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互联网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互联网+政务”有利于政府治理模式创新
2、“互联网+政务”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3、“互联网+政务”有助于政府阳光行政
4、“互联网+政务”有助于政府资源共享
5、“互联网+政务”有助于政府做好群众工作
6、“互联网+政务”有助于政府深化改革
二、中国利用互联网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现状
1、中国互联网发展情况
2、中国政务新媒体发展情况
3、中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情况
4、中国“互联网+政务”存在的问题
三、“互联网+政务”建设的重点内容
2、做强网上官方舆论场
3、大力发展电子政务
4、丰富政府大数据资源
5、创新智能化公共服务
6、推进网络问政
四、互联网+政务的支撑条件
1、做好顶层设计
2、加强法规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
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4、增强政府服务意识
5、推进示范引领
6、激发群众自觉参与
7、强化网络监管
一、财政部等三部委规范互联网+政务平台收费管理
二、中国多次提出大力发展互联网+政务
三、工信部发布《基于云计算的互联网+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
四、《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
一、信息革命演进、科技支撑
二、全球政府治理
三、“十三五”发展阶段
四、制度红利
五、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互联网+政务的法律效力问题
二、网上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问题
三、互联网+政务的技术标准化问题
四、公民隐私权保护问题
五、互联网+政务的安全问题
六、互联网+政务建设的资金问题
一、互联网+政务业务应用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二、政府网站内容及服务不断丰富和增加
三、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不断取得新进展
四、互联网+政务基础性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建立数据共享“大通道”
二、摸清政务信息系统底数
三、构建国家数据资源体系
四、加快部门信息系统清理整合
五、加快疏通“放管服”改革难点堵点问题
一、移动互联网+政务概述
二、移动互联网+政务发展的优势
四、加快移动互联网+政务发展的对策
一、“信息孤岛”的概念和成因
二、“信息孤岛”对互联网+政务发展的影响
三、消除“信息孤岛”的基本做法
四、针对中国国情解决“信息孤岛”的建议
一、全面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
二、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政府管理模式
三、转变政府角色调整政府与公众的关系
四、实现政府管理的有限虚拟
五、重塑政府管理的业务流程
六、构造信息时代新的政府组织形态
一、中国互联网+政务的主要问题
二、中国互联网+政务发展的不足
三、中国互联网+政务存在“四大误区”
四、重要机构的缺位是互联网+政务领导体制的大问题
一、中国互联网+政务的发展思路
二、中国互联网+政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三、通过社会资本整合促进中国互联网+政务建设
一、统一领导及统筹规划
二、构建国家统一的互联网+政务网络平台
三、构建全国统一的网上办公系统
四、整合全国政府网站资源提升服务水平
五、打破界限建立国家级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六、分类整合全国各类IC卡应用系统
ResearchAnalysisandDevelopmentTrendPredictionReportonChina'sGovernmentIndustryfrom2024to2030
一、G2G模式分析
1、G2G模式概述
2、G2G模式主要内容
3、G2G模式适用范围
4、G2G模式发展现状分析
5、G2G模式发展存在问题
6、G2G模式发展方向分析
二、G2B模式分析
1、G2B模式概述
2、G2B模式主要内容
3、G2B模式发展存在问题
4、G2B模式发展策略分析
5、G2B模式发展趋势预测
三、G2C模式分析
1、G2C模式概述
2、G2C模式主要内容
3、G2C模式发展现状
4、G2C模式发展存在问题
5、G2C模式发展策略及建议
6、G2C模式发展方向分析
四、G2E模式分析
1、G2E模式概述
2、G2E模式主要内容
3、G2E模式应用现状
4、G2E模式发展存在问题
5、G2E模式发展策略分析
6、G2E模式发展趋势预测
一、政府门户网站概述
二、政府门户网站特点
三、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现状
四、政府门户网站存在问题
五、政府门户网站发展对策
一、行政审批服务平台概述
二、行政审批服务平台特点
三、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建设现状
四、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存在问题
五、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发展对策
一、网上政务大厅概述
二、网上政务大厅特点
三、网上政务大厅建设现状
四、网上政务大厅对政府的作用
五、网上政务大厅发展趋势
一、公文交换平台概述
二、公文交换平台特点
三、公文交换平台功能要求
四、公文交换平台建设要求
五、公文交换平台建设现状
六、公文交换平台存在问题
七、公文交换平台发展趋势
一、协同办公平台概述
二、协同办公平台特点
三、协同办公平台建设现状
四、协同办公平台存在问题
五、协同办公平台发展趋势
一、政务微博认证规模
二、政务微博分布结构
三、政务微博影响力
四、政务微博应用度
一、北京互联网+政务政策推动
二、北京互联网+政务投资情况
三、北京互联网+政务建设现状
四、北京互联网+政务需求分析
五、北京互联网+政务建设规划
一、上海互联网+政务政策推动
二、上海互联网+政务投资情况
2024-2030年中國政務行業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三、上海互联网+政务建设现状
四、上海互联网+政务需求分析
五、上海互联网+政务建设规划
一、深圳互联网+政务政策推动
二、深圳互联网+政务投资情况
三、深圳互联网+政务建设现状
四、深圳互联网+政务需求分析
五、深圳互联网+政务建设规划
一、苏州互联网+政务政策推动
二、苏州互联网+政务投资情况
三、苏州互联网+政务建设现状
四、苏州互联网+政务需求分析
五、苏州互联网+政务建设规划
一、杭州互联网+政务政策推动
二、杭州互联网+政务投资情况
三、杭州互联网+政务建设现状
四、杭州互联网+政务需求分析
五、杭州互联网+政务建设规划
一、广州互联网+政务政策推动
二、广州互联网+政务投资情况
三、广州互联网+政务建设现状
四、广州互联网+政务需求分析
五、广州互联网+政务建设规划
一、企业背景及资质
二、企业产品及解决方案
三、企业客户基础及市场地位
四、企业经营情况
五、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2024-2030NianZhongGuoZhengWuHangYeYanJiuFenXiJiFaZhanQuShiYuCeBaoG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