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用噪声级(A)值衡量,一般对人体安全的声源环境,其噪声级(A)值的范围是()dB(A)。
A.80一100
B.0一60
C.100-140
D.60一80
4.生物圈存在的四大基本条件正确的是
A.阳光,可利用的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和生命所需各种营养元素
B.陆地、海洋、大气和太阳
C.无机物、有机物、动物、植物
D.土壤、河流、动植物、空气
5.土壤圈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下列关于土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土壤圈不仅有土,还有有机质、水分、空气、微生物以及植物和某些土穴动物
C.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来,所以土壤就是细砂砾
D.土壤的本质属性是具有肥力的
参考答案:C
6.地球上分布于地下、湖泊、土壤、河流、大气中的淡水
A.地球总水量的2.59%
B.地球淡水总量的30%
C.地球淡水总量的70%
D.地球总水量的30%
7.关于生态系统的不正确说法是()
A.生态系统具有开放、运动、自我调节、相互关联和演化的特征
B.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
C.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中,植物种类、数量及其它空间位置是生态系统的骨架,是形态结构的主要标志;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构成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础
D.生态系统是开放的生命系统
8.地球上水的储量约为1.38X109km3,其中淡水的储量为总水量的
A.30%
B.70%
C.97.41%
D.2.59%
9.人类环境分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两类,其中物质环境又分为自然物质环境和人工物质环境两类。下列所列环境中,属于人工物质环境的
A.水库
B.陆地
C.河流
D.花卉草木
10.引起人类环境恶化的原因是
A.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
B.人为因素,如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或对环境利用不当
C.自然因素,如自然灾害
D.以上原因均不成立
1.水体中最典型的无机有毒物质是重金属,如汞、镉、铬,以及砷、硒等非金属元素和氰化物。
判断题(5分)
A.正确
B.错误
2.我国土地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利用不合理,耕地被乱占滥用。
A.错误
B.正确
3.水是自然界中最好的溶液。
4.我国目前水土流失的情况是“治理”跟不上“破坏”,造林速度赶不上沙化速度。
5.环境系统研究的是环境要素。
6.环境科学的研究目的不是通过调整人类的社会行为,保护、发展和建设环境,从而使环境永远为人类社会持续、协调、稳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保证。
7.石油、天然气、煤等石化能源是属于不可更新资源。
8.CO2和CO是主要的温室气体。
9.环境系统保持能量和物质交换的动态平衡对地球上的人类和生物界至关重要。
10.属于原生性自然资源的土地、煤、石油。
11.环境系统保持能量和物质交换的动态平衡对地球上的人类和生物界至关重要。
12.森林对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天然的制氧机、净化器、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原动力,巨大的基因库。
13.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中含氮、磷钾、硫多,特别是氮、磷化合物,它们刺激藻类、水草异常生长,干扰水质净化,造成“富营养化”。
14.原生性自然资源不可再生,次生性自然资源可再生。
15.全球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小,我国亦植被锐诚,仅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就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30%-40%降到现在的10%左右。
16.属于原生性自然资源的土地、煤、石油。
17.自然环境要素主要的组成只包括水、大气、生物要素。
18.环境问题是具有全球性的普遍问题。典型的环境问题事实有酸雨危害、温室效应、臭氧层变薄,以及南北两极冰层中也发现了各种各样的污染物质。
19.生态环境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其环境则是生物界周围的客观事物之总和。
20.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的潜在危机只是资源按地区分布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