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说课稿(全国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说课稿一、使用教材版本:鲁科版学段:高中化学年级:高一教材名称:《化学必修1》册次:第1册课次: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课程名称: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二、实验器材1.【探究活动一】仪器:光学显微镜、载玻片、激光笔、试管药品:饱和FeCl3溶液、Fe(OH)3胶体2.【探究活动二】(1)液溶胶的制备仪器:烧杯、玻璃棒、激光笔药品:乙醇、NaCl固体(2)气溶胶的制备仪器:烧杯、打火机、纸巾、石棉网、激光笔药品:沸水、空气清新剂(3)固溶胶的制备仪器:酒精灯、试管、试管夹、激光笔药品:蔗糖、有色玻璃3.【探究活动三】仪器:分光光度计,比色皿药品:氯化铝溶液、硫酸铝溶液、硫酸铝钾溶液,浊液三、实验创新要点1.借助光学显微镜帮助学生理解宏观现象后的微观本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胶体中胶粒和溶液中的离子,比较二者的大小,揭示二者本质的区别,从而解释宏观上的丁达尔现象。

2.新增了固溶胶、液溶胶和气溶胶三类胶体的制备实验: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制备胶体,让学生在实验中真实的感受到胶体离我们很近。

四、实验设计思路利用光学显微镜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溶液和胶体的分散质大小的不同,从而理解二者的本质区别,解释宏观上丁达尔现象;通过制备各类胶体让学生了解胶体的多样性;通过分光光度计来测量净水剂的净水效果。

五、实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知道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了解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了解现代仪器分析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类观、变化观、宏微结合、科学创新和社会责任等学科素养。

六、实验教学过程实验教学过程内容分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对应着一组实验探究活动。

环节一:认识胶体,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和鉴别方法,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环节二:胶体的分类和制备,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胶体,走进胶体,培养学生的分类观和变化观的核心素养。

环节三:胶体的性质和应用,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胶体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和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七.实验教学过程【环节一】引入【教师】我们先来看一张照片(图1),为了突出演员?灯光师采用了什么方法?图1【学生】用强光单独照射演员【教师】大家知道形成这种光柱原因是什么吗?这与我们今天学习的胶体知识有关。

现在请大家认真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图2)。

图2【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胶体的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环节二】认识胶体【教师】生活中很多胶体与溶液外观相似(图3),例如豆浆、墨水等。

所以我们常把胶体误认为是溶液。

图3【教师】这有两份液体(图4),同学们能看出哪个是溶液,哪个是胶体吗?图4【学生】不能【教师】现在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以及如何鉴别?请同学们按实验卡1(图5)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图5【学生】进行实验(图6),记录现象图6【教师】哪组来汇报一下实验现象。

【学生】1.步骤1的现象:有光亮的通路(图6第2步)2.步骤2的现象:放大相同的倍数,看到了胶粒,没有看到离子。

(图7)图7【教师】我们知道物质的性质是由微观结构决定的,根据信息(散射光强度与微粒大小有关),请同学们用现象2解释现象1.【学生】胶体粒子大小正好对光产生了强的散射【教师】说的非常好,正是胶粒直径处在1-100nm之间,对光产生了散射作用,才产生了光亮的通路,即丁达尔现象。

所以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的大小,常用的鉴别方法是丁达尔现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微粒大小(光学显微镜观察)的角度来认识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从而理解二者在宏观性质上的不同,培养学生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环节三】胶体的制备和分类一、液溶胶的制备1.Fe(OH)3胶体的制备【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胶体,那胶体存在于哪里,如何获得胶体呢?有些胶体的制备非常简单,例如,将淀粉溶于水形成的就是胶体,但将Fe(OH)3胶体溶于水形成的就是Fe(OH)3沉淀,如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呢,我们看一下实验录像。

【教师】播放实验录像(图8)图8【教师】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只要通过工艺控制分散质直径大小,就可以形成胶体【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物质溶于水不能形成胶体,就必须用特殊的工艺制备,从而引导学生用变化的观念看待问题,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涉及到平衡移动原理,也为培养学生的平衡思想打下基础。

