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高职学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通常指学生在生产、管理、服务等岗位上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一种实习。
顶岗实习不同于其他方式实习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
是指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这两种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之间的互相衔接;重点是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材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有机衔接,是一种职业教育内部的衔接。
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发展规划的重点,是形成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关键,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职普融通,是通过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携手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
具体是指凡被录取到“普职融通”试点班的学生,经过高一第一学期的普通高中知识的学习,完全能够适应普通高中的教学要求,且学习成绩达到一定要求,则可申请继续普通高中的学习,享受普高学生待遇。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时要拿到毕业证书,80%以上毕业生还要拿到由有关劳动技能鉴定机构颁发的本专业的上岗职业资格证书。也鼓励拿到多个技能资格证书,使自己具备第一岗位的任职能力,又具备转换岗位的适应能力。
双证书是实用性、技能性人才的证明。可以说,谁持有的技能资格证书多,谁的就业机会就多,从业的选择性就大。在适应技能型岗位就业的意义上说,学生拿到的技能资格证书,比毕业证书更重要。
“产学结合”是高职院校成长的基本规律,具有以下基本含义:
(1)产学结合是以教育为出发点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以教育活动过程和活动规律为主。
(2)产学结合不仅包括教育与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层面的结合,又包括培养人才教学活动过程与实践活动过程层面的结合,后者的结合是核心部分。
(3)产学结合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双向性的特点,形式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4)产学结合是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
是指包括实习指导教师在内的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
双证融通是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通过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这两类证书内涵的衔接与对应,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通,实现'一教双证'。
'双证融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融通;课程评价方式与职业技能鉴定方式的融通;学历教育管理与职业资格管理的融通。
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
教学诊断是指教师为了强化自身素质和提高教学水平,主动请求学校内较高水平的教师深入自己的教学生活,帮助自己发现问题,改进提高的一种自主发展方法。
教学诊断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行为诊断、思想诊断、教学设计诊断、课堂教学诊断、作业测评诊断等几个方面。
教学诊断的目的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形式多种多样,有一年分为三学期,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的;也有一个星期几天学习几天工作的;也有每天半天学习半天工作的,等等。无论是什么形式,他们的共同点是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也就是半工半读。这里的工作不是模拟的工作,而是与普通职业人一样的有报酬的工作,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融人到社会中得到锻炼。学生的工作作为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除了接受行业的常规管理外,学校有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并给予相应学分。
“一体化”教学理念,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服务、科技开发等内容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教理论,在运用中学技术。其含义包括:教学目标“一体化”、教学内容“一体化”、教学时空“一体化”和师资“一体化”。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根据学校与企业签订的“人才订单”为导向,共同确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估。
“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基本运行方式是:首先请订单用人单位的专家对已确定的岗位进行岗位任务分析,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商讨人才培养对象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由校内管理与教学人员与企业一起根据岗位的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改革课程内容。通过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用人单位所需要的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一毕业就能很快地进入工作岗位。
是在继承中高职衔接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贯通中职、专科、本科、研究生基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资源、教学内容、评价机制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与素质方面的衔接,最终实现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的精准供给,满足产业升级和个体职业发展的需求。接续培养丰富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是职业教育体系的新发展。
中职生补助是对具有全国各中等职业学校正式学籍的符合资助对象的在校中专学生的一种补助。
中职生补助目前分为四大类:
(1).国家生活补助
补助标准:3000元/生(其中:1500元/年,750元/学期。)
(2).教育券(职教券)补助
补助标准:2400元/生(其中:1200元/年)
(3).学费减免(减免标准按国家政策执行)——农村特困生
减免专业及贫困方向: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
减免标准:按国家政策执行。
(4).学费减免(减免标准按国家政策执行)——城市特困生
减免专业及贫困方向: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标准:15%。
自2012年以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已经连续发布5年,该报告旨在记录“十二五”期间中国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报告从高职院校的服务发展、教学改革、学生就业、财政投入、企业参与、政府责任、服务贡献等方面,详细说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