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024年一季度司法审判工作主要数据新闻频道

央视网消息:2024年一季度,全国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公正司法,加强审判管理,全面提质增效,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司法审判工作总体情况。全国法院受理各类案件1100.3万件,同比增长1.49%,结案874.8万件,同比下降1.32%。其中,诉前调解成功案件249.2万件,同比增长13.91%;受理各类审判执行案件851万件,同比下降1.65%,结案625.6万件,同比下降6.32%。审判执行案件中,受理刑事案件41.2万件,同比增长6.99%;受理民商事案件504.8万件,同比下降0.55%;受理行政案件17.9万件,同比下降3.61%;受理执行案件265.7万件,同比下降2.96%。从地区看,黑龙江、广东、陕西、上海、安徽等地收案降幅明显;山东、北京、西藏、山西、天津等地收案增幅较大,诉源治理仍需常抓不懈。截至2024年3月底,全国法院一年以上未结诉讼案件同比下降56.45%,长期未结诉讼案件清理工作成效明显。

办理诉前调解案件情况。人民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进诉调对接的“调”向前延伸,充分发挥指导调解工作的法定职能。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深入推进,截至3月底,15.7万家基层治理单位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就地解决纠纷24.6万件,大量基层矛盾纠纷实现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总对总”工作成效更加凸显,共3.4万家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7.7万名调解员参与调解工作,同比分别增长13.94%、21.24%。全国法院诉前调解纠纷382.4万件,同比增长13.69%,诉前调解成功249.2万件,诉前调解自动履行率92.66%,诉前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有效发挥。

民商事案件审判情况。人民法院充分发挥民商事审判职能作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形成良好法治环境。诉源治理成效逐步显现,受理民商事一审案件438.3万件,同比下降1.10%。案件数量居前十的案由中,银行卡纠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离婚纠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收案同比分别下降29.26%、24.54%、19.16%、11.04%;借款合同纠纷、租赁合同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买卖合同纠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收案上升,其中劳务合同纠纷、买卖合同纠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同比增幅超过10%。审结婚姻家庭案件41.6万件,同比下降17.24%,人民法院持续加大婚姻家事纠纷诉前调解力度,做实家事审判调查、调解、心理疏导工作,继续开展高额彩礼治理宣传,进一步加强司法引领。审结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13.3万件,同比下降25.41%,人民法院持续加大对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矛盾化解工作的指导力度,加强“府院联动”,联合住房建设等部门就涉房纠纷举行专门会商,推动房地产企业规范经营,从源头上减少纠纷发生。审结银行卡纠纷案件11.4万件,同比下降26.78%,人民法院通过加强对下监督指导和推进“第二号司法建议”深入落实等举措,进一步做好银行卡纠纷诉源治理等工作。

行政案件审判情况。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各类行政案件,把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和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结合起来,力促“政通人和、取信于民”。受理行政一审案件7.7万件,同比下降2.79%。案件数量居前十的案由中,不履行职责、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补偿、行政登记案件收案下降,同比分别下降32.89%、25.29%、20.71%、11.92%;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协议、行政裁决、行政确认、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案件收案上升,其中行政复议案件同比增长46.64%,行政处罚、行政确认、行政裁决案件同比增幅超过10%。各地法院积极延伸行政审判职能,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助力行政机关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等事项中建立决策风险合规评估机制,并充分运用司法建议、行政审判白皮书等形式,对普遍性、趋势性问题提出预警和治理建议,有效防止各类矛盾纠纷发生,“城建”领域一审案件收案同比下降14.40%,“资源”领域同比下降9.9%。随着修订后的行政复议法进一步扩大案件受理范围,进入诉讼程序的复议类案件数量增幅明显,行政复议类一审案件收案6933件,同比上升46.64%,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司法部举办首届行政复议行政审判联席工作会议,不断强化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衔接,促推主渠道进一步发挥作用。

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情况。人民法院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力度不断增强,知识产权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作用进一步凸显。受理知识产权一审案件12.2万件,同比增长3.39%。其中,刑事案件2200件,同比增长38.89%;民事案件11.3万件,同比增长2.34%;行政案件6260件,同比增长14.21%。最高人民法院落实与国家知识产权局“总对总”诉调对接机制,指导上海、福建、海南、广东四地法院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中心开展诉调对接,从源头上减少纠纷发生。受到特定专利权影响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其行为不侵犯他人专利权的案件收案同比增长95.65%,反映出市场主体更加积极运用法律救济途径解除因专利侵权警告而产生的不安状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专利权人滥用权利干扰竞争对手正常经营的情况日益突出,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典型案例进一步明确该类案件的受理条件、审理范围及裁判规则,引导知识产权权利人正当诚信行使权利,帮助市场主体及时消除市场竞争不安状态。

THE END
1.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规定有哪些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2、法律依据:《行政诉讼法》 第五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六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https://www.66law.cn/laws/1787960.aspx
2.最高人民法院行政案件裁判要点汇编200则(中)(2018)最高法行再128号:行政诉讼中的全面审查一般是指人民法院在行政案件审理中,应当对被诉行政行为的事实根据、法律依据、行政程序、职责权限等各方面进行合法性审查,不受诉讼请求和理由的拘束。 53.法院可主动对基础民事争议一并审理 (2017)最高法行申6349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款的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906/07/10582837_1046723144.shtml
3.15.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制度。A.合议B.回避C.公开审判D15.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制度。 A.合议 B.回避 C.公开审判 D.两审终审 15. ABCD【解析】本题考查行政诉讼制度。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选项 ABCD均当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BCD项。https://m.ha.huatu.com/2020/0403/1921770.html
4.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行政规章。A.依据B.适用C.参照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 )行政规章。 A. 依据B. 适用C. 参照D. 参考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感觉和知觉都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的反映,因此她们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A. 对 B. 错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下列()不属于沟通的过程。 A.发送信息B.接https://m.ppkao.com/wangke/daan/21d39267fc4b4329b2418b5b88d59234
5.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原则是什么?一、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原则是什么? 1、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原则 《行政诉讼法》第3条第1款的规定:“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行政诉讼法》第4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https://www.64365.com/zs/949397.aspx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2018第三条?各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审理行政案件和审查行政机关申请执行其行政行为的案件。 专门人民法院、人民法庭不审理行政案件,也不审查和执行行政机关申请执行其行政行为的案件。铁路运输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执行行政诉讼法第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 http://lawdb.cncourt.org/show.php?fid=149032
7.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为了进一步推动跨行政区划法院管辖改革,《行诉解释》根据上述政策法律依据,就跨行政区划法院管辖改革以及需要履行的程序作了进一步明确,铁路运输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执行行政诉讼法第18条第2款的规定。此外,为了解决司法实践中个别当事人利用管辖权异议制度干扰行政诉讼的问题,《行诉解释》明确规定了管辖http://www.sxlawyer.org/newstyle/pub_newsshow.asp?id=29006935&chid=1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