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永济市自然资源局二〇二一年十一月
这里是永济:市域常住人口:39.49万人城镇化率:46.15%市域面积:1208.07平方公里人均GDP:32489元市域城镇人口:18.22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10GDP:128.3亿元三产结构:19:31:50
01规划总则02谱写新篇明确战略目标定位新愿景03区域协同统筹优化国土空间新格局04生态优先保护一山一湖三河一流域05严守耕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06集约高效建设宜居宜业美丽新城镇07品质提升打造山水城园共融宜居城08彰显特色塑造历史与自然魅力空间09安全韧性完善交通与综合防灾体系10完善机制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01规划总则◆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规划范围与期限◆自然地理格局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02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省委省政府“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运城市“三个定位”“四大目标”与永济市“一城五区”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转变国土开发利用方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全面提升国土开发效率和品质,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健全国土空间治理体系,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为实现永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规划原则战略引领、协同发展科技驱动、创新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域统筹、融合发展以人为本、品质发展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03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基期年2020年近期2025年远期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规划范围市域范围永济市全部行政辖区(3街道7镇195村)面积1208.07平方公里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04自然地理格局三省交界永济市地处晋、秦、豫三省交汇处,“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山西的南大门、西部开发的前沿阵地;西临黄河与陕西省隔河相望,南与芮城县接壤,东与运城市交界,北与临猗县毗邻地形多样永济市地处山、塬、河地交汇处,山与塬之间为长条平川,黄河川道区有阶地、滩地和水面,市域东北侧则主要为河水冲积平原一湖三河市域范围主要水系为伍姓湖、涑水河、弯弯河、姚暹渠等黄伍姓湖河
02谱写新篇明确战略目标定位新愿景◆目标愿景◆发展定位◆发展战略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06目标愿景中国北方美丽宜居山水城市黄河流域高质量转型发展先行区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国家休闲旅游度假区实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现生态价值高效转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实现乡村振兴三产融合全国轨道交通和机电制造产业集聚区实现创新引领产业发展2025年建成“一城五区”,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2035年程度、城乡一体化水平与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在黄河金三角2050年区域中影响力显著增强全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与文化强市、旅游强市、人才强市,生产和消费绿色化水平显著增进,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更高水平均等化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旅游名城,综合实力达到区域先进水平,打造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典范
发展定位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07全国文旅融合样板区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重要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承载区发展战略开放引领,区域大合作战略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加强晋陕豫金三角合作,辐射晋南城镇群区域生态优先,绿色经济带战略践行两山理论,构筑黄河与中条山生态屏障,推进生态价值有效转化创新驱动,三产深融合战略坚持创新驱动,打造文旅农康融合发展产业链模式统筹协调,城乡一体化战略推进公共服务与市政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完善城乡生活圈品质提升,全域大景区战略打造山水画、田园景、公园城、风情镇、美丽村,推进产城融合
03区域协同统筹优化国土空间新格局◆优化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科学划定三类空间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09优化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构建市域“一极两屏,三轴三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保护两屏三区格局中条山生态屏障沿黄特色农业区黄河生态屏障平原特色农业区沿山特色农业区开发一极三轴格局城区-蒲州一体化运风高速城镇发展轴联动发展极国道521城镇发展轴省道238城镇发展轴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10区域协调发展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加强晋陕豫金三角合作太原都市区跨区合作发挥地缘优势,积极融找准核心竞争力差异化发深化与太原都市区的合入一带一路,对接关中展,加强晋陕豫区域合作,作,探索建设跨区域合平原城镇群,打造山西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构建作示范带”,发展“飞省对外开放“南大门”大西高铁走廊战略节点地”经济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互联互通协同发展共建共享共治共保打造区域重要节点城市构建绿色特色产业体系强化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创新驱动,园区升级建设现代医疗康养中心外联内畅,绿色高效筑牢乡村振兴农业根基绿色生态,品质康养打造“济才兴济”人才高地提质增效