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出版社:培养高质量人工智能人才

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科事业部主任张龙工科事业部计算机分社长韩飞/文

导语:当前,世界各国均在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及产业发展进行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也成为未来战略的主导。校企合作共编教材,有助于在高校建立起完善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我国构建人工智能人才高地的建设步伐。

1956年,群星闪耀达特茅斯学院,人工智能学科从此起源。2015年,深度学习技术被算力加持,机器对图像识别的准确率第一次超越了人类肉眼,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开始让大众所知。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到来,人工智能站在了产业发展的风口,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使用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泛劳动力形成竞争优势,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增长。根据华为2019年发布的“全球产业展望GIV@2025”的预测,到2025年,97%的大公司将采用人工智能技术,14%的家庭将拥有“机器人管家”。

当前,世界各国纷纷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及产业发展进行前瞻布局,并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未来的战略主导。2017年7月,我国印发并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目标就是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近5年来,社会对于人工智能应用的需求数量年均增长超过70%,随着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快速扩张,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编写的《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19-2020)年》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中,有效人才缺口达30万人,且特定技术方向和岗位人才供需失衡的比例尤为突出。

高校肩负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重任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科技成果重要的孵化器。在科学计算领域,著名的Matlab软件就起源于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后逐渐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科学计算领域的基础软件,并最终成功实现了商业化。在互联网领域,人们日常所熟识的谷歌搜索引擎和脸书社交网络平台同样诞生于高校。因此,能否把握住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机遇,在高校建立起完善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对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进行孵化,将极大地影响我国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广度和高度,以及能否处于并保持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我国已有345所高校获批设置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其中3所高校(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获批设置人工智能交叉学科。此外,高校的人工智能本科、研究生阶梯式人才培养体系也在搭建过程中。

教材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

教材是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教学的根本依据、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

2018年3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联合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成立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编委会,致力于完善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及加强教材建设。

“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包含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算法模型、技术系统、硬件芯片、伦理安全以及“智能+”学科交叉等方面的内容,教材涵盖内容完整,多样化的内容各具优势,不仅可以有效衔接前沿技术,还可以实现技术的交叉融合。在教学方面,该系列教材将采取在线开放共享课程的模式,有效促进优秀教材的资源共享。

“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作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十三五”到“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的教材系列,以融合创新为研发思路,将国内顶尖学者的人工智能教学资源、国内顶尖IT企业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及高等教育出版社优质的教学服务进行深度融合,使其在保持基础知识权威性的同时,还可以覆盖到最新的应用案例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实现了国内人工智能类教材的规模化、系列化和品牌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在该系列教材的序言中指出,希望“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工智能一流教材体系,建设在线开放共享课程,形成各具优势、衔接前沿、涵盖完整、交叉融合的教材体系,为人工智能各类型人才的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校企合作出版教材,培养高质量人工智能人才

如何让教材发挥更大作用,培养出既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又具有面向未来产业发展职业素养及实践能力的人工智能人才?编委会认为,校企合作是最佳选择。高校有基础理论和教学资源,企业有应用场景和技术实践,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编写教材,将有助于构筑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质量的人工智能人才。为此,2019年,“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编委会与华为在人工智能教材方面开始进行深入合作。

双方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框架,共同策划了一套基于华为云与昇腾技术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实践系列教材,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技术原理与应用》、《计算机视觉理论与实践》、《语音信息处理理论与实践》、《自然语言处理理论与实践》、《人工智能芯片编译技术与实践》、《跨媒体移动应用理论与实践》及《智能驾驶技术与实践》等九本教材。

该系列教材采用“1+1+1”的编写方式,由高校知名教授、华为资深技术专家、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承担,发挥三方在教育学术界、ICT产业界和教材出版界的优势,理论与实践融合,编撰真正面向未来技术演进与行业发展的系列人工智能教材,并打造相应的精品MOOC课程。截至2020年年底,该系列全套九本书已陆续完稿,开始进入出版阶段。

新一代人工智能实践系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编写团队阵容强大。作者团队不仅拥有理论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校人工智能专业教师,还有熟悉人工智能项目实践、深刻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华为人工智能专家。而主编则多为长期从事人工智能方向的教学与科研,首批35所获批成立人工智能专业高校的负责人或人工智能学院院长。

其次,实践平台支撑有力。教材偏向于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华为提供的一站式人工智能开发管理平台ModelArts,可将行业最新的真实案例转化为教材的实验项目。

