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教学教研创新与突破(智慧教学案例)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赋(AI)能课程教学创新与突破(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2024年6月20日淮南师范学院)

课程教学要素:教师、学生、内容(资源)+技术(AI+)

途径方法:虚拟教研究、教育数字化转型、知识图谱、能力图谱、素质图谱、教学应用、管理应用。(图谱构建)

报告: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课程教学的建设与创新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马伟军

课程目标与人工智能教学应用关系(能力培养目标为导向,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促进目标达成)

传统的教学模式:讲授面授为主信息传递及容量有限,学生参与性比较低

改进的教学模式:线上理论(平台支撑)+线下体验

报告:数智时代高等教育变革趋势与创新策略王竹立

教育技术与心理学关系

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等应用与通用人工智能AGI之前联系人工智能具备了根据用户反馈持续化更新与学习能力

人脑的四大技能:感知、思考、情感和行动,而人工智能只能思考,而且思考的方式与人类思考不同。ChatGPT的推理能力特点,其只能应用知识,目前还不能创新知识(存疑),没有情感驱动,计算是思考的一种方式,但思考不等于计算。

具身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的终极形态(人类是否已进入智能时代:超越人类智能或者全面进入人类社会)

传承知识与创新知识,知识与学习的变化趋势。

重构主义知识观、回归知识观

网络时代知识形成与传统过程(网络对知识的影响:软知识与硬知识)

学习观:

联通主要学习观:知道在哪里,知识谁比?知道什么,知道怎样更重要(知识流)知识的半衰期,连通比建构更重要,经常更新联通(管道)更新,管道比管道中的内容更重要。

重构主义: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带来的知识选择(以我(兴趣)为中心,以问题解决需要)金字塔与蜘蛛网

零存整取-碎片化学习(知识银行的隐喻)内网与外网之间的关系

第一步:积件式写作(随时写的习惯)

第二步:回看-整写、重新,进行个性化改写(不断重构)

第三步:创造性重构

重构主义认为

智能时代的人-机合作的学习观(软知识和硬知识关系)复合脑的观点

把一部分学习放到机器上,把自己的精力放到软知识

应不应该禁止学生使用生成式AI

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创新思维一张A4纸有多少种用途)

对教育的赋能:

1、个性化带着镣铐跳舞

2、自动化评估(数据收集、智能算法、评估过程、结果反馈)

3、虚拟实验

4、智能辅助教学

5、跨学科学习(普通为什么搞不动,搞双师教学,跨学科教学为什么难搞)

6、远程教学支持

对教育的挑战:

1、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威胁(一本正经的胡说)

2、伦理(隐私与安全、偏见与歧视、劳动力剥夺和经验不平等)改变对下一代对世界的认知。

3、对教育理论的挑战

4、对教育实践的挑战

创新策略:

1、教育模式创新国家终身教育部

2、从就业导向向能力导向:应对变化的能力(学习能力)

3、教学模式变化

4、如何培养学科思维和核心能力(历史、框架结构、研究方法、实践应用)

说出、写出、做出

6、学习模式的创新:个人导向

7、新社会化学习案例:datawhale开源学习生态网络(开源的学习社区:开源教程的设计开发)

8、评价模式创新:输入的评价向输出的评价(产品、作品导向)

新质教育新质人才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人机协作能力

知识学习的变化趋势

新人才观

报告:融入心理学专业建设的师范生《教育心理学》教学王云强南京师范大学

对分课堂模式优点(湖州师范学院陶维东):

1、不依赖于互联网、视频等技术,减少了教师的压力

2、激活了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深度学习提高了支架。(要求学生参与)过去的讨论是提问后立即讨论,这是不符合学习规律的,要做有准备的讨论,教师回答小组讨论回答不了的问题。

讨论的三个阶段和条件:亮闪闪(摘抄)、帮帮我(提出或发现三个问题)、考考你(提问三个问题)

附加:创意表达(Bonus)

3、革新了教学流程:教师精讲,对分作业、课堂讨论,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你有没有遇到带耳机上课的学生。

4、成本低

情绪词频分析:喜欢、枯燥、负担、兴趣、积极、好奇、讨厌、愉快、紧张、兴奋。

感想词频分析:对分课堂、传统课堂、学生、教师、心理课、对分作业、课堂讨论、学习、讨论环节、教学方法。

对督导的定位:帮助教师的成长,教师也只是帮助学生成长,与学生一起成长

报告:公共心理学课程赋能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合肥师范学院姚琼(知识图谱从1.0到2.0)

课程目标定位:运用心理学知识开展综合育人活动

问题诊断:

重说教、轻渗透:乡村年青教师为什么呆不住(强化课程思政:知-行-信导向的课程思政模式)