2.氯化钠溶于乙醇【教师】将NaCl溶于水形成的是溶液,将NaCl溶于乙醇形成的是溶液吗?请同学们用实验来证明?【学生】学生动手操作(图9)图9【教师】形成的是溶液还是胶体?【学生】用激光笔照射,出现了丁达尔现象,是胶体【教师】同一种物质溶于不同的分散系中,聚集状态会不同。

【设计意图】1.知道同一种物质溶于不同的分散剂会形成不同的聚集状态。

2.让学生通过变一变,比一比,充分感知物质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变通能力。

二、气溶胶的制备1.雾【教师】像Fe(OH)3胶体和NaCl乙醇分散剂都是液体,叫液溶胶,那分散剂能不能是气体,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实验【学生】动手做实验(图10)图10【老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雾是胶体,其实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图11)都是空气的丁达尔现象。

这类胶体叫做气溶胶图11【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在胶体的世界里,胶体原来离我们这么近,觉得学习胶体非常有现实意义。

2.烟【教师】雾是胶体,那烟是不是?请同学们根据所给仪器和药品(图12)来设计证明结论图12【学生】讨论实验方案【教师】请一组同学上台演示一下实验步骤和结论【学生】上台演示实验(图13)图13【设计意图】学生把生活经验和化学实验相联系,通过该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固溶胶的制备1.有色玻璃【教师】同学们,如果刚才的实验让大家大开眼界,那现在的实验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我要用激光笔照射一下我的手链(图14)。

图14【教师】有色玻璃、烟水晶,宝石(图15)都是胶体,这种胶体的分散剂是固体,叫做固溶胶。

图15【教师】下面我们就用生活中的蔗糖来制备一种固溶胶(图16)图16【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胶体的多样性【教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制备了很多胶体,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胶体的分类和制备(图17)图17【环节四】胶体的性质和应用【教师】通过以上实验,大家已经感受到我们其实生活在胶体的世界里,那胶体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比较广泛的应用是净水,胶体净水能使浊水变澄清。

最后一组将数据合成图像。

大家先了解一下实验步骤(图19),现在大家按刚才看到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图19【学生】动手做实验【教师】这是我们做出的图像(图20),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含铝离子的物质可以做净水剂。

其实我们每天的生活用水都要经过净水这个环节,净水关乎到我们每个人的健康,研究出高效低毒廉价的净水剂是造福全人类的事情,希望同学们以后进行细致定量的工作,为这项事业做出贡献。

图20【教师】含铝离子的物质为什么可以做净水剂呢?这是因为铝离子遇水可以形成氢氧化铝胶体,胶粒小,比表面积大,可以吸附电荷,从而发生聚沉,达到净水的目的。

聚沉在生活中有更多的作用,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教师】也是因为胶粒小,比表面积大,可以吸附电荷,胶体还具有电泳性质,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氢氧化铁胶体电泳实验的视频。

图21【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到胶体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应用,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

【环节五】总结【教师】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图22),我们知道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正是胶粒直径处在1-100nm之间,才会有丁达尔现象、聚沉和电泳等性质,也正是这些性质,才有了相应的应用。

图22【教师】这节课我们使用了哪些实验手段(图23)?除了常规实验,我们还用了光学显微镜,分光光度剂,现代仪器代表里了科技进步,借助仪器可以探究揭示现象背后的实质,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实验活动中继续探索我们未知的世界,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同学们再见!图23八、实验效果评价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提升: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从微观上探析到胶体与溶液的区别,从宏观上辨识到二者的鉴别方法(丁达尔现象),用微观粒子的大小来解释丁达尔现象和聚沉等性质,让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2.变化观和分类观核心素养的提升:从用水做分散剂到用酒精做分散剂,再到用气体、固体做分散剂制备胶体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充分的感受到了物质的多样性,认识到要用变化的观念看待事物。

