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分一分》优秀教案(精选12篇)

①设疑激趣:元元仅仅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却迟到了20分钟呢?请大家朗读课文,看谁能找到原因。

②学生朗读课文。

③师生讨论上面的问题。

④浏览课文:元元说了几句话?都说了什么?

⑤指导朗读元元的话。

A讨论:元元说话前做了什么?他为什么叹气?

B叹着气说的话应该怎样读?(指名读、范读、练读、指名读)

⑥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元元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⑦指导朗读元元心里想的句子,读出贪睡的样子和无所谓的语气。

⑧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想想李老师的话应该怎样读。(指名读、范读、练读、齐读)

⑨发散思维;元元非常后悔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

四、认读生字:

①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引导认读。

A自由认读生字。

B小组内互相检查。

C指名读生字词。

③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引导认读。

A、教师读一个字,学生从字卡中找到这个字举起来,读两遍。

B、小组内利用字卡互相指读。

④再次朗读课文,把生字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出示生字词,全班读两遍。

小组内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做找朋友的游戏。问:我是闹钟的钟字,我的左边是金字旁,我的朋友在哪里?

答:我是钱,左边也是金字旁,你的朋友在这里。

猜迷。

B、字谜:门里像市场(闹)。每人用心干(悔)。走了一尺远(迟)。每次少两点(欠)。

二、朗读感悟:

①教师范读,学生听后说说从课文中体会到什么。

②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展示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③全班齐读。

三、组字、组词练习:

①出示习题(课后找找说说)。

②指名读小泡泡里边的话,引发思考。

③师生共同做组字、组词练习。

四、指导写字:

①整体观察,找出重点。

八个要求写的字中有六个是既要认读又要书写的字:欠、钟、叹、哈、迟、闹。这八个字中,有独体字、上下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和半包围结构的字。不容易写好的字是迟、闹。

②重点指导。

叹、哈:两个字都有口字旁。书写口字旁时要注意:写在左边偏上一点,要写小一些。

闹:是半包围中上包下的字,里边的市字不能冲出门外。

迟:里边的尺字捺变点;走之旁是三笔写成的,第三笔是平捺,要托住尺。

③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④学生描红、临写。

五、拓展活动:

布置作业1、读生字、读课文、写生字。2、33页《找找说说》。

板书设计我会认:钟、零、闹、哈、欠、迟、叹、决、诲

我会写:欠(欠条)元(几元)包(书包)钟(钟面)叹(叹息)哈(哈欠)迟(迟到)闹(闹钟)

课后小结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和认字游戏,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认识生字。

“分一分”教学简单的分类活动。分类是把研究对象按某种“标准”分成几部分。按照某一标准,凡分在同一部分的物体,都具有相同点;凡分在不同部分的物体,都具有相异点。分类和比较是相随相伴的,分类离不开比较,分类能促进比较。所以,教材在“比一比”之后及时安排“分一分”的教学。分类也是认识事物、现象本质特征的思维方法,没有分类就没有整体与部分,就没有加减乘除;没有分类就无法研究几何形体,也无法进行统计。

本单元把学生熟悉的物体作为分类的对象,如食品、玩具、书本、动物、交通工具、树叶等。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这些物体的名称、用途和特点,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验简单的分类,学习分类的方法。

1.例题的教学重点是体会分类的思想。

例题呈现一幅商店里摆放商品的图片,其中的许多商品不仅摆放得整齐,而且是相同的商品摆在一起,不同的商品分开摆放。让学生观察这些商品是怎样摆放的,并思考这样摆放的好处,从中初步体会什么是分类、为什么分类和怎样分类。尽管教学中不出现“分类”这个词语,也能实现这种数学思想的教学目的。

例题的教学要通过“你能说说商店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首先看到图中把玩具、书、食品分别放在三个柜上。而且在玩具中,把两种车放在最上面一层,盒装的其他玩具放在另两层;在书中,童话、数学书、英语书是分开放的;饼干、油、面粉三种食品也是各摆一层。然后体会为什么这样摆放,对相同的物品摆在一起,不同的物品分开摆放有什么好处的交流,要充分一点。

2.“想想做做”是有层次地安排的。

活动目标

1、体验1分钟的长短。

3、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重点难点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绳子,穿珠,笔,卡片。

活动过程

1、播放课件引出1分钟的重要性。

2、体验1分钟的长短。

(2)认识时针、分针、秒针。

(3)各种方式体会1分钟的长短。唱歌、静坐、做游戏。分别请小朋友谈一谈哪个一分钟长那个一分钟短。

(4)穿珠子感受1分钟。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绳子,套环,弹珠和筷子。

活动过程:

1、交流:一分钟有多长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请小朋友猜一猜。滴答滴答当当当,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他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面钟请小朋友看一看钟上有什么?

幼:有数字,还有针师:有几根针?

幼:3根针师:这3艮针分别有不同的名字,最粗的是时针。最长的,有点粗的教分针。短的叫秒针。秒针从12走一圈就走了一分钟。那一分钟有多长,我们请秒针走一圈,我们静静的等一等。

2、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

(每张桌子上放一珠)幼儿动手操作。

幼1:有的小朋友,没有找到串珠的孔。

幼2:有的小朋友一边做事一边玩。

幼3:有的小朋友穿的快,有的小朋友穿的慢。

幼:因为第二次我找到了找到了方法,加快了速度。所以第二次比第一次多。

师:对了,只要我们小朋友,在做事情的时候,找到方法,加快速度,你就能比别的小朋友快。

幼:想师:第一件事,你们要穿5颗珠子。

师:你来说一说,为什么你能完成了3件事?