最后,教材体系构建完备。教材采用书本教材、课件、MOOC课程、数字课程、习题以及实验一体化设计,构建了从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到行业应用完整的人工智能知识体系,不仅适应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更可助力线上线下融合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模式的改革。

此系列教材不仅适合普通高校人工智能专业的实践教学,同时也适合重点大学人工智能创新创业课程,有力推动了高校在人工智能专业的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

此外,为了构建更为良好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促进优秀资源的共建共享,编委会与包括华为在内的多家技术龙头企业共同搭建并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平台——智海。未来,该平台将以“人工智能,教育先行;产学协作,引领创新”为理念,促进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共建实训资源,推进“人工智能+X”的技术创新转化及与行业的融合落地,打通从人工智能理论知识到行业解决方案,再到智能产品落地的全流程,构建起相对完善的人工智能生态。

“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目前,中国正在逐步形成一个由政府、企业、高等院校有机联合、共同营造的人工智能人才生态系统。“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连接生态、赋能教育,必将加快我国构建人工智能人才高地的建设步伐。

THE END
1.人工智能生成数字教材进入课堂,为现代教学带来更多鲜活力量解决方案:通过人工智能,快速完成选题、大纲、摘要、润色、翻译、参考文献等各个步骤,同时可根据创造需求完成相应写作内容。 除了以上这些特色功能,网梯的数字教材,还可以进行辅助视频、动态交互式教学脚本、自动化生成题库以及建立本地知识库等功能,帮助学校,甚至是企业,机构对于教材和资源的需求。 https://zhuanlan.zhihu.com/p/669779054
2.多国尝试人工智能进课堂对教育更好吗?当教育遇上人工智能(AI),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韩国计划推出全球首个“AI教科书”,人工智能将让教育更高效、公平?年幼学生会否因此过度依赖数字设备?人工智能是减轻教师工作量还是“抢饭碗”?伴随好奇与质疑,AI教育的尝试正在全球多国展开。推行“AI教材” 家长教师有分歧 2025年,韩国将推出全球首部AI教科书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9980499280101125&wfr=spider&for=pc
3.关于报送“人工智能+高等教育”教材建设情况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现组织我校人工智能类本科教材情况报送工作,报送教材范围为:2021年以来(以版权页的出版日期为准)出版,已在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含科研院所)本科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人工智能类教材,包括纸质教材、数字教材等。教材内容包括“人工智能导论”类通识课教材、“人工智能+X”通专结合教材。http://jwc.snnu.edu.cn/info/1003/5563.htm
4.人工智能启蒙+应用+设计小初高阶梯学习套装人工智能技术AI教材人工智能启蒙+应用+设计 小初高阶梯学习套装 人工智能技术AI教材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让学生们可以深入浅出地理解人工智能技术https://detail.youzan.com/show/goods?alias=3nvb8rz3zy9c5
5.智东西周报:美国欲限制AI等技术出口宝马获网约车牌全球人脸大赛3、中国幼儿园AI教材曝光 谷歌专家指导 11月21日消息,据报道,最近,网上流传一组《人工智能实验教材》的图片,教材是为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们设计。据悉,这套涵盖从幼儿园到高中的AI教材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谷歌及其他相关高校的AI专家指导,以课堂一年多的实验验证讲义为基础,由一线教师编写,由教育信息化专家主编的https://zhidx.com/p/137157.html
6.人工智能开课历程二、人工智能实验课 武汉市光谷第六小学选用“科大讯飞”和华中师范大学的教材上了共5节人工智能实验课。“科大讯飞”主要体验阿尔法蛋机器人的语音识别功能,华中师范大学则要求借助“Mind+”与“掌控板”连续学习4个课时来体验情感计算。 (一)《生活中的人工智能》 https://www.wuhaneduyun.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id=1615938848
7.专家谈人工智能怎样融入中学课堂:教材应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教育家记者:该教材目前的使用情况及使用计划如何? 陈玉琨:在《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编写过程中,上海市西中学已采用选修课形式开设了相关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截至教材发布时,全国有40余所知名高中加入了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基地校”,目前还有更多的高中期望加入,他们对人工智能课程的开设抱有极大热情。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99603
8.校企“双元”建设职业教育人工智能系列教材当前,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人工智能成为国家重要战略,但人才紧缺、学校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脱节等人才培养痛点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如何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解决教材教学与产业脱节的问题,在业界受到极大关注。 12月19日,腾讯教育2019年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来自全国人工智能各领域的专家,围绕https://3w.huanqiu.com/a/d1eb32/9CaKrnKos53
