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应用,不应试图颠覆现有的教育和学习教学教师学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这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学校师生的教学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基本途径,面对数字技术对现代教育的深远影响,教育者首先应该明确,以人工智能引领的数字技术之于教学变革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这便需要把握数字技术在教学变革中的价值定位以及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本质特征。

数字技术在教学变革中的价值定位

数字技术是人工智能时代教学的重要工具

在数字化时代,促进下一代发展,仅靠人类自身的双手和大脑早已远远不够。适应技术发展,依靠人工智能才能使教育者进一步发现教学规律、遵循教学规律和实现教学创新。数字技术是当代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作用于学习者的重要工具,也是帮助教育者实现教育目的的有力武器。

数字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教学变革是不可阻挡的。应用人工智能,能够辅助教师完成烦琐重复的工作,进行自动化教育分析,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推动教学模式重组;能够促使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提供定制化或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能够让师生更加容易地获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通过学习人工智能编程和机器人制作,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有利于教师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

数字技术是显现教育本质的手段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培养人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有效使用数字技术,能够更好地展现教育的本质,实施高质量教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导教育工作者应该依靠数字技术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使用的词汇是“赋能”而非“颠覆”。这提示我们,不应试图颠覆现有的教育和学习——教育和学习的本质也不可能被颠覆,更不可在目前情况下使用人工智能替代教师。我们坚信,人类的教育永远是培养人的活动,作为教育手段的数字技术只能助力与赋能教育本质的显现与加强,只能赋能教育和学习质量的提升,使得教育更是教育、人类更是人类,使得“人的最高本质”更能得到彰显。数字技术的智能化程度越高,就越有可能助力人类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就更有益于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公正,这正是教育本质的充分体现。

数字技术增强了师生想象与创造的无限可能性

数字技术从赋能人类的肢体到逐步赋能人的大脑,对人类思维与意识的影响愈加重大和深远。人类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核心目的并非帮助人工智能变得更加聪慧,而是帮助人类变得更加智慧。

想象与创造的无限可能性是指人类在思考和创新时不受现实世界的限制,能够探索和创造出新的想法和技术发明。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数字技术,能够在诸多方面为师生带来无限启发,有利于师生知识获取、情感体验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水平提升。面对问题或困难,数字技术这一“超级军师”,可以为师生提供完全意想不到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启迪。可以说,越是有思想的人就越能更好地从人工智能方面获益,人工智能越能够提供多种可能性。

数字化教学工具不是万能钥匙

同时,教育的基本特性决定了人类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教学方法的进步是加法模式,而非“狗熊掰棒子”式的替代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绝非使用了数字技术就一定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任何一种新潮的数字工具都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学生,也不可能解决所有教学问题。所有师生都非他不可、只使用一种方法,就会消灭教学的多样性和个性。因此,我们不能只保留单一的数字化方法,而应将数字化作为教学方法之一。更何况,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还远没有达到被人类完全信任的水平,也无法满足一线师生的基本期待,如果过度使用,必然导致师生的精神贫乏,代价过大,国家也将无力支撑。

数字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促进教学变革的本质特征

数字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本质特征,是数字技术深入教学实践内部的,而非表面的、直观的、偶然的、易变的特征。这种本质特征揭示了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规律,能够帮助教师深化对数字技术教学应用的认识和理解。

在教学效果方面,突出“人机共效”

数字技术与学习深度融合的“人机共效”是指人类教师与数字技术的协同合作、人机分工,二者找到关键平衡点,共同发挥作用,以实现高质量教育效果。这种合作模式强调教育者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教育和学习,融合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充分发挥人类教师思想精神、态度情感、学习指导、创造性培育等优势以及数字工具的“超能力”,推进人机共教新方式,探索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共创新颖而多元的教育意义世界。在未来教育中,“人机共效”是教学变革的唯一正道;充分利用教师高超的职业能力,将成为学校教育的最佳教学策略。需要指出的是,使用数字技术并不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特征,也不是教育进步的重要标志,教师完全可以选择其他教学手段。

