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携手清华大学出版社精心策划编写的高等学校设计+人工智能(AIforDesign)系列教材之《人工智能设计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正式出版。
《概论》采用跨学科视角,深入剖析人工智能在设计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揭示了AI赋能设计创新的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将抽象的人工智能概念转化为设计师手中的实用工具,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利用AI技术解决复杂设计问题的能力,也为设计教育与实践领域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与实用的操作指南。
无界AI凭借技术先进性、跨学科应用、实践与创新、行业需求对接、教育资源的丰富、人才培养的前瞻性等方面的领先优势,与“天工开物”大模型平台共同为《概论》内容提供了技术支持,书中的AI生成图像均源自这两大服务平台。
《人工智能设计概论》部分内容截图
如果说工业革命机器解放了人的双手,让设计成为独立的部门,催生了专门的设计专业。那么人工智能则使创意设计领域由怎么去动手改为了怎么去动嘴和动脑,释放了创意表达的难度,让设计师的想象力得到了更高效和高质量的展现,同时提升了作品的质量和创意维度,赋予设计前所未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早在互联网充斥着“AIGC将代替设计师”、“第一批因AIGC被裁员的设计师、“AIGC革新设计行业”等内容的时候,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已敏锐的感觉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将深刻地重塑设计产业与设计教育的面貌,与无界AI携手开启了探索“AI绘画行业发展研究”之路。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张光帅教授回忆:“山工艺与无界AI的合作起源于其对平台和人工智能应用的一次宣讲。经过与无界AI研究员刘秋杉专家的一次深度交流,双方在人工智能改革及其行业应用方面达成了诸多共识。”
无界AI的视觉大模型整合了前沿的多模态数据处理技术,具备处理文本、图像和视频的综合能力。通过工程化手段,平台实现了全面的数据管理与优化,无界AI的专业团队更开发了高效率的对齐技术,贯穿数据处理、预训练(含强化学习与RLHF)至应用部署全过程,确保内容符合法规标准。
同时,平台的自主设计的超融合云计算架构,兼容本土硬件与操作系统,提供了一体化的国产算力解决方案。该架构支持线上数千GPU卡的动态调配,展现出卓越的灵活性与高效性,为高校部署人工智能设计大模型提供了技术基础。
2023年11月30日,无界AI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联合研制的工美大模型正式亮相第三届工艺振兴论坛。
无界AI创始人长铗现场展示了该大模型在创作中的表现,对一款“珐琅鼻烟壶”的细节打磨进行了深入讲解。这款由陶瓷为基底的AI绘画作品在初期呈现时,缺乏胎底琉璃的质感。经过团队的不断优化,无界AI通过添加0.8玻璃质感的Lora,最终呈现出更接近真实琉璃胎底质感的作品。这不仅是文化话语权的一次展现,更体现了材料学在数学意义上的应用与解读。
张光帅教授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在各个应用领域的深入开发,专业设计领域对于精准、特色化、高质量且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模型和特色语料库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些模型和语料库在教育领域中对于特色内容的深度挖掘至关重要。
其中,我们与无界AI在共同开发的工艺美术特色模型集就是围绕中国工艺美术设计艺术的一些特色领域,这些模型不仅质量高、极具特色,还具备明确的知识产权和确权路径,这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更加安全和广阔的创作舞台。另外,在双方合作的特色工艺美术模型中,中华文化和民俗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充分体现了民族审美。”
后“山东省人工智能设计服务平台暨工艺美术大模型”,荣获了山东省级人工智能优秀案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对各行业产生的广泛影响,教育领域也经历了相应的变革。这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中的混合模态与特色模型,以及智能生成应用,涉及文字、图像、视频、音乐、数字人、三维等多个领域。这些元素正是构成设计行业的基础,涵盖了从脚本撰写、分镜制作、概念设计、标志设计、插画、海报到效果图、结构图、概念设计图、角色场景、道具、UI设计,以及卡通形象设计、数字人模型设计和三维空间表达等诸多方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董占军教授提出,编写高质量的人工智能设计教材不仅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教材建设应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国际化、数字化、智能化三大趋势,强调了国家事权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为教材的撰写定下了高标准和明确方向。
作为目前国内独立设置的公办艺术院校中唯一一所设计类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紧跟国家政策,以培育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型设计人才为己任,积极筹划和实施一系列创新项目和教学改革措施,牵头汇聚了五十余位设计教育一线的专家学者,共同撰写了高等学校设计+人工智能(AIforDesign)系列教材,内容涵盖了《人工智能导论》《人工智能设计概论》等通识课教材和《AIGC美宣设计》《AIGC动画角色设计》《AIGC游戏场景设计》《AIGC工艺美术》等多个设计领域,实现人工智能与设计教育的双向赋能。
清华大学出版社丛书策划编辑田在儒表示:“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正逐渐深入,未来还将深入影响个性化教育、丰富教学资源、设计学科的变革、教育研究的新方向、跨学科学习、教育公平、师资培养、就业市场的适应等诸多方面。
在这一背景下,《人工智能设计概论》作为该系列的第一本专门探讨人工智能与艺术设计融合的理论与应用实践的高校教材,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出版是对当前技术发展趋势的积极响应,不仅跨学科思维的重要性,更涉及到人工智能在设计应用中面临的伦理和社会问题,这是对设计教育内容的重要补充、对设计教育方式的一种创新。
标志着教育领域对人工智能技术在设计学科中应用的重视,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和理解人工智能在设计领域中如何发挥作用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