9.9.3,这本书火了29年,被哈佛剑桥清华等1500多所大学用作教材!畅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火了29年的超绝影响力;被哈佛、剑桥、清华等1500多所大学用作教材,启蒙无数AI大牛;权威到一旦人们对某些人工智能的概念发生争议时,就会以它的讲述为准;获奖无数,一版再版,版版豆瓣9.0+高分,稳居各大平台人工智能类图书榜单前列。 https://blog.csdn.net/Yong_Qi2015/article/details/141384486
10.《人工智能》出版+战略打造少儿出版新业态标杆新浪读书2017年国务院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定义为“重大机遇战略”。接力出版社以此为机遇,超前布局,以《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为指导,联合中科院计算所顶级人工智能专家团队,带领来自教育领域的专家、教研员和名师,精心研发了中小学《人工智能》系列教材(3—9年级),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机器http://book.sina.com.cn/news/whxw/2021-04-02/doc-ikmyaawa3587864.shtml
11.九江学院:开展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多嘲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与主编《人工智能》(初级版)、《人工智能》(高级版)系列教材,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我国第一本基于物联网智能应用的青少年人工智能教材,成为青少年人工智能的科学普及读本。制作研发了系列人工智能课程资源,按照课标要求,按照不同学段设计,总量超过500课时,并配套完整的教案、课件及实训手册。https://news.hexun.com/2022-08-25/206633489.html
12.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尺寸教材,悠悠国事,为进一步突出和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教材建设、统编工作,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指导下,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教育部人工智能专业(AI+X)虚拟教研室、教育部10https://new.caai.cn/index.php?s=/home/article/detail/id/2344.html
13.商汤科技公布教育生态版图,并推出全国版AI教材雷峰网而在商汤科技的AI教育生态中,人工智能教材是核心。“教材是用灵魂来影响灵魂。”商汤科技教育事业部联席总经理尚海龙在会后采访时对雷锋网如此形容AI教材的重要性。 商汤科技教育事业部联席总经理、香港商汤总经理 尚海龙 具体来看,商汤科技通过AI教材解决来“如何教”,通过培训AI一线授课教师来解决“谁来教”,通过AIhttps://www.leiphone.com/category/smarteducation/q2PL06drK8xxxpMG.html
14.未来已来:人工智能课程教育的问题分析及破解之策表1 部分正式出版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 2.部分教师授课能力欠缺 人工智能课程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设计智能机器来代替人解决实际的问题。目前,各地中小学校尚不能保证有专职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师投入,实际授课常由信息技术或数学等教师兼任。但这类教师在专业背景上大多是师范类院校计算机及其他专业,缺乏专业https://new.qq.com/omn/20210616/20210616A09QII00.html
15.人工智能:现代方法(第4版)(上下册)电子书下载本书是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的人工智能教材之一,其鲜明的特点有二:一,一卷在手,人工智能方方面面的主要知识被系统性地总结,知识内容与前沿知识内容取舍剪裁别具匠心,深具章法,驾轻就熟,相得益彰,颇有一种"包藏人工智能宇宙之机,吞吐人工智能天地之志"的架势;二,文字阐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旁征博引,详略得https://www.xiaolipan.com/p/2297235.html
16.人工智能必看书籍推荐(4本)——人工智能:一种现代的方法(第3版)+《世界著名计算机教材精选·人工智能:一种现代的方法(第3版)》本书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不但涵盖了人工智能基础、问题求解、知识推理与规划等经典内容,而且还包括不确定知识与推理、机器学习、通讯感知与行动等专门知识的介绍。《人工智能的未来》 本书是由杰夫?霍金斯,一位在硅谷极其成功、受人尊敬的计算机工程师、企https://bbs.pinggu.org/jg/kaoyankaobo_kaoyan_7744645_1.html
17.Python进入山东小学教材吴恩达:孩子会识字后立马教她Python根据最近火爆朋友圈的一则消息,Python已经进入山东省小学教材。Python这几年的火热,离不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根据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可以想见人工智能教育往低幼渗透的例子只会越来越多。小学生学Python是培养编程兴趣和思维,为了你自己的百万年薪和发展前景,或许你才是最该学Python的人。https://www.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067503
18.穗茂两地教研队伍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交流活动南方plus参加此次会议的有茂名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廖建诗,茂名市教师发展中心教育教学研究部主任黄文毓,茂名市教师发展中心教育教学研究部信息技术教研员黎珍及各县级市教师发展中心的信息技术教研员,市直属学校部分中小学校长或副校长;有广东省地方教材《人工智能》编写团队代表、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信息技术教研员刘载兴及部分广州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8/22/c6814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