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浪潮正汹涌澎湃,高阶思维能力已成为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教育人如何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对于时代新人的培养和社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2023年11月26日,“价值与重构——指向高阶思维的学校课程创生”2023中小学课程建设与发展大会暨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第十六届教育研讨会在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天环校区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指导,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主办,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承办。
本次大会以“价值与重构——指向高阶思维的学校课程创生”为主题,围绕课程建设的逻辑源点、育人根本和创新路径等重要教育问题展开探讨,旨在构建具有高阶思维导向的学校课程体系,共谋教育教学实践的最佳策略。
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南京、深圳、郑州等全国各地六百余名领导、专家、教育工作者齐聚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参与此次学术盛会,三千余人通过在线直播直击论坛现场,线上浏览量达八万余次,省、市多家新闻媒体对此次盛会进行报道。
出席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领导嘉宾和教育同仁有:
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院长谢文辉
成都七中老校长、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特聘指导专家王志坚
上海市金瑞学校总校长、金茂教育研究院院长程红兵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罗清红
成都高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局长蔡华红
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李建萍
南京中华中学校长朱征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副校长、南校区执行校长李齐玲
郑州市第七初级中学教育集团校长闫凯
上海市青云中学副校长贺婕
南京中华中学雨花校区执行副校长陈义永
成都七中教育集团总校长、成都七中党委书记、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名誉校长易国栋
成都七中校长张翼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党委书记、成都七中副校长李笑非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校长石敏
还有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南京、深圳、武汉等省外友好学校,成都七中教育集团学校,“四川云教”成都七中初中学校联盟,四川省李笑非卓越、鼎兴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学校以及省内近百所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校长石敏主持开幕式。
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李建萍主任致辞。李建萍主任在讲话中指出,三十多年来高新教育伴随着区域经济增长快速发展,也深刻印证着教育是一个社会、一个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是软环境,更是生产力,在教育规模外延式快速扩张的同时,需要教育人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式高质量提升。
成都七中教育集团总校长、成都七中党委书记易国栋致辞。易国栋书记介绍了成都七中教育集团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多年办学中形成的“七中现象”,并谈到独行速,众行远,德不孤,必有邻,高阶思维是人工智能时代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学校需要紧跟时代并努力站上时代前沿,希望大家在本次活动中能深入切磋、携手共进。
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员曾亮主持专家讲座及主题论坛。
《拓展思维边界,成就优质课堂》
上海金瑞学校总校长,金茂教育研究院院长程红兵带来专家讲座。程红兵校长指出,培养高阶思维,一是要让学生置身矛盾冲突的思维情境中。他强调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思维。当深层思维产生,才能避免简单记忆,促进思维自由。教师要努力使学生思维增值,让教学变成对话,提升教学的品质。二是不断追问迫使学生深度思考。他认为老师要于无疑处生疑,拓展学生思维边界。教师的学术修养,决定了教师的思维边界,教师的思维边界,决定了学生的思维边界,教师有学术修养才有深度追问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要深入思考、钻研。三是多元信息促进学生多元思考。高阶思维中一个重要指向是有判断的能力,需要教师有多样化视角,将知识在比较中呈现给学生,“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实现多元思考,包容异己。
《搭建资源融合平台,激活师生创新思维》
《指向高阶思维的学校课程创生的深高模式》
《为了学生的持续发展:素养导向的学校课程创生》
研讨会间隙,墨池艺韵学生艺术素养展演拉开帷幕。学校银杏管乐团合奏《珠穆朗玛峰》,在古老神秘的西藏,在寂寥悠远的高原,与雪山赴一面之约。
学校艺术组刘恩哲、吴珂老师演唱歌曲《领航》,唱响教育人的初心与担当。
学校川剧社团原创校园川剧《金沙-太阳神鸟》,将说唱的艺术形式,与川剧“变脸”的绝活相结合,引领观众跨越时空,感受古蜀文明的魅力。
学校艺术节的优秀作品也登台展演,歌曲《Youraisemeup》,让我们满怀希望,迎接未来。舞蹈选段组合《境》,将民族舞与芭蕾巧妙衔接,呈现或灵动、或热情、或优雅的艺术之美。
学校合唱团带来《莫尼山》,用悠扬的歌声为我们展开草原上千年岁月流转,赤城守护生命的画卷。
学校舞蹈团演绎《锦绣饶影》,将悠久的传统文化,蜀绣的古老技艺,融入顾盼生姿的舞蹈中。
在教学楼大厅,学校美术学科的两个特色课程“融古铄今博物致知——博物馆美术课程”和“天府风物志——文创课程”也在精彩呈现。
成都市高新区教研员冯小琼主持课程论坛。
主题一:基于真实情境的学科实践《构建“人通心通”教育生态赋能课程高质量育人》
《创设真实情境,开展以生为本的数学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探究活动》
郑州市第七初级中学物理教研组长罗莹莹从“意义与价值、问题与策略、活动及案例”进行讲述。罗莹莹老师表示,实验是一种精神、态度、方式、思维、品质,郑州七中坚持实验教学,着力破解实验教学困局,通过在“演示+学生实验”中开发自制教具,带领学生溯源知识规律得出过程,利用身边的物品开展实验,优化实践性作业,积极拓展课外实验,推进“学科活动+社团课程”等方式,引导学生成为积极的研究者,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主题二:指向问题解决的综合学习《聚焦核心素养培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
《指向问题解决的综合学习——中学生数学建模的实践与探索》
《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连接:博物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专家点评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李松林进行专家点评。
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道路上,我们携手共攀更高峰,交流互鉴,丰盈教育内涵,以更深邃的眼光展望教育的未来,不断探索高阶思维创生课程,迈向更宽广的天地。初心恒久,征途漫漫,我们仍将携手共赴,为教育的美好明天共同努力!
学校地址:成都高新区天环街199号(天环校区)成都高新区荟锦路63号(锦城校区)邮政编码: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