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东航MU5735航班坠毁在广西梧州市藤县琅南镇莫埌村一片山坳中,机上132人没有如期抵达终点。
24日,记者在救援现场看到,有乘客家属使用陶罐带现场泥土回家。
中新社记者王以照摄
网友纷纷表示
破防了……
仍在全力搜救
↓↓↓
3月24日,在广西梧州市藤县东航MU5735航班坠机事故现场,几位工作人员走在为减少道路泥泞铺设的竹排上。当地近两日雨水不断,道路泥泞,给搜救带来难度。
事故现场三面环山,仅有一处山坳可以通行,救援人员使用挖掘机在山坳中开辟出一条便道。
工人肩扛竹排到核心区铺设。
一位工作人员在泥泞的道路上前行。
应急管理部门使用无人机航拍等技术加速救援。
搜救人员在陡峭的山坡上。
现场调查进度如何、难点在哪?
发现一部黑匣子,
对于寻找另一部意味着什么?
旅客家属的服务保障工作如何开展?
……
3月24日举行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回答了大家关心的很多问题。
飞机撞击从地表向下延伸至20米左右
“现在已经基本确定了事故的主要撞击点,飞机大部分残骸集中在主要撞击点周围半径30米左右的核心区域内,深度从地表向下延伸至20米左右。”中国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据悉,截至24日16时,共搜寻到遇难者遗物21件、飞机残骸183份和部分遇难者遗体残骸,已移交调查工作组。目前有关方面已找到的主要残骸包括发动机部叶片及涡轮残件、发动机吊架残件、左右侧水平尾翼残件、副翼自动驾驶作动器以及带有部分翼梢小翼的机翼残件。此外,调查人员还发现了驾驶舱内的机组逃生绳、机组手册残片以及部分机组证件。
3月24日,搜救人员在事故核心现场继续进行搜索工作。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24日下午,记者在事故核心区域看到,消防救援人员在处理一块相对较大的飞机残骸,看上去是机翼部分。这块残骸之前挂在山林间,几十名消防救援人员踏着泥泞,先是用绳索往下吊,又担心一下子滑落造成损坏,数次用木架子调试下降方向。
记者看到,搜救现场的一片空地上,清理出来的飞机残骸被分类摆放在遮雨棚下,重要物证被特别标注。一位调查人员表示:“这些飞机残骸将由专家进行鉴定。”
朱涛介绍,当前调查人员仍在继续开展现场勘查和重要残骸的取证工作,为下一步查明事故原因做好基础性工作。
搜救人员进入现场展开搜救。
黑匣子的最新情况如何?朱涛回应说,23日发现的黑匣子最后由飞机工程师和译码工程师共同判定为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并于23日晚由专人送达北京的译码实验室,数据下载和分析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不能排除存储单元损坏的可能性。
“根据失事飞机的构型,两部记录器均安装在飞机后部,驾驶舱语音记录器的发现,增加了飞行数据记录器被找到的可能。”朱涛说,各方将继续加大搜寻力度,全力寻找第二部记录器。
救援人员在便道上铺设竹排,减少道路泥泞的影响,加快搜救进度。
距事故核心现场约10公里处发现疑似飞机残骸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搜救人员在离事故核心现场约10公里处的藤县藤州镇四旺村鸦塘组一农田发现一个疑似飞机残骸碎片,长度约1.3米,最宽约10厘米。
四旺村村民陈长富介绍:“21日下午我们村里听到了像打雷一样的声音,持续了一分多钟,有在山上干活的人还看到起了山火。”
记者在事故现场看到,核心区东面区域基本上是原始山林,植被丰富,杂草茂密,而且山势陡峭,从山脚到山顶高差近百米。消防救援人员依靠铁锹铁铲,沿着一些大型的石头、断壁一路向上开辟道路,一边攀爬一边搜寻。
3月24日,搜救人员在广西梧州藤县空难事故核心区继续搜索。新华社发(中国民航报供图)
连日来,藤县地区连续降雨。经专家评估,事故搜救现场存在小规模山体滑坡和塌方的风险。24日天蒙蒙亮,消防救援队伍就到达事故区域外高速公路集结点,但直至10点左右降雨减弱,经专业评估具备作业条件后,才得以进入现场。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都作出了相应安排部署,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搜救。”“3·21”东航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搜寻救援组组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周成方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搜救人员即将进入现场展开搜救。因搜索范围较大,搜救人员接替不间断搜救。
公众关心的一些问题得到解答
近日网络有传言,东航曾开展自主维修波音737-800“picklefork”(拨叉)的有关情况,还有传言说东航压缩维修成本,猜测与事故有关。
东航宣传部部长刘晓东表示,本次事故中的B1791号飞机,机龄仅6.8年,共计飞行8986架次,没有达到机型适航指令标准中“拨叉”部件最严格的检修标准——22600个飞行起落。事故飞机不涉及该部件检修问题。
根据目前网上传播的视频,飞机最后是机头垂直向下砸向地面,为什么会以这样的姿态坠落?
