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

春播沃土孕,秋获仓廪实。三年来,卧龙区各学校在国家、省、市、区组织的科技竞赛活动中频频获奖。

南阳市第六小学7名学生在2023年全球发明大会河南选拔赛上获得铜奖,两支参赛队伍在第11届校园发明创意作品征集活动中荣获大赛银奖和铜奖。

南阳市第一完全学校学生在2023年世界机器人大赛-青少年机器人大设计大ENJOYAI赛项-河南省选拔赛中,包揽冠军、亚军和季军。

南阳市第五完全学校在2023年全国科普科幻作文大赛中,共有87人荣获全省一等奖,29人获得全国奖项,其中7人荣获全国科普科幻作文大赛总决赛一等奖。

南阳市第一、第五、第九完全学校和南阳市八中、九中、十二中、十四中、六小、十四小、十七小、二十一学校等先后荣获“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科普教育明星学校”等称号。

卧龙区作为南阳市唯一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彰显了卧龙教育特色发展的迅猛势头,必将谱写新时代卧龙教育更绚丽的篇章。②5

创新评价机制激活力

教育评价是促进科学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

为推进科学教育一体化,2023年6月,卧龙区出台激励性评价制度,以评价倒逼科学在中小学中“副科”地位的改变,形成全社会重视科学教育、参与科学教育的良好氛围。

丰富评价形式,形成涵盖全面的科学教育评价格局。自“双减”政策落实以来,全区各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全面落地。卧龙区教体局要求各校必须将学生科学素养纳入评价细则,形成涵盖全面素养的中小学一体化评价格局。

统一竞技平台,构建中小学一致与关联的评价展示平台。卧龙区教体局基础教育科牵头,成立中小学一体化设计科学教育成果展示平台。卧龙区每年举办“科技月”活动,还面向部分学生,以教育部公布的科学类竞赛白名单为基础,搭建“国家—省—市—县(区)—校”五级竞赛平台,形成中小学贯通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大手笔投入场馆建设

科技点燃梦想,校园科技场馆是全区青少年筑梦未来的理想之地。

近年来,卧龙区将科学教育校内提质和大中小学衔接贯通等作为科学教育的抓手,拓宽学生视界,培养学生科技素养和创新思维,中小学校园劲刮“科技风”,科技创新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田,推进了卧龙区科学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知行创客中心。南阳市第一完全学校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建设知行创客中心,中心主要分为三部分:科技长廊、3D打印手工制作实验室、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其中,科技长廊主要以展示和演示为主,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光的折射反射等神奇的物理现象;3D打印手工制作实验室充分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三维建模和空间想象能力;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充分开发学生的scratch编程和python编程能力。

——“诸葛气象站”。去年3月,南阳首个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诸葛气象站”在南阳市第一完全学校揭牌。全区学校以此为平台,大力开展气象科普讲座活动及气象游学实践活动,将课程链从“课堂教育”延伸到“实践教育”和“活动教育”中,让学生零距离感受气象科技的奥妙。

——校园科技馆。南阳市第五完全学校校园科技馆于202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900多万元,展厅面积2000多平方米,是河南省目前投资规模、展厅面积最大的一家。科技馆的8个展厅以及科学名人长廊、标本展示区、心理健康展区,让学生感知新科技带来的全新体验。

——卧龙区中医药文化实践基地(仲景园)。卧龙区依托南阳市第五完全学校建设的豫西南知名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基地,一期工程占地8000平方米,建设有百草园、仲景文化长廊、仲景学堂、中医标本馆、中药炮制体验区、耕作区等,植根卧龙,服务南阳,面向全省,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科学教育研学项目和课程。

——科技创新基地。南阳市第二十一学校将综合功能大楼二楼打造为科技创新基地,开设手工制作科技活动室、创客室、自然仪器室、科学实验室、计算机专用教室和大型多媒体专用教室,既有国际知名的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简介,也有科技、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常识介绍,还有历年在科技比赛中获奖同学及其作品的展示,营造浓郁的科技氛围。

