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是指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规律,具有鲜明类型特征,教学目标清晰,内容科学先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效果显著,能够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优质教学服务的在线课程或混合课程。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的建设、遴选、评审与认定,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激励教师教学创新,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展示课程教学成果,引领课程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与关键路径。
在教育部《关于开展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遴选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2022年、2023年分两批遴选不少于2000门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带动分批遴选建设不少于3000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和一大批优质校级在线精品课程。2022年,教育部组织了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的评审工作,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本科职业学校等单位推荐的课程参与评审,涵盖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反映了职业教育的多样性和广泛性。经过专家的严格评审,最终有1160门课程获得了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的认定。其中包含复核通过209门,新申报获评951门。截至2023年,共有1100余门课程已接入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这些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在课程设计、课程建设、教学实施、应用效果、特色创新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示范。
2023—2024年,教育部将继续组织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的评审工作,为进一步提高课程质量,促进课程创新,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教育部对2022年的评审指标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发布了《2023年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观测指标》。该指标在继承和借鉴2022年评审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评审维度,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体现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
本文将对比分析2022年与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差异,并试图思考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评审重点,希望能够为职业院校教师提供一些课程建设、申报的参考和启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也帮助更好地开展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实施与申报认定,提高课程质量和教学水平,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绵薄力量。
2023年评审指标概述与解析
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观测指标包括评议性指标和否决性指标,评议性指标共包括六个维度,分别是“授课教师团队”、“课程设计”、“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应用效果”和“课程创新”,每个维度下又分为若干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下又有具体的观测点和认定要求。否决性指标是用来遴选课程的基本条件的指标,具有一票否决作用。由于否决性指标相对比较容易量化和直观评价,下文重点对评议性指标的具体要求进行描述分析。
(一)授课教师团队
这是2023年评审指标中新增的一个维度,强调教师在课程建设和实施中的重要作用,体现课程团队的结构化和专业性,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学能力和数字素养,能够提供稳定的课程教学服务。该维度下有两个二级指标,分别是“团队构成与要求”和“团队教学与建设”。
1.“团队构成与要求”:要求团队结构合理,课程负责人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专业课团队主要成员中应有“双师型”教师,团队主要成员须与课程平台显示人员基本一致,配备必要的助理教师。
2.“团队教学与建设”:要求团队拥有丰富教学经验,开展有关教学研究,教学能力突出、教学成果显著,获得有关教学奖励。
(二)课程设计
这是评审指标中的一个重要维度,体现了课程的科学性和教育性,要求课程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体现课程思政的内涵,明确课程目标和内容,合理安排课程结构和学时。该维度下有两个二级指标,分别是“课程定位与目标”和“课程结构与内容”。
(三)课程建设
2.“资源建设与应用”:要求课程资源以自主设计与开发为主,与课程内容相匹配、全覆盖,内在逻辑合理、内容完整精炼,能够满足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需求,做到能学辅教,体现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体现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和最新成果,课程资源类型丰富、内容多样、原创度高、质量精良、符合大众审美,针对各模块知识点或技能点设置对应的授课视频、动画、虚拟仿真、演示文稿等教学资源和测验、作业、考试等教学活动,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动画、视频、音频、虚拟仿真等类型资源一般不少于30%。
3.“课程管理与保障”:要求学校在线课程管理制度和机构健全,已出台在线课程教学管理办法,对课程选用、教学、评价、督导和学分认定等进行规范,做到线上与线下课程教学同管理、同要求,有支持在线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激励制度,提供人员、经费等保障,重视知识产权等问题,与院校、企业、团队合作签署的知识产权保障协议(或书面约定)规范严谨、平等互利,教材选用规范合理,符合有关规定,引用资源规范科学,符合教学需求。
(四)课程实施
这是评审指标中的一个重要维度,体现了课程的有效性和创新性,要求课程教学组织与安排科学,教学活动与过程完整,学习考核与评价多元,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该维度下有三个二级指标,分别是“教学组织与安排”、“教学活动与过程”和“学习考核与评价”。
1.“教学组织与安排”:要求围绕学习任务,细化具体教学目标,合理把握教学进度、组织具体教学,教学设计科学,恰当进行课程导入,课程重点难点讲授准确全面,方法恰当,合理使用案例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出镜教师教学过程中教仪教态自然大方,语言表达清晰、深入浅出,注重教学互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3.“学习考核与评价”:要求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包括但不限于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等,探索基于大数据的信息采集分析,全程记录和跟踪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形成教与学的正向反馈,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有效反思课程建设经验,及时修正不足,教学诊断改进积极有效。
(五)应用效果
