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申报材料

1、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申报材料1.创建目标(在现有基础,提出新的创建目标,300字以内)第一,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人工智能课程的开发设计,推进人工智能课程在学校的实践。第二,进一步组织更多专业教研力量,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课程的师资培养、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模式创新、技术平台开发等专业问题的研究和实践,积累有效经验,壮大队伍力量。第三,建立学校的人工智能探究实验室,给人工智能课程开发和学习提供相应配套的场地与设备,为正常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保障。第四,积极引进外部资源和技术力量,深度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校本技术平台,实现互联网+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度结合。2.创建措施(结合创建目标,提出具体措施,1

2、000字以内)一、具体措施1.改善学校网络环境。为满足人工智能教育开展所需要的教学网络要求,提供系统高效、稳定的互联网络。2.建设人工智能教育专用教室,包括开展人工智能教学所必须的相应配套硬件设备与软件。学校加大力度督促教师有效整合新技术手段,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智能教育环境。3.形成特色资源库。要求鼓励教师制作相应的符合人工智能教育开展相配套的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适合本校学情的优秀资源,提高教育效益,学校定期组织评比活动。5.对教师进行智能教育培训,帮助教师把握人工智能技术进展,培养大量掌握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创新思维的教师,推动教师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改进教育教学。将教师的智能

3、教育培训研修以及日常教学应用等指标统一列入绩效考核、评优评先,鼓励教师参与骨干研修。6.组织更多专业教研力量,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课程的师资培养、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模式创新、技术平台开发等专业问题的研究和实践,积累有效经验,壮大队伍力量。二、保障措施(一)转变观念,为人工智能助推学校发展提供思想保障。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快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的深度融合。(二)加强领导,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

4、,分管校长任副组长,负责制定学校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各部门积极支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共同推动。(三)加强管理,为学校人工智能助推教育教学提供制度保障。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检查评估机制。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定期总结表彰制度,将教师的智能教育培训研修以及日常教学应用等指标统一列入绩效考核,鼓励教师参与骨干研修。切实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工作。(四)加强队伍建设,为人工智能教育展提供人才保障。加大对教师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培训;加快建设专业、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五)加大投入,为人工智能教育提供经费保障。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及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预算。树立项目意识和经营意识

5、,拓宽经费渠道。创建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迎难而上,坚定信心,继续努力做好人工智能教育学校的建设和应用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数字智慧型校园建设申报材料现有教学班32个,在校学生1315人,教职工176人,长期以来学校对教育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在学校信息化发展中进一步创新方法、开拓思路,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纳入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整体工作中去,为了保证数字智慧型校园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我校成立了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保证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资金需要和政

7、学资源收集、整理以及分类。实现各班级“班班通”多媒体一体机教学的网络环境的稳定流畅,实现主要办公区域网络环境的稳定和流畅,实现教师电子备课、学生网络探究学习提供稳定和流畅的网络环境。为数字化校园的深层次的应用打好坚实的基础。2、学生计算机网络教室建设和发展情况。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设置每个班级每周开设1节信息技术课,学校配备了三个微机教室,学校生机比5:1,配备3名专职信息技术教师,满足学生信息技术上机学习的需求,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3、“班班通”项目管理和应用。我校在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为提高学校的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教师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全校三十二个

8、教学班和各特种室全部配备了“班班通”交互式多媒体一体机等教学设备。教师基本上能快速掌握“班班通”项目设备交互式多媒体一体机的操作方法,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使“班班通”设备和多媒体技术实现于课堂实践与课堂改革中,并迅速使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深化融合。中学教师备课用笔记本和计算机配备数量达到1:1.平县第三实验小学是一所公办学校,现有学生2886人,48个教学班,教职工153人。目前,我校已经实现了双100M光纤接入,拥有机房、高清安防设备、全自动录播教室1座、计算机机房2座、智能机器人10套、红领巾广播站、人脸指纹考勤等;所有班级均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教师办公电脑配备率达到1:1,生机比10:1;