附近山坡上分散着一些布条。
已有200多名旅客家属前往事故现场
刘晓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4日上午8时,梧州(含藤县)住宿的56位旅客家属共计305人,涉及52个家庭。
据悉,东航在梧州共派遣161名家属援助工作人员,当地也派出了大量专班工作人员,双方紧密配合,对旅客家属开展全程服务保障和安抚沟通。
应急管理部门使用无人机航拍等技术为山区进行立体建模,提供搜救信息。
记者24日在事故现场看到,部分家属在祭奠亲人,还有家属也陆陆续续来到现场。
“目前,已有200多名旅客家属前往事故现场。”刘晓东介绍,自24日起,东航和各地政府工作人员将对所有旅客家属进行一对一慰问。此外,东航还成立了信息统计专项小组,持续收集和更新旅客家属的各项诉求,尽最大努力服务好、保障好旅客家属。
据了解,事故发生后,东航迅速成立安全生产运行和事故调查领导小组,下设九个专项工作小组,负责现场工作处置、家属援助、事故调查等任务,组织专业力量对失联员工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和生活援助。
现场有鲜花提供给家属。
专家:黑匣子数据初步读取分析需10至15天
近日
网上流传一些
东航MU5735失事航班的机组人员图片
经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核查
鉴定为假!
【传言一】
【核查一】
经核查
以上图片中制服应为
湖南航空公司空乘人员制服
并非东航制服
2020年10月之前
“湖南航空”原名为“红土航空”
以下为当时红航机组工作人员合影宣传照
从湖南航空官网上
也查到客舱乘务员的正式制服
既有灰色短袖
也有白色长袖
但颈部均有一条红色的丝巾作为点缀
图片来自湖南航空公司官网
湖南航空客舱服务人员疫情期间为旅客做安全演示。(图片来自湖南航空公司官网)
【传言二】
【核查二】
在2019年1月1日四川航空
第七代空乘新制服全面上线前
以上图片显示的制服为
四川航空空乘人员原制服
可清晰辨出
也有网站在2015年报道
航空公司空乘人员时
将四川航空公司空姐评为“最麻辣空姐”
使用的也正是这张照片
除此之外
东航MU5735坠机事故发生后
还有这些不实消息在网上流传
蹭热度的“幸运儿”:仅有两人得到证实
MU5735航班被证实失事后,网上开始流传出两条信息:一条是东航发送的MU5735航班座位预留短信,一条是MU5735航班的退票信息截屏。随后,传出有两人没有登上这班飞机。
经记者多方采访求证,目前可以确认的是,真正没有登上飞机的两人,一位是来自腾冲的黄先生,他因天气原因错过腾冲飞往昆明的第一班联程航班,最终也没有登上MU5735航班。
第二位则是最早晒出高清退票截屏图的辛女士,虽然她在此后删除了这张截图,遭到了网友“蹭热度”的质疑,不过她后来再次发文表示不蹭热度不造谣,确实是本人,并表示:如果假冒伪造本人愿意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除此之外,有网络截图流传的包括“杨丽萍经纪人王焱武”,以及“张士卿”等人,都无法证实其真实性。
无法证实的“遇难者”
事故发生后,多条网络截图疑似在讨论部分乘客身份信息。
其中,一条对话截图显示,“MU5735航班上有9名机组成员,其中包括20名飞行员”。对此,记者未在东航或其他任何官方渠道看到类似信息,也无法证实该信息的真实性。
另外一条对话截图则显示,某公司有7位领导都乘坐了这架航班。但该截图无任何上下文信息,也无法追踪这是哪家公司。截至发稿,记者未在任何其他渠道发现有关该信息的真实性证明。
“坠机原因”全是臆测
“神预言”又来了?假的!
