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为抓手推动学院信息化教学课堂革命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为抓手推动学院信息化教学课堂革命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筑设备类分指导委员会、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指导下,通过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建设12000余条教学资源,搭建一个代表国家本专业的一流水平、具有国际视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能学辅教的专业学习平台,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更好地服务建筑智能化行业发展,促进教学改革。共上线12门标准化课程,获评国家级省级在线开发课程7门,32门个性化组课,2门证书考试培训课程、1门拓展课程,18个重点技能训练模块,资源总数9700余条,优质资源比例高。注册用户达21000余人,在本专业学习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学院建立健全共建共享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推进国家、省、校三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应用,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深化改革,加快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

一、分析建筑产业链结构,实现资源库一体化设计

组建共建共享联盟,项目建设团队分析建筑产业链结构,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和职业院校,对技术发展和人才需求、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及岗位职业能力,依据专业资源库功能定位要求,按照“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组织建构逻辑,创新资源库建设运行管理机制,遵循调研与分析→定位与设计→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资源推广与应用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图1资源库建设的技术线路

构建学岗对接的课程体系,形成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对接建筑智能化产业需要,构建资源库颗粒化的资源,建立结构化的课程,实现系统化的设计,如图2所示。

图2教学资源建设的一体化设计过程

二、以深化课程改革目标,开发颗粒化优质资源

通过行业指导、院校共建、校企合作,全面分析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工作职责,设计能力模块,确定工作任务以及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知识点和技能点,开发支撑知识点、技能点的素材,开展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库内资源包含素材、积件、模块和课程等不同层次,建立高质量、多类型资源,资源覆盖专业基本知识点和技能点,建设基于产业发展需求和用户个性化需求的特色性、前瞻性资源,建设各级各类专业培训资源,遵循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原则。课程资源建设技术路线如图3所示。

图3课程资源分层建设技术路线

三、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搭建教学资源库运营平台

图4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资源库整体构架

四、构建能学辅教资源库,推进“三教”深化改革

契合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引领建筑业产业高端建筑智能化产业的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合力调配联盟院校和行业企业资源,健全资源库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构建“一库、一方案、一中心、一平台、一馆”的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能学辅教”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总体框架如图5所示。

图5建设内容总体框架

二是构建“1+X”人才培养方案,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建设“一方案(“1+X”特色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参建单位对接职业标准、技术标准,贯彻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共同制定并实施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模块化课程,将职业证书融入课程建设中,推进“1”和“X”有机衔接。各类学习者可通过“线上线下”“长短结合”混合式学习方式获取证书,履行好“1”的职责,又为学校鼓励学生多元发展、发挥好“X”作用提供充分支撑,形成培养和培训融通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新体系,为全国同类院校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方案。

三是实施智能化“课堂革命”,构建主动学习新生态。建设“一中心(管理学习中心)”,创新“融合创新、融入教学、融通产业”的建设理念,依托互联网+云物大智与AR/VR等新兴技术,创设个性导学,泛在化、感知化、一体化、智能化的全生态课堂教学环境。打造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本着“便捷、成效、促用”原则持续为学生、教师、行业企业用户、社会用户提供优质资源与在线学习服务。确保资源内容丰富、先进、实用、高质量,切实做好应用推广工作,带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变革,实现教学和培训目标。

四是搭建职业技能培训平台,促进“1+X”证书有效融通。“一平台(职业技能培训平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依托共建共享联盟,共建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弱电工、注册消防工程师、二级建造师等职业岗位的优质职业培训资源,形成模块化、多层化、精准化的平台。对接“职教20条”,有效开展1+X证书试点工作,打通书证间的多接口、软连接、柔融合的实现路径,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有机融合、毕业证书与技能等级证书的相互支撑。

五是建设智能建筑博览馆,全生命周期展示智能建筑。“一馆(智能建筑博览馆)”展示智能化工程国际顶尖的新技术、新方案,满足不同技术、不同用户对智能化的整体要求;收集智能家居、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物联网应用等案例,为人民实现舒适、便捷、智能的生活环境做贡献;国际国内论坛交流、学术报告等,开展技术交流和产品展示,引领建筑智能化专业的发展。

