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所论之“道”的四个层次

《道德经》共使用了七十六个道字,但相同的道字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分别表示不同等级不同作用特点的道。

单个字的道,可以表示道的各个层次,更可代表宇宙的本体,指代天地万物的灵魂,以及人类的精神归宿。只有这单个字的道,才指具有道生天地之能力的道。

天道,主要指宇宙生成后的运行天地的道,代表宇宙天地运行的规律和原则,以及道在宇宙运行中所体现的功能和特性,具有生、为、长的能力和特性。

大道,指道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指有道社会的政治理念。

人道,反映人性的本质,有上中下之分,有善恶之别。

1.道

单个的道字,用于指整体意义上的道的全概念。道为宇宙的本体,道是宇宙发生和存在的根本,道是天地运行的主导,道生天地故其“可以为天下母”。道之整体作用为道之根、道之干和道之实三者的集合。

道启动了天地的发生并生成天地,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生成之后,道运行宇宙天地,道的运行生玄生德,道决定德,故“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2.天道

宇宙生成之后运行宇宙天地的道,也被称之为天道或天之道,即“显道神德行”的道之神、道之德和道之行的总称,即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那个运行的天道,也就是所谓的道之实也。

老子用天道和天之道,指宇宙生成之后运行天地的动力和运动,特性和功能,原则和规律。天道原则体现为天道之德,如“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不争而善胜”“功成身退”“利而不害”和“损有余而补不足”。

3.大道

《礼记·礼运》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从古至今,都把大道施行和天下大同,视为理想社会。可见,大道主要指社会之正道,人类社会应该遵循的法则,乃有德司契,为而不争,和损有余而补不足之道。

“大道废,有仁义”“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和“大道甚夷,而民好径”,都在论述社会之道。大道指天道原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施行大道需要“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需要圣人后其身而身先,需要无为和不争。

遵天道运行原则的社会为有道社会,反之则属于无道社会。社会上主体人群中道德的或多或少,会决定社会的走向,从而体现为道、德、仁、义、礼、乱的不同社会形态。

4.人道

在《道德经》中有两处论及人之道,分别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以及“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为道日损”的道就属于人之道。

人道,在社会反映为群体的人性人格,如社会的和谐与否;在个人指为道的层次,如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关于人道,老子认为有上士、中士、下士的层次,有善人和不善人的对比,孔子认为有君子与小人之区分。既有“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以百姓心为心”的德善德信,也有无德者“富贵而骄”的“夸盗”行为;既有大多数人“治人事天”的“重积德”,还有不善之人“敢为天下先”的肆意妄为。

THE END
1.交通道路分为几种不同类型的道路在设计标准、管理规则和交通流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这些分类有助于合理规划和管理道路交通,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 二、交通事故可以网上认定吗 在一些地区,交通事故是可以通过网上进行认定的。但这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比如事故责任清晰、事实明确、无人员伤亡且双方当事人对事故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等。 https://www.66law.cn/laws/2940798.aspx
2.道的三个层次道分三种层次-身、心、灵三种。 有无形的和有形之分: 无形的道: 灵:是指能量频道-脑电波、电磁波、光波 心:是守本分之道-心态,心念,人要走正道、行中道、致中和、致良知、守平衡之道 有形的道: 身:指有形有相的轨道。人行道、汽车道、骑行道、人生轨道 https://www.360doc.cn/article/63508300_1123231155.html
3.梳理一下国学中的道理礼分别是什么道,不管是道家、儒家、佛家、兵家等都经常用到道字,如悟道、道统、证道、人道、天道等。我理解的诸子的道,其实是同一个意思,但又各有侧重。道,即规律、法则、思想、本质、道义、道理等具有抽象意义内容的统称。通常情况下,用“规律”来理解最为接近。 道家的道,从天道讲到人道,再到万事万物的道,因为“道法自然https://zhuanlan.zhihu.com/p/449652722
4.在中华文化中,“道”究竟是什么?第三种道最广泛,如子思在《中庸》中所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孙子兵法》中所说:兵者,诡道也。孔子说的:君子务本,本立则道生,一阴一阳之谓道等等。这类道,基本可以理解为人伦世俗,社会运转,万物演化,宇宙运作的方法,原理、规律、原则等;这种类型的道,通俗点说,有小道,大道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4612346796514745&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