——生涯教育中心。南阳市第八中学于2015年被列为河南省普通高中生涯教育试点学校,先行先试,推行生涯教育课程。生涯教育中心设立了生涯测评教室、模拟银行教室、模拟联合国教室、模拟法庭教室、生涯团体活动教室、学生职业体验教室、南八文创铺子等,成为学生生涯实践基地。

构建科学教育大格局

卧龙区以科创项目为载体,构建“一体两翼”十大课程体系。

“一体”即以国家课程为主体,“两翼”即以区域特色课程开发和未来英才课程开发为腾飞之翼。区域特色课程围绕张衡科技、仲景文化、南水北调、月季培育、汉画研究等地方特色构建科学教育五大课程体系;未来英才课程开发了编程与算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习、创客与硬件、动漫与游戏、光学与智慧等培育未来英才的五大课程体系。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引进科学教育专家团队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流动科技馆、科技节等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前往校外科学教育场馆或基地,进行场景式、体验式科学实践活动,以此丰富科学教育内容。

搭建适合中小学生的科创赛事平台,引导学校发展科技社团,鼓励青少年开展科创实践活动,投身科学研究,构建全学段衔接课程,探索深化科学教育发展的创新路径。

新年纳余庆,卧龙传佳音。

日前,教育部公布首批124个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名单,河南省3地入选,卧龙区成为南阳市唯一入选县市区。这是卧龙区继2023年荣获河南省首批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改革先行区、河南省五育并举试验区后的又一“国字号”殊荣。

孕育优质教育的沃土

“这项殊荣,不仅是对卧龙区基础教育的肯定,也是对卧龙区委区政府在政策倾斜、设备投入等各个方面不遗余力支持卧龙教育建设、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肯定。”卧龙区委书记吕志刚表示,这是卧龙区坚守育人初心使命,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所贡献的卧龙力量。

卧龙区是智圣诸葛亮的躬耕地,科圣张衡的家乡。开展中小学科学技术教育,卧龙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卧龙区委区政府把教育放在全区战略引领的位置优先发展,明确提出办好“具有卧龙特色、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的教育品牌目标,开启了卧龙教育发展新征程。尤其在对科学教育的投入上,卧龙区委区政府更是不遗余力,卧龙区区长杜勇在接受采访时说:“卧龙区对科学教育的投入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确保实验区建设的顺利进行。区政府每年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对中小学科学教育考核评价确定为'优秀’的单位、学校进行奖补。”

卧龙区教体局把区委区政府的强力支持,转化为狠抓落实的强大动力。卧龙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高亮表示,在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方面,卧龙区教体局以创建科学教育实验区为契机,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思路,持续深化“大中小学衔接贯通”一体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具备卧龙特色的新时代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勇毅前行,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取得了可圈可点的经验和成绩。2023年,全区先后有12所学校获得“河南省中小学创客教育示范校”“河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河南省科技活动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3000多人次在全国机器人大赛、河南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和市区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南阳市机器人编程大赛等科技活动中获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科学素养。

