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杭州市富阳区职业教育中心质量报告

学校立足现代服务业,开设旅游服务、医药化工、信息技术、财经商贸、公共管理与服务、文化艺术、轻工纺织七大类17个专业,形成了以示范专业为龙头,骨干专业为主体,特色专业、新兴专业为补充,涵盖第三产业的专业集群建设格局。

学校以“强化第一技能,铸就工匠精神,秉持人文情怀,共创美丽人生”为办学宗旨,以“进德修业”为校训,以培养具有扎实第一技能职业人才为培养目标,为地方经济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向高职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实现升学有望,就业有路的目标。接下来,学校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打造特色鲜明、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景美、情浓、爱满园”中职品牌强校。

学校名片

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国家级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浙江省现代化学校

浙江省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浙江省中职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学校

浙江省中职课程改革试点学校

浙江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浙江省中职德育创新学校

浙江省中职学生创业基地

浙江省教育科研“百强学校”

浙江省绿色学校

浙江省心理辅导一级站

浙江省食品卫生A级单位

浙江省优秀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基地

杭州市人民满意学校

杭州市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

杭州市美丽学校

杭州市智慧校园示范校

杭州市平安示范单位

杭州市富阳区职业教育中心2022年质量年度报告

2022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区教育局及上级业务部门工作思路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师德师风巩固年”“亚运校庆风采年”“高质发展建设年”三个年度建设目标,以“抓稳定、谋创新、高质量”为推进路径,凝心聚力,笃行实干,切实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打造特色鲜明、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中职品牌强校。

学校基本情况

杭州市富阳区职业教育中心系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浙江省现代化学校、浙江省一级中等职业学校、首批浙江省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首批浙江省中职课程改革试点学校、浙江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升,学校先后被评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学校”“浙江省级中职学生创业基地”“浙江省中职德育创新学校”“杭州市美丽学校”“杭州市平安示范单位”“浙江省现代化学校”“杭州运动智力学校”等十几项市级以上荣誉。

学校占地226亩,建筑面积106450平方米,生均校园面积42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36.2.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4829.5万元,办学条件省内领先。建有教学楼4幢,实训培训大楼3幢,行政图书大楼1幢,学生宿舍6幢,体艺馆1幢,三层师生餐厅1幢,环境优雅、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属全省一流,富阳之最。

学校拥有一流的实验实训设施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提供了优质的平台。教学科研实习仪器设备资产值5376.5万元,生均设备值达13932元,图书馆阅览室面积达8805平方米,图书借阅率达35.9%,纸质藏书196830册,电子图书10009册,生均纸质图书51本。本年度新增固定资产总值771.5万元。各专业均建有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拥有联想3C服务中心、苹果工作站、“模拟炮制工厂”、富阳国贸大酒店等校内外实训基地共97个(校内实验实训室22个,校外75个)。实训开课率达98.6%。实验实训条件能基本满足教学实践需求。

一、学生发展质量

1.1党建引领

1.1.1党建工作管理体系

富阳区职业教育中心党委成立于2014年6月,现任校党委书记由校长孙良杰担任;党委副书记由章文泉、黄宏忠担任。下设旅游文秘、信息技术、财经商贸、医化服装、行政、退休等六个支部,现有党员163人,其中在职党员128人,退休党员35人。学校党建工作组织机构完善,脉络清晰,职能健全。

1.1.2加强党组织建设情况

校党委坚持以“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工作指针,以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主线,以创建“最强支部”、“清廉校园”为载体,强化党员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纪律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全员参与、全力助推,党组织、党员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后勤等方面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引领办学改革,不断走向全面深入,为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造党建发展新高地,加快推进中职强校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1.1.3发挥核心作用情况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学校“三个年”目标建设,从党委、党支部、党员三个维度来入手,围绕立德树人,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省市中职品牌创建,教师业务能力培养培训、“双百结对”帮扶、社会资源服务活动,发挥战斗堡垒和政治核心作用,致力推进高质量强校建设,在教育教学中交出满意答卷。

