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于北京召开;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北京召开。
今年全国两会,2024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成为焦点。其中,教育作为国之大计,自然备受瞩目。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回顾了2023年工作,介绍了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其中,关于教育的内容,如下: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元发声
提案展现多维实践智慧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提出了哪些建议?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减负
01
建议减轻中小学教师行政压力
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指出,中小学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所承受的行政压力直接关系到教育减负政策的实施效果。如果教师的行政压力无法得到缓解,教育减负政策将难以真正落地生根。这不仅会影响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质量,还会将压力转嫁到广大学生及家长身上,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建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轻中小学教师的行政压力,让他们能够专注于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同时,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转嫁压力行为,确保教育部门的工作不受外界干扰和压力的影响。
02
建议切实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
全国人大代表、沧州市第十六中学校长唐景丽:建议各级政府建立校任务目录清单,赋予教育行政部门把关权利。在开展进校园活动时,不人为增加学校与教师负担。学校转变管理观念,整合各种通知与任务,切实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
03
建议国家为教育纾困,减少和限制有关考评
04
建议提升中小学教师入职和在职学历门槛
学前教育
建议逐步推进幼儿教育普及免费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李国华提交《关于推动幼儿教育优质发展及普及免费的建议》的提案,建议逐步推进我国幼教从“普及普惠”到“普及免费”。这份提案提出了四项具体建议:第一,逐步推进幼儿教育普及免费。第二,持续解决结构性问题。第三,加快推进保教一体,降低生育负担。第四,促进教师全方位发展,培养保教一体和具有育婴资质的人才。
建议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教师待遇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石嘴山市第十一小学教育集团党支部书记薛超:建议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教师待遇保障,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教师的补充机制,加强教师的编制配置,依法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建议将2-3岁幼儿教育纳入学前教育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雅安市教育考试院院长庹庆明:建议将2-3岁幼儿教育纳入学前教育体系,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减轻家长心理、经济负担,辅助构建和谐家庭关系,保证更多幼儿接受良好教育。
义务教育
建议中小学设非遗课,将非遗充分融入学校美育课
全国政协委员、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静提出:
①明确教学任务,把“非遗”明确为重要美育教育内容;
②完善课程设置,结合本土代表性“非遗”项目,在中小学设置专门课程;
③强调实践教学和活动开展,大力开展“非遗”手工体验等活动;
④发挥代表性传承人在“非遗”进校园中的作用,形成教学合力。
建议将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
建议实施10年义务教育
建议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党委书记李静提出“保障师生课间十分钟休息权益,加强教育生态优化,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家长和社会要相信学校、相信老师,因为学校和老师一直把学生的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建议给学校办学减压松绑,同时在教育布局、网络监管等方面加大力度,推动形成家校和谐合力、社会审慎宽容、网络客观正向、政府监管有力的教育生态环境。”
高等教育
建议所有单位拿出岗位给大学生
全国政协大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表示,2024年,全国政协还将继续围绕稳岗扩就业开展一系列工作,比如组织开展“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确保就业稳定”调研;围绕“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进行协商。
建议提高研究生待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丁洪带来了一份关于优化研究生招生机制和提高研究生待遇的提案。他呼吁,要大幅提升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待遇,额度可根据同机构博士后待遇进行一定比例的折算。
建议加快补齐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短板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联克提交了《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差异化发展的建议》。为加快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逐步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差距,特别是缩小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邹联克建议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差异化发展,加快补齐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短板。
建议高校招生政策适度向人口大省倾斜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戴彩丽表示:“山河大学”的走红实则折射出全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现状。“从国家层面而言,建议高校招生政策适度向人口大省倾斜,但地区高等教育的建设水平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内力’。”
05
建议用高考经验改革硕士研究生初试方式
06
建议加强高校运筹思维通识教育,增设人工智能技术教学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政协副主席、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徐玖平建议加快运筹思维专项通识教育课程指导政策的制定。大力发展运筹思维通识教育教师培训和教材建设。推动高校尽快建设高质量运筹思维通识教学课程。丰富高校运筹思维通识教育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
职业教育
建议由部门统筹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的一体化建设
全国政协常委、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陈小平:从国家和省域层面进行职教管理体制改革,建议由部门统筹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的一体化建设,建立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由人社部门牵头建立完善社会培训、技能人才评价等管理体系。
建议加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招考岗位设置的审查评估
全国人大代表施文美: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认同度不够高,存在“说起来”十分重视与政策规定“低人一等”的矛盾,建议加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招考岗位设置的审查评估,降低专科受限门槛。推动落实职业学校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建议让有条件的高职专科院校试办高职本科专业
全国人大代表马贵帮:解决高级技工短缺问题,需要提高技工人才的社会地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建议让有条件的高职专科院校试办高职本科专业。
建议增加双一流大学招收对口高职生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雅安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建议增加“双一流”大学招收对口高职本科生。庹庆明:“目前应用型本科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存在很大的困难,而招收对口高职本科的大学,还存在教学设施不够先进、师资力量薄弱、能够为学生提供的实习机会和实习环境有限,对接世界前沿技术的能力不足,即使能培养一些可堪使用的高级技术人才,这类大学的数量也十分有限。”
建议推进高等、职业、继续教育协同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副主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樊春海表示,尽管中国职业教育已建立起从中职到专科高职再到本科高职的通道,但职业本科教育无论是规模,还是社会认可度上,均有待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的选择性相较于普通教育体系而言仍有限。
此外,樊春海建议,加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资历和资格互认,制定国家资历和资格框架体系,建立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与转化的顶层制度设计以及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
建议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国家课程方案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聊城市实验中学副校长窦延丽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提出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国家课程方案,同时加强落实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队伍配备,设立心理健康教师编制,并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制定各学段衔接的教材和课程体系,大力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全学段护航学生心理健康。
建议大学按照1:500的比例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
全国人大代表、信阳农林学院二级教授郭桂义提交《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拟建议大学按照1:500的比例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并保证其顺利开展个人体验和心理督导。郭桂义认为,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应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确保学校心理咨询室设施设备的配备,保证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沙龙等活动的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