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大中小学系统、规范、科学地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特制定本纲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教育体系,系统推进国家安全教育进课程、进教材、进校园,全面增强大中小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提升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坚持和加强党对国家安全教育的领导,增强国家意识,强化政治认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依法开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框架内依法开展教育。

坚持遵循规律。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紧贴世情国情社情,适应不同学科专业领域和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提升科学性和适宜性。

坚持方式多样。充分利用多种资源,专门课程与学科融入相结合,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生动鲜活、易于接受,增强育人实效。

(三)主要目标

通过国家安全教育,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增强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意识,具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初中阶段,重点围绕认识个人与国家关系,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学生初步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掌握国家安全基础知识,理解国家安全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高中阶段,重点围绕理解人民福祉与国家关系,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学生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初步掌握国家安全各领域内涵及其关系,认识国家安全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忧患意识,增强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感。

大学阶段,重点围绕理解中华民族命运与国家关系,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学生系统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树立国家安全底线思维,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强化责任担当。

二、主要内容

(一)总论

主要学习: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论述,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坚持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坚持科学统筹。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国家安全能力。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

(二)重点领域

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以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不断拓展的新型领域安全。

主要学习:国家安全各重点领域的基本内涵、重要性、面临的威胁与挑战、维护的途径与方法。

具体内容:

政治安全包括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方面,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对于保障人民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不断提高全体国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意义。面临渗透、分裂、颠覆等敌对活动的威胁。维护政治安全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

国土安全包括领土以及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安全等方面,核心是指领土完整、国家统一,边疆边境、领空、海洋权益等不受侵犯或免于威胁的状态,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面临境内外分裂势力的挑衅。维护国土安全必须加强国防和外交能力建设。

军事安全包括军事力量、军事战略和领导体制等方面,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和保底手段。面临世界军事变革深入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潜在战争风险。维护军事安全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经济安全包括经济制度安全、经济秩序安全、经济主权安全、经济发展安全等方面,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基础。面临国际经济金融动荡和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挑战。维护经济安全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文化安全包括文化主权、文化价值观、文化资源安全等方面,是确保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独立和尊严的重要精神支撑。面临外部意识形态渗透、消极文化侵蚀、文化自信和向心力缺失等威胁。维护文化安全必须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

社会安全包括社会治安、社会舆情、公共卫生等方面,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面临重大疫情、群体性事件、暴力恐怖活动、新型违法犯罪等威胁。维护社会安全必须健全法制,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应对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等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

网络安全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运行、网络服务、信息安全等方面,是保障和促进信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面临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隐患和网络犯罪等威胁。维护网络安全必须践行“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理念,强化依法治网、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树立网络空间主权意识。

生态安全包括水、土地、大气、生物物种安全等方面,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面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疫情等威胁。维护生态安全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综合治理,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资源安全包括可再生资源安全、不可再生资源安全等方面,是国家战略命脉和国家发展依托。面临供需矛盾大、对外依存度高、开发利用水平低等问题。维护资源安全必须坚持推进绿色发展、利用好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核安全包括核材料、核设施、核技术、核扩散安全等方面,事关人类前途命运。面临核事故风险、涉核恐怖活动、核扩散威胁和核对抗挑战等。维护核安全必须强化政治投入、国家责任、国际合作、核安全文化建设,全面提升核技术能力。

海外利益安全包括海外中国公民、机构、企业安全和正当权益,海外战略性利益安全等方面。面临冲突与政局动荡、国际恐怖主义、重大自然灾害、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等威胁。维护海外利益安全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必须提升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国际合作。

新型领域安全包括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发展探索、保护利用等,是未来国际竞争的新焦点。面临技术挑战、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等问题。维护新型领域安全必须推进顶层设计、加快人才培养、深化国际合作等。

三、实施途径

(一)开设专门课程

(二)开展专题教育

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各领域,确定综合性或特定领域的主题。通过组织讲座、参观、调研、体验式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案例分析、实地考察、访谈探究、行动反思,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验感悟。

(三)融入各学科专业教育教学

各学科专业教师要强化国家安全意识,通过延伸、拓展学科知识,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家安全问题,着力强化学生国家安全意识,丰富国家安全知识;要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掌握国家安全基础知识,结合学科专业领域特点,在课程中有机融入国家安全教育内容,避免简单添加、生硬联系,注重教学实效。

(四)发挥校园文化作用

(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充分发挥国家安全各领域专业人才、专业机构和行业企业的作用,开设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培训师资、提供专业咨询和体验服务等。有效利用各类场馆、基地、设施等,开发实践课程,组织现场教学,强化体验感受。

四、考试评价

(一)评价原则

坚持发展性,强化教育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杜绝随意打分、简单排名。

坚持过程性,激发学生积极实践,提升学生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引导知行合一,避免单一考察知识概念。

坚持多元性,注重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保证评价全面客观。

(二)评价实施

五、管理与保障

(一)组织领导

高等学校党委负责本校国家安全教育的组织实施,在教师配备、经费投入等给予必要保障。

(二)课时保障

大中小学国家安全专题教育每学年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2课时。高等学校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础课不少于1学分。小学、初中、高中(含中职)各学段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安排原则上不少于32课时,要统筹落实到课程标准和教材中。

(三)督导检查

把国家安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明确督导办法。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组织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督导,着重检查教育实效,检验学生思想认识、态度情感、行为表现等方面的状况。将督导检查结果纳入年度考核范围。