1.1.4党建工作成绩显著

学校党委扎实做好各项常规工作,结合提质培优,深化支部建设和强化党员队伍管理,制定出台支部年度管理考核办法、党员先锋岗创建评比办法,支部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迈向新台阶。确立了《党性铸匠心》学校党建品牌,党建案例《党性铸匠心:着力“三标”建设打造“工匠”师资》被评为2022年杭州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优秀案例;49名党员荣获富阳区教育系统先锋党员、优秀党员称号,娄俊屹、汪爱娅分获杭州市、富阳区教育系统“优秀党支部书记”;在年度富阳区教育系统大党建考核中荣获第一名;新获富阳区教育系统2022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度“疫情防控先进集体”。

1.2立德树人

1.2.1思想政治状况

学校聚焦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传承办学积淀,坚持立德树人,把培养出具有扎实“第一技能”的现代职业人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定位清晰,培养体系完善有序,实施路径创新有效,学生职业素养,专业技能,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德育工作继续践行“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理念,“第一技能”已成为职教中心人精神文化内在驱动力。从景观到文化,从实践到课程,在这里,每一声问候、每一次跑操、每一天点滴素养都成为校园一道最美也是最常态的风景。

校团委团结带领广大团员学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积极建功新时代。目前学校团员313名,占学生总数的8.2%。每年组织开展纪念五四青年节系列活动、成人责任主题教育、团学代会、校歌班歌合唱比赛、纪念一二九运动主题教育,通过活动让学生养成崇高的品质。

1.2.2取得显著成效

2022年学校管理有序安全,通过区5A级平安校园复检,接待省内外多家学校参观考察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学生、家长获得感大幅度提升,社会口碑良好,学生无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学校未出现重大责任事故和安全责任事故。

学校德体艺卫工作成绩显著,被评为“杭州市卫生先进单位”,在2022年富阳区青少年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竞赛竞赛中荣获高中组一等奖,在富阳区第51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荣获团体总分第三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2022年6月,我校《“我为亚运添光彩”特色校园活动构建》被评为杭州市职业教育服务亚运优秀案例。

1.2.3体能测试合格率

2022年从学生抽样数据分析,相较2021年的成绩,进步明显,特别是高二年级整体和高三年级女生的成绩进步较大,较好地完成了教育局提出的目标要求。

2021年样本分析

2022年样本分析

1.2.4文化课合格率

助推“质量提升年”建设,学校狠抓教学质量,成绩取得了明显的提升。相较去年,合格率在杭州同类学校中持中间水平。

2022年高职考,参考人数459人,上线人数459人,上线率100%。本科人数22人,位列杭州市前列。其中实习生参考104人,录取62人,提前招生1人,五年制中高职一体化共录取203人。

1.2.5专业技能合格率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考核,每届高二学生在分流考之前学校会组织一次校内等级证书考试,通过率在98.6%。以专业技能等级考为检测点,促进每位学生能有一技之长,毕业后有两证即毕业证和技能证。

1.3在校体验

1.4就业质量

学校对毕业生实行职业体验——双向选择——校企见面——跟踪反馈的一站式就业输送服务体系。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毕业生实现高端就业。2022年实习生招聘会共吸引杭州地区知名企业海正药业、可当科技、浙江大酒店等共84家单位参加招聘会,共提供1500多个岗位,参加应聘学生600余人,供求比2.5:1,招聘会现场企业当场录用学生共450人,签约率75%。

2021、2022毕业生就业情况

年份

平均初次就业率

平均对口率

平均初次起薪(元)

平均创业率

2021

98.7%

85.7%

2200

1.2%

2022

85.8%

2500

从上表可以发现,2022学年实习生就业率达98.7%,平均专业对口率为86.2%、初次起薪在2500元左右、创业率1.2%,基本与往年持平。

2022年,学校毕业学生数为1192人,其中,升入高一级学校(含五年一贯制)人数为669人,直接就业学生数为523人,占毕业生数的43.9%,就业率为99.2%,对口就业率为85.8%。参加高职考实习生人数达364人,实训处认真组织报名、技能过关考等工作。

