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中国第一家美容外科医院的诞生作为这个行业的发端,那么我国的医美业已经走过了整整37年。这家医院就是黄寺美容外科医院,成立于1984年。
1990年,黄寺美容外科医院已经成立了6年,已经为8万多名求美者进行了整形美容治疗。
杨沫先生起初也是心存疑虑的:“过去我对美容手术的效果有过怀疑,不知它是否真能改变人的容貌。还以为,美容是不是一种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呢?可是,当我亲眼见到许多男女老少,变年轻了,变漂亮了,欢天喜地地离开这里时,我不禁生出一种内疚的感情:人民生活改善了,追求形体美是一种自然、合理的愿望。这种愿望不仅是一个人的形象美不美的问题,它更是关系到亿万个家庭幸福的社会问题。”
这是作家杨沫先生在30多年前对医美行业的看法。
几十年来,医美行业的技术在飞速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新概念层出不穷,对于医美消费,虽然不是刚需,但是也快速地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人们已经不再把医美消费当作隐私。然而,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们,无论在思想境界、伦理道德、法律意识,还是社会责任感方面,与当年这个行业的先行者们相比,不但一点进步也没有,甚至是大大地退步了。
由此可以看出,当今的涉及医疗美容行业的立法,还有许多亟待完善与补充的部分。一个行业的规范,首先就是有法可依,其次才能做到执法必严。从立法入手,才是彻底整治行业乱象的根本之道。
人类普遍有着美的向往。一泓碧绿的清水,一丛鲜艳的花朵,一片淡淡的白云,漂亮的姑娘、健康的小伙儿……无不引起人们美的好感。美能唤起人们崇高的情感,使人感到生活的喜悦;美给人以活力,激起向上的精神。我从小就喜欢文学,喜欢音乐,喜欢花草,喜看美丽的姑娘。我爱自然美,爱声音美,更爱形象美——尤其是人的形象美。小小的心灵常常执著于美的向往。八九岁时,母亲躺在沙发上琅琅地读着唐诗,我站在一旁听着,朦胧中被那些似懂非懂的诗句感动了,于是也偷偷地读起唐诗来。院子里的海棠花开了,我围绕着那些花朵转呀转,有时忘了吃饭。走在街头,看见美貌酒醉飘逸的姑娘,我的眼睛睁大了,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婀娜的身影,直到看不见了,我还在想那美的有魅力的面孔。
生活创造着各式各样的美。美能给人幸福,给人欢乐,能激励人们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美是世界上的一盏明灯,它照耀着每个黑暗的角落,给人扑向光明的勇气。1989年夏,我因病住进了国防科工委门诊部,在这里偶然间发现了另一种美的创造,1984年,这里设有一个美容外科,后改为美容外科医院。五年来,医生们经过巧妙的手术,为近两万例有缺陷(先天成后天的)的男女同胞改善了容颜。这使我惊异,也使我大开眼界。
年轻人谁不爱美?美丽的姑娘,英俊的小伙子,多惹人喜爱!可是,有的眼睛不够大,眼皮是单的,这就有了美中不足,甚至引起婚姻的苦恼。有的小伙子五官端正,脸上却长了许多疙瘩,这就使他心爱的姑娘有了顾虑。我亲眼见到一个小伙,头发黑黑的,可头顶上却有一大块秃头皮,经医生缝合,不几天,秃头皮不见了,满头全是黑发。还有些刚到中年的人,脸上却出现了深深浅浅的皱纹,减轻了他们容貌的美。这些人一到这个美容场所,许多奇迹立刻出现了,经过巧妙的手术,他们都大大地改变了面容,高高兴兴地离开了这塑造美的地方。
我在治病期间,常和一些前来美容的姑娘、小伙子闲聊。一个满头满脸缠着白纱布的姑娘,露在外面的只剩下两只眼睛和一张嘴。我惊奇地问她这是什么手术?她说她要出国工作,可脸上长了许多凸起的面疮,所以慕名来到这里做面部磨削手术。我心存疑问:磨削一下,绷带一缠,几天功夫,能使长面疮的脸变成什么样子呢?这一天奇迹发生了,她除去了绷带,在我面前出现的竟是一个面容洁净、容光焕发的脸,看了,我真为这个姑娘高兴!我还看到了前来面部除皱、乳房整形、腹壁去脂的众多求美者,出院时他们面部的皱纹消失了,形体的曲线重现了。经过耳闻目睹的件件奇迹,一种新思想在我心里萌动:过去我对美容手术的效果有过怀疑,不知它是否真能改变人的容貌。还认为,美容是不是一种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呢?可是,当我亲眼见到许多男女老少,变年轻了,变漂亮了,欢天喜地的离开这里时,我不禁生出一种内疚的感情:人民生活改善了,追求形体美是一种自然、合理的愿望。这种愿望不仅是一个人的形象美不美的问题,它更是关系到亿万个家庭幸福的社会问题。
想通了,我感到愉快。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访问了美容外科医院方彰林院长和丁芷林副院长。他们告诉我,这里从事美容外科的几位专家,都是大学毕业后搞临床外科的,由于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他们转而研究起美容医学。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已不断获得喜人的成就,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做了美容手术。他们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几年来为近两万名男女患者做了美容手术,从未出过纰漏。我听了,在欣喜中怀着钦敬。不禁在心里赞美:
世界上又多了一种美的创造者,他们把幸福的甘露洒向人间。我爱美好的事物,于是我讴歌美,讴歌许多像方彰林、丁芷林这样的美的创造者。
(1990年1月10日《人民日报》)
医疗美容,需要医疗安全条件的全方位守护。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谨慎对待、理性消费医疗美容项目,追求真正的美。
“热玛吉”“水光针”“线雕”……眼下,一些医疗美容名词流行起来。同时,割双眼皮、垫鼻子等传统整形美容项目仍然受到青睐。在爱美意识的驱动下,一些人尝试通过手术、器械等医疗手段来变美,有的“00后”甚至未成年人也加入其中。然而,通过医疗手段进行美容,风险如影相随,来自消费者的投诉不断增多,给人以警示。
也应看到,有的人盲目相信非医疗美容机构的营销推广,不去了解机构、人员是否具有资质;有的人为节省成本,自行网购药水、针剂,找不具备资质的机构注射;有的人分不清医疗美容和非医疗美容,认为热玛吉、水光针、超声刀、线雕等医疗美容项目“不用开刀”“没有创口”,不需要去正规医疗机构……一些不实信息、不科学理念,误导了消费者,容易让人忽视医疗美容行业隐藏的风险。其实,无论是整形美容还是依赖药物或器械的微整、微创美容,都属于医疗行为,必须遵循严格的医疗安全和质量要求,否则可能会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我国《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按照规定,开展医疗美容的机构必须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主诊医师必须有执业医师资格,护理人员必须有护士资格。同时,有资格的人员也必须在有资格的机构中实施医疗美容项目,不能超范围开展没有审批的项目。从行业实际来看,有些机构使用假冒药品、器械,有的非医疗美容机构、非执业医师违规开展项目、超范围经营,一些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操作。从近年来国家卫健委公布的一些医疗美容违法违规典型案件来看,类似现象并不鲜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居民收入日益增长的今天,“医疗美容热”折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应当牢记的是,美丽要以健康为基础,爱美不能影响身心健康;损害健康的求美不是美容,甚至可能毁容。树立正确的健康观,谨慎对待、理性消费医疗美容项目,追求真正的美,才能规避风险、拥抱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