幼:因为我,速度快,不和别的小朋友讲话。

一分钟人能跑200米。

师:你们知道200米有多远吗

一分钟人能踢毽子100多个。

一分钟人能包30个大馄饨。

活动反思:

1.能根据物品的颜色匹配相同色的家。

2.体验与同伴共同操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根据物品的颜色匹配相同色的家。

活动难点:

一、师生问好。

师:“小朋友们好。”

幼:“师好。”

二、引导幼儿自主探索,讲一讲自己所摸到的物品。

1.小朋友们看桌子上都有一个什么?

幼:盒子

2.那你们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呢?

幼:不知道。

师: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就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呢?打开盒子,哎呀,可是这个盒子打不开呀?再想想,引导摸得动作。)(再摸之前讲清楚,摸得时候我们不要一个一个的摸,只能摸一个东西)

3.提问:看看你摸的是什么?小朋友们举手说:“你摸到的是什么,并知道它是什么颜色的)

幼1::我摸得的是糖果,它是红颜色的。”

幼2:我摸到的是积木,它是红颜色的。”

幼3:我摸到的是糖果,它是绿颜色的。”

幼4:我摸到的是积木,它是黄颜色的。”

(小朋友们都在说老师听不清楚,我们一个一个的说)

三、分一分,游戏:送宝宝回家。”

(我们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栾老师也有自己的家,可是我们小朋友手中的糖果宝宝和积木宝宝也有自己的家,看,这就是它们的家。)

1.提问:这个家是什么颜色的呢?

幼:红色。黄色。绿色。

2.那红家应该住哪种颜色宝宝的家里面呢?

(分小组送宝宝回家,如苹果组的宝宝,把你手中的糖果和积木宝宝送回家。送的时候可要看清楚,并一边送一边说。)

四、活动评价:

(小朋友们都把糖果宝宝和积木宝宝送回家了,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有没有送错的)(盒子举起来,给幼儿看有没有,没有就表扬真棒,有错的就说:“还有一些宝宝没有回到自己的家,我们一起来把它们送回家吧。)

五、活动延伸

通过游戏《五彩圈》,帮助幼儿复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我们小朋友真棒,把糖果宝宝和积木拜拜都送回家了,现在我们跟着栾老师一起去玩个我们小朋友都喜欢玩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五—彩—圈》。

1.培养幼儿能对一组物体进行多角度分类。

2.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

3.培养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红黄两色圆形、正方形的物体,白纸、蜡笔、水笔

1.向幼儿展示分类表并将各种大小颜色不同的形状放进了一个大的框框里。

2.请幼儿先按照颜色分类,将红色的放在一起,黄色的放在一起。

3.按照颜色进行分类后,指着红色的这一边,请幼儿再继续按形状进行分类。

4.引导幼儿按颜色与形状进行描述,如红色的时正方形,黄色的圆形等等。

5.继续让幼儿按大小将物体进行分类。

6.拿出白纸,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笔和颜色画出各种形状的东西。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本活动让幼儿主动探索,获得知识。在活动种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根据幼儿能力差异提出不同要求,使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个人能力在原水平上有显著提高。通过此活动,对幼儿表达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六册p53-p5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会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结合直观操作,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2、过程与方法方面:从日常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数的过程,通过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体会认识分数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3、情感与态度方面: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课前准备: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若干,水彩笔1支,小磁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讲一个西游记里的故事给大家听:

话说唐僧师徒一路向西取经,这一天他们来到了一个集镇上,路过一个月饼店,里面摆着各式各样的月饼:有圆形的,方形的……“哇,好多的月饼呀!”八戒馋得直流口水,一个劲地说:“师傅,大家肚子都饿了,我们买些月饼吃吧。”可是唐僧说:“想吃月儿饼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快说,快说”八戒迫不及待地说。唐僧说:“有4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到几块?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很快就写下了这个数。唐僧又说:“有2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到几块?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想了想,又写下了这个数。(用手势告诉大家)唐僧见猪八戒回答得这么快,就说:“很好,可是要是只有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这可把八戒难住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多少月饼吗?(有的说每人分一半,有的说每人得半块。)能用手势表示吗?(不能)那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示半块月饼吗?”选几个学生到讲台上板演。这些同学一一介绍自己的表示方法,说说每种表示方法的含义(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停在2/1、1/2前,疑惑的问这两位同学:“这是什么意思?”(两位同学分别说出:“这是二分之一,表示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相等的。”)“你们在哪里见过二分之一?”(我在一本数学书上见过。我没有见过,是我自己想的)

同学们,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月饼的一半,说明你们很有办法,比八戒可聪明多了。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科学、更简便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时,可以像这位同学一样用这个数1/2来表示。”边说边走到黑板前,用红粉笔框住了1/2。“你们知道这个数叫什么名字吗?”肯定大家的答案:“对啦,叫做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分数。(出示课题)

对于分数,同学们想了解些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有重点地板书几个问题:分数的产生、读、写)