1.5创新创业

立足于中职学生的职业需求,学校坚持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课程设置上,高一年级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敢于创新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好准备。学校以项目参与为抓手,构建创新创业师生团队,通过考核和评价等方式来确保创新创业理念落到实处。

2022年,学校创新创业师生团队在杭州市中职创新创业大赛乡村振兴项目中获得二等奖。学校实训处综合实习生所在企业、班主任、同学等评价,在顶岗实习的435名实习生中,评出51名优秀实习生,其中有6名同学自主创业,为广大毕业实习生自信自主创业树立了榜样。

1.6技能大赛

2022年,我校师生在职业技能竞赛中捷报频传,在区赛、市赛、省赛、国赛均取得优异成绩。在富阳区职业技能大赛中获16金38银65铜的好成绩;在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项目比赛中,共获得9金32银39铜的好成绩。在全国中职文秘、速录、礼仪技能竞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得了文秘赛项团体一等奖、速录赛项团体二等奖、礼仪赛项团体一等奖,个人比赛一等奖6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4个;在浙江省中职学生职业技能中获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分别是酒店服务比赛中,黄圻琪、刘嘉欣荣获二等奖;物联网技术“智能家居安装与维护”比赛中,周华海、俞天阳、汪涵瑞荣获二等奖;计算机技术网络布线项目比赛中,欧阳锋、蒋承熙荣获二等奖;创新创业比赛中,俞丹妮、秦劭涵、喻舒雯荣获三等奖。

二、教育教学质量

2.1专业建设质量

学校专业布局合理,与富阳当地产业契合度高。十大主体专业(电子商务、酒店服务、商务助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生物技术制药、导游服务、服装设计与工艺、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物流服务与管理)几乎涵盖现代服务业各领域,其中重点扶持发展主体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生物技术制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空中乘务方向),其中继生物技术制药A类、旅游服务与管理B类被立项为浙江省高水平专业后,今年又以优异成绩完成中期验收,并在孙校长的带领下进行了省内在线直播汇报及现场答辩。

依据“十四五”的教育发展规划,结合富阳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又新增加了“中韩一体化”本科班,拓宽了升学渠道,搭建了国际教育新平台,培养具有国际职业素养和综合竞争力的高端国际化复合人才,同时结出中韩教育丰硕成果,助推职教中心学校的高品质发展。

2.2课程建设质量

聚焦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学校按“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岗位,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理念,全面深化“第一技能”现代职业人才培养。在注重抓好文化课与专业技能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以专业群发展和课堂革命为重点,以培养优质的现代服务业“数字工匠型”人才为宗旨,全面推进数字化课程体系建设,积极构建“通识性数字技能”课程、“专业数字化改造”课程、“数字技能拓展”课程,将新媒体、VR技术、人工智能融入专业技能教学。为切实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素养,提升教师精品课程设计和开发能力,我校全体教师完成了浙江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项目的研修课程。

2.3教学方法改革

2.3.1规范教学管理

一是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实行校部两级管理。教务处、专业部、处室部门管理职责权限明确。二是不断规范和完备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听课、教师评教、评学制度和学生综合评价体系,2022年继续执行《富阳区职教中心课堂教学巡查办法》《富阳区职教中心学风建设检查操作办法》等制度。按照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工作要求,统筹布局、科学规划、组织动员、高效执行,通过全校性及教师个人的数据核实、导入、诊断工作全部顺利完成。

2.3.2提升教学内涵

以“数字技能培育路径”课题研究为中心,引领教师开展课堂信息化教学的实践和研究,探索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施路径和有效方法。学校积极组建由富春名师、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组成的五支教师团队,分别是语文团队、计算机团队、旅游团队、班主任团队、青蓝团队,共计全校40名教师参加。最终形成了以五支教师团队为核心,不断凝聚力量、辐射能量的教研氛围,扎实有效地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学内涵建设。基于学校云平台开展分层主题研修,线上自学,构建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理论框架。线下互学,以专业部、教研组、教师团队为单位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探索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路径,推动从理论学习向教学实践的过渡,切合教师自身实际学习和教学需求,信息化教学素养得以大幅提升。