3.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提升:通过实验,培养了学生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

通过净水实验,号召学生日后能研制出高效、低毒和廉价的净水剂,加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THE END
1.说课稿(最新17篇)说课稿 8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礼仪展风采》,这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本课意在从道德层面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设计分析。 一、教学理念 本课根据新课改理念,遵循在体验中感悟道https://m.hunwen.com/jiaoan/shuokegao/110/110225.html
2.幼儿园科学公开课教案(精选8篇)2.当幼儿解释错误时,教师切勿当场纠正,可引导幼儿讨论,鼓励幼儿在再次实验或寻找相关资料后,再进行讨论。 3.本活动适合在区角或分组活动中进行。因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抽象,故活动应以引导幼儿观察各种现象为主要内容,尽量创造机会让孩子进行交流。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90956.html
3.全国说课一等奖说课稿(精选1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国说课一等奖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全国说课一等奖说课稿 1 说课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掌握抛物线的四种标准方程形式,及其对应的焦点、准线。 (2)能力目标:通过对抛物线概念https://www.yuwenmi.com/fanwen/shuokegao/3725308.html
4.全国数学说课比赛一等奖的说课稿(精选19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全国数学说课比赛一等奖的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全国数学说课比赛一等奖的说课稿 1 一、教材 1、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https://www.ruiwen.com/shuokegao/4937256.html
5.评优课一等奖说课稿(通用8篇)篇1:评优课一等奖说课稿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 说课稿 鹿泉一中 段伟刚 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乙醇。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说明及板书设计。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dj6s4ry.html
6.全国一等奖小学数学说课稿(精选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全国一等奖小学数学说课稿(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国一等奖小学数学说课稿1 https://www.yjbys.com/shuokegao/xiaoxue/2857178.html
7.全国说课一等奖说课稿6篇.docxPAGE 1 - / NUMPAGES 1 全国说课一等奖说课稿6篇 全国说课一等奖说课稿第1篇 一、背景分析 (一)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有关知识的根底上,进一步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的位置和数量关系,为今后学习几何奠定了根底,同时也为证明几何题提供了一个示范作用,本节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227/5120024221010040.shtm
8.音乐课说课稿音乐课说课稿一等奖(十五篇)音乐课说课稿 音乐课说课稿一等奖篇二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欣赏黄河大合唱》,课程选自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讲授内容为《黄河大合唱》其中的三个乐章。根据教材特点我设定了两个教学目标:第一让学生通过欣赏来学习大合唱这种声乐体裁,第二让学生参与到大合唱中,通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https://m.kaoyanmiji.com/wendang/2002574.html
9.关于2018年全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评选结果的通报根据《关于2018年全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具体事项的通知》(邵教通〔2018〕185号)安排,全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于2018年10月12日-13日举行。经评委认真评选,刘静雅等18人获生物组一等奖;周宇生等23人获生物组二等奖;莫晨婕等19人获化学组一等奖;颜佳等20人获化学组二等奖;彭雄波等16人获物理组一等奖;刘https://www.shaoyang.gov.cn/shaoyang/jcjy/201812/a057acfe51a54f74b607f651fcbd95ca.shtml
10.《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设计》说课稿(全国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关键词: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设计 蚂蚁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设计》说课稿(全国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mayiwenku.com/p-40406809.html当前资源信息 学*** 编号: 20220706141924348173 类型https://www.mayiwenku.com/p-40406809.html
11.教学能力大赛资料合集(教案,说课稿,设计方案,实学前教育学说课稿.doc 说课教学 (2).pptx 首都医科大学本专科生理论课授课教案(模板).docx 全国教师https://bbs.pinggu.org/thread-11869958-1-1.html
12.《平均数》优秀说课稿9篇(全文)《平均数》优秀说课稿 第1篇 《平均数》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八册第一单元“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的内容。现在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和目标确定 教材在“简单的数据整理”之后编排了“平均数”这一课,可以看出平均数与统计知识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平均数是统计知识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hqzod7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