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互联网互联网20周年互联网新浪科技

中新网4月17日电2014年4月20日,中国将迎来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穿越时光隧道,我们思索:20年来,中国互联网走过了怎样的风雨历程,互联网又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变革?20年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可资未来发展借鉴?

简史:风云际会踏歌行

1994年4月20日,一个永载史册的日子。时日,在国务院的明确支持下,经过科研工作者的艰辛努力,连接着数百台主机的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成功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链接。

挺过数九寒冬,在短信服务、网络游戏、音乐下载等业务的支撑下,到2002年,中国互联网终于迎来新的春天。当年,中国网民数量飙升至5910万。

在互联网先锋们的不断探索和不懈努力下,从2003年起,中国互联网逐渐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盈利发展模式,互联网应用呈现多元化局面,电子商务、网络游戏、视频网站、社交娱乐……全面开花。伴随着中国互联网新一轮的高速增长,中国网民数量也不断攀升,2008年6月达到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

2009年,以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为主要标志,中国互联网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12年,移动互联网用户首次超过PC用户,中国网络购物规模直逼美国,成为全球互联网第二大市场。与此同时,互联网企业变得更加理性开放,传统企业也在与互联网企业的交锋中逐步走向融合共生。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0年间,中国互联网由呱呱落地成长为翩翩美少年,世人为之注目。到2013年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6亿,其中手机网民占到80%;国内域名总数达1844万个,网站超过350万家;全球十大互联网企业中中国揽有3席。中国,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互联网大国。

气象:互联网改变中国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从蹒跚起步到阔步前行,经过20年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社会运行的基本要素和基础支撑,如毛细血管般渗透到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深刻改变着经济发展格局和信息传播格局,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并正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给中国社会带来全新气象。

——互联网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互联网的推广和普及,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信息和知识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升了土地、生产资料和资金等传统生产要素的使用效能,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互联网深入应用于工业产品研发等一系列环节,通过信息交互和网络协同改变了生产、管理和销售方式,推动了工业转型升级,促进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互联网在物流、商贸流通、金融行业的应用,促进了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全面转型。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突破10万亿元,信息消费整体规模达到2.2万亿元,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互联网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互联网深刻改变了文化传播模式,成为宣传社会主流思想、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平台。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网络影视等产业的迅速崛起,大大增强了中国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互联网的技术特性和开放特质使普通网民成为网络文化产品的制作者和传播者,赋予网络文化广泛的群众基础。

——互联网推动了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创新。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社会管理与服务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途径和新思路。互联网的普及不但有助于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的沟通反馈,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提升社会管理协同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也有助于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打造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立源头治理、动态跟踪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体制。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互联网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社会交往和精神交往模式,改变了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由于时空被最大化压缩,多种文明的交流互鉴成为可能。“互联网是为每一个人服务的”,多种免费应用的开发、相对低廉的接入费用以及智能终端的大规模普及,使得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丰富知识的平台。互联网惠及百姓民生,在教育等领域,人们拥有了更多的选择,能够享受更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如今,“数字化生存”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正成为信息时代人们看似虚拟却又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

问道: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内在逻辑

风雨兼程壮怀激烈,春华秋实硕果丰盈。20年,是中国互联网不断超越自我的历史,是中国互联网人寻梦圆梦、砥砺成长的历史,是中国互联网全面普及、走向世界的历史。回首往事,我们禁不住追问:中国互联网为何能在短短20年间,取得如此璀璨夺目的成就?“本立而道生”,中国互联网发展之“道”又有哪些?在广泛寻访互联网业界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普通网民之后,我们得到如下答案:

一、政府支持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中国政府把发展互联网作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大机遇,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科学规划互联网发展,明确互联网阶段性发展重点,大力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为中国互联网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年来,政府一直在强化对电信基础设施的投资,即使在边远地区,电信基础设施也达到较高的覆盖率,这成为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迅速提高并超过全球平均普及率的物质前提。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事实证明,政府的支持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发扬“开放、协作、共享、创新”的互联网精神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不竭动力。互联网开创了人类跨越地域和物理边界,进行群体协同创新,聚集智慧和知识的新时代。回顾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互联网领域的无数创造发明,都产生于知识的共享、协作、开放,真正做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创新接力。正是全球多个国家不同团队的合作创新、实时深度共享、相互学习和充分交流,以及网民的主动、广泛参与铸就了今日互联网的辉煌。中国互联网是全球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扬互联网精神的同时,中国的企业家们以特有的气质禀性结合现实国情和东方本土文化,顺势而为,在即时通讯、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领域上下求索,在技术研发、商业模式、管理模式、资本运作模式等方面锐意革新,群策群力谱写了中国互联网的壮丽篇章。