2.4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为了更好地储备教学资源,促成教学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一年来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各门课程的网上学习园地,建立文化课、专业课等教学资源库等各种形式的互动平台。为学校数字化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专业教学、技能竞赛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台保障,也为合作企业、社会人员提供了全时段的信息服务,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联的智慧型校园预期目标。学校成功创建浙江省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示范校,是富阳唯一的建设单位;顺利通过杭州市智慧教育示范校成果鉴定,被评为杭州市智慧教育示范校。教师“桌面云”移动办公已安装完成,万兆网络升级、中心机房改建正在逐步实施,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崭露头角。全面实现智慧化校园充值,方便快捷。学校管理层面,课堂教学评价和值班已采用数字化办公,后勤服务层面,积极响应阳光工程要求,实现“四大”运用。

2.5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拥有一支“名师引领、双师支撑、专兼结合、特色鲜明”高素质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99人,在校学生3859人,“双师型”教师159名,占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的95.8%,兼职教师27名,占专业课教师数的15.7%。专任教师100%均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教师29人,高级职称及以上专任教师数148名,占49%,学校现有教师队伍素质良好、数量充足、结构合理。

专任教师情况表

年度

专任教师

双师型教师

高级专任教师

305

161

149

299

159

148

高精尖人才逐年递增,学校拥有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杭州市名师培养对象1人,富阳区名师、学科带头人9人,杭州市高层次人才75人,杭州市及以上综合荣誉教师56人;学校以教师的特长和发展方向为维度,推进“三型”教师团队建设;以教师年龄成长线和事业发展线为梯度,推进“五段”教师队伍梯队建设。以“135”项目为载体,即以一个“一家”讲坛、三个工作室、五大工程项目为抓手,以专业建设为平台,名师引领,优化教师的培养方案,优化过程管理,强化业绩导向,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方向的培养。

2021、2022教师教科研获奖情况

杭州市获奖人次

浙江省获奖人次

全国获奖人次

杭州市以上科研立项数

39

/

11

57

15

5

10

2021、2022教师竞赛获奖情况

总数

25

56

66

2.6校企双元育人

学校积极探索,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试点、中药传承校企合作共同体、示范性教学实训车间项目的相继创建,为校企合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22学年,海正药业、富通集团、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浙江惠迪森药业有限公司、富春山居集团、京东物流、国际贸易中心大酒店、东方茂开元名都大酒店等84家企业参与学校合作,新增富通集团、富阳喜来登酒店、楚济堂药业等3家校企合作单位,其中中大型企业达80%以上,学校各专业利用各合作企业平台,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校外实习实训场所75个,企业输送兼职教师18人,接受教师企业实践22人。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明确企业和学校双方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健全刚性措施,保障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深度合作;创新校企合作运营模式,充分发挥学校教育集团的企业成员作用,校企双方要加大对实训设备的资金投入,开辟生产性实训基地,进一步深入实践产学研用一体模式;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引进企业优秀技师,依托专业名师工作室平台,不断提升教师服务企业的能力。

三、国际合作质量

3.1合作办学质量

“中韩一体化”本科班,拓宽了升学渠道,搭建了国际教育新平台,培养具有国际职业素养和综合竞争力的高端国际化复合人才,同时结出中韩教育丰硕成果,助推职教中心学校的高品质发展。继2021年“中韩一体化”招生开班后,今年又新招生中韩班学生22人,开展线上国际视频交流7次。首届中澳国际贸易班毕业生中有2名学生(张宏涛、杨逸凯)被新加坡科廷大学录取。