11、课堂运用,最大限度的利用信息资源,进行智能化的教学与管理,有效提升学校教学与管理的效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融合性的学习状态,实现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智能化,为全面开展云教育的实践进行有效探索,以信息化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二)具体目标:1.创建动态、优化的信息资源环境。完善硬件设施,积极推进校园网建设,为教师教研、学生学习、班级管理等提供网络平台。让师生在浓郁的信息化氛围中感受现代化教育的魅力与便捷。2.完善网络化、规范化的学校管理。学校的各部门工作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依托信息化网络平台,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3.构建信息化的新型教师队伍。不仅从信息化应用上,更

12、要从转变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上全面提升队伍综合素质。4.完善网络教研的研训新模式。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宽网络校本教研的内涵,利用网络教研平台,为教师参与教研提供更为便捷的方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5.实现学生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的变革。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营造一个能促使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氛围,逐步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学会有效的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个体学习方式,学会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逐步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6.建设校本资源库和资源库管理

15、整体规划有待提升,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短缺,基础设施装备不先进、不全面,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信息化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在校务管理、学生自主管理等方面,对师生全面素质能力和发展水平方面考核的平台需进一步完善。六、“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1.“智慧”组织与管理学校坚持统一规划“智慧校园”,分步实施。在学校层面上,成立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校长挂帅,信息中心主管具体负责,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班级、计算机教师、学科骨干教师参加,负责实施“智慧校园”建设。2.“智慧”规划与总结结合本校实际,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主线,在学校信息化设备设施、队伍建设、专项经费等方面进行大的投入,为“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提供保障。

16、3.“智慧化”环境建设建立覆盖所有功能场室和应用终端的校园网,并按照统一建设、统一接入、统一认证的原则对全校的计算机终端进行统一管理。100%的教室和功能室配备了多媒体互动平台并接入互联网。建设和完善学校数字化图书室、数字化实验室及智慧教室。学校应用并创建各种管理网络系统和平台。-建立安平县第三实验小学网站以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为中心,将信息技术和学校管理、师生互动、家校沟通、合作共享相融合的综合性网络平台。4.“智慧校园”资源建设建设安平县第三实验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学校在推进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吸纳教育界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优质数字资源,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云平台对接。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18、件使用、教学平台使用等多项培训。七、预期效果通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建成高水平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实现高速、安全的校园网全面覆盖校园、信息化终端遍布校园,立足师生员工信息化应用的实际需求,以信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改造,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境,建设可共享的优质校本资源库,实现教学教研、管理服务的高度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为建成优质、安全、绿色、人文的信息化智慧校园的总体目标而努力八、“智慧校园”建设进度1.2018.10-2019.2进行高效化的学校“智慧”管理学校对全校老师进行信息化培训,并逐步完善各

19、项管理的网络化、规范化,依托网络平台,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信息化智慧管理,尝试网络教研的研训新模式。为了满足教师对教学问题随时探讨和及时了解教研信息的要求,拓宽校本教研途径、创新校本教研形式,改变以往集中开会研讨的形式,开展网络教学研究活动。2.2019.3-2019.7开展智慧课堂教学与研究。(1)智慧化的课堂教学学校运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育教学学科比例达到100%,电教覆盖率占总课时的85%以上。信息化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基本实现普及与提高,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课时比例平均达到90%,其中语文学科达到100%,英语学科达到100%,信息技术

20、达到100%,数学达到90%,美术、音乐、自然科学、健康教育等达到80%以上。智慧化的生本学习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引发了学生校外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知道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具备进行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和表达的技能,逐步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学会有效的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个体学习方式,学会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3)“智慧化”互动式的家校沟通学校凭借互联网,利用家校通、学校网站、乐教乐学等平台,建立开放、动态的家校互动平台,为家校携手共同育人提供更为便捷的方式,加强了家庭、学校、社区、社会之间的互动交流。(4)建设学校数字化图书室、数字化实验室及智慧教室。九、保障措施(一)组织制度保障,成立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

