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是英文“DESTINATIONIMAGINATION”的缩写,原意是“目的地想象”。这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旨在培养青少年实际创新能力的国际性教育组织,成立于1983年,为各年龄段的青少年提供教育服务已有三十年。DI协会总部设在美国的新泽西州,目前全世界已有七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参与DI赛事及各类活动。
DI作为一项先进的教育项目,适用于从幼儿园至大学的青少年儿童。DI始终坚持创新思维的教育理念,引导孩子的创意性思维和判断性思维,培养他们创意、团队合作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参与者在过程中会被不断地挖掘出不为自己所知的天赋与潜能,使其能够更好地了解自我,发现自我,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自己。
每个DI团队由5-7人组成,每个队员不一定是班级成绩最好的,但是他们各赋特色,在DI团队中绝对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都有各自的角色和分工。优秀的团队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解决困难的能力,缺一不可。队员之间相互合作、协调分工,通过动脑创新和动手创作,能出乎意料地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通过这种团队的训练,不仅让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增强,还能更好地去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变化
课程内容简介
一直以来,各个学校以及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们创新思维的提升和训练。在各个学科中,孩子得到的思维创新训练比较单一,在DI课程中,孩子们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全方位地来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赋予孩子们的是一个空间和展示平台,在鼓励孩子们动手动脑的同时来表达出自己的能力。
在提升孩子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结合我校特色和学生个性化需求,设计以下的课程结构:
面向全体学生:由科学教师在科学课上渗透
面向部分学生:由DI教师组织形成专门的DI社团课程
不定时周六09:00-16:00
地点:DI教室(科学实验室二)
人员:DI教师和社团学员
在科学课上,教师结合新课标,在提升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实验的同时学会创新和表达。
在DI社团课中,辅导学生学习包括科学实验、美术艺术、肢体语言表达、音乐表演、剧本创作、手工制作等技能。
课程实施情况简介
《DI》是比较全面的创新思维训练课程,其特点有:
1、涵盖的知识点多,且具有前沿性;
2、工具、材料零碎多杂,但基本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物品,花钱少;
3、对于问题的处理与“常规”背道而驰,却效果更佳;
5、学生是主体,教师只能辅助传授学生基本技能,不能参与问题解决;
6、特别重视团队合作。
根据以上特点,和学情将结合,设计了本课程的主要实施方式:
1、课外阅读----除了上课,社团成员每天都要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量来增长知识储备;
2、二次利用----平时让孩子们多收集能二次利用的任何物品,多思考如何二次利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解决各种问题,同时能养成不浪费的良好习惯;
4、自己解决----让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自己动手,尽量不依赖长辈或同学;
课程发展困难与规划
本校的DI课程开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确实不少。
1、师资问题。虽然我校各个学科的优秀教师非常多,同时也在不断参加全国的DI教师培训,但是对于DI的理解也是刚刚开始,目前只有2位教师考取了DI全国赛的裁判资格证,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存在课务安排问题。
2、材料收集。刚刚也提到了,DI课程训练中用到的工具和材料基本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物品,虽然花钱少,但是收不齐。在训练过程中往往出现找不到需要的材料或者与我们需要的不符合,导致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孩子们不知所措,这就对孩子们随机应变和创新能力要求非常高,平时训练的强度就很大。
引进DI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孩子们的潜力,在此我们做了如下规划:
1、结合DI精神和学校特色,不断改善DI课程教学方式,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让孩子们在乐趣中学习和成长。
2、充分发挥我校优秀教师的个性特长和本校资源,带领孩子们全方位发展。
开课情况
鄞州区实验小学DI课程安排
挑战
团队挑战
级别
小学
学生人数
48
周课时
9
预计学期总课时
180
周三,7:30-8:30,12:00-14:00
周六,9:00-11:00,12:00-16:00
授课地点
DI教室
教学用具
(书、材料等)
即时挑战汇编、旅程指南、DI校园课程实验教材等
这是目前我校DI社团的课程安排
学生人数是指每周DI社团课的学生,不包括科学课上学习DI的学生
学期总课时是按照每学期20周来计算,周末训练不定时,主要根据赛事而定
成果
这是我校开展DI社团的第五年,经过各位社团教师和学员的共同努力,每年有2-3支队伍参加宁波市校间挑战赛,都名列前三。每年确保有第一支队伍参加宁波市团队挑战赛,并赴北京参加国赛,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每年暑假,我校还积极承办鄞州区DI校间挑战赛和暑假夏令营比赛。
以下是比赛获奖和参加活动情况:
序号
比赛地点
比赛事项
学员名单
1
2015.11
高新区青少年宫
DI宁波市青少年创新思维活动,《吉祥宝贝》获团队挑战一等奖
王杰、丁宣尹、俞雯清、傅一豪、高毅、麻涛涛、金宁
2
2016.12
北京
2015年中国区DI赛,《吉祥宝贝》获小学级别挑战题C三等奖
3
2016.04
海曙外国语学校
央视节目《大手牵小手》录制
4
2016.06
DI宁波市青少年创新思维《校间挑战》赛,小学组《无线通讯》三等奖
王杰、俞雯清、丁宣尹、傅一豪、李旭、王逸欣
5
2016.07
鄞江华光学校
鄞州区青少年科技夏令营,DI即时挑战二等奖
王杰、丁宣尹、俞雯清、傅一豪、李旭、王逸欣
6
鄞州区青少年科技夏令营,DI即时挑战三等奖
王绪忆、陈皓天、袁源、何小帅、蒋姝、俞清心、陈羿帆
7
2016.11
DI宁波市青少年创新思维《团队挑战》赛,《同心协力队》获团队挑战二等奖
王逸欣、裴子阳、何小帅、俞清心、张晗、曹之渊、叶天乐
8
2016年中国区DI赛,《同心协力队》获小学级别挑战题A三等奖
2017.05
DI宁波市青少年创新思维活动,《一鸣惊人队》获小学表演类二等奖
裴子阳、王绪忆、陈皓天、汪芷亦、陈欣怡、王张雨森
10
DI宁波市青少年创新思维活动,《路人甲队》获小学综合类二等奖
夏语瀚、肖遥、曹之渊、叶天乐、励佳欣、俞清心、张舒怡
11
2017.07
鄞州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南校区)
鄞州区青少年科技夏令营,DI即时挑战《两位大科学家诞生记》二等奖
夏语瀚、肖遥、曹之渊、叶天乐、励佳欣、俞清心
12
鄞州区青少年科技夏令营,DI即时挑战《两位大科学家诞生记》三等奖
麻涛涛、裴子阳、王绪忆、陈皓天、汪芷亦、王张雨森
13
2017.11
2017DI宁波市青少年创新思维团队挑战赛二等奖
头脑风暴队(张晗、肖遥、魏凯阳、周宸宇、俞清心、朱皓宁)
14
2017.12
2017年第十二届DI创新思维中国区总决赛,《头脑风暴队》获小学级别A类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