二、观察操作,探求新知

(一)、认识1/2

1、很遗憾,老师今天没有带月饼来,先用这个圆片代替月饼,好不好?现在老师把它分一分,然后问:“老师是怎么分的?”待同学们明确了“平均分”后(板书:平均分),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整个月饼的多少?(一半)一半是日常生活中的说法,用数学语言来说,是整个月饼的1/2。(板书:1/2)短短的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写2,横线上面写1,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全班同学读一读这个数。(生读)谁能说一说“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这半块是整个月饼的1/2?,(指另一块)这半块是整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呢(也是1/2)

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把刚才分饼的过程说一说呢?(刚开始学生说不完整,老师不急于下结论,多让几个学生说。最后概括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2,出示这句话。)

2、涂一涂

1/2不仅可以表示月饼的一半,还可以表示许多事物的一半,(出示花瓶)谁能表示出这个图形的1/2呢?(学生回答)完成练习纸上的第一题。

3、(汇报展示)问:这些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2表示呢?

4、在辨别中感悟平均分的重要性。

猪八戒可等不住了,马上拿起月饼开始分成二(不平均分),一份递给悟空,说:师兄1/2,我也1/2。

(二)、认识四分之几

(1)、观察推想(这边沙僧和唐僧看了,也有些想吃。于是又拿出一块方形的月饼来)

师:大家推想一下,如果把一块方形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块是它的几分之一?

(2)、开展折1/4的活动

a、请学生拿出刚才老师发给大家的正方形纸,小组合作折出不同的1/4,并涂上颜色,看哪组折出的方法最多

b、汇报:你是怎么得到1/4的?说一说1/4表示什么?

c、问:这些1/4的部分一样大吗?为什么?

强调:整体一样大,它的1/4就一样大。

(3)、把一个正方形纸平均分成四份,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就是这张纸的1/4,假如涂上二份那就有几个1/4,就是(2/4),涂上3份呢?四份呢?

(三)、学习分数的读、写法

1、像1/2、1/3、1/4、2/4等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一个分数由三部分组成。能不能给他们取个名字呢?表示什么意思?

2、除了上面的几个分数,老师这里还有几个?请大家拿出作业纸。看第二题,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多少?分子是多少?这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3、昨天叫大家准备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你能用它们举个分数的例子吗?粘到黑板上。能举完吗?

三、练习巩固、拓展深化

1、练一练1、2(先学生自己完成,然后汇报)

2、练一练3(抢答的形式)

3、练一练4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其中的1份

2平均分

12平均分的份数

一半

分子

1/42/43/44/4分数线

分母

课题

分一分(一)

研究

主题

有效创设教学情境的研究

解决主题问题的对策

巧设悬念创设情境“苹果的一半该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呢?”

学生通过说一说的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二分之一。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分数的意义。

通过智勇大冲关游戏活动的情境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教材

简析

学情

分析

学习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更深入的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重点

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

资源

多媒体课件、材料袋等。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同学们,请看屏幕,淘气和笑笑在做什么?(分苹果)我们今天就来帮他们分一分好吗?这里有几个苹果?你们说怎么分比较公平呢?(板书:平均分)

质疑:一半,应该怎么表示呢?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一半吗?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活动一:讨论一半的表示方法。

1、独立思考表示一半的方法。

2、同桌之间议一议。

2、师生释疑。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挥想象寻找表示一半的方法,在师生共同解疑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分数的意义。】

活动二:涂一涂

1、学生独立思考。

2、指名说一说。

3、学生实际涂一涂。

4、学生展示作品。

活动三:折一折

1、学生独立折纸。

2、上台展示: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涂的部分占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认识四分之一。

3、依次类推认识四分之二、四分之三、四分之四。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实践,亲自体验分数的意义。)

活动四:认一认。

1、像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四分之二…,都是分数。同学们,我们今天认识了分数这个好朋友,你们想对这位新朋友有更深的认识吗?(想)

2、请翻开书54页,自己看一看,认一认,比一比谁最快认识新朋友。

3、交流分数各部分名称,以及各部分表示什么?(板书分数各部分名称)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老师准备了智勇大冲关的游戏,同学们带上你的分数朋友一起来闯关吧?同学们有信心闯关成功吗?让我们一起进入:

第一关:课本第55页“练一练”第1题。

第二关:课本第55页“练一练”第2题。

第三关:课本第55页“练一练”第3题。

第四关:课本第55页“练一练”第4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加深对分数的理解及应用。】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1、回顾本节课请你评价一下自己课堂表现怎么样?

2、通过自我评价来摘取收获果。并说一说收获的果实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强化知识技能,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页的例题,第8~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本单元结合学生生活中整理文具和学具的经验,让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的意义,学会按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初步接触选择标准给事物分类,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体验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

3。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分类需求

1.CAI故事引入。

谈话:你们想认识他们吗?宝宝和贝贝邀请我们一起到他们家里做客。

CAI出示:宝宝和贝贝的书桌。(贝贝的书桌上散放着文具和学具,宝宝的书桌上放着整齐的文具盒和学具盒,盒盖打开着。)

提问:你们喜欢谁的书桌?为什么?

