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网站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启动1

全市中小学将人工智能课程写进课表,开课学校落实教材、课时、装备、场地和师资,形成一支稳定的人工智能课授课教研队伍、教师队伍。开展常态化人工智能教研,拓展到综合实践、主题探究、课后研讨、科普竞赛等活动,培育一批人工智能精品课,建设100所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样板校。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订购人工智能课程教材

2021年,我市编写的《人工智能》教材通过省教材委员会审定,成为首个通过省级审核的地方教材,请各区、校根据2022年义务教育免费教材目录及时订购教材,确保今年9月开课时,配齐教材。

(三)配备人工智能课开课场地与设备

(四)落实人工智能课时

市教育研究院编写的《人工智能》地方教材及人工智能教学平台虚拟资源,是我市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托底资源,请各区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人工智能课纳入课表。1-2年级每学期安排2-3课时,3到8年级每2周安排不少于1课时。有条件的学校可每周安排1课时,真正做到人工智能教育进课堂、进课表、进头脑。

(五)配齐人工智能课程教师

请各区、校按照《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方案》配备人工智能教育师资队伍,人工智能课程教师原则上从信息技术科教师中遴选,纳入信息技术教师系列实施管理,课时计算入工作量和教师职称评定。

(六)组织人工智能课程教研

各区、校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市人工智能教学研讨、专题讲座、学术沙龙、参与式研修等多种形式活动,以优秀课例培育、展示,教学研讨、教学设计、教学资源评比等多元的活动方式,切实提高教师的人工智能教学水平。

(七)开展人工智能教学培训

(八)建设人工智能教研培基地

(九)建立工作联动机制

充分发挥市、区、校三级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市电教馆提供人工智能教学虚拟资源支撑服务;市教育基建和装备中心提供升级版[详见说明1]、拓展版[详见说明2]功能指引;市教研院组织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教学教研活动。建立“市-区-校”纵向协同,各部门、各支撑机构横向联动工作机制,共同推动市1-8年级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落地见效。

(十)加强技术支持服务

由市电教馆牵头组织上线资源审核,确保人工智能教学平台及虚拟资源呈现的规范性、正确性;组织服务供应商,简化平台操作指引,提升人工智能教学平台服务支撑能力,加强对各区、校技术指导和虚拟资源服务,组织虚拟资源推广应用;责成服务企业落实责任人,组织技术攻关小组,按照服务需求进一步优化完善平台教学资源、测评功能,提升用户体验;提升平台的通用性、交互性、实效性,实时监控平台运行情况,及时解答和解决各类技术问题,确保平台安全稳定运行。

附件:

1.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方案

2.广州市1-8年级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3.区(局直属学校)1-8年级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领导小组名单报送表

4.区(局直属学校)1-8年级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方案提纲

5.全市各区计算机配备达标及不达标的学校名单

6.广州市1-8年级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开课计算机最低配置清单

7.广州市1-8年级人工智能教育平台与虚拟资源培训参训教师名单报送表

广州市教育局

2022年7月11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教研院,市电教馆。

说明:

1.升级版是在普及版的基础上,按教学要求配置相应的基础环境、人工智能学具教具和教学资源,学生可用硬件进行分组实验,获得更好的实验教学体验。

2.拓展版是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软硬件配备水平,适应地区和学校的个性化需要,可支持各类竞赛、创新等拓展活动,支撑高水平人才培养。