3.2提升学生国际化素养质量

学校本年度探索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研究,积极探索各种国际交流途径,努力为全校师生搭建设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国际教育交流新平台,积极拓展对外交流。不仅可以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共享国外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和课优质程,而且可以让中职学生有走出去留学的机会,为区域产业发展培养出更为高端的国际化技能人才。学校积极探索各种国际交流途径,努力为全校师生搭建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国际教育交流新平台。

四、服务贡献质量

4.1服务行业企业

20022年,服务行业企业的培训10项,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形式,2022学年学校开展社会培训人数5356人,和当年在校学生数比例为1.4:1。其中包含承担区农业农村局、人社局及街道办等部门社会培训任务、企业职工培训、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培训、家政服务培训、网创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失业人员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

学校成功申报杭州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2022年完成了计算机维修工、电子商务师,医药商品购销员三类技能等级认定工作。

4.2服务地方发展

学校利用自身专业资源,结合社会需求,成教培训实现三个提升:提升服务对象职业素养、提升岗位职业技能、提升学历。其中成人双证制高中在读393人,成人高中当前在读23人,当年成人高中累计毕业生数29人。结合富阳本地实际需求,专门开设了家政服务培训课程,促进我区家政服务行业为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提供更多保障。

学校团委以亚运为契机,开展了“学习雷锋、助力亚运,争做新时代雷锋”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月活动、“迎亚运展风采”系列体育活动、“我的亚运故事”亚运主题现场写作比赛、“我为亚运助力”志愿者活动等系列活动。我校孙捷老师被区委区政府抽调入驻亚运会水上运动中心场馆集中办公,助力亚运场馆运行高效流畅,全面打响筹办决胜攻坚战。

学校成教处以东州街道承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水上运动项目这一契机,旅游培训中心优势,联合区妇联、东洲街道、东洲成校举办助力“亚运范富阳风”东洲街道“公望女管家”民宿经营管理提升工程培训,提升民宿经营者的职业道德素养、专业服务技能,更好地服务亚运盛会、展示富阳风范,使助力亚运和乡村振兴成为富阳的金名片。黄公望村村民朱梅娟的创业故事,登上央视CCTV1。

4.3服务乡村振兴

2022年学校立足示范性成教服务主阵地,搭建政府、企业、农村、社区、学校等五大平台,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服务地方美丽乡村建设,建设多个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有效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共同富裕。服务富春街道文化礼堂、举办各类学习活动次数达258次,覆盖率达100%。建设多个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有效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共同富裕。2022年,我校成人教育做为富春街道成人教育主力军,助力富春街道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取得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乡镇(街道)。

4.4服务地方社区

学校成教处注重培训,提升源动力,组织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志愿者、农村文化礼堂负责人、学习型社团核心成员培训,提升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素养和能力,成为推动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源动力。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展社区教育活动富春成校开展的社区教育活动,总参加人次达27768。学校大力推广杭学通“e求学”,搭建好展示、展演、游学、研学、大讲堂等平台,实现社区教育活动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呈现。

4.5具有本校特色的服务

2022年,学校进行顶层设计和周密部署,努力提高新时期、新常态下的社区教育站位,不断助力教育共富。学校成立“杭州退休干部职工大学富阳区联合办学教学点”、并新增5个村社学苑,分别位于春晖、苋浦、戴家墩、秋月、春华等5个社区(村),9月底已正式开班,受到富阳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系列课程》被评为全国“智慧助老”优质课程资源。

学校职青树志愿服务队,结合自身优势和职业高中专业特色,下设衣物缝补志愿者小分队、环保志愿者小分队、交通文明劝导志愿者小分队、计算机清洁及维修志愿者小分队,由师生共同参与,为广大富阳市民提供常态化服务。为迎接亚运会,职青树志愿者积极行动,开展志愿服务文化节、亚运青春献血、亚运快闪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衣物缝补志愿者小分队每周六在恩波广场雷锋角为广大市民提供免费缝补衣物活动。荣获2022年富阳区“十年雷锋角志愿正青春”优秀志愿服务队,共青团委被评为“青年文明号”。