,农业示范塑造山水融城宜居样板政策支撑,做优职教推进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品质提升,山水营城提升全域生态碳汇能力彰显特色,全域旅游绿色发展,低碳示范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11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优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是在市域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实行分级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内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其他区域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从严保护永久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实施永久特殊保护的耕地。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必须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山西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严控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城镇开发边界是一定时期内因城镇发展需要,可以集中进行城镇开发建设、以城镇功能为主的区域边界,包括城镇集中建设区、城镇弹性发展区与特别用途区。城镇开发边界一经划定,规划期内原则上不得调整,因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等原因确需调整的,报国土空间规划原审批机关审批。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12科学划定三类空间国土空间规划分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和空间治理要求,遵循全域全覆盖、不交叉、不重叠的原则,将市域划为为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与乡村发展区五大规划分区。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山清水秀提质增效集约紧凑
04生态优先保护一山一湖三河一流域◆构建全域生态保护格局◆优化自然保护地体系◆探索“两山”转化实施路径◆实施生态空间整治修复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14构建全域生态保护格局保护“一山一湖三河一流域”生态本底,构建“一核两屏,一网多廊”生态保护格局一核充分发挥伍姓湖为生态两屏筑牢南部中条山生态屏功能,打造生态绿核障与西部黄河生态屏障一网以碧道、绿道、高等级以涑水河、弯弯河、姚暹渠等河流为依托,维公路、铁路等线性要素,多廊育生态保护核心廊道形成生态网络体系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15优化自然保护地体系1个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公园类型级别名称自然保护区省级山西运城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五老峰国家级森林自然公园自然公园省级山西永济伍姓湖省级湿地自然公园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16探索“两山”转化实施路径生态+产业全域生态+机制大生态做强绿色生态农业完善生态评价考核体系积极培育生绿态色+低产碳业新兴产业健全生绿态色+发产展业促进机制推进生态文旅深度融合健全环境治理市场体系推进山水城园交融打造品质康养目的地生态+产业生态+产业打造中条山绿色生态带建设中条山生态民宿建设涑水河滨河景观带伍姓湖、中条山户外拓展生态+生活生态+消费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17实施生态空间整治修复中条山生态保护修复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低质低效林改造小流域综合治理地质灾害治理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工程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开展以清淤、生态护坡建设、堤防加固等为主要内容的河湖治理工程
05严守耕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格局◆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农用地综合整治◆引导村庄分类有序布局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19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格局充分发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三区多点”现代化农业生产格局西部绿色高效农业片区沿黄河经济带,重点发展蔬菜、中药材、干鲜果及水产养殖等产业三东部综合示范农业片区区沿涑水河经济带,重点发展葡萄、冬枣、畜牧养殖与农产品加工及商贸物流南部生态休闲农业片区沿中条山经济带,重点推进农旅融合,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多现代农业示范园+示范基地点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园与示范基地,引领带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20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优质粮食优质果品生产基地生产基地优质蔬菜水产健康生产基地养殖基地优化布局突出特色八大农业功能多样层次鲜明优势基地中药材农产品产业基地加工基地农产品物休闲观光流与储运农业基地基地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21农用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用“长牙齿”的硬措施严格保护耕地,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高标准农田重点建设区集中于永济市东西两侧的张营-栲栳-蒲州和虞乡北部-城东东北部-开张-卿头两个片区低效失序区域整治低效农用地:耕地破碎度高的村庄主要集中在开张镇、卿头镇以及蒲州镇失序农用地:以中度和重度盐化区做为重点整治对象低品质区域整治低品质耕地主要分布在中条山脉,集中在韩阳镇与虞乡镇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22引导村庄分类有序布局规划将全市域195个行政村中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内村庄(包括中心城区内村庄与镇区所在地村庄)以外的村庄划分为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暂不确定类四类。依据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合理规划供水排水、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引导公共设施优先向集聚提升类村庄配套。深入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加强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集聚城郊特色暂不提升融合保护确定乡村发展目标:山水田园间·美丽宜居村·民富产业旺