THE END
1.用课程的力量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其四,建立人工智能课程质量评估系统。当下,由于全球人工智能课程开发尚未普及,有关人工智能课程评估的研究相对较少,人工智能课程质量和有效性的评估大部分依赖于专家对课程的审查。未来,应逐步建立并完善人工智能课程质量评估系统,进行试点教学研究,同时向教师、学生、学术或业界专家寻求反馈,以提供评估证据基础。 http://m.jyb.cn/rmtzgjyb/202406/t20240627_2111215294_wap.html
2.人工智能教育目标与实策略:全面解析AI教学关键要素与实践指南人工智能教学计划是确信教育目标实现的基础。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应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 课程设置应遵循系统性、实用性、前瞻性原则,涵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算法、编程、应用案例等内容。通过系统学,使学生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后续实践打下基础。 https://www.yanggu.tv/webgov/aixuexi/361638.html
3.小议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什么怎么教?3、人工智能课程案例资源的积累 要实施新时代人工智能教育内容并达成目标,离不开各种教学资源的支持。除了一系列人工智能项目和课程外,还需要低门槛、可应用的人工智能学习和开源开发工具,利于学校全面开展。因此科技教师内化后的课程以及培养优秀学生的案例作品通过整理迭代,那么小学阶段的人工智能教育就更有深度。 https://basic.nmg.smartedu.cn/studio/index.php?r=studiowechat/album/view&id=17173&sid=1005
4.飞桨星河社区教学平台,面向新工科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百度飞桨星河社区平台在人工智能课程教学中展现出显著的优势与特色。首先,该平台拥有丰富的预置资源,包括大量预训练模型和数据集,这些资源覆盖了多个应用领域,为非专业学生提供了便捷的学习路径,降低了学习门槛。其次,飞桨星河社区提供强大的在线编程与实验环境,学生可以在云端进行实验操作,无需担心本地环境配置问题,有效提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449540/article/details/143147750
5.《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结合实例和实验教学 , 对于人工智能课程的某些教学重点或 难点 , 通过编程实践增强感性认识 , 安排相应实验课题。2 ) 本门课程使用电子课件与板书结合的教学手段与多种教学方法 , 针对 不同 章节的特点安排合适的内容使用 , 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教学方法 则采 取在教师讲授基本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适当穿插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7/1228/16/80388387_1062475034.shtml
6.人工智能基础教学(精选5篇)在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例如,对于学校积极性不强的学生,将人工智能理论内容与学生个人兴趣范畴、社会产业发展及研究现状联系起来,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对于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根据https://www.1mishu.com/haowen/196239.html
7.教学前沿人工智能课程落地,师资还需先行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指出应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课程,逐步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建设热点。然而,当前中小学教师普遍反映人工智能“不好教”,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492429
8.穗茂两地教研队伍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交流活动南方plus在深入交流的过程中,两市教研员对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教研工作,对大湾区和湾区之外开展科技前沿教育工作,有了共同的直接的认识,今后双方将进行人工智能教学研讨互访活动。 ▲黎珍介绍茂名市人工智能课程情况 ▲茂名地区各教研室及学校代表在交流中发言。 ▲广州市与茂名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教研交流研讨会参会代表合影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8/22/c6814491.html
9.人工智能教学实验平台平台按照难易程度等级提供了相应的课程与实验,同步解决人工智能实验环境配置难度大、 入门难、缺乏实验数据等难题,可用于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等教学、实践应用。 两种实验开发环境 JupyterLab 便捷编程环境 Jupyterlab + GitLab +多语言开发系统+TensorFlow & PyTorch人工智能开发框架 http://www.bluedot-power.com/ai_teach.shtml
10.人工智能课程进中小学:重在培养思维方式—新闻—科学网“中小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素质培养,课程教学要改灌输模式为探究模式、交互模式,学习应变为问题导向、任务导向的学习,多采取情景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如果学校不这样去做,那么所有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学校的做法还是概念化的,是不可能培养出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的。”熊丙奇继而提示,中国中小学教育目前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应试教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9/388523.shtm
11.这所中国最牛中学是如何进行人工智能课的教学?二、课程实施 在人工智能课程的日常教学实践中,人大附中的教师们探索出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并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学理念与做法。 1 基于项目的教学 在实施人工智能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课程作业及考核多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和项目,没有标准答案。这样一来,知https://www.jianshu.com/p/13b55e61ff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