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验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河西学院.docx

分析化学实验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河西学院第一章单元测试

标定NaOH溶液时,邻苯二甲酸氢钾和草酸均可以作为基准物质。

A:对B:错

答案:对食用白醋中测定总酸度时,无需将样品稀释。

A:错B:对

答案:错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应当按照称大样的方法,也就是说只需称一份样品。

答案:错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应该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固体。

答案:对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主要有:(

A:滴定法B:直接配制法

C:称量法

D:标定法

答案:直接配制法

;标定法

基准物质必须满足以下哪些条件:(

A:稳定

B:纯度高

C:摩尔质量大D:试剂与化学组成一致

答案:稳定

;纯度高

;摩尔质量大;试剂与化学组成一致

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时,可以选用的指示剂是:(

A:百里酚酞B:甲基红

C:酚酞

D:甲基橙

答案:百里酚酞;酚酞

下列溶液用酸碱滴定法能准确滴定的是:(

A:0.1mol/LHCN(pKa

=9.21)B:0.1mol/LHF(pKa

=3.18)

C:0.1mol/LNaAc[pKa(HAc)=4.74]

D:0.1mol/LNH4Cl[pKb(NH3)=4.75]

答案:0.1mol/LHF(pKa

用50mL滴定管滴定,终点时正好消耗20mL滴定剂,正确的记录应为(

A:20mL

B:20.000mLC:20.00mL

D:20.0mL

答案:20.00mL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0.2g试样,正确的记录应是(

)

A:0.2000gB:0.20g

C:0.200g

D:0.2g

答案:0.2000g

第二章单元测试

六亚甲基四胺酸的Ka为7.1×10-6,因此可以被NaOH直接滴定。

答案:对甲醛法测定硫酸铵肥料中含氮量的测定时,如果样品中有游离酸,应事先中和后再做测定。

答案:对酚酞溶液的配制是将0.1g酚酞的溶于100mL60%乙醇中。

答案:对甲醛法测定硫酸铵肥料中含氮量的测定时,无需将甲醛进行预处理。

答案:错NH4Cl的共轭碱是NH3。

答案:对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氢氧化钠时,若邻苯二甲酸氢钾含有水,造成的误差属于:(

A:仪器和试剂误差

B:操作误差

C:主观误差D:方法误差

答案:仪器和试剂误差

如果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2mg,分称取试样0.1g,称量的相对误差为多少?:(

A:0.002%

B:0.02%

C:0.2%

D:2%

答案:0.2%

以下器皿在使用前不需要用试液润湿的是:(

A:吸量管B:量筒

C:移液管D:容量瓶

答案:容量瓶

在滴定分析中,下列仪器不是准确量器的是:(

A:量筒

B:滴定管C:容量瓶

D:移液管

答案:量筒

下列关于判断弱酸能否被准确滴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弱酸的浓度与弱酸的电离常数的乘积c·Ka≤10-8时,滴定可以直接进行B:当弱酸的电离常数Ka>10-8时,可以用强碱溶液直接滴

C:当弱酸的浓度与弱酸的电离常数的乘积c·Ka≥10-8时,滴定可以直接进行D:当弱酸的电离常数Ka<10-8时,可以用强碱溶液直接滴定

答案:当弱酸的浓度与弱酸的电离常数的乘积c·Ka≥10-8时,滴定可以直接进行

第三章单元测试

用双指示剂法分析某混合碱溶液,滴定过程中若V1>V2时,混合碱的组成是什么?

A:Na2CO3

B:NaOH+

Na2CO3

C:

NaOH

D:Na2CO3+

NaHCO3

答案:NaOH+

用双指示剂法分析某混合碱溶液,滴定过程中若V1=V2时,混合碱的组成是什么?

A:

NaOH+

B:

C:NaOH

答案:

用HCl滴定NaOH+

Na2CO3混合碱溶液,到达第一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约为多少?

