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共情能力:心理咨询师必备基础技能人格心理学来访者心理问题心理治疗

一个是身体层面的自愈,譬如手被划了个口子,伤口会慢慢愈合,感冒几天后慢慢康复,等等。

包括一些比较大的、需要就医的病。本质上不是医生整治好病人,而是医生运用科学的医学方式,帮助病人自己康复。

医学也是基于病人本身的自愈、复原能力去发力。

另一个是心理层面的自愈,人生不顺心、不如意、伤心难过事,十之八九......

那么,怎样面对这些纷纷扰扰,面对生命中的伤和痛,尤其那些至暗时刻?

这就是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愈、成长的能力。

自愈力,是一种保持内心稳定平和、积极向上、伤而不悲、痛而不丧的自我调节、复原、成长的能力。

心理咨询师,学习修行的就是这种心理上的自愈力。

从自愈到愈人,从渡己到渡人。

你才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只有你能拯救你自己。

心理咨询:帮助来访“自己拯救自己”。

从专业角度看,要成为一名“能够真正帮助来访自愈”的合格咨询师:

需要经过系统实操学习+真实个案训练+督导,首先需要掌握三项基础能力。

心理咨询学科基础:

心理学专业学生,以及市场上的心理咨询培训,都会首先学这些理论,但很少学到精髓。

心理咨询的这些学科基础,是一门关于人的内心运作规律的学问。

学好了,好处不仅是打下心理咨询职业的理论基础,更是帮助你了解人性、觉察人心;

不管是养育孩子、夫妻相处,还是工作上的人际关系,方方面面都用得到。

学科基础的深度学习,会让你了解人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以及受到所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家庭环境、人际关系影响下的一些心理特点和人格上的细微处。

很多时候咨询师面对的来访者,TA的一些心理问题,不仅仅是TA个人的问题,最严重的部分,往往有社会层面、文化层面的因素。

如果一个人遇到的问题和心理困扰,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往往是人力不能及的,咨询师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

比如说举一个例子,汶川地震的时候,咱们咨询师培养计划的一位授课老师,参与提供心理援助,遇到一位来访。

这位来访是一位女士,她在地震当中失去了全家人,然后就很痛苦,觉得人生活着没意义了,走不出来。

心理咨询陪伴了她两三年,依然没能帮助她走出痛苦。

后面在政府的帮助下,环境改变了,她重新组建了家庭,有了自己的亲人,哎!这时候不用什么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她就彻底就好了。

所以你会看到,很多时候人们遇到的心理问题,越是严重的问题,往往是由社会环境的改变引发的。

那么这个时候心理咨询是没有办法起到根治作用的,它只能起到陪伴的作用。要根治,一定要等到环境的改变。

但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也是至关重要。比如刚刚说的汶川地震这个案例,如果没有心理咨询,可能这位来访撑不到两三年,撑不到环境的改变。

又比如今年以来,很多人失业了,找不到工作,心理焦虑,那么心理咨询也没有办法帮TA找到工作,只能是陪伴TA去成长;

等到市场环境改善了,或者TA个人能力提升了,什么时候找到工作了,TA的职业焦虑才能得到解决。

马克思说过,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社会意识。

学科基础的学习,就是要了解,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在社会环境影响下的个体意识和心理变化,有着怎样的规律。

咨询师不仅要通过人格理论去看到,来访者本人个体层面的问题;

也要通过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看到来访问题背后的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和文化因素。

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首先是一名优秀的倾听师。

听懂、听准来访,是一切心理工作的开始。

用耳听、用心听、全神贯注专注于来访的眼神去听,要听到来访的情绪、情感,听到来访的需求和经历......

会习惯性好为人师,发表自己的观点,以自己认为的对错好坏,去衡量别人的是与非......

这些,都会导致你“听不到别人”,听见的,永远是你自己。

所以,咨询师从业,首先要进行“心理倾听”的刻意练习:会听才会说,才能开展咨询工作。

听懂来访之后,要准确回应来访的情绪、情感和需求,这就是共情。

站在来访眼里看世界,说到来访心理,理解到来访的情绪和想法。

共情不是同情,我觉得你好可怜,好心疼你.....