THE END
1.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师2024年年初,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推荐工作的通知》,确定了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教师是教学中的关键一环,但当前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师资面临诸多困境,如教师数量较少、人工智能素养薄弱、教学活动设计能力不足、课程教学内容深度不够等,优化人工智能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促进中http://www.jyb.cn/rmtzgjyb/202406/t20240608_2111207109.html
2.教育部发文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不难看出,通知仅要求进一步完善信息科技、科学类、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要求,以及提出探索将人工智能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似乎并未对人工智能是否纳入中高考范畴或将人工智能设为单独科目作出具体要求。#机器人编程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307982524?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3.人工智能课程将被纳入中小学基础教育人工智能将成为中小学必修课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专业的技能、习得精深的知识,而是旨在为青少年打下未来身体发展、人格发展、学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当今,人工智能被视为影响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教育革命的标志性技术,人工智能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也已成为社会共识。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颁布,教育部https://blog.csdn.net/cccfroccc/article/details/120759605
4.AI专题5个策略,让人工智能教育真实有效落地专业教师匮乏。目前,绝大部分中小学校的人工智能教学由信息技术教师或科学教师担任,短时间内专业教师不可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充。这说明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专业教师严重匮乏,农村和边远地区尤为突出,这已成为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 课程资源短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应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因https://m.zxxk.com/article/794589.html
5.AI时代的教育该直面应对经济网面对记者“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是否给教育带来冲击和改变”的提问,北京市八一学校常务副校长王华蓓斩钉截铁地回答了两个字:巨大。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掀起阵阵巨浪。国内外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场,投身到这一场历史洪流之中,人类似乎已经正式开启人工智能时代。 https://www.ceweekly.cn/cewsel/2023/1017/426964.html
6.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及建议——来自日本中小学引用请注明以下信息: 于勇,徐鹏,刘未央.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及建议——来自日本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20,(8):93-99. 以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中心进行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已经到来,让年轻人在这个时代中生存并发挥主导作用,是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514198497&efid=5Q2Zm6SXUW4giXhiJI9SKw
7.中国人工智能教育网4月2日,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例展示和实验校申报动员会在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新雅小学举行。本次动员会由北京爱宾果科技有限公司发起,是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建设项目在广州市的**次落地。该项目组将与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紧密合作,遴选区内超过30所学校成为首批花都区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共同为广州花都青少https://www.caai-edu.cn/
8.新趋向!我国中小学阶段将要设置这些课程新闻频道央视网消息:近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https://news.cctv.com/2017/08/27/ARTIQnzRZoQpOEvDnwpEaSTE170827.shtml
9.国务院发文确定中小学人工智能学科教育发展方向201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中鼓励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 2017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科学教育,从今年秋季开始,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 上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指出应逐步开展全民智https://www.meipian.cn/r27imm7
10.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发展中以《艺术课程标准》为导向的人工智能课堂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和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 号】对学校艺术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加强人工智能与传统绘画技巧及美术教学的融合,针对北京市中小学美术学科智能性教学进行深入研究,解决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师在一线创新https://www.eol.cn/news/hot/hangye/202401/t20240124_2556365.shtml
11.人工智能学习心得(通用28篇)逐步建立课程——空间——活动的人工智能教育活动实践,在论坛中也介绍了人工智能教育需要遵循学生各年龄层的学情特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班STEM基础教学,第二轮实践教学建立社团校队,第三开展项目式专训,培育科技特长生,或者各年级年级培养学生人工智能教育的不同目标,小学低年级可以主要培养综合素养,小学高年级跨https://www.yjbys.com/xindetihui/fanwen/3342600.html
12.民生实事百姓有数⑨人工智能已走进各区中小学课堂为此,广州搭建并持续迭代优化“广州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平台”。该平台提供配套教材课程、教师培训课程、优秀课例等线上教学资源以及3D虚拟仿真实验室等虚拟实验中心,支持师生开展人工智能虚拟应用场景体验和课程实验,发挥互联网课程资源的辐射作用,支撑广州市中心城区以外区域开展教学,助力花都、从化、增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https://news.dayoo.com/guangzhou/202401/12/139995_54621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