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在此形势下,各大高校纷纷开始探索教育教学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旨在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与变化。本文便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阐述了新时代下高校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和路径,希望可以为各位同行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校;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路径探索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如今已经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在此背景下,数字技术逐渐成为驱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而对于数字化信息时代带来的发展浪潮,高校作为各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有必要加强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以此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更好地助力学生学习与发展。
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开展数字化教育教学活动通常都是以计算机、多媒体、移动互联网、虚拟仿真技术等为载体来实现的。这样的教学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大大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学习资源单一化的问题,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获得更多学习成就感。尤其是当前比较盛行的微课、慕课等网络化在线教学方式,不但赋予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决定权,还促进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这就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有利于打破时空限制
三、有利于优化教学结构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知识领域有着绝对的权威。通常教师讲授内容,学生被动聆听并记录。但在数字化信息时代背景下,学生可通过网络、智能手机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感悟,还能在教师授课时与其深入交流。可见,高校开展数字化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不再只局限于教师的课堂讲解,还可以大大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样的教学让教师从原来的知识讲授者、传播者变成了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结构的优化。
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的路径
一、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创新课程教学设计
在数字化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有必要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加强课程教学创新设计。具体来看,高校所确定的课程教学目标、所选用的教学内容等都应彰显数字化时代对大学生人才的要求。以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为例,高校除了要充分考虑到知识、能力、人文素养等层面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外,还要基于课程教学、学生成长和职业发展等多方面构建数据库,并强化对数据的综合分析,为后续动态调整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提供保障与依据。各院系则要将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落实,通过调查企事业单位、毕业生等,全方位了解当前各类人才的需求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对人才培养目标从知识、能力和素养等方面进行细致划分,确保培养出的人才契合行业企业发展需求。
二、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充实课程教学内容
三、融合数字化教学形式,革新课程教学方式
数字化教学形式虽然有诸多优势,但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传统教学模式在育人方面发挥的作用。因此,在数字化转型视域下,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学情,鼓励教师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促进传统教学(课堂讲授)与数字化教学的有机融合,借此来实现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四、打造数字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在数字化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保障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在数字化转型视域下,高校有必要积极重视教师数字思维、数字应用意识、数字学习能力以及数字社会责任等的培养,从而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数字化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例如,高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数字技能研修、校本课程开发等数字化在线研讨活动;还可依托数字化建设特色专业学科,开展数字化教学试点工作,树立校内示范性教学案例等,从而借此来不断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与研究能力,使其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数字化转型视域下,各高校应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依托,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助力。在具体实践中,高校可以通过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创新课程教学设计;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充实课程教学内容;融合数字化教学形式,革新课程教学方式;打造数字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等举措来实现教育教学的数字化转型。
参考文献:
[1]蔡万巧.高校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实施路径探研[J].成才之路,2024,(28):125-128.
[2]吴砥等.为何以及如何实施信息科技课程:教育数字化转型视野下的新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24(1):59-67.
[3]吴南中,陈恩伦.指向高质量的教育数字化转型:高校组织适配及其生成[J].教育学术月刊,2024,(02):82-8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