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所用“道”字的四个层次

在《道德经》中,老子共使用了77个道字,在句子中的每一个“道”字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分别论述了不同等级的道,不能用一个含义指代不同句子中的“道”字,此亦所谓“正名”也。

在《道德经》中,老子所用的“道”字大概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理解这一点才能理解书中的每一个“道”字。最高一层(也是基本意义)的是“道”,其作为宇宙的本体,是宇宙万物的灵魂。第二层次为“天道”,表示宇宙运行规律以及运行的原则,为道在宇宙运行中体现的功能和特性。第三层次为“大道”,用以指“道”在人类的社会原则和体现。第四层次是“人道”,即人性中所具有的“道”的属性,“人之道”的差别最大,有上中下之分,有善恶之别。

这只是简单的分类,在《道德经》中,有单用“道”字者,更多的是与其它词构成特定意义的词组,如天道、大道、人道,在具体的语境中可以辨识清楚。单用“道”字的内涵最广,包含宇宙生成的整个过程和宇宙的运行,而“天道”的概念主要指宇宙生成之后的天道运行与功能,以玄运生德的功能为主。

从内涵的广度上来说,道包涵天道,天道包涵大道,大道包涵人道。所谓的“道”与“天道”概念的区别,就在于“天道”只运行于宇宙生成之后的天地之间,而“道”从宇宙发生直到宇宙生成后的运行,都在起着重要的作用。“道”主生,“天道”主运,故而老子说“道生一”而不说“天道生一”。

1.道

“道”,为宇宙的本体,天地运行的主导,道生天地故其“可以为天下母”。“道”之含义为道之根、道之干和道之实三者的集合。

天地由道所生,道之根隐伏于天地发生之前,道启动了天地的发生并生成天地,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

天地生成后,道的运行生德,道决定德,故“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生天地,其生的程序、条件和规则产生了法,这就决定了生成的天地必须法其所由来之条件和规则,只能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不是相反。

2.天道

“天道”是主导天地存在和运行的“道”,即“显道神德行”的道之神、道之德和道之行的整体,即“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正常运行的道。

老子使用的“天道”和“天之道”,指宇宙生成之后运行天地的动力和运动,特性和功能,原则和规律。天道更体现了德的作用,如“不争而善胜”“功成身退”“利而不害”“损有余而补不足”。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都阐述天道的运动和天道原则。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属于对天道性质的阐述。

而“不窥牖,见天道”与“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则阐述了天道和人类的关系。

3.大道

“大道”主要指社会之正道,乃“有德司契”“为而不争”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之道。

如“大道废,有仁义”“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都是在论述社会之道。大道即天道原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施行大道需要“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需要圣人“后其身而身先”,需要“无为”和“不争”。

遵天道原则运行的社会为有道社会,违反天道原则运行的社会为无道社会。

社会遵循大道的等级有高有低,分别表现为道、德、仁、义、礼、乱的不同社会状态。

4.人道

“人道”即指个人“为道”的层次,反映了人性以及个人在社会上的行为和理念,反映了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关于“人道”,老子认为有上士、中士、下士的区别,有善人和不善人的对比,孔子认为有君子与小人之分。既有“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也有无德者的“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既有大多数人的“治人事天”,还有不善人之道。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77]普通人的境界与“天之道”存在天然的差距,所以需要圣人治国,需要“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人之道”则比较复杂,存在着“有道者”和“无道者”的区别,如对待“佳兵”和战争的态度,是否损不足补有余的问题。圣人“无为而无以为”乃上德不德,普通人“治人事天”为基本在道,不善之人为“无道”者。

THE END
1.交通道路分为几种不同类型的道路在设计标准、管理规则和交通流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这些分类有助于合理规划和管理道路交通,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 二、交通事故可以网上认定吗 在一些地区,交通事故是可以通过网上进行认定的。但这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比如事故责任清晰、事实明确、无人员伤亡且双方当事人对事故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等。 https://www.66law.cn/laws/2940798.aspx
2.道的三个层次道分三种层次-身、心、灵三种。 有无形的和有形之分: 无形的道: 灵:是指能量频道-脑电波、电磁波、光波 心:是守本分之道-心态,心念,人要走正道、行中道、致中和、致良知、守平衡之道 有形的道: 身:指有形有相的轨道。人行道、汽车道、骑行道、人生轨道 https://www.360doc.cn/article/63508300_1123231155.html
3.梳理一下国学中的道理礼分别是什么道,不管是道家、儒家、佛家、兵家等都经常用到道字,如悟道、道统、证道、人道、天道等。我理解的诸子的道,其实是同一个意思,但又各有侧重。道,即规律、法则、思想、本质、道义、道理等具有抽象意义内容的统称。通常情况下,用“规律”来理解最为接近。 道家的道,从天道讲到人道,再到万事万物的道,因为“道法自然https://zhuanlan.zhihu.com/p/449652722
4.在中华文化中,“道”究竟是什么?第三种道最广泛,如子思在《中庸》中所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孙子兵法》中所说:兵者,诡道也。孔子说的:君子务本,本立则道生,一阴一阳之谓道等等。这类道,基本可以理解为人伦世俗,社会运转,万物演化,宇宙运作的方法,原理、规律、原则等;这种类型的道,通俗点说,有小道,大道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4612346796514745&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