定势——生活中的定势-如何对待学生(打破刻板印象)

重知识、轻素养:带着希望来,带着失望而去

重理论、轻应用:听起来过瘾,用不上。(中小学应用实践表征-多元数征-数学多元表征-教学实践勾股定理的表征)

THE END
1.用课程的力量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其四,建立人工智能课程质量评估系统。当下,由于全球人工智能课程开发尚未普及,有关人工智能课程评估的研究相对较少,人工智能课程质量和有效性的评估大部分依赖于专家对课程的审查。未来,应逐步建立并完善人工智能课程质量评估系统,进行试点教学研究,同时向教师、学生、学术或业界专家寻求反馈,以提供评估证据基础。 http://m.jyb.cn/rmtzgjyb/202406/t20240627_2111215294_wap.html
2.人工智能教育目标与实策略:全面解析AI教学关键要素与实践指南人工智能教学计划是确信教育目标实现的基础。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应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 课程设置应遵循系统性、实用性、前瞻性原则,涵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算法、编程、应用案例等内容。通过系统学,使学生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后续实践打下基础。 https://www.yanggu.tv/webgov/aixuexi/361638.html
3.小议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什么怎么教?3、人工智能课程案例资源的积累 要实施新时代人工智能教育内容并达成目标,离不开各种教学资源的支持。除了一系列人工智能项目和课程外,还需要低门槛、可应用的人工智能学习和开源开发工具,利于学校全面开展。因此科技教师内化后的课程以及培养优秀学生的案例作品通过整理迭代,那么小学阶段的人工智能教育就更有深度。 https://basic.nmg.smartedu.cn/studio/index.php?r=studiowechat/album/view&id=17173&sid=1005
4.飞桨星河社区教学平台,面向新工科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百度飞桨星河社区平台在人工智能课程教学中展现出显著的优势与特色。首先,该平台拥有丰富的预置资源,包括大量预训练模型和数据集,这些资源覆盖了多个应用领域,为非专业学生提供了便捷的学习路径,降低了学习门槛。其次,飞桨星河社区提供强大的在线编程与实验环境,学生可以在云端进行实验操作,无需担心本地环境配置问题,有效提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449540/article/details/143147750
5.《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结合实例和实验教学 , 对于人工智能课程的某些教学重点或 难点 , 通过编程实践增强感性认识 , 安排相应实验课题。2 ) 本门课程使用电子课件与板书结合的教学手段与多种教学方法 , 针对 不同 章节的特点安排合适的内容使用 , 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教学方法 则采 取在教师讲授基本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适当穿插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7/1228/16/80388387_1062475034.shtml
6.人工智能基础教学(精选5篇)在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例如,对于学校积极性不强的学生,将人工智能理论内容与学生个人兴趣范畴、社会产业发展及研究现状联系起来,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对于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根据https://www.1mishu.com/haowen/196239.html
7.教学前沿人工智能课程落地,师资还需先行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指出应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课程,逐步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建设热点。然而,当前中小学教师普遍反映人工智能“不好教”,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492429
8.穗茂两地教研队伍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交流活动南方plus在深入交流的过程中,两市教研员对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教研工作,对大湾区和湾区之外开展科技前沿教育工作,有了共同的直接的认识,今后双方将进行人工智能教学研讨互访活动。 ▲黎珍介绍茂名市人工智能课程情况 ▲茂名地区各教研室及学校代表在交流中发言。 ▲广州市与茂名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教研交流研讨会参会代表合影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8/22/c6814491.html
9.人工智能教学实验平台平台按照难易程度等级提供了相应的课程与实验,同步解决人工智能实验环境配置难度大、 入门难、缺乏实验数据等难题,可用于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等教学、实践应用。 两种实验开发环境 JupyterLab 便捷编程环境 Jupyterlab + GitLab +多语言开发系统+TensorFlow & PyTorch人工智能开发框架 http://www.bluedot-power.com/ai_teach.shtml
10.人工智能课程进中小学:重在培养思维方式—新闻—科学网“中小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素质培养,课程教学要改灌输模式为探究模式、交互模式,学习应变为问题导向、任务导向的学习,多采取情景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如果学校不这样去做,那么所有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学校的做法还是概念化的,是不可能培养出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的。”熊丙奇继而提示,中国中小学教育目前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应试教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9/388523.shtm
11.这所中国最牛中学是如何进行人工智能课的教学?二、课程实施 在人工智能课程的日常教学实践中,人大附中的教师们探索出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并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学理念与做法。 1 基于项目的教学 在实施人工智能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课程作业及考核多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和项目,没有标准答案。这样一来,知https://www.jianshu.com/p/13b55e61ff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