A:>7

=7

C:<7

D:

<5

答案:>7

将酚酞指示剂加到某无色溶液中,溶液仍无色,表明该溶液的酸碱性为

A:无法确定

B:碱性

C:酸性

D:中性

答案:无法确定

酸碱滴定的突跃范围为7.0-9.0,最适宜的指示剂是

A:中性红(6.8-8.0)

B:甲酚红(7.2-8.8)

C:甲基红(4.4-6.4)

D:酚酞(8.0-10.0)

答案:甲酚红(7.2-8.8)

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NaOH和NaCO3时,若第一化学计量点前滴定速度太快,摇动不够均匀,则测得的NaOH含量偏低。

答案:对强酸滴定强碱时,为减小CO2的影响,应选用酚酞为指示剂。

答案:错可以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质标定HCl溶液的浓度。

答案:错通常情况下,测定弱碱时使用的滴定剂必须是强酸。

答案:对标定溶液时,若基准物质吸潮而纯度不高,所引起的试剂误差可用空白试验予以校正。

答案:错

第四章单元测试

EDTA滴定

Zn2+

时,加入

NH3-NH4Cl可()。

A:使金属离子指示剂变色更敏锐

B:防止干扰

C:控制溶液的pH值

D:加大反应速度

答案:控制溶液的pH值

以二甲酚橙(XO)为指示剂在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Zn2+滴定EDTA,终点时溶液颜色是(

)。

A:黄到红

B:红到黄

C:红到紫

D:紫到黄

答案:黄到红

配位滴定中,使用金属指示剂二甲酚橙,要求溶液的酸度条件是()。

A:pH>6.0

B:pH=6.3~11.6

C:pH=6.0

D:pH<6.0

答案:pH<6.0

金属离子-EDTA的络合物中,存在形式最稳定的是()。

A:H2Y2-

B:Y4-

C:HY3-

D:H4Y

答案:Y4-

铝盐药物的测定常用配位滴定法。加入过量EDTA,加热煮沸片刻后,再用标准锌溶液滴定。该滴定方式是()。

A:间接滴定法

B:置换滴定法

C:直接滴定法

D:返滴定法

答案:返滴定法

EDTA滴定某金属离子有一允许的最高酸度(pH值),溶液的pH再增大就不能准确滴定该金属离子了。

答案:错金属指示剂的僵化现象是指滴定时终点没有出现。

答案:错铬黑T指示剂在pH=7~11范围内使用,其目的是为减少干扰离子的影响。

答案:错EDTA酸效应系数αY(H)随溶液中pH值变化而变化;pH值低,则αY(H)值高,对配位滴定有利。

答案:错金属指示剂是指示金属离子浓度变化的指示剂。

答案:对

第五章单元测试

标定EDTA时所用的基准物CaCO3中含有微量Na2CO3,则标定结果将

A:偏高

B:无法确定

C:偏低

D:无影响

答案:偏高

在含有Ca2+、Mg2+的混合液中,用EDTA法测定Ca2+时,消除Mg2+干扰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A:沉淀掩蔽法

B:氧化还原掩蔽法

C:配位掩蔽法

D:控制酸度法

答案:沉淀掩蔽法

某溶液中主要含有Ca2+、Mg2+及少量Fe3+、Al3+,今在pH为10时,加入三乙醇胺后用EDTA滴定,用铬黑T为指示剂,则测出的是(

A:Ca2+、Mg2+、Fe3+、Al3总量

B:Ca2+、Mg2+总量

C:Mg2+含量

D:Ca2+含量

答案:Ca2+、Mg2+总量

EDTA直接滴定法中,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A:金属指示剂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

B:游离金属指示剂的颜色

C:EDTA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

D:A项与B项的混合色

答案:A项与B项的混合色取水样100.00mL,用0.010mol/LEDTA溶液滴定(pH=10)消耗10.00mLEDTA溶液,该水样的总硬度是()mg/L。

A:0.1

B:10C:1.0

D:100

答案:100用EDTA滴定自来水总硬度,已知水中含有少量Al3+,某同学用NH3-NH4Cl缓冲溶液调pH=9.5,选铬黑T作指示剂,用EDTA滴定,但溶液一直为红色,找不到终点,这主要是因为()。

A:pH值太高

B:pH值太低C:指示剂僵化D:指示剂封闭

答案:指示剂封闭EDTA作为基准物质可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答案:错我国现有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就规定:折合成碳酸钙的质量,水的硬度不能超过450mg·L-1。