CAI出示:贝贝的妈妈对贝贝说:“贝贝你上小学了,自己的东西应该学会自己整理。

贝贝皱着眉说:“应该怎样整理呢?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评: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故事情境,通过两位主人公零乱和整齐的书桌的对比,使学生初步感受了整理分类的好处。再以主人公贝贝寻求帮助的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起学生的操作欲望,同时有机渗透了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2.学生尝试操作,形成分类方法。

(1)提问:如果你是贝贝,会怎样整理这些东西呢?小朋友们先自己理一理,然后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帮助贝贝整理的。

(2)学生个人整理,同桌交流。

(3)学生在实物展台下操作汇报怎样整理的,集体评议。

(4)CAI演示贝贝的操作,贝贝:“谢谢大家教我的好办法,书桌上的物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放在学具盒里,一类放在铅笔盒里。这样分一分就整齐了。”

[评: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独立操作,然后与他人交流是怎样整理的,符合刚入学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学生把具体的操作行为和抽象的言语概括相结合,令操作活动富有成效。]

二、联系生活实际,形成分类方法

1.购物中的分类。

(1)CAI演示:贝贝妈妈:“贝贝你真棒!瞧瞧妈妈在超市买的这些东西,你能帮着分一分,整理一下吗?”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的物品。

(2)CAI演示:贝贝:“行!都有哪些东西?”同桌学生互相交流贝贝提出的问题。

(3)CAI演示:贝贝:“把这些东西放在两个袋子里,你知道怎样放合适吗?”四人小组讨论并操作。

(4)学生汇报。

(5)CAI演示贝贝的操作方法,妈妈说:“一袋装吃的,一袋装用的,你们是这样分的吗?”

2.交通工具的分类。

(1)CAI演示:贝贝妈妈:“贝贝真行!奖励你去看一会儿书吧。”

贝贝打开百科全书“交通工具”,出现课本中“想想做做”第3题中的各种交通工具。贝贝:“小朋友,你认识这些交通工具吗?”

同桌学生互说。

(2)百科全书说:“小朋友,你知道它们各在哪里行驶吗?”

学生独立利用学具卡片分一分,然后和好朋友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正确分类后,CAI演示:各种交通工具分别在天空、陆地、江河里行驶。

CAI演示:百科全书:“小朋友,只要你做有心人,仔细观察,在生活中,你能发现很多物体可以按一定标准分类,有的可以分成两类,有的还可以分成三类、四类等。”

三、走进大自然,掌握分类方法

1.CAI演示百科全书中的“动物篇”(“想想做做”第1题,改变部分动物,突出三种生活环境:水中、陆地、天空),贝贝:“大自然中的这些动物可以分类吗?”

(1)小组讨论交流:你认识哪些动物?你知道它们生活在哪里吗?

(2)学生每人用学具卡片操作分类。

(3)学生汇报,CAI演示学生分类结果,集体讲评。

小结:小朋友说得有道理,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这些动物就有不同的分类结果。2。CAI演示百科全书中的“植物篇”(“想想做做”第4题)。

(1)提问:这些植物你认识吗?先在小组内把自己认识的介绍给其他小朋友,然后自己动手摆一摆,可以怎样分呢?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分法多?

(2)学生在展台下操作汇报,集体评议。

[评: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进行分类,形成了和谐的、宽松的、平等的交流氛围,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总结:小朋友们开动脑筋,不仅帮助贝贝学会了分一分整理学习用品的方法,还想出不同的分类标准把植物、动物进行分类。你们真聪明!

四、向课外延伸,活用分类方法

谈话:分一分的这种方法对于我们做什么事有帮助呢?明天上课时告诉大家,你用这种方法做了什么事,好吗?

[评:下课铃声响起,并不意味着数学课教学的终结,而是在更大时空范围内实践数学思想方法的开始。课末,教师让学生带着“我想用方法,我能用方法”的积极心态走进生活,走向社会,体现了数学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总评]

1.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运用教材。

“分一分”是学生进入小学生活初期的一个教学内容。课前,教师通过调查了解到:约半数以上的学生在家里或幼儿园有过分类整理玩具、物品的经验,但有主动分类整理习惯的不到四分之一;约四分之三的学生有超市购物经历;对常见各类动物生活习性有初步认识的学生约占三分之二。

全课设计注意发挥多媒体优势,创设故事情境,以贝贝和妈妈、拟人化的百科全书间对话为线索,将教学内容串联成一个帮助别人找方法,在生活中用方法,了解自然界动物、植物分类方法的整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参与学习过程的热情,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的价值。教学由近及远,由小及大,既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思想方法,更注重引导学生用好方法,形成好习惯。

2.把学生个体间差异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由于学前教育、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学生间个体差异明显。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间的差异作为教学资源,创设了充分地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力图使每一个个体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676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简单的分数。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拓展思维;并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使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3、情感态度。

感受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纸。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水果,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苹果图)

师:老师今天决定把4个苹果奖励给两位表现优秀的同学,每个小朋友分几个才公平呢?大家帮帮老师好吗?

如果老师手里有2个苹果呢,该怎么分呢?

如果老师手里只有1个苹果,那又该怎么分呢?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分一分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师:(课件演示不平均分的情况)引导学生说出必须是平均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认识1/2

师:那一半我们可以怎么表示呢?

师:请发挥你的想象,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

请全班的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或写,再请同学上台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一半。

根据学生画、写的情况,全班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我们去看看智慧老人是怎么表示一半的?