这是评审指标中的一个重要维度,体现了课程的实用性、安全性和示范性,要求课程教学效果和反馈良好,技术支持和服务稳定,课程示范和引领作用显著。该维度下有三个二级指标,分别是“教学效果与反馈”、“技术支持与服务”和“课程示范与引领”。
1.“教学效果与反馈”:要求学生适应在线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开展个性化学习与合作学习,对课程的参与度高、学习获得感强,学习效果好,教师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学团队配合默契,带动其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学生对教师教学以及课程的满意度较高。
3.“课程示范与引领”:要求课程在教学和课程改革方面与同类课程相比优势明显,具有推广价值,面向其他院校学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开放学习,可供其他院校教师教学引用,用户使用活跃度高,应用效果良好、社会影响力大,认可度高。
(六)课程创新
这是评审指标中的一个重要维度,体现了课程的创新性、前瞻性和领先性,要求课程充分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体现专业数字化转型新要求,能够较好解决职业教育教学痛点难点问题,课程与教学改革理念具有原创性、教学实践效果显著,在落实课程思政、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评价、运用信息技术等方面创新明显,能够提供双语教学资源、进行双语教学等。该维度下没有二级指标,而是对课程创新的整体要求进行了描述。
2023年评审指标差异分析
2023年与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在总体框架上保持了一致,都是以评议性指标为主,同时设置了若干否定性指标。评议性指标是用来评价课程的优劣和水平的指标,否决性指标是用来筛选课程的基本条件的指标。否定性指标除更加具体明确外,整体变化不大。但是,在评议性指标内容和要求上,2023年的评审指标与2022年的评审指标有一些差异和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级维度增加了“授课教师团队”这一维度,强调了教师及团队在课程建设和实施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学能力和数字素养,能够提供稳定的课程教学服务。这一维度下有两个二级指标,分别是“团队构成与要求”和“团队教学与建设”。
在“课程设计”这一维度下,对“课程定位与目标”和“课程结构与内容”两个二级指标的要求进行了细化,更加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体现了课程思政的内涵,明确了课程目标和内容,合理安排课程结构和学时。
这一变化反映了对课程的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规范,也体现了对课程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的重视,旨在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促进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满足职业教育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这一变化反映了对课程的更高的质量和更严的保障,也体现了对课程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的重视,旨在提高课程的可用性和可信度,促进课程的共享和推广,以应对职业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在“课程实施”这一维度下,对“教学组织与安排”、“教学活动与过程”和“学习考核与评价”三个二级指标的要求更加明确,更加突出课程的有效性和创新性,要求课程教学组织与安排科学,教学活动与过程完整,学习考核与评价多元,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这一变化反映了对课程的更高的效果和更严的评价,也体现了对课程的学生中心和行动导向的重视,旨在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体现教学内容和过程的数字化融入,学习评价的多元化融合。
在“应用效果”这一维度下,对“教学效果与反馈”、“技术支持与服务”和“课程示范与引领”三个二级指标的要求进行了强调,更加突出了课程的实用性和影响力,要求课程教学效果和反馈良好,技术支持和服务稳定,课程示范和引领作用显著。
这一变化反映了对课程的更高的要求和更严的监管,也体现了对课程的社会性和开放性的重视,旨在提高课程的应用效果和社会影响力,促进课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积极响应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应用为王”的新理念。
在“课程创新”这一维度下,对课程创新的整体要求进行了细化和优化,更加突出了课程的前瞻性和领先性,要求课程充分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体现专业数字化转型新要求,能够较好解决职业教育教学痛点难点问题,课程与教学改革理念具有原创性、教学实践效果显著,在落实课程思政、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评价、运用信息技术等方面创新明显,能够提供双语教学资源、进行双语教学等。
这一变化反映了对课程的更高的追求和更严的挑战,也体现了对课程的前沿性和领先性的重视,旨在提高课程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课程的领先和引领作用,满足职业教育面临的新趋势和新机遇。
思考与建议
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建设、实施与遴选认定对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和内涵发展,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的重要举措。为了更好地开展与实施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我们对职业院校的课程与教师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认真学习和理解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的遴选认定的文件精神,把握评审的重点和要求,对照评审指标对自己的课程进行自查和改进,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水平。
二是注重职业教育课程重构与教学设计,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和开发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规律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基于课程的类型特征,体现课程思政的内涵,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并有机融入教学。
四是重视课程线上线下融合应用创新,深入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要求,体现专业数字化转型的新要求,解决职业教育教学的痛点难点问题,探索课程与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优化理实一体教学内容、创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进多元教学评价、运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等方面进行应用创新,提供双语教学资源、开展双语教学等,提高课程的创新能力和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化影响力。
结语
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是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职业教育深化“三教”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我们相信,通过学校、教师与行业企业的不懈努力和精心钻研,职业教育优质课程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越来越精,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将会越来越高,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在服务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将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