答案:对为避免EDTA滴定终点拖后现象的发生,金属指示剂应具有良好的变色可逆性。

答案:对总硬度是指水样中各种能和EDTA络合的金属离子总量。

第六章单元测试

复方氢氧化铝中铝含量的测定时,可以用直接滴定法。

答案:错复方氢氧化铝中镁含量的测定时,适宜的pH值是10左右。

答案:对标定EDTA时,加入六亚甲基四胺的目的是控制溶液的pH值。

答案:对配位滴定时,aY(H)值随pH增大而增大。

答案:错在EDTA配位滴定中,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越稳定。

答案:错有关酸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效应随酸度减小而增大

B:酸效应与pH变化无关

C:酸效应随pH增大而增大

D:酸效应随pH增大而减小

答案:酸效应随pH增大而减小用EDTA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终点时所呈现的颜色是(

A:游离指示剂In的颜色B:MY的颜

C:游离指示剂In的颜色和MY的颜

MIn的颜色

答案:游离指示剂In的颜色和MY的颜

在非缓冲溶液中用EDTA溶液滴定金属离子时,溶液的pH将(

A:升高

B:与金属离子的价态有关C:不变

D:降低

答案:升高

某溶液含Ca2+、Mg2+及少量Al3+、Fe3+,今加入三乙醇胺,调至pH=10,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此时测定的是(

A:Ca2+量

B:Mg2+量

C:Ca2+,Mg2+,Al3+,Fe3+总量D:Ca2+,Mg2+总量

答案:Ca2+,Mg2+总量

Fe3+,Al3+对铬黑T有(

)。

A:封闭作用B:僵化作用C:沉淀作用

D:氧化作用

答案:封闭作用

第七章单元测试

对于工业废水,我国规定用高锰酸钾法测定COD。

答案:对用邻苯二甲酸氢钾配制COD为500mg/L的质量控制溶液1000mL,需要称取多少克邻苯二甲酸氢钾?

A:0.5255

B:0.4255

C:0.4251

D:0.5688

答案:0.4251

COD的高锰酸盐指数是指一定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量,以氧的mg/L表示?

答案:对测定高锰酸盐指数的水样,采集后应加入硫酸调节酸度,使pH<2,以抑制微生物的活动,样品应尽快分析。

答案:对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时,水样取样量应保持在使反应后滴定所消耗的KMnO4溶液量为加入量的(

A:1/5-1/2

B:1/5-4/5

C:1/2-1/3

D:1/8-1/2

答案:1/5-1/2

KMnO4法测定COD,一般适用于地面水、生活饮用水和生活污水,不可用于工业废水。

答案:对高锰酸钾溶液现用现配,使用前用基准物质标定。

COD测定中,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都是强氧化剂,两者都可以反映水样中还原性物质的量,因此两种方法均可采用。

答案:错水污染常规分析指标主要有臭味、水温、浑浊度、pH值、电导率、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总氮、总有机碳、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细菌总数等,是反映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对水体进行监测、评价、利用以及污染治理的主要依据。

第八章单元测试

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可采取()措施。

A:增加温度

B:减少反应物浓度C:加入指示剂

D:加入络合剂

答案:增加温度

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位可决定(

A:酸度

B:滴定突跃大小

C:温度

D:溶液颜色

答案:滴定突跃大小

A:氧化还原滴定突跃的大小B: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C:氧化还原反应的次序

D: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

答案: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是(

)变化曲线。

A:溶液

pH与金属离子浓度关系

B:溶液

pH与络合滴定剂用量关系

C: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与

pH关系

D:氧化还原电极电位与络合滴定剂用量关系

答案:氧化还原电极电位与络合滴定剂用量关系

用0.1mol·L-1

Sn2+和0.01mol·L-1

Sn4+组成的电极,其电极电势是(

A:B:C:D:

A:B:电极电势下降

C:电极电势上升D:电极电势不变

答案:电极电势下降

在选择氧化还原指示剂时,指示剂变色的(

)应落在滴定的突跃范围内,至少也要部分重合。

A:电极电势

B:电势范围

C:标准电极电势D:电势

答案:电势范围

氧化还原滴定法根据滴定剂和被滴定物质的不同,计量点在突跃范围内的位置也不同,若n1:n2为氧化剂和被滴定物质的化学计量比,则计量点位于突跃范围中点的条件是(

A:n1=n2

B:n2=1C:n1=1

D:n1≠n2

答案:n1=n2

若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1,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