(四)专业指导

各级教研部门组织国家安全教育实施途径与方法的专项研究,探索学科有机融入、专题教育设计,有效指导教师教学。

(五)资源开发

(六)师资队伍建设

分级开展大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培计划”、高等学校新入职教师培训、思政课教师培训等各级各类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国家安全意识,提高实施国家安全教育的自觉性。

分层次举办校级领导总体国家安全观专题研讨班,对国家安全教育关联度较高的学科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建设培训者队伍和专家库,提升实施国家安全教育的能力。

鼓励支持高等学校设置国家安全教育专业或开设国家安全教育专业双学位,强化师范专业国家安全教育要求,培养从事国家安全教育专业人才。

THE END
1.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pptx该【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是由【zz12345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国家中小学课程https://www.taodocs.com/p-1034999028.html
2.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于2024年9月15日零时起正式关停,更多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和应用请您登录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https://basic.smartedu.cn)访问使用。 如您在此期间遇到任何问题或需要帮助,请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支撑团队:4001910910。 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https://www.eduyun.cn/
3.中小学课件教学.pptx中小学课件2023-2026ONEKEEPVIEWREPORTING目录CATALOGUE中小学课件概述课件制作技术课件制作流程课件制作工具推荐中小学课件案例分享中小学课件发展趋势与挑战中小学课件概述PART01中小学课件是指针对特定教学内容和目标,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化手段设计的辅助教学工具,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中小学课件具有多样性、交互https://m.renrendoc.com/paper/357127654.html
4.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PPT模板模板找原创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PPT模板模板,就来当图网,提供各种风格的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PPT模板模板下载,更多精美PPT模板,PPT美化服务,尽在当图网!https://www.99ppt.com/Tag_4532687.html
5.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课件Word模板下载编号lgmowwvo本作品内容为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课件, 格式为 docx, 大小1 MB, 页数为2, 请使用软件Word(2010)打开, 作品中主体文字及图片可替换修改,文字修改可直接点击文本框进行编辑,图片更改可选中图片后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换图片,也可根据自身需求增加和删除作品中的内容, 源文件无水印, 欢迎使用熊猫办公。 https://www.tukuppt.com/muban/lgmowwvo.html
6.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课程的配套课件(PPT)多媒体资源和老师们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可以看到相关课程的视频、学习任务单和课后练习,其中学习任务单和课后练习可以直接下载。但如果老师们想获得该课程的配套课件(PPT)、多媒体资源和教学设计,该如何操作呢? 接下来以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济南的冬天(第一课时)”为例,通过图示给大家讲解。 https://yuanzhuo.bnu.edu.cn/article/1084
7.中小学免费网课学习入口中国教育资源免费课件中小学免费网课学习入口|中国教育资源免费课件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国教育资源网免费课件: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怎么登陆?中国教育资源网免费课件在哪里找?下面跟着小编具体来看看吧!http://www.zgjsks.com/html/2021/jjw_0914/569984.html
8.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免费网课app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国家推出的免费网课的教育平台,统一所有中小学的教育资源,并且统一的推出免费网课,还有众多课件,让教师可以在线教学,通过统一的教育上课视频,可以更好的进行网课教育,会有众多的教育资源都可以查看,所有的课程安排、考试试卷、课后练习等一系列教育方式都可以在其中完成,具有很好的线上教育方式,http://www.downcc.com/k/guojiazhongxiaoxuezhihuijiaoyupingtai/
9.计算机调研报告(通用12篇)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都设立了计算机或电子信息类的专业,建立了计算机教室和计算机网络,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课程。教育部制订了全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指导纲要,全国中小学校都将逐步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为我国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源。https://www.oh100.com/a/202303/6298022.html
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发展分析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涵盖思想品德、法制教育、艺术赏析、人文历史、国学经典和课程学习6个类别,通过电视频道、官方网站、“长安书院”官方App、CETV微信公众号等全媒体平台,与全国广大师生家长守望相助、共同战“疫”。 基于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资源,服务学生学习。云平台资源共包括10个板块,涉及https://www.ceeia.cn/news/detail_3517.htm
11.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精选25篇)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员,我很幸运参加了20xx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远程训练项目的国家训练计划信息技术训练。其训练模式新颖,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许多教师不出门就能享受优质的学科训练资源,共享网络学习资源,大大提高训练质量。在这次河北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训练中,我们从观看视频、阅读资料班的交流讨论、集中答疑作业https://www.cnfla.com/xindetihui/2650506.html
12.?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义务教育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标准》是国家、省、地(市)、县(区)组织开展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参考,是各级教师培训机构、教研机构以及中小学设置语文教师培训课程、开发和选择初中语文教师培训课程资源的基本依据,也是中小学语文教师规划个人专业发展和自主选择培训课程的根本指南。https://xxq.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756602
13.学习课程心得体会15篇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感受与鉴赏”修改为“感受与欣赏”,“创造”改为“编创”,更加适合了小学孩子们的身心特点,降低了本领域的标准要求;更加注重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教学,在每学年应背唱的歌曲中要求必须有中国民歌1-2首……这些变动,经过了专家们近三年的调研才完成,实在是不容易,这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https://www.fwsir.com/Soft/html/Soft_20230330092311_2616766.html
14.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简报第2期(2018年4月)聚力“微师培”,提速信息化——记职业教育“微师培”课程资源建设活动32 破冰前行,共谋智慧职教——记成都市职业教育信息化曁职教联盟研讨活动33 成都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工作会召开35 多元理解共生——记成都市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实验学校(基地)年度工作经验交流会36 https://www.cdjky.com/contents/165/10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