师:(用多媒体配合讲解+的含义展示一半可以用1/2表示,读作二分之一,1/2是分数﹚请看,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苹果的1/2,那另外一份呢?

师:在这些方法中同学们观察思考用哪种办法表示一半更简单呢?你更喜欢用哪种呢?

(学生交流回答)

2、涂一涂,进一步体会1/2。

师:同学们看教材第67页中间,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涂出这些图形的1/2。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全班展示:说说你是怎么表示1/2的?(指名学生黑板上边展示边回答,师适时强调平均分)

生: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涂其中的一份就是1/2

3、进一步认识分数。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2这个分数,其实分数还有很多,你能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得到其他的分数吗?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板书收集学生创造的分数)

(1)生展示自己得到的分数,正方形折出1/4

师:说说你找的分数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生:我折的是1/4,我将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涂出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

师:对折两次,打开后就平均分成了四份,取了其中的……就是它的……

师:这是谁的?你找的是多少?(1/4﹚肯定吗?(指着第二个图)这又是谁的?你找的是多少?(1/4﹚是吗?

﹙对比黑板上的三幅图)涂色部分不一样,都能用1/4表示吗?为什么?四人一组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看来,都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取了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4表示。

(2)圆形折出3/8。

师:出示圆的折纸和展开图。演示折纸的方法后,引导学生观察能得到哪些分数并涂一涂。

生:1/8,2/8,3/8……

师:总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3﹚长方形折出4/5。

师:利用一个长方形纸片,你能折出4/5吗?还能折出几分之几。

生:自由探究活动。

2、说分数。

师:如果不用折纸,你能说出一个分数吗?

生1: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8份,如果取了6份,就用6/8表示,如果取了8份,就用8/8表示。

生2: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6份,如果取了1份,就用1/16表示,如果取了8份,就用8/16表示。

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分数?你认为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哪些?(小组交流汇报)

生:我在路上见到过……

生:我在商场里见到过……

生:可以上网查询。

生:看电视,读报纸,问家长……

教师以小组成员的身份作适当的补充。

3、小结:我们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就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取其中的几份,就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生活中的分数,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认一认,学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读写法。

师:课件演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学生直观学习

教师小结:一个分数,分数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师:仔细看老师写一个分数。(板书:3/4﹚发现了吗?分数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板书巩固分数各部分名称及读写法)

师小结:在写分数时,我们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这个数读作:四分之三。(板书:读作四分之三)

你能用这种方法写一个你喜欢的分数吗?(学生个别汇报)

师:借助黑板上的分数巩固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学生交流汇报)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分数,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用几分之几说一句话吗?

与同桌说一说。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试一试。

﹙1﹚出示教材68页最上三幅图。

①三个图都表示什么分数?

②为什么能表示相同的分数?

﹙2﹚教材68页中间图。

①这四个图能表示哪些分数?(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展示交流)

2、知识拓展。(出示课件智勇大闯关练习,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今天,同学们表现得真棒!想一想,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举小棒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感受学数学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正确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每生一张长方形纸,每两生一捆12根的小棒。

一、创设情境

1、游戏:看谁好眼力?(老师快速伸出手指,学生说出是几?3个、2个、5个)

2、情境:听问题,用手指出示答案。

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几个?

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几个?

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几个?(此时,学生会出现复杂的表情、多样的手势。)

3、点名:(1)你为什么不伸手指?(2)你为什么这样表示?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学数学。这节课创设这样一个有趣的举手指情境,通过师举生说、师说生举,不但可以一下子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在不经意间把学生引入思考和创造状态:半个苹果怎样用手势表示呢?学生经过瞬间的皱紧眉头的思考之后,会出现多样的有趣的表示半个苹果的手势。这为下一步用什么样的一个数来表示一半作好了铺垫。

二、思考交流

1、思考:能否用其它的方式来表示一半呢?(提示:比如说画图来表示,或者发明一种符号来表示,还可以创造一个数来表示。)

2、动笔试一试。

设计意图:当学生都明白用手指表示一半不太容易的时候,提问你能否用其它的方式来表示一半呢?这一问,能充分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会发现以前学的数不够用了,怎么办呢?此时再让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出分数,学生自然而然地会体会到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认识分数

1、从学生的板演中,抓住,让这个学生向大家介绍这个数(怎么读、表示什么。学生能介绍多少是多少,剩下的老师介绍。)

(如果没有学生板演到,老师就说自己也找到了一个数,直接板演。)

2、体会的意义

(1)过渡:不仅可以表示半个苹果,还可以表示很多事物的一半。比如一张纸的一半。

(2)请同学们折出自己手里那张纸的。

(3)课件演示,学生对照。

3、学生折一折:你能折出你手里那张纸的1/4吗?

4、交流不同的折法。

5、说一说:其中的2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其中的3份、4份呢?

6、认识、老师也来折一折: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三份,其中的一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其余的2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这几面有几个?

7、归纳

(1)都是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分数交朋友。(板书课题:跟分数交朋友)介绍分子、分母和分数线。

(2)谁来说一说表示的意义?