THE END
1.喊你一起玩”——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学生科学实验锦集(25)鼓楼区全面推进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努力提升中小学校科学教育水平,拓展科学教育活动资源,构建丰富多彩的学生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创新探索的科学舞台,全区域开展“课后科学小实验”活动。 在当今时代,科学实验技能的培养对于小学生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NzIwMjA4Mw==&mid=2649475038&idx=3&sn=cd6b469b2af5d4eb1fdb550dbb4483a0&chksm=f1832b6e8da0a7f5f71fe76418c868de1f2799ae17f59d3f08fcb4f07bb6f2642b7f1f26142d&scene=27
2.教育部公布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名单央广网北京2月1日消息(记者冯仪)近日,教育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通知》(教监管厅函〔2023〕12号)要求,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基础上,成立专家组,对推荐材料进行审核,并履行相关程序,拟确定124个实验区、994所实验校。为加强东中西部协同探索,拟以协同组形式开展实验https://www.163.com/dy/article/IPRQN2RB0514R9NP.html
3.省教科院附小入选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杭州新闻中心这两天,教育部公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名单,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入选。 对于科学教育,学校一直很重视,在课程融合创新、科教资源建设、教师专业成长、实践活动开展等多个维度,不断探索和深耕。 先来说课程。学校利用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优化教材结构,并利用项目学习,优化了课堂,提升了教学质量。https://hznews.hangzhou.com.cn/kejiao/content/2024-04/03/content_8710638.htm
4.这个全国性中小学论坛在十二中举办中小学导读:2024年5月15—17日,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第一协同组协同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在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成功举办。 为了落实国家人才发展战略,探索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有效路径;扎实做好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科学教育协同发展,推进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跨区域协作。2024年5月15—17日,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http://www.edutoutiao.com/zxx/15024.html
5.2023年12月《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申报表》.pdf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申报表 省(区、市)、兵团:地市(区县):学校: 地市(县)级教育政部门 姓名:联系电话 联系人 姓名联系电话 校长 职称电子信箱 姓名联系电话 科学副校长 职称电子信箱 联合申报单位 (如无,可不填写) 实验校简况 学校性质 (小学、初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113/8110057121006025.shtm
6.东莞中小学科学教育案例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案例南方+下来,以申报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为契机,积极构建完善的科学教育工作机制,优化科学教育发展规划,强化区域性科学教育基地和“双特色”项目建设,实施科学教育提质计划,以及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等措施,形成具有东莞特色的“上下贯通、内外融通、部门联通、人人参与”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新格局。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1/15/c8504476.html
7.上地实验小学走进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作为上地学区“大中小学协同科学教育、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第四届科技节承办高校之一,9月27日,上地实验小学师生及家长一行40人走进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中心为学生量身订制了科学家精神讲座、制作类科学实践活动项目,通过活动激发青少年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https://news.ustb.edu.cn/info/1114/59873.htm
8.襄阳市新华路小学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校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示了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名单,襄阳市新华路小学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校。 近年来,樊城区教育系统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坚持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参与科技发明创作,让科技教育作为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 https://hb.cri.cn/2024-02-05/b4f94234-24a6-b6b5-a6e4-6ec74ad6448f.html
9.重建生态:价值与系统的力量——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11月启幕曹培杰(博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副主任) 一节课就是一个世界 胡马(广东省东江广雅学校敦敏少年中医传承学院院长) 有“戏”的教育更精彩 何家伟(著名导演,新加坡第一个专业偶剧团“十指帮”的创始人) 让孩子在真实场景中学习 陈杭(杭州云谷学校小学科学首席教师) 在这所自带“科学”基因的https://sghexport.shobserver.com/html/toutiao/2020/08/26/250533.html
10.全国协同教研!泉州市晋光小学参加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校第十一近日,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第十一协同组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特色科学课程设计与实施案例分享”,泉州市晋光小学及协同组共20所全国各地的学校参加此次活动。活动以线上直播与线下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协同组各校代表分享了他们在特色科学课程设计与实施方面的宝贵经验和成功案例。 https://finance.sina.cn/2024-12-17/detail-inczttzv1774125.d.html
11.科学教育工作计划其次,将科学教育落实到艺术、体育、劳技、社会实践,学科课外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展示其创造能力的舞台,鼓励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小设计、小实验,培养学生自信心、好奇心、灵活性、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和交际能力。https://www.9136.com/shiyongwendang/gongzuojihua/109164.html
12.我市入选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优秀案例近日,我市科学教育喜讯连连。教育部公布全国“双减”及科学教育工作优秀案例评选结果,我市《江苏无锡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培育未来卓越工程师》入选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优秀案例。从省教育厅传来好消息,无锡市被拟推荐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 近年来,我市把工程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一方面,着力推进实施,形成无锡https://wxrb.com/doc/2024/01/31/331678.shtml
13.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技能秋风丝丝凉,学习正当时。长清区实验小学一行10人,在德育处主任张莹莹的带领下,分别于9月19日,20日赴济南参加了“新时期全国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与家庭教育指导高级研修班”。 培训会上,张国宏老师聚焦家校共育这一主题,做了题为《新时期家校共育新策略——班主任如何“借力家庭与家长”的思考》的分享。林志超https://cqsyxx.jndjg.cn/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id=66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