06集约高效建设宜居宜业美丽新城镇◆建设集约高效的城镇空间◆市域产业空间布局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24建设集约高效的城镇空间调整优化市域城镇体系,推动形成“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镇”三级城镇体系,加强城区-蒲州一体化联动发展。中心重点镇一般镇城区等级2035年常2035年城个城镇涑水河生态廊道住人口规镇人口规数农林文旅康循环圈中心模(万人)模(万人)中心城运风高速、国道521城区区20201城A2通用机场蒲个蒲州镇区州张营镇联动融合重点镇3-51.0-1.54卿头镇个虞乡镇栲栳镇一般镇2-40.8-1.03开张镇个韩阳镇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25市域产业空间布局构建“3+2”现代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三机电制造业培育壮大两风电设备制造维修产业大主导产业大新兴产业高端印染包装业新能源汽车及汽车轻量化零配件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龙头企业四级布局开发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工业园区许家营工业园区机电装备制造产业园铝深加工产业园工业集聚区栲栳工业聚集区龙头企业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虞乡工业聚集区先进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围绕中心城区客运中心与高铁小镇打造两大物流中心
07品质提升打造山水城园共融宜居城◆城市总体布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实施城市有机更新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27城市空间结构明确“西跨、东拓、北控、南限”发展方向实现“拥山滨河揽湖、山水城园共融”城市格局一轴空间结构:一轴一环两翼四区多点一环两翼舜都大道城市发展主轴四区串联涑水河、伍姓湖、中条山、一场三馆城市活力环多点铝深加工产业园与机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加强产城融合西部文化体育区、东部医疗康养区、北部商贸物流区、中部综合服务区城市中心节点、城市活力节点、片区发展节点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28城市总体布局山水城园和谐共生、产教研创深度融合自然与城市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城市空间:生态绿心山水廊环与城市功能相互融合与渗透功能与空间协调发展组团发展、优化街区:城市功能集约混合高效,优化街区路网结构西部文化体育组团结合一场三馆布局会议会展、企业总部、高端商业、娱乐康体用地,打造城市新中心东部医疗康养组团结合市人民医院合理布局医养健康产业用地,涑水河南侧布局文化休闲、特色商业、娱乐康体、高档酒店用地,形成游客重要活动空间北部商贸物流组团结合中心客运站布局物流用地,在舜都大道两侧集中布局以农产品批发为主的专业市场用地,打造物流集散地中部综合服务组团舜都大道两侧进一步完善商业商务、公共服务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向东西发展。外围重点完善生活居住功能,配置优质完善配套设施南部产业园区组团集约化布局先进制造业等高端高新产业功能,形成机电制造、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配件、高端制造等多个产业集聚组团,建设产城园融合组团与配套服务组团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29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全域旅游时代——优化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加强优质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提升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重点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转型升级,统筹布局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和功能性设施,满足市民及游客个性化、多样化需求。0102030405人民剧院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0607080910青少年一场三馆规划游客群众活动中心集散中心艺术馆展览馆加强文旅融公共文化机构成为特色景点公共服务空间“双进合设施建设旅游景区成为公共文化设施入”和功能“双融合”构建普惠均衡、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文化繁荣学有优教建立设施完备、内容丰富的现整合优化教育设施布局,将教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育资源向中心城区集中,全面化软实力提高教育设施规划配置标准病有良医老有颐养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构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设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医施体系。养融合发展健有佳所弱有众扶充分利用绿色空间和资源,布健全特殊人群关爱服务体系和局公共体育服务设施,构建全设施,加强公共空间和居住社民健身活动体系。区无障碍设施及环境建设改造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30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市民提供衣食住行一站式服务构建“社区——邻里——街坊”围绕八大公共服务供应进一步三级生活圈完善生活圈服务内容体系便利快捷的日常生活项目社区邻里街坊健全周到的长者照料━━全龄覆盖的人文培养初中▲▲━充足多样的文体娱乐━▲全面优质的医疗护理小学━━━灵活相融的社区就业▲━均衡多元的公共空间幼儿园━━▲绿色健康的慢行环境━━体育馆(场)或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健身点━▲社区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基础保障类(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品质提升类(文化室、棋牌室、阅览室等)社区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室其他福利设施△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31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以产促城、以城兴产,打造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组团式空间结构人才配套休闲运动构建开敞疏朗空间大格局,组团间以生态廊道或交通廊道间隔用地高效复合品牌商业文化艺术酒店公寓总部基地调整居住用地与产业用地比例,划定社区“产城一体单元”,实现生产、居住、交通、游憩功能一体化发展产业融合发展产学研基地强化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园区融合,打造在线式、定制化、专业化、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生活服务业。