四、巩固练习

1、用分数表示各图中涂色的部分。

(注意一图两用,每个图说出涂色部分和空白部份的分数。)

2、判断。

3、按分数涂色。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学数学。分数的认识在小学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三年级下册,初步认识分数。第二阶段是五年级上册,再认识分数。所以,在本节课中,不用也没有必要对分数的意义进行明确的表述。淡化定义,强化心象,便成了这种是概念又非概念的数学课所追求的教学境界。所以一定要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开展折一折(纸)、涂一涂(颜色)、举一举(小棒)等丰富的活动,来让学生在不断地思考与动手中来构建分数,来建立起对分数的数感,来感悟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意义。

五、游戏拓展

游戏:听口令,举小棒

规则:

(1)每同桌共12根小棒,听到口令后商量。

(2)老师说:举,其中一人就举起小棒。

依次要求学生举起12根小棒的

设计意图:不直接讲述分子和分母的意义,而是通过这一活动形式,来让学生自然地感悟分子、分母的内涵。同时,通过这一活动形式,来对刚刚认识的分数进行一个拓展,从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到把很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铺垫。

[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第一册第8页的例题,第8——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简单应用。

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3、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分类的数学美,培养学生分类的意识。

4、通过学生的操作活动、口头交流,培养学生边听边想,先想后说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的分类。

[学生分析]

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必备基础。而一年级的新生刚入学,在此之前不过上了三、四节数学课而已,他们对“分东西”的事情又有多少体验呢?课堂上怎样才能让他们兴致勃勃而又能理解分类的思想呢?因此,我决定在课前对学生进行一番调查了解。通过与小朋友做游戏、对话交流发现:我们班级48名学生中有半数以上在家里或幼儿园有过整理玩具、物品的体验,但是能在平时生活中主动整理文具和学具的不到四分之一。并且,孩子们对物品的分类只是限于平常的生活经验,如:到超市买东西,营业员会把吃的放一个袋子里,用的放一个袋子里等等,还没有上升到一个系统的认识过程。有的小朋友只能按一定的标准将物品分类,但是说不出为什么要这样分。因此,这节课我的设计理念如下:

1、让一年级的新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我用小熊奇奇一天的生活、游戏的故事情境将新课和习题串联起来,变枯燥的练习为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

2、本节课上学生的收获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更多的是伴随着教学活动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自身积极投入的情感和态度,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学习目标的多样性要求。

[教学过程]

一、在故事中让学生进入学的“情境”。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到大森林里去玩,好吗?

学生兴高采烈地说:好!

课件展示:在森林学校里,小动物们放学了,小熊奇奇回到家做完作业,各种学具、文具杂乱地放在桌子上,奇奇正拿着橡皮和小刀朝学具盒里放呢。(此时画面定格)

师:小朋友,看到这儿,你们有什么话要对小熊说啊

生1:小熊,你放错了!

生2:小熊,橡皮和小刀应该放在文具盒里!

师:你们说得真好,小熊谢谢你们的提醒啦!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创设的故事情境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初步感知“分类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学生在帮助小熊奇奇解决问题的同时,激发了自己探究数学问题的愿望和兴趣。]

(二)学生操作,探索方法

1、自己动手,寻求分类策略。

师:小朋友们平时也会遇到和小熊一样的问题:写完作业后要整理用具,平时你们是怎样做的呢?(孩子们积极举手想要发言,教师指名几人发言。)

师:小朋友桌上有和小熊奇奇一样的物品,请你们互相合作,把这些物品分别放入文具盒和学具盒中,并说说每盒中的东西有什么不同。

2、交流反馈,形成分类策略。

(1)课件中传出小熊着急的声音:“小朋友们分好了吗?快点告诉我,让我也早点把这些物品整理好呀!”

(2)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在实物展台上操作,汇报本组是怎样整理的,汇报后集体评议。

(3)多媒体演示小熊的操作,小熊一边操作一边说:“噢,现在我知道了,书桌上的物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放在学具盒里,一类放在文具盒里。谢谢小朋友教给我的好方法。”

师小结: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小熊在你们的帮助下,学习用品整理得多好呀!以后在家写完作业,你们也要像今天一样,自己动手整理物品,好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帮助动画中的小熊解决遇到的难题,符合一年级儿童好奇心强、好表现、爱帮助别人的心理特征。由小组成员介绍本组的分类方法,在介绍的同时将本组的分类情况在实物展台上充分展示。其他各小组成员自由评价,可以让学生人人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符合目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在情境中让学生掌握分的“标准”

1、“想想做做”第1题。

情境创设:(动画展示并配音)小熊奇奇刚整理好桌上的物品,就听到有敲门的声音,它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好朋友们来啦!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它邀请了许多好朋友。(课件:大森林里许多动物依次出现,最后定格为一幅画面:鱼、小狗、白兔、青蛙、海狮、鲸、小鹿、螃蟹、猴子、松鼠、虾和小鸟)

师:你能说一说,小熊的朋友中,哪些动物是生活在水里的吗?

