权专家,也是因为重庆一战成名。当然北京很多法学泰斗同时又是律师,则更是在业界享有盛誉,名声如雷贯耳,比如顾永忠、李霄林、钱列阳、许兰亭、高子程、张青松等,他们做过的名案大案举不胜举。
所以,只有成为了名律师才有更多当事人去请,律师才会体现其更大的价值。当事人花钱请名律师是因为案件因名律师的介入而变成了“名案”,所以当事人往往不惜重金请名律师出山。毕竟不知名的小律师人轻言微,不要说不提法律意见,即使提出一些意见,也很难打动法官,一旦有名律师的介入,则法官要认真对待,甚至很多时候法官都是如临大敌,比如湖南省双峰县刘义柏涉黑案的审理过程中,就产生了经典的《双峰记》和《断狱记》。
律师则借案件成名,这也是必然之路,没有律师不想推销,没有律师不想成名,当然越有名越累,越累越有名,2017年全国不是好几个律师又被累死了吗?但这是律师的宿命。
如果这句话真是这样解释的话,则笔者不明白到底是谁在冤枉么宁。其实李庄也没有将她作为对手,李庄的对手是重庆检察机关或者是薄王当时打黑的势力,如果李庄都不将其作为对手的话,她又在求谁原谅呢?
但笔者认为在这场口水战中,三个人都是赢家,首先么宁告诉全国人民她要做律师了,而且是一个曾经将著名北京律师打倒的公诉人,绝对算是个十分能干狠姐们,绝对具有重庆女人的那份辣劲儿,她告诉世人她是有基础的人,并且参与过打黑,甚至连律师都敢打,接受当事人委托办理案件不是小菜一碟吗?
陈有西和斯伟江发声告诉世人,在最危险的时刻是他们不畏权势深入山城为救北京律师奋不顾身,面对着检察机关的强权,他们在当年都毫无畏惧,誓死力辩,虽然八年过去了,他们不但没有老,而是老当益壮,面对么宁奋起反驳,试想连这样案件他们都敢办,还有比薄王时代的形势紧张吗?
唯一的输家就是李庄,8年前受辱已经过去,往事不堪回首。殊不知有人又拿着自己作为资本炫耀,难道不是又一次对李庄的伤害吗?虽然李庄在出狱之后一直活跃在法律界,虽然被追究刑责后吊销律师执业证书,但业界不是多了一个“著名非律师”吗?但毕竟是在提他人的伤疤,笔者建议还是不说的为好。虽然要律师讲究营销,但不能为了营销而不顾一切吧!
最后说一些要求将么宁踢出律师队伍的律师,虽然趁机灵光一现,但是么宁既然敢公开自己要做律师的身份,就不怕别人去挖自己的老底,即使如何申诉、申请,必定会以失败而告终,笔者相信么宁的底气。所以要求将么宁踢出律师队伍的律师也只是发表一下自己的心声而已,想借机成名也许很难!
所以,世人不用为《只需心如故》疑惑,既然是律师就需要营销,马上要走上律师道路了,此时不营销,更待何时?此时往事不重提,想必大家都忘记了在山城里惊心动魄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