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这一挑战,我积极参与并实施了双师课堂助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模式的实践探索。在该模式下,学生利用平台提供的课程资源进行预习,这不仅有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显著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经过近两个学期的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在讲解环节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解答同学的疑问,并从多个角度剖析知识,这一过程极大地锻炼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如今,课堂上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紧跟老师的授课节奏,从中获得成就感,进而激发了他们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课例实施
图1教学流程图
实施路径
实施路径主要由五个教学环节及课前、课中、课后三次输出组成。五个教学环节为导学引领独立预学;答疑解惑精准备课;合作探究师生共学;当堂检测达标测学;以生为主分层推进。
(一)导学引领独立预学
图2导学引领独立预学
图3讲给你听
(二)答疑解惑精准备课
(1)学生提出预习中的疑问,教师在线答疑,解决学生自学盲点。
预习时有学生提问:"在口算80÷20时,为什么是8个十除以2个十等于4,这个4为什么是4个一,几个十除以几个十为什么得到的是几个一呢"这时我就引导学生用小棒图学生圈一圈帮助理解算理。
(2)我将问题分为共性问题和个性化问题,分别在课堂上和在线解答,实现课上重难点目标的精准确定和对学生的一对一指导。通过学生导学单提出的问题,发现很多学生都有这个疑惑,我就把这个问题设计在我的教学设计里。
(3)我参考重庆科学城富力南开小学王馨瑶老师《口算除法》一课进行备课,准备课件,整合资源库,精准定位学生难点。
确定了本节课教学目标:
1.开展圈一圈、摆一摆的活动,理解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口算的算理掌握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比较不同除法口算的算理和算法,理解除法口算的算理和算法的一致性,培养学生推理意识和运算能力。
3.探索口算的算理、算法,运用口算解决问题,获得探究和思考的成功体验,感受口算的简便和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整十数、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口算的算理,掌握整十数、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口算的算理和算法的一致性。
图4作业批改
(三)合作探究师生共学
1、谈话导入交流共学
师:孩子们,昨天都跟着平台里的课程进行预习了吗请和同桌交流一下你通过预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拿出导学单进行交流,关于口算除法,整十数除以整十数,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1.80÷20=,借助画一画、摆一摆或算一算的方法尝试计算。
图5画一画摆一摆算一算
2.150÷50=
3.想一想:
83÷20≈80÷19≈122÷30≈120÷28≈
图6学生上台交流预学成果
2、核心问题研讨共学
课堂共学以分析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立足点,通过了解课前预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并结合问题的变化与深入,带给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交流,引导学生合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掌握技能与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潜力、思维能力和平等合作的良好学风。
(1)教师就新学内容提出核心问题:问题一怎样计算80÷20;问题二怎样计算150÷50。学生围绕问题毛遂自荐上台进行自主讲授(第二次输出)或者讨论。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的方法(学生课前跟着平台里北京小学李华老师讲授的《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进行自学计算的方法。)
图7学生自主讲授
学生讲述完这道题的计算方法后教师总结这些计算方法:
第一,将算式转化为几个十除以几个十,用表内除法计算。
第二,想乘法算除法。
(2)运用所学解决新问题
老师再次提出问题:150÷50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提出新问题,学生再次上台讲解例2
图8学生上再次台讲解计算方法
(3)对比观察例1、例2
我们学习了例1和例2,对比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在计算整十数除以整十数,几百几十数除以整数都可以用,想乘法算除法和表内除法进行口算。
图9借助平台优秀设计辅助课堂重点教学
图10播放平台课程突破难点
通过观看平台视频课程得出结论:当除数和被除数计数单位相同时,可以忽略计数单位,直接用计数单位的个数相除,这也是一种转化,转化计数单位转变成除数是一位数的。
此时我提示学生计数单位是学习数这个的板块的核心,并带领学生找到了口算除法的相同点。梳理能让独立的知识点串联成线,逐步形成知识网络。
3、小先生制学以致用
共学时采用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教师与学生,角色相互转换,让学生当"小先生"即知即传、即学即教,给学生尽量多的讲授机会,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富有主动性、积极性。
这节课的例1和例2都是由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的计算方法,再提问班里的同学对自己的方法有什么疑问或补充。
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如小先生们分别以不同的方法讲解"150÷50=3",就是平台前置学习打下的基础,例如,在学习"150÷50"这一计算时,学生通过平台前置学习了解到整十数相除的概念和方法,这为小先生们借助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方法来类比推理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计算提供了基础。
图11上课时的"小先生"
(四)当堂检测,达标测学
在新课结束前5分钟左右,学生拿出达标单进行达标测试,计时3分钟,当堂检测学生学习情况。
图12环节四:达标测学
达标测试布置了三道分层题目,重点检测学生对口算除法掌握的情况、对算理的理解以及检测除法估算的能力。
第一题考察学生1、逆向思维能力,要求学生通过思考几个20是60来得出商,这是一种逆向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直接进行除法运算,锻炼了学生从乘法角度逆向推导除法结果的能力。2、知识迁移能力,学生需要将表内除法"6÷2=3"的知识,迁移到"60÷20"的计算中。
第二、三题考察学生口算能力和运算准确性。学生需要快速在脑海中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判断每个选项的正确性,这对学生的口算速度和准确性是一种考验,避免出现计算失误或对概念的错误运用。
图13学生自己评讲达标单
(五)以生为主,分层推进
新课学习结束后,教师设计包含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开放性作业,旨在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促进深度理解和应用,学生回家后将知识复述给父母,检验理解并培养沟通技巧,"第三次输出"所学知识。
本节课教师布置任务:回家后把今天所学知识将给家长听一听,想一想你还有哪些没解决的问题吗
图14第三次输出
(六)三次输出,家校协同。
1、课前输出:学生完成导学单后,向家长讲述预学内容,这一过程不仅增强了学习的互动性,还促进了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2、课中输出:课中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交流答疑等方式,将预学时输入的内容再输出出来,实现深度学习。
3、课后输出:课后教师布置开放性作业,如用思维导图梳理学习内容,整理错题本、撰写学后记,并向家人复述所学内容,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次输出机制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不仅实现了家校协同教育,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施心得
本节《口算除法》的授课中,采用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进行双师课堂自主学习的模式。课前以平台视频中北京小学李华老师作为课前预学的主讲老师,课中学生自主交流,教师适时引导提问或学生在交流中出现问题,提出问题,集体解决,完成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现对本节课的备课和教学进行反思:
使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进行双师课堂自主学习的模式的优点:
2、课中的学习,多次进行的生生交流,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课中使用视频打点功能,截取重庆科学城富力南开小学王馨瑶老师讲解的在计算中统一计数单位的作用,体现了新课标计算的一致性。
实施成效
从学生角度来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课程内容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第一次输出在讲解过程中,学生在解释不清楚或者卡壳的地方,可重新回顾学习资料、平台课程,进行查漏补缺。在课堂上的交流(第二次输出),学生交流不同算法,体现出算法的多样性在交流中再次学习。回家后给家长讲本节课所学知识(第三次输出),再次加深当天所学内容。通过三次输出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学会用简洁、清晰、易懂的语言重新表述所学内容,确保了真正理解和掌握。
本学期,班里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大幅度提升。班级成绩也有了提升,特别是平时成绩稍弱的孩子,平时作业正确率明显提高。
总体而言,智慧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双师课堂助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为我的课堂带来了积极的变革和显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