学生回答。师:你想把这些动物怎样分类呢,请在小组内互相讨论。

学生活动时教师参与,寻找不同的分类方法。反馈时适时表扬。

[设计意图:用学生十分喜爱的动物录像,将学生带入一个美丽的动物王国,让学生观察后小组讨论,如何将画面中的所有东西分类,学生的思维开阔,能按自己不同的标准分类。只要能说出自己的道理,都是正确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电脑上用鼠标拖动小动物,初步渗透信息技术教育。]

2、“想想做做”第2题。

(1)情境:熊妈妈对小熊说:“客人来了,快点把你的小桌子整理整理,把玩具拿给小客人玩。”小熊高兴地说:“好的,妈妈。”(课件呈现:小熊以及它很乱的小桌上摆着面包、牛奶、梳子、茶杯等等。)

师:小朋友,桌上的东西要放在两个袋子里,你知道怎样放合适吗?我们和小熊来比一比,看谁分得又快又好。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物品进行分类。

(3)选2——3个小组上台演示,说说分类的依据。

3、“想想做做”第3题

情境:(动画:小熊把桌上的物品分别装入两个袋子里,高兴地说:“好啦好啦!现在可以玩玩具啦!画面呈现出第3题的玩具图。)

(1)师:说说它们各在哪里行驶?

生:飞机在天上飞,车子在路上跑,小船在水里行驶。

师:你说的真好,请小朋友用学具卡片分一分,然后和好朋友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2)学生操作课件汇报分类方法,学生正确分类后,多媒体演示:各种交通工具分别在天空、陆地、江河里行驶。

4、“想想做做“第4题

师:熊妈妈买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招待小熊的好朋友,请看(课件出示:第4题的水果、蔬菜。)小朋友们,你们认为可以怎样分呢?

(1)小组活动,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有几种分类策略。

(2)根据教师观察,选择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展示。

(3)展示结果后,学生自评:你认为他们组这样分类正确吗?为什么?(学生到前面指着分类结果评说。)

生1:我认为这一组这样分让我看得很清楚。一边是水果,一边是蔬菜。

生2:我认为这一组这样分也可以,一边是红色,一边是绿色,葡萄是紫色,他们这样是按颜色来分的。

[设计意图:此处的几个练习始终是学生在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教者力求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在练习中,通过分实物、分学具、分水果卡片,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得到需要的数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提高了他们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帮助他们掌握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规律。同时,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方式的运用,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在实践中让学生拓展用的“范围”

1、师: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要用到分类的知识,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生:到超市买的东西时,吃的放在一个袋子里,用的放在另一个袋子里。

生:放学站队时,坐公交车的站一队,走路的小朋友站一队。

生:学具盒里,三角形放一起,圆形放一起,正方形放一起。

……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只要大家平时留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就有好多数学知识。

2、师:小朋友们学了这么多知识,我们的森林旅行也要结束了。我想分别请一名男同学、一名女同学当司机,开车送大家回家好吗

师:你们商量一下,自己想上哪辆车,为什么

学生互相讨论后,教师请一名学生代表发言。

师:小朋友们一定要按要求上车,千万别上错车哟。

(学生排好队后,做出开车的动作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选出男、女两名小司机,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商量:应该按怎样的标准分别乘坐两辆车呢?这样,学生在游戏中再次体验到分类思想的应用,并且再次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依依不舍地在分类游戏中结束本节课。课虽尽,趣正浓。]