四、构建健康网络生态环境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必要条件。多年来,中国政府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和有效管理互联网,努力完善互联网管理体系,颁布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对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及互联网用户等行为主体的责任与义务作出了规定,为构建健康、文明、和谐、有序的网络生态环境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广大互联网企业整体上能够加强自我约束,为营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此外,广大网民在建设良性网络生态、传播网络正能量方面,也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践行者。作为互联网行业组织,中国互联网协会以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己任,积极探索并不断改进行业自律工作的制度建设,团结业界,扎扎实实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有影响的行业自律活动;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先后出台《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文明上网自律公约》等自律性文件21部,对倡导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卓有成效的积极作用。

结语:迈向新征程

20年,不是一段历史的终结,而是走向未来的新起点。我们抚今追昔,梳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脉络,总结概括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规律,不仅仅是为了铭记,更是为了探寻中国互联网的来未发展之“道”,实现更大的突破和超越。

当前,虽然中国已成为网络大国,但正如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我们在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区域和城乡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踏上新征程,我们任重而道远但不畏艰难;迈向未来,在建设网络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大道上,我们众志成城、豪情满怀!

THE END
1.中国互联网20周年围绕1994年“中国国家计算机与网络设施NCFC全功能接入世界互联网”这样一个重要历史时刻,与胡启恒、宁玉田、钱华林、李俊、毛伟等多位对中国互联网诞生作出卓著贡献的开拓者展开深度对话,以其与互联网之间发生的故事为主线,回顾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从而彰显中国互联网http://www.kepu.net.cn/zt/cnnic20year/index.html
2.中国接入互联网30周年,你见证了哪些发展变化?感谢互联网,让我可以居家办公顺便服侍病卧的父母,开启了我的自由职业时代。最先感觉互联网的神奇,是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6081708/answer/3624928676
3.中国接入互联网20年大事记1994年4月,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中的第77个成员。 1995年1月,邮电部开始向社会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5月,中国第一个互联网接入服务商--瀛海威信息通信公司创立。 1996年11月,中国首个网吧“实华开网络咖啡屋”在北京开设。 https://www.yicai.com/news/3725380.html
4.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年当前互联网发展呈新态势新闻频道今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第20个年头。20年来,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互联网应用创新层出不穷,迅速融入社会方方面面,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当前,中国互联网发展呈现新的形势,值得研究。 一、网络发展的新形势 https://www.hnr.cn/news/gnxw/201406/t20140612_1277315.html
5.互联网从西方到中国的6个关键之年:2020会是第7个吗?4、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搜索引擎发明 1994年3月,中国获准加入互联网;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因特网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中国被正式承认为拥有全功能因特网的国家,中国的互联网开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https://www.jianshu.com/p/0849ec97ba2c
6.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阔步迈向网络强国正在加载 视频播放器。 This is a modal window. 视频因格式不支持或者服务器或网络的问题无法加载,请尝试刷新。 1994年4月,成功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链接,正式开启中国拥抱全球互联网时代。#阔步迈向网络强国 [ 责编:刘昊 ] 您此时的心情 开心 0 难过 1 点赞 0 飘过 0 https://digital.gmw.cn/2024-06/07/content_37353354.htm
7.《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中国光纤宽带接入居世界第一传媒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编著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发布。根据《报告》,超过90%的中国宽带用户使用光纤接入,数量已居全球首位。截至2019年6月,中国光纤接入用户规模达3.96亿户,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的91%。报告还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4.8%;中国https://www.amz520.com/articles/25851.html
8.胡启恒院士谈“中国首次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强国战略目标10周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迈向网络新时代——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系列宣传活动”推出系列重磅嘉宾访谈。本期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启恒参加访谈。 访谈视频 胡启恒表示:“1994年信息革命来了,正赶上中国改革开放的好时候,所有的专家眼睛看到全世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1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