两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至少应该大于()。

A:0.27V

B:0.09V

C:0.18VD:0.36V

答案:0.36V

在含有Fe3+和Fe2+的溶液中,加入()试剂,Fe3+/Fe2+电对的电位将升高(不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

A:邻二氮菲

B:盐酸

C:NH4F

D:H2SO4

答案:邻二氮菲

第九章单元测试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含量时,滴定终点的颜色是(

A:蓝色恰好消失

B:出现浅黄色

C:出现蓝色失

D:黄色恰好消

答案:蓝色恰好消失

在间接碘量法中,为了防止碘的挥发,采取措施错误的是()。

A:快速滴定,剧烈摇动B:反应在室温下进行

C:使用碘量瓶

D:加过量碘化钾

答案:快速滴定,剧烈摇动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含量时,滴定终点开始发生颜色变化是(

A:滴定至接近终点时B:滴定至50%时C:滴定至30%时

D:滴定开始时

答案:滴定至接近终点时需贮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的标准溶液是(

A:I2B:盐酸

C:氢氧化钠D:EDTA

答案:I2称取0.5960g铜合金,溶解后定容到100mL容量瓶中,准确移取铜合金试液25.00mL,处理后用0.1000mol/L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20.60mL,则铜合金中铜含量为()。

A:8.85%B:2.21%

C:88.48%D:22.14%

答案:88.48%配制Na2S2O3标准溶液时,应用新煮沸的冷却蒸馏水并加入少量的Na2CO3,其目的是(

A:增加Na2S2O3溶解度B:防止Na2S2O3氧化

C:驱除CO2D:杀死微生物

答案:杀死微生物在测定铜含量时,为了防止CuI沉淀表面吸附I2,使终点提前,应在临近终点时加入硫氢酸钾溶液。

答案:对间接碘量法应在中性或弱碱性的溶液中进行。

答案:错用H2O2和HCl溶解铜合金试样时,若有部分H2O2剩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答案:错碘量法测铜,加入KI起到了三个作用:还原剂,沉淀剂和配位剂。