THE END
1.影视音乐分为哪几类影视音乐分为哪几类 影视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够将电影、电视剧、动画等影像与音乐结合,通过旋律、和声、主题等手段为影片增色添彩,提升观众的情感体验。影视音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电影配乐 电影配乐是指专门为电影创作的音乐作品。电影配乐包括主题曲、插曲、背景音乐等http://www.zyrykbiandao.com/datum/4337.html
2.游戏专业概论3、按照运行平台分类,电子游戏可以分为哪几类? PC游戏、控制台游戏、掌上机游戏、手机游戏、街机游戏 4、什么是NPC及其主要特点? 非玩家角色称为NPC(None Player Character) 这类角色不由玩家控制,大致分为行走角色和站立角色两种。 NPC角色和场景必须搭配。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营造和烘托游戏场景气氛。 5、成为游戏的https://m.360docs.net/doc/452604144.html
3.游戏都分什么类型,哪种比较好玩?游戏都分什么类型,哪种比较好玩? 我们平时接触的所有手游都有其自身的玩法和特色,而不管是玩法也好特色也好都能按照一个标准把具备这些特色的手游分类,于是就有了CCG、ARPG、MOBA等游戏类型,虽然很难说是先有类型定义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制作游戏还是之前制作出的一款游戏为此种类型打下基础,但现在有哪些游戏类型还是很https://www.nbegame.com/post/10475.html
4.放置类游戏这几个让人上瘾的理由你属于哪一类?所以放置类游戏同样可以分为角色扮演和模拟经营等类型(由于几乎没有玩家操作,所以动作冒险这一类型放置类游戏还没发染指),不过它与玩家的交互复杂程度降至了最低。玩家不用自己打怪、拾取装备、完成任务,这些过程都能够自动进行,而玩家只要决定穿哪件装备就足够了。https://www.gameres.com/469425.html
5.剧本杀各种剧本分类剧本杀剧本分为哪几种剧本杀的种类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什么本格变格、还原、硬核、独家、限定都是剧本杀的某个类型。想必刚刚入坑的新手玩家对于剧本杀的剧本分类都很迷茫,下面请看由“百变大侦探App”带来的剧本杀各种剧本分类,快来看看剧本杀剧本分为哪几种吧。 本月精品剧本推荐 https://www.gamersky.com/handbook/202207/1502712.shtml
6.《三角形的分类》教案2、小组汇报:请小组汇报,并说清:你是按照什么标准将这些三角形分类的?分成了哪几类?每一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归纳总结:同学们已经会分类了,现在哪位同学能帮老师把课件上三角形进行分类呢?(多媒体出示课件)然后共同总结: 三角形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jiaoan/20230310093710_6626643.html
7.笔试题精选二、专业知识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 16、以下哪个游戏类型与其他游戏不同? A、雨血蜃楼 B、我叫MT C、魔兽争霸 D、龙之谷 17、FTG是什么类型游戏的缩写? A、角色扮演类 B、格斗技术类 C、动作类 D、休闲竞速类 18、以下哪些游戏的故事题材和其他选项不一样? https://3g.yjbys.com/bishi/timu/348926.html
8.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汇总智慧树知到创新创业基础心理降答案汇总9、互联网营销按照交易对象,可分为 和G2C等:(ABD) A、B2B B、B2C C、G2G D、B2G E、G2E 10、以下5项中,哪项是网络营销的基本职能?(BCE) A、网络游戏 B、网络品牌 C、网站推广 D、网上政务 E、网上调研 第二章测试 1、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市场的形成要素:(C) https://www.qqtn.com/article/article_319268_1.html
9.初中以消防安全为主题的安全教案(精选15篇)6、火灾分为哪几类?各适应哪种灭火剂扑灭? 按燃烧物质及特性,火灾分为A、B、C、D四类:A类,指可燃固体物质火灾;B类,指液体火灾和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指可燃气体火灾;D类,指可燃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锂、铝合金等物质的火灾。 应根据不同类型火灾选择不同灭火剂: https://mip.jy135.com/jiaoan/1239873.html
10.游戏机的种类有哪些电子游戏机有哪几种→MAIGOO知识这类机除任天堂外,还有小天才、胜天、小霸王等机种。 五、第四代电视游戏机:NEC PC-ENGIE型 第四代电视游戏机是1987年10月日本电气NEC推出的PC-ENGIE型游戏机,该机创先采用大容量的激光视盘作为游戏的储存介质(即CD-ROM),对游戏行业亦产生重大影响。 https://m.maigoo.com/goomai/9957.html
11.循环小数的教学设计(通用14篇)(3)什么是有限小数?什么是无限小数?请举例说明。循环小数属于哪一种? 2、练习反馈。 (1)下面几个数中,是循环小数的有(),请用简便方法表示出来。 4.20.6666…2.7467467…3.08787…5.476763.1415926…5.7676… (2)你还能给它们分一分类吗? 分类:可分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中又可分为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https://www.ruiwen.com/jiaoxuesheji/3551833.html
12.最基础的四大类14个戏剧游戏,你会用哪几个?在学员对声音和演出都有训练后,导师带着学员们做声音工厂的戏剧游戏,每个组会说不同的声音,老师站在中间做指挥,所有小组看着老师的手势来发音,小组会根据老师的手势用1-5的声音来发音,犹如一支声音合唱团,随后各组学员还化身为合唱团小分队分小组练习。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1111/20/59636688_945356676.shtml
13.决战沙城新手怎么玩新手玩法攻略26. 装备分为哪几种? 答:装备颜色共分6种:灰色,蓝色,紫色,金色,白色,红色 灰色装备:只有基础属性,没有极品属性的非套装属性 蓝色装备:有基础属性,有1-2条极品属性的非套装装备 紫色装备:有基础属性,有3-4条极品属性的非套装装备 金色装备:有基础属性,有5条极品属性的非套装装备 https://shouyou.3dmgame.com/gl/264902.html
14.关于游戏调查报告(通用5篇)我大概总结了一下,网游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娱乐类,如斗地主等;二是竞技类,如英雄联盟、劲舞团、QQ飞车等;三是修行练级类,如大话西游、问道等。根据了解可知,其中竞技类是目前最受欢迎的网游,而且是男女通吃。在这类游戏中最受欢迎莫过于是劲舞团、QQ飞车以及英雄联盟了。排名第二就是娱乐类了,在这类游戏中最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10228212411_804576.html
15.万王之王3游戏官方网站A:《万王之王3》比其它的 MMORPG拥有更丰富的游戏内容,39大职业上百种玩法、独具特色的城邦系统、波澜壮阔的战争系统、恢宏背景和深刻故事、别具一格的DIY系统、体贴的人工智能系统和轻松愉悦的任务系统。 Q:《万王之王3》总共有几个界域?选择不同的界域对于玩游戏有什么影响吗? https://kok3.ztgame.com/faq3.shtml
16.网络虚拟财产包括哪几类一、网络虚拟财产包括哪几类 根据民法规定游戏里的财产,虚拟货币准确的说在虚拟网络里流通的都是虚拟财产。 网络虚拟财产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型: 其一是虚拟网络本身;其二是存在于网络上的虚拟财产。虚拟网络本身是一种重要的虚拟财产。 第二种类型的虚拟财产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https://www.64365.com/zs/1227392.aspx
17.(多图)全网最全最深度分析:故事线梳理纸条猜测疑点整理(更新9月11日更新(20集大结局分析)还是跟之前一样,把内容更新到新的链接里,也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到公众号上看(公众号:砚隐,ID:iyanyin)公众号内容我重新做了拆分,也做了排版,看起来会比较舒服。这次更新将重点分析:1、这个剧到底烂尾了没有?为什么大家疯狂吐槽烂尾了?2、实力证明这个剧并没有烂尾;3、除了黑岛之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27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