在教学行动方面,遵循教育基本规律

在人与物的关系方面,师生永远是教学的主导者

数字化教学是教师运用数字技术,而不是教师服从数字技术;是教师驾驭数字技术,而不是数字技术统率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手段需要靠人的运用来发挥作用,人则利用教学手段更有效地工作和学习。目前有论者过分相信数字技术的力量,忽视了教师的作用,导致了教学中只见物而不见人的偏颇。在教学中,人永远处在中心和优先地位,人的价值远高于物的价值。影响教学变革的因素很多,但真正起着基础性、决定性、战略性作用的因素是人。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数字技术都只属于教学手段,在教师、学生、内容与手段中,决定教学变革成效的最核心因素是教师和学生。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约翰·杜威也曾指出,技术变为支配者并做出毁灭性的表现,不是因为技术有了意愿,而是因为人没有了意愿。也就是说,当人类对自己创造的工具缺乏控制和意志时,人类所创造的工具,就可能反过来控制人类,成为主导力量。数字工具最终的使用效果取决于师生的目的与价值定位,取决于数字工具在教学中对人产生的教育影响。

—END—

作者|李芒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THE END
1.现代教育技术在线平台题目答案整理现代教育技术在线平台题目答案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第一章客观题 Question 1 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名词,该词正式使用始于1936年。答案: 对 Question 2 1993年我国正式确定将()更名为“教育技术”。A. 电化教育 B. 信息技术教育 C. 教学技术 D. 计算机辅助教育 Question 3 在发达国家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20世纪https://wenku.baidu.com/view/5cdcb436dd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1.html
2.现代教育技术前沿:理论与实践探索现代教育技术19春在线作业1-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体系中,( )是处于核心地位的。 A.学习理论 B.信息论 C.控制论 D.系统论 2.下面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图形图象格式的文件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616003/article/details/118478631
3.现代教育技术(第2版)电子杂志电子书pdf制作云展网提供现代教育技术(第2版)电子杂志在线阅读,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第2版)电子书pdf制作服务。https://www.yunzhan365.com/basic/85771582.html
4.枣庄学院校级在线开放课程《现代教育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改革的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影响越来越深刻。为了帮助广大师范生更好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我院组建团队建设了《现代教育技术》在线开放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数字化教学能力。它是引导师范生认识现代技术的教育教学价值,并主动https://xljy.uzz.edu.cn/info/1083/4676.htm
5.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简介【摘要】:<正>根据教育部高教司2013年12月17日《关于批准设立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131号)精神,2014年4月29日,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在清华大学正式成立。中心现设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确定中心学术研究方向,审议中心各类科研立项。中心日常工作由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承担。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JJS201701001.htm
6.现代教育技术(第2版).pdf黄映玲黄丹徐苑2020年版现代教育技术(第2版).pdf-黄映玲 黄丹 徐苑-2020年版-人民邮电出版社,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一直是师范生学习和在职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规范和引导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214/6053005055003034.shtm
7.中国教育在线: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为学生校外媒体报道https://dsxx.ynavc.com/mobile/news/show/7612
8.《现代教育技术》自测题,第2份(共2份)《现代教育技术》2022级小教(文)自测使用。 第九单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1. 在现在教育管理理论指导下,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课程教学过程中,使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学科课程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实现最优化就是()。 A.教学设计 B.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 C.教学评价 D.网络课程 * 2. 信息技术与课程https://www.wjx.cn/m/77098264.aspx
9.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教育技术人网上交流空间,学习教育技术,交流教育技术应用经验。http://www.etthink.com/
10.现代教育技术(第4版)pdfepubmobitxt电子书下载2024本书是国家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讲教材,全书共8章:教育技术与教师能力、教育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信息化教学环境及其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放教育资源与远程教育、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技术促进教育变革。本书理论联系实际,面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立足学科视角,聚焦于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兼顾传统与现代,重https://windowsfront.com/books/12003160
11.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笔记外文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 是全球知名的综合性学术文献数据库,收录了众多高质量的学术期刊、会议论文等;ScienceDirect 是爱思唯尔(Elsevier)旗下的全文数据库,涉及科学、技术、医学等多个领域;SpringerLink 是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的在线出版平台,提供大量的学术书籍、期刊文章等45。 https://www.jianshu.com/p/d11f27c2b95e
12.天津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天津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作为远程教育的核心工作内容之一,我公司大力加强在线课程建设和储备,专门成立“课程资源建设中心”,配合公司线上、线下的学历及非学历教育项目建设。多年来,公司先后投资近2000余万元,建成了高水平录课教室7间,实现多种课堂表现方式的录制。同时,实现了异地教学的实时联通授课、异地多教室同时https://www.etju.com/jxzy-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