六是健全资源库认证标准,建立资源交易机制。创建由联建院校教务处负责人、资源库项目负责人、课程负责人、企业技术团队、资源质量内审员、财务服务员构成的跨区域专家组。制定各子库入库资源的认证标准。对资源的质量进行认证评估,评定出资源的认证等级。根据各资源的认证等级,评估各资源的交易价格。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以智力、专利、教育、劳务等报酬的资源交易机制并开展交易。

七是建立学分储蓄所,实现学习成果积累和转换。搭建学分互认系统,建立联盟内学分储蓄所,满足教学资源库内课程互选,对接国家学分银行,建立联盟内学分储蓄所,深化学分制改革,规范细化认定流程,联盟内学校间学分互认制度、学历教育课程与技能证书课程学分互换制度,从互认、折算、管理和监控四个方面规范学分互认机制的政策保障。

八是建设“鲁班工坊”,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联盟建设海外员工培训基地和“鲁班工坊”,面向“一带一路”国家。输出中国智能建筑职业的技术和标准,承接海外员工培训,培养本土技术技能人才。开展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国际工程专业认证,对接新技术、新标准开发工种培训,打造“中文+职业技能”国际通用双语教材和双语资源。

五、搭建共建共享政校企联盟,助力建筑智能化行业发展

一是建成指导专业建设、引领教学改革的服务平台。准确把握建筑智能化行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以信息化、智能化为引领,以现代智慧建筑核心技术为主线,依托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模块化“1+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融合行业“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的最新应用,科学分类、有效整合国内外行业知名企业领先技术、工程案例等,建设体现高职教育先进理念、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课程建设改革经验、教学新模式、实训新内容的数字资源,有效带动全国高职院校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整体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建成实现多元化学习、个性化成长的培训平台。资源库满足不同区域、不同行业面向的职业院校教师、学生、社会学习者等不同人群的多元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依托共建共享联盟,共建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弱电工、注册消防工程师、二级建造师等职业岗位的优质职业培训资源,形成模块化、多层化、精准化的平台,架起技能提升校企对接高速桥。

三是建成一整套“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标准。参考国内外有关智能化技术标准、职业标准和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建筑智能化发展要求,在行指委的指导下,通过行业企业调研、专家论证,统一联盟课程标准,确定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最低学时(学分),联盟院校可根据各自区域的行业需求、实训条件,建设开发一套高于国家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学教材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

四是建成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化的沟通平台。形成具有教学与管理、技术培训与社会服务、教改成果推广与应用、信息采集与发布等多项功能开放式专业交流与服务平台。实现跨学校、跨地域的优质资源共享,推动国际合作办学,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国际规范要求的沟通平台。

五是建成新技术普及宣传、动态资源升级的终身教育平台。遵循通用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借助网络开发和数据库技术,将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集成为资源库。这种资源库采用先进性、实用性、开放性、通用性、标准化的设计,支持在线学习和远程学习和资源动态更新。资源库的应用将打破学习时空的限制,把学习者从固定化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实现随时随地都能学习的终身学习模式,这与终身教育的理念一致,是终身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