创客空间企业孵化器与加速器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32实施城市有机更新节约优先、盘活存量,补齐城市功能短板规划重点针对老旧小区、老旧厂区、城中村、低效公共空间与公共基础设施、传统商圈五大重点区域,分时序、分区域、分功能有序推进,优先考虑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更新,鼓励用地功能复合优化,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短板,推动城市结构调整优化和品质提升。老旧小区(微改造为主)基础类更新、完善类改造、提升类改造老旧厂区综合整治类、功能改变类、拆除重建类城中村全面改造、微改造(完善类改造、提升类改造、)低效公共空间与公共基础设施全面改造、微改造传统商圈功能空间优化、业态活力复兴、环境品质提升、交通组织升级
08彰显特色塑造历史与自然魅力空间◆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彰显自然人文魅力◆塑造山水城市特色◆展现城乡特色风貌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34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构建全覆盖、更完善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建立由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的多层次体系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蒲州镇、西厢村国保9处水峪口戏台、永济电蒲州梆子、中和节省保11处机厂俱乐部2处(永济背冰)、河东市保7处说唱道情等非物质文县保384处化遗产合理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与历史人文资源富集区严格落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将蒲州镇南部与栖岩村、东姚温村划为历史人文资源富集区进行重点管控。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35彰显自然人文魅力塑造“两轴三区多节点”魅力空间两轴三区多点历史文化景观轴西部古蒲州历史文化区依托市域历史人文与自然山山水人文景观轴中部伍姓湖湿地生态区水资源,划定多个魅力空间东部休闲农业观光区构建“绿道+碧道+风景道”生态网络,串联魅力空间绿道碧道风景道主要布局在城区黄河大道、舜主要布局在涑水河旅游公路与主要布局在市域范围内国道都大道、中山街等主干路与中伍姓湖环湖路521、省道238(小风线)、沿条山城区段黄旅游公路等高等级公路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36彰显自然人文魅力形成“通山、达湖、滨河、进城、入村”的游憩网络绿道碧道风景道重塑华夏经典文化价值,彰显千年历史人文底蕴舜帝文化爱情文化大唐文化诗歌文化黄河文化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37塑造山水城市特色保护“见山望水、揽湖拥河”山水格局将城区划分为近湖区、望湖区、近山区、望山区与退湖区,分类从严控制建筑高度,保护与城市同呼吸、共发展的山水风貌与自然肌理,实现城见山、山入城、两岸靓、城湖融。●近湖区、近山区、退湖区:建筑高度以24米以下为主,湖边、河边、山边控制在18米以下;●望湖区、望山区:建筑高度以24-45米为主,一场三馆、市人民医院周边可适当建设60米-80米高层建筑,丰富城市天际线的同时作为望湖、望山的主要区域。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38展现城乡特色风貌塑造“绿色生态、时尚活力、文化创意”城市特色风貌六大城北门户展示风貌区城西现代都市风貌区风貌分区老城商贸居住风貌区城南现代工业风貌区山前生态休闲风貌区滨湖生态休闲风貌区塑造“百里山水画,村嵌田园间”乡村特色风貌四大民俗文化风貌区山地丘陵风貌区风貌分区主要位于蒲州镇主要位于虞乡镇沿黄湿地风貌区平原田野风貌区主要位于张营镇、栲栳镇主要位于开张镇、卿头镇
09安全韧性完善交通与综合防灾体系◆通达便捷交通体系◆安全高效基础设施◆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坚韧稳固防灾体系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40通达便捷交通体系构建“外联内畅、绿色高效”综合交通体系交通定位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交通目标构建“半小时”“一小时”“三小时”交通圈内畅“半小时”交通圈外联“一小时”交通圈城区至各镇半小时交通圈永济至国家中心城市西安一小时交通圈永济至运城、渭南、三门峡等周边主要城“一小时”交通圈市一小时交通圈各镇之间一小时交通圈“三小时”交通圈永济至太原三小时交通圈综合区域互通多元立体交通策略完善对外交通网络,提高交通辐射能力构建公路、铁路、航空多元立体交通体系城乡一体低碳优先推进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实现城乡畅达倡导绿色出行,完善公共与慢行交通体系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41通达便捷交通体系构建“外联内畅、绿色高效”综合交通体系铁路:一南一北高速公路:一横一纵客运:以大西高铁为主一横:运风高速(永济-运城)货运:以南同蒲铁路为主一纵:太安高速(永济-芮城)国省道:一横一纵县道:网络化国道:G521(规划改线)王开线、西栲线、杜张线、张风线、嵋石线、省道:S238(城区-高铁站)运文线、万鹳线、卓于线等改造旅游线路:宜人便利建设旅游公路: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支线(小樊-辛店)、沿中条山与涑水河旅游公路打造精品线路:蒲州文化游、宜居城市游、养生山水游、美丽乡村游
永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43坚韧稳固防灾体系构建理念——韧性城市生态和谐共生灾害应对从容总体目标社会井然有序设施安全可靠长远谋划经济稳定提升防洪排涝“适度超前,防控结合”,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规划建设标准,完善排洪防涝体系消防安全“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打造现代化、智慧工程规划化、信息化消防体系抗震避灾“整治避让,合理布局”,适度提高重要设施工程规划抗震设防等级人防工程“适度超前,防控结合”,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规划建设标准,完善排洪防涝体系危化品控制“安全防控,实施监控”,做好输油输气管线工程规划及存放危化品企业安全监管应急救援“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深入推进应急救援机制建设队伍建设,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10完善机制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确规划传导与落实◆制定近期行动计划◆完善规划实施保障体系◆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