不是这些,同情只会让来访觉得自己可怜,觉得自己脆弱,觉得自己无能为力,需要被保护。这无法激发来访的自愈力。

同情是好心做坏事,无法帮助来访去成长、去自己强大;同情只会让来访更弱。

而共情是先理解来访,给到来访支持和力量,同时建立起和来访的关系,为后续“帮助来访去成长变强大”打下基础。

心理学爱好者们需要注意:

倾听共情,是心理咨询职业的基础,开始就要学扎实了,才能入行。

同时,倾听共情也是心理咨询的终身修炼,比如倾听师阶段,能准确听到、共情到来访的情绪和需求,做到情绪疏导,基本就可以了。

到了咨询师阶段,就需要进阶学习训练,要能够听到、共情到来访潜意识、认知习惯,以及深层次的矛盾心理。

绝大部分非科班出身的心理爱好者,会选择先学习成为心理倾听师;

通过倾听师的学习,有一定基础后,评估自己合适了,再往咨询进阶学习。

因为直接进行心理咨询师学习,对于心理初学者来说,难度太高。

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需要2-3年的系统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需要7-8年的个案修炼......

通过专业培训,你可以快速入门并开始实践;

并且,这个职业将会为你开启一个全新的人际交往领域,让你与各种各样的人相互连接和成长。

倾听师其实是通往咨询师的最佳入门。

那么,心理倾听师主要做些什么呢?

提供的是专业且即时的心理倾诉服务。

壹心理的《心理倾听师培养计划》,自2021年4月开创以来,为帮助心理学从业的初学者、心理学爱好者在生活中运用心理知识和技能,察觉自我情绪价值;

可以做到疗愈自我,同时帮助他人来提升自我价值。

如果你喜欢心理学、对心理学感兴趣,希望把兴趣发展为职业,为自己带来收入;

学习成为心理倾听师,习得倾听共情等心理咨询基础技能,收获成为心理咨询师的第一把钥匙。

如果你想拿到这把钥匙,不妨先深入了解《心理倾听师培养计划》。

可点击下方图片,添加老师,花费1.9元咨询费,1v1给你做倾听师入行规划,还有倾听共情心理技术体验课给到你,不满意可无条件退费。

THE END
1.心理咨询师的共情技巧心理咨询师的共情技巧包括:对非言语行为的反馈、对深层情感的反馈、指出有冲突性的感觉和想法、运用视觉意象、运用类比、有目标性的自我暴露、运用媒体来反馈、以一种可感触到的方式去给予反应。 心理咨询师的共情技巧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共情技巧是心理咨询师必备的重要能力https://localsite.baidu.com/site/wjzsorv8/8cd47d9a-7797-42f3-9306-b902ded71161?qaId=4075815&categoryLv1=%E6%95%99%E8%82%B2%E5%9F%B9%E8%AE%AD&efs=1&ch=54&srcid=10014&source=natural&category=%E5%BF%83%E7%90%86%E5%92%A8%E8%AF%A2%E5%B8%88&eduFrom=136&botSourceType=46
2.掌握好这点,你也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心理咨询师!与之相反,那些未能被共情的时刻,则有可能悄然触发心底潜藏的伤痛,亦或令人产生一种被漠视、被忽略,未得到他人重视的失落之感。 这就如同一位老太太不慎摔倒在地,众多行人来来往往,却似乎没人看到。 在心理咨询的领域,「共情」是其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yODM0MjU3NQ==&mid=2247499394&idx=2&sn=403856df1388da2cc2601e2fc6150e07&chksm=c21889c2f56f00d47d78445e1a45f681c2fa16ada29f835f228e3474e2db1f4c5cb26bc832d5&scene=27
3.共情技术和实例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共情技术和实例 原创snow boy 心理门 收录于合集#心理咨询 14 个 #心理咨询师 1 个 共情是指心理咨询师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患者所表达的感受和思想,体会到患者的痛苦、困惑和需要。通过共情,心理咨询师可以建立起与患者之间的良好关系,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和依赖感,从而更好地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共情是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060734
4.心理咨询中的共情(一)共情的含义 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是指体验求助者内心世界的能力。共情的具体含义包括:第一,咨询师通过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与思维。第二,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其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深刻理解求助者的心理和具体https://m.chunyuyisheng.com/m/topic/2674940/
5.丛中:心理咨询中的共情6、共情并非越多越好,而应该次数适度。 医生的共情,在整个心理会谈中,一般是先少后多, 但是,在一次50分钟的会谈中,医生大约共情3次左右,是比较适中的,而超过5次,就会显得有些偏多了。 尽管共情是一项很有效的治疗技术,但是,仅有共情是不够的。 https://www.meipian.cn/4yi5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