五、政策落实质量

5.1国家政策落实

5.2地方政策落实

按照学校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三大指导方针,在垃圾分类工作上,创新频出,卓有成效,注重对学生意识层面的培养,定时定点进行抽测,将分类知晓率抽测常态化。在老师组织,学生会执行下,形成全校公共区域,无人监管,全靠自觉的良好局面。学校对于垃圾处理后续工作,操作规范,组建再生资源回收站,且通过与杭州富阳佳汇保洁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形成有效的资源利用再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回收产生的资金用于资助困难学生,其中还包括少数民族的同学。

5.3学校治理

学校强化党委领导学校发展方向,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各项工作,定期召开校长办公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表决学校重大工作,保证政务公开透明。学校管理制度健全,建立了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规范的教学管理、财务管理、学籍管理等制度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了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每年度向教育局做质量年度报告及时向社会发布。

5.4经费投入

六、面临挑战

6.1问题与挑战

校企间的深度融合需进一步推进。企业一线技术骨干还没有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如何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如何达成“优势互补、互利双赢”,还需要不断探索。

6.2对策与展望

学校将面向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高端优质人才的定位,与合作企业围绕生产性服务行业、消费性服务行业、基础性服务行业和公共性服务行业四大现代服务业体系支柱的核心人才要求,在校企合作条件相对成熟的专业展开试点,尝试对现代服务产业岗位通用胜任力的培养进行深入探索,从而实现学校专业群与区域现代服务产业体系的高度匹配。一是扩大视野,做好社会、行业、企业的综合性需求分析,学校的课程设置还要紧跟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新变化,提高学校教育教学中技能教育质量,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二是学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给每个学生设计适合其自身条件的职业生涯,作为班主任、职业指导教师,应帮助学生设计合适的职业目标,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咨询活动,稳定其就业的选择。三是加强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强化交流,将企业需求、岗位要求融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校与研究部门、行业企业在人才的教育培养和技术的开发、改造和创新过程中相互配合,共同协作。