THE END
1.高教资讯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高等教育出版社是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成员单位,是以出版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及社会教育等教育类、专业类、科技类出版物为主的综合性大型出版社,本门户网站提供企业资讯、出版图书、数字化产品及课程、教学资源信息。http://www.hep.com.cn/news
2.教育与产业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2018年教师节,党中央召开了全国教育大会。这是党中央召开的继1985年、1994 2020-07-22 “双高计划”引领下高职院校教育科研发展路向 2020-07-20 王晓宁:“战疫”下半场,中国教育对外开放如何行稳致远 http://www.eduindustry.cn/index.htm
3.终身学习一体化发展平台自2024年5月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数字赋能教育”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来,截至2024年8月30日共收到课题立项申报199项。经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数据分析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张记蒙同志主持的《人工智能背景下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模式研究》等20项课题列为中国https://www.gttfz.org.cn/news/detail/97076
4.网经社教育台——专业在线教育门户在线教育作为网经社关注、研究重点行业之一,多年来,中心通过平台搭建、专题制作、行业榜单、调研评测、热点快评、纠纷调解、媒体评论等方式跟踪报道、研究、服务在线教育行业。http://edu.100ec.cn/
5.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湖北省复赛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湖北省复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近日,省教育厅公布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湖北省复赛获奖名单。荆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龚五堂师生团队荣获银奖,智能制造学院张立勇师生团队荣获铜奖,学校同时荣获优秀组织奖。(作者:黄旭)https://jyzc.com/article/864686.html
6.校企合作方案(通用18篇)重点围绕:“校企合作特色校”建设,多方联动推进校企合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启动就业质量提升工程,多措并举促进就业质量提高;加强工学交替实习管理,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改革;建立校企合作资源库、校友资源库和互动交流平台,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形成校友、企业、学校三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新https://mip.oh100.com/a/202303/6491764.html
7.弘成教育:20年坚守,智慧融合,拥抱变化—中国教育在线(二)建设教育资源库和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开放共享 为响应政策号召,充分发挥各办学高校既有教学资源的优势,促进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弘成从2014年起,联合部分合作高校建立了资源共享合作体系。该体系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传播优质教育资源,能够迅速改善地域间不均衡发展状况,促进继续教育行业提高教育质量、实现https://cdce.eol.cn/hezuo/339846.html
8.教学资源平台搭建项目设计方案.docx这些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在线教育资源,支持个性化学习和跨平台访问。 3.1.2中国教育资源平台 在中国,教育资源平台也逐渐兴起。例如,中国教育部推出的“中国数字教材资源库”集合了全国各地的数字教材资源,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便捷的教育资源访问途径。此外,一些互联网教育公司也推出了在线教育平台,如VIPKID、好未来(TAL)等,https://m.renrendoc.com/paper/300812097.html
9.专业教学资源库论文12篇(全文)在设计中,利用计算机的集成性、交互性、非线性、容量巨大的特点,以教学大纲为基准,以各系统各知识点为基础,按照一定检索和分类规则,针对各层次和各对象的教学需求,依据相关技术规范,分别制作包括文本、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资源库。 以构建《眼科学》资源库为例,首先以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眼科学https://www.99xueshu.com/w/ikeyhoth3xqh.html
10.教学信息资源库(精选十篇)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是教学信息化的基础, 也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提升的必要条件, 随着校园网硬件设施建设的基本完成, 网络带宽不断提升, 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有效地打通了从教学资源到教学应用的通道。教学资源库逐步成为数字化校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be4jfwu.html
11.高端交流第二届“信安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隆重举行王冰和吕延文签署《校社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推进“三教”改革和教育数字化,探索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和优质教材建设。 资源库建设启动仪式 祝鸿平、王冰、姚水洪、肖先波、职新卫共同启动摄影摄像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仪式。资源库建设是教育部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11项重点任务之一。该教学资源库项目由我https://www.qzct.net/2023/1202/c18a51416/page.htm
12.重庆经贸职业学院2017年工作要点3.启动教学资源库建设,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 试点开发建设数字资源素材库、微课和网络示范课程;立项建设4个校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加强实训教材建设,编写4门实训课程指导书。推进专业教学标准、核心课程标准、实践教学标准建设。 4.规范教学管理,完善质量监控 (1)修订教学管理制度,编写“教师教学工作手册”,规范教学运行管理。https://www.yjbys.com/edu/zhongzhuan/301074.html
13.农民培训工作总结通过组织各乡镇综合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深入农业企业、村、组进行新型职业农民情况调查摸底,把姓名、性别、年龄、地址、产业及规模等信息登记造册,掌握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源状况,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源信息库。 (四)认定培育机构,分解培育任务 按照培育机构四个认定基本条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了适合我县新型职业https://www.ruiwen.com/zongjie/7262221.html
14.学科网学科网是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致力于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为教师提供优质的试题、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内容涵盖K12领域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全部学科学段,服务教师教学教研,服务家校协同育人。https://www.zxxk.com/
15.教研室工作总结15篇⑤完成了实训基地各种规章制度的建设与初步完善工作,并将全部资源上传到了实训基地建设专题网站。 6、教学资源库与网教平台建设工作 4月份:学习和讨论“二会”精神,听取浙江工业大学陈龙根博士导师关于“成人教育中的有效性理论探究”的讲座,听取和学习中国职协常务副会长毕结礼报告“班主任https://www.gdyjs.com/shiyongwen/gongzuozongjie/269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