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来说,主动加人不算引流,但是这个工作最好每天都要做,虽然一天加不了几个,但是日积月累,力量也不可小试。
2、群文件引流
3、论坛引流
4、互推
5、大号推荐
8、摇一摇
我们的目标是让他们看到我们的签名或者加我们,那么可以不停地摇一摇,有人曾经试过,效果出奇的好。这个方法的好处是可以突破地域限制。摇一摇是按照最近的同时摇手机的用户配对,如果附近没有,那么就会给你配对其他相对较近的。
9、线下推广
10、微博图片推广
这种方式最守得住节操,不管是个人微博小号还是官方号,都可以在微博配图的最底下加上二维码的宣传方式。你或者会吐槽说天天看到,会不会让人讨厌?但这是最不伤害用户的方式之一。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那么请反问一下自己:
这600多朋友里有多少一个月没沟了?
有多少半年没沟通了?
有多少加为好友后就没联系过?\u200d
1、给客户贴标签
贴标签并不只是简单的分分类,改个备注而已。有很多的销售人员贴标签时就只是简单的分成意向客户,和无意向客户。
实际上这种标签是无效的。贴标签可以是多个维度,关键不仅要知道客户的身份,还要通过一些标签来记录客户的需求。
2、沟通有主次
1、到店客户(Y)
2、没到店的客户(N)
3、消费过的客户(M)
4、没有消费过的客户(O)
5、重点客户(VIP)\u200d
3、区别对待客户
一视同仁,对任何客户都一样,是再假不过的假话了。开门店做生意就是为了挣钱,谁让我挣钱我就对谁好才是真理,当然,不能做亏心的生意。
没到店的客户(N):要侧重把客户引导到门店来,可以搞些到店有礼之类的活动,当然要高的新颖点,不能让客户觉得很LOW。
到店客户(Y)没有消费过的客户(O):这样的客户是因为需求没能够被满足,重点向其宣传,新产品、新服务等,挖掘客户需求。
到店客户(Y)消费过的客户(M):客户对门店有一定信任,对产品也认可,对这部分客户宣传推广的重点应该放在消费升级、套餐升级上深度的挖掘客户需求,针对的制定促销方案。
重点客户(VIP):这已经是你的铁粉了,不要过多的宣传产品了,更多的给予人文关怀,让客户成为你的朋友,然后让他介绍客户给你。
总之,营销不能一概而论,对哪类客户要用哪种策略。
4、沟通要有主次
重点客户(VIP):这是我们真正的衣食父母,是8020法则中给我们带来80收益的那一批人,不管我们做任何活动,首先应该考虑我们的重点客户的感受,他们该享受什么优惠。道理很浅显,但是我们有时候为了达成一个目标,会把重点客户忽略掉。比如:新用户专享、进店有礼、免费体验等都没考虑到我们的重点客户。
在沟通上:
消费过的客户:
这是我们门店经营的基石,虽然没给我们创造高额利润,但其分摊了我们的经营成本。
沟通这类客户时要喜新不厌旧,但原则上是新客户优先。别说我势利,毕竟新客户刚刚接触我们,我们需要尽快的给他建立一个认知,而老客户已经对我们相当了解了。
没消费过的客户:
是我们努力争取的对象,但由于么有和门店和我们产生过链接所以很难持续的输出话题。对这类客户我把它分为A、B、C组群发信息(需要针对性的编辑几套话术,不能群发个祝福啥的一点用没有),有回复的再逐一沟通。
5、互动渠道与方式
2、我曾经在一个群里“自言自语”了一个月,这个别人的一个群,期间有5/6个朋友加我好友,成交了2单。只要你输出的有价值会有很多人看的,不要以为没人说话就没人看。
朋友圈:
朋友圈是我们最长用的宣传阵地,也是我们塑造个人品牌和树立门店形象的主战场,我们在使用朋友圈时可以遵循几个规则:
3、前面两点是基础,做好了就开始考虑,就要考虑发什么内容。内容设计需要:首先要把自己做一个定位,要树立某种恰当的形象。例如:你是卖卫浴的,可以定位为卫浴达人;你是做木门的,可以定位为木门专家。然后发的内容要符合这个身份,身份的目的是让我们成为意见领袖更好的促进销售。
群发,是一个双刃剑,一定要在群发时设计好话术。一个好的话术可以促进销售,但话术不到位,可能就得罪很多人了。
话术设计原则:简洁、有料、有趣或者有用,一个话术就是一个短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