THE END
1.技工教育网技工教育网秉承“开放、共建、共享”的理念,基于云服务、移动互联网、数字化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集院校管理、校企合作、知识服务、信息交汇于一体的知识应用服务平台,为技工教育提供全方位服务,实现“一图二服三课四库五展”的综合性功能。http://zyjy.class.com.cn/
2.中国特色数字教材的实践探索与未来展望8月19日,2024全球智慧教育大会“数字教材建设与应用论坛”在京举办。从传统教学资源到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转型过程中,数字教材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学习资源,不仅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也引起当今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会上,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谭方正从“人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NjU3MDY4NA==&mid=2247587611&idx=3&sn=de19019acdb3f7bfc7e02179416ad99f&chksm=e9f625df664b8d144eab6e89c1f26879fee9dc610af709470f80c8cfca6f7d4b720cee9ea12f&scene=27
3.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和数字学习中心.pdf 18页内容提供方:wangyueyue 大小:6.16 MB 字数:约4.42万字 发布时间:2018-04-08发布于天津 浏览人气:1515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和数字学习中心.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408/160589417.shtm
4.网络中心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数字校园已成为办学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已成为支撑教育教学、沟通校企合作、促进师生发展的必需环境。 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5.关于开展2024年教育教学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建立数字教材研发、审核、反馈修订更新机制。建设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案例库。积极探索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材资源开发中的合理运用。 专栏4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优质教材建设计划 2024年,学院计划认定一批校级优质教材,并纳入学院“十五五”国家规划教材培育对象。https://jw.gdmec.edu.cn/info/1091/2794.htm
6.咸阳市秦都区职业教育中心2023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咸阳市秦都区职业教育中心位于咸阳主城区渭河南,西兴高速咸阳出口西。占地面积192亩,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87人,在校学历学生3100余人。学校设有“三系一部”即艺术师范系、汽车机电系、信息工程系和培训部,开设有幼儿保育、交通运输、信息技术服务、人工智能四大类专业,含五年制(3+2)高职(大专)专业6个,https://www.xyteach.cn/news/info/16
7.信息化教育教学论文范文(通用8篇)构建数字化学习中心软件平台,这个平台主要有教学质量工程支撑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全球优秀公选课资源平台、精品课程申报以及建设平台、专业与课程建设平台、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平台、论文指导平台、课程实时录播系统、教学博客平台等。这个数字化学习中心软件平台的优势主要有:第一利用信息化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从而实https://www.unjs.com/lunwenzhaiyao/jiaoyujiaoxuelunwen/20100703230634_183165.html
8.数字化教育专业模板(10篇)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到:“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在现代高职教育的大环境下,各地职业院校已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在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中的重要性,纷纷加大力https://www.haofabiao.com/haowen/38771.html
9.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方案发展院校师生员工的信息技术职业素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提升校园文化生活品质,拓展对外服务的范围 为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信息化支撑和保障 职业院校整体建设内容 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通过应用服务的支持被用户使用,包括通用性基础教学资源、数字化仿真实训资源、数字化场馆资源和数字图书资源等。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626/10/75952871_983769396.shtml
10.在线教学能力应成为职校核心办学能力为应对新冠疫情,全国各地职业院校多措并举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在线教学活动,使职业院校学生不因疫情而延误学业,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然而,新冠疫情也检验出职业院校在线教学能力的不足,需要在今后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进行加强。 提高认识—— http://www.jyb.cn/rmtzgjyb/202005/t20200512_325332.html
11.2022未来职业教育发展丨王选民:职业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王选民表示,应当加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多方面数字化转型。例如专业群建设、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培养等多方方面面。文都教育始终聚焦于内部产品升级及用户价值实现,为用户提供提供知识、学习能力等实际意义上的帮助。2020年起,文都教育就开始推行OMO战略,将线上及线下的课程、教学资源深度融合,并加入大数据精准https://edu.cri.cn/20220801/5955c878-e4be-f282-b919-6722ac85a398.html
12.数字化教育案例精品(七篇)关键词:数字化 教学资源 商科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078-02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科研活动及教育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随着各院校对教学设施的持续投入,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师越来越习惯于使用数字化教学工具与教学手段,如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电子课件、在线课堂https://www.haotougao.com/haowen/39582.html
13.关于转发《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根据个人自愿参加原则,由参与活动教师本人于2024年4月1日-10月15日期间登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www.eduyun.cn)上传活动作品,具体内容及步骤详见附件4。 (六)职业教育专项组(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案例、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含样章)) 由学校组织部门在项目平台统一申报,注册成功后学校管理员或教师于2024年7月15日-https://www.xzeduc.cn/index/news/119
14.新余市职业教育中心中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2023年)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是向社会宣传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展示学校风采风貌和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学校主动与社会沟通,接受社会监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根据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3年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和报送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认真http://www.xyzjzx.cn/a/news/notice/5197.html
15.安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1)2.5 职业发展 3.质量保障措施 3.1 专业动态调整 3.2 教育教学改革 3.2.1 网络教学改革 3.2.2 课程与教材建设 3.2.3 数字化校园建设 3.2.4 实训基地建设 3.2.5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 3.2.6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3 教师培养培训 3.4 规范管理情况 3.4.1 师资队伍建设 https://www.ayzzxx.com/n/jxky/zlnb/2021-03-03/2744.html
16.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研究:现状问题及建议摘要:数字化教学资源对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回顾了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发展历程,发现目前资源建设存在三个问题,即资源库建设思路和互联网范式的矛盾、现代教学理念与传统内容呈现方式的矛盾以及资源库设计功能实现程度不一。文章认为,应当全面认识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功能,引进先进学习理念https://www.hebcpc.cn/gzjy/info/1074/2104.htm
17.2022级定制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务动态本专业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公共基础知识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含入学教育)、军体、基础英语、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 https://www.hailian.cn/eat/ea-View-43-6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