坠机处燃起熊熊大火?假的!
坠机前最后的视频曝光?假的!
坠机发生后,有一段被称为是MU5735航班坠毁前最后一秒的短视频在网络流传,画面显示为一个水平倒置的镜头,对着飞机舷窗外的倾斜的机翼,还可以看到飞机正在快速接近地面的山体,同时还配有乘客惊恐的叫声。
不过,该段视频画面有多处漏洞。首先,画面中的机翼上并不是东航的涂装标识,另外,窗外的天空和山体都严重失真,背景中的声音除了人声尖叫外,也没有真实现场录制所产生的环境噪音。其后有不少网友指出,该视频只是某游戏的视频截取,并非真实画面。
东航:网传压缩飞机维修费用不实
3月21日,中国东方航空一架波音737客机坠毁。网上有自媒体称,东航因上百亿巨亏压力而严控维修费用、压降成本。
据中国民航网报道:对此,东航权威人士表示,网传消息失实,中国东航始终致力于提供安全可靠的维修工程服务,按年报披露数据,其年维修成本在2021年较2019年增加12%。
小编郑重提醒
请广大网友客观理性地
参与讨论、发表观点
不发布缺乏同理心的内容
不轻信和传播不实信息
用实际行动支持救援工作
多个内容平台
严打蹭热点、博眼球行为
微博处置25个调侃坠机灾难账号
抖音、快手提醒用户不要借热点事件玩梗
3月21日,东航MU5735航班坠毁事故令人痛心。而在这令人揪心的时刻,极少数企业却借机搞起了灾难营销。
据媒体报道,山西一家房地产公司制作了失事航班背景宣传图,如此蹭流量、博眼球的无底线行为引发众怒,令人发指。悲剧面前,请守住人性底线,秉持人文关怀,莫要消费灾难,不要为了流量而把悲剧当做营销工具,否则将被世人唾弃。
对此
官方纷纷发声
共青团中央:悲剧面前请守住人性底线
3月21日,东航MU5735航班坠毁事故令人痛心。事故发生后,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批示,各方救援力量迅速集结展开救援。
毫无人性的“灾难营销”必须遏制。要知道,这不仅违背公序良俗,还是典型的违法行为,该落下的鞭子一定要落下去,过于低廉的违法成本,对于胆大妄为的浑水摸鱼者来说,很难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也无法有效警示潜在的违法者不要突破伦理底线、逾越法律的雷池。一个文明的社会,首先是法治的社会,面对这些乱象,有关部门有必要果断出拳、依法查处,让违法者付出足够的代价,倒逼其强化法治意识、守护社会伦理,避免类似乱象重演。
我们在此呼吁,悲剧面前请守住人性底线,官方调查报告未发布前,希望大家理性发言,一起用实际行动支持救援及调查工作开展。
海报时评丨不消费灾难,是对遇难同胞最起码的尊重
2022年3月21日是中国民航至暗的一天,也是无数国人揪心痛苦的一天。21日14时38分许,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执行昆明—广州任务时,在广西梧州市上空失联并坠毁。机上载有乘客123人、机组人员9人。
国内距离最近的伊春空难已过去近12年,此前中国民航已保持了4227天的飞行安全记录。飞机失事消息传来,人们震惊,难过,祈祷,希望机上人员能有生还的机会。无数的人们为素不相识的同胞落泪,为他们的家属忧心,这是灾难面前人们强烈的共情使然,也是我们对生者和逝者应有的人文关怀。
面对灾难,最需要的是救援是帮助,也需要善后和调查,唯独不需要的,是这些特殊的“消费者“。
21日晚,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消息,要求各地区、各单位要切实加强民航领域安全隐患排查,从飞机保养维修情况、飞行天气情况、人员资质、操作技能、空防安全等方面,立即、全面排查隐患。著名的“海恩法则”正是基于飞行安全提出的,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当下,救援、善后、调查和民航领域安全隐患排查,应是并行不悖的。
无数的人们,仍然在祈祷奇迹的出现。而当下我们至少能做到的,是等待专业调查结果,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消费灾难,这也是我们对空难中的同胞和家属最起码的善意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