第十章单元测试

间接溴酸钾法是测定苯酚含量时,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机是

A:滴定至溶液无色时

B:滴定近终点时

C:滴定至反应完成约50%时

答案:滴定近终点时

当用重铬酸钾基准物质标定硫代硫酸钠溶液时,必须采用间接滴定方式,原因是

A:反应速率慢

B:氧化能力不足

C:反应无明确的计量关系

D:无合适的指示剂

答案:反应无明确的计量关系

下列测定中,必须使用碘量瓶的有

A:间接碘量法测定合金中的铜

B:溴酸钾测定苯酚C:重铬酸钾测定铁

D:高锰酸钾测定双氧水

答案:间接碘量法测定合金中的铜

;溴酸钾测定苯酚含酚废水主要来自于炼油、造纸、炼焦、合成氨和化工行业,挥发酚多指沸点在

℃以下的酚类,通常属于一元酚。

A:150

B:180

C:230

答案:230

含酚废水中含有大量硫化物,对酚的测定产生何种误差

A:负误差

B:正误差

C:无法确定

答案:正误差

溴酸钾法测定苯酚的反应中,定量计算时,选择苯酚的基本单元为

A:1/2

B:1/6

C:1/3

D:1/8

答案:1/6

下列工厂排污废水中需检测挥发酚

A:香料厂

B:汽车制造厂

C:电镀厂

D:炼油厂

答案:香料厂

;炼油厂

溴酸钾法测定苯酚时,滴定中出现的白色沉淀是三溴苯酚。

答案:对测定挥发酚的试样中,共存有还原性物质或芳香胺类物质时,可在pH<0.5的介质中蒸馏以减小其干扰。

答案:对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挥发酚的Ⅱ类标准是≤0.002mg/L。

第十一章单元测试

测定氯离子、溴离子等卤素以及硫氰根、氰根等拟卤素时可采用银量法。

答案:对氯化物中氯含量测定时,滴定必须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

答案:错氯化物中氯含量测定时,凡是能与CrO42-离子生成难溶化合物的阳离子均对测定有干扰。

答案:对测定氯离子时,若存在Al3+、Fe3+、Bi3+、Zr4+等高价金属离子,应改用佛尔哈德法测定氯含量。

答案:对莫尔法测定Cl-

时,由于AgCl的溶解度比Ag2CrO4的小,因此溶液中首先析出AgCl沉淀。

答案:对硝酸银可以直接配制成标准溶液。

答案:错莫尔法测定Cl-

采用滴定剂及滴定方式是(

A:用AgNO3直接滴定B:用Pb2+盐沉淀后,返滴定

C:用Hg2+盐直接滴定

D:用AgNO3沉淀后,返滴定

答案:用AgNO3直接滴定用佛尔哈法测定Ag+,滴定剂是(

A:NH4SCN

B:NaCl

C:NaBr

D:Na2S

答案:NH4SCN

佛尔哈德法测定I-时,必须在加入过量AgNO3后,方可加入指示剂,其原因是(

A:Fe3+氧化I-

B:AgI对I-

的吸附性过强

C:防止Fe3+的水解

D:AgI对Fe3+的吸附性过强

答案:Fe3+氧化I-

在沉淀滴定法中,莫尔法所用的指示剂为(

A:K2Cr2O7

B:荧光黄

C:K2CrO4D:NH4Fe(SO4)2

答案:K2CrO4

第十二章单元测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吸光系数ε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B:Fe2+-邻二氮菲溶液为红色,应选择红色波长的光作为测定时的入射光C:透光率T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D:朗伯-比耳定律中适用于单色光

答案:朗伯-比耳定律中适用于单色光

KMnO4显紫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白光中的(

A:紫红色光B:黄色光

C:蓝色光D:绿色光

答案:绿色光吸收曲线是

A:吸光物质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B:吸光物质浓度与透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C:入射光波长与吸光物质的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D:入射光波长与吸光物质溶液厚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答案:入射光波长与吸光物质的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在吸光度测量过程中,若要求测量的相对误差最小,则透光度为

A:0.863B:0.368

C:0.638

D:0.386

答案:0.368

溶液偏离Beer定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存在干扰物质

B:显色剂过量C:仪器测量误差

D:单色光不纯

答案:单色光不纯在吸光度测量中,参比溶液的

A:透光度为0%B:吸光度为无穷大C:透光度为100%

D:吸光度为0.434

答案:透光度为100%

一有色溶液对某波长光的吸收遵守比尔定律。当选用2.0cm的比色皿时,测得透射比为T,

若改用1.0cm的吸收池,则透射比应为

A:T2

B:T/2C:2T

D:T1/2

答案:T1/2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e)与下述各因素有关的是

A:有色络合物的浓度

B:比色皿厚度

C:络合物的稳定性

D:入射光的波长

答案:入射光的波长吸光光度分析中比较适宜的吸光度范围是

A:0.1~1.2

B:0.2~1.5C:0.2~0.8

D:0.05~0.6

答案:0.2~0.8

邻二氮菲光度法测Fe含量,当浓度为C时,测其透光度为T0,若将此溶液稀释一倍,则透光度为(

A:2T0

B:T01/2

C:T02D:T0/2

答案:T01/2

第十三章单元测试

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采样时取500mL水样后加入mL硫酸调节样品的pH值,使之低于或等于1,或者不加任何试剂于冷处保存。

B:0.5C:1D:2

答案:1比色皿使用时,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A:表面皿应用待测溶液润洗至少三遍方可装样,装入2/3~3/4即可。B:溶液装好后,用擦镜纸擦干外表面水滴,使表面洁净。C:比色皿外表面分毛面和光面,操作时拿哪面都可以。

D:表面皿放入表面皿架内时,应注意放正位置。

答案:比色皿外表面分毛面和光面,操作时拿哪面都可以。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吸光度读数最佳范围应是。

A:0~1B:0~3.0

C:0.2~0.8D:0.5~1

答案:0.2~0.8在分光光度法测定磷含量时,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

A: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B: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C: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

D: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

答案: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位置会(

A:不移动,但峰高降低B:向长波方向移动

C:向短波方向移动D:无任何变化

答案:不移动,但峰高降低总磷是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偏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以每升水样中含磷的毫克数来计量。

答案:错摩尔吸光系数越大,表明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越强,比色测定的灵敏度越高。

答案:对在天然水和废水中,磷几乎都是以正磷酸盐、缩合磷酸盐和有机磷等形式存在于溶液和悬浮物中。

答案:对总磷消解只能采用过硫酸钾消解。

答案:错为防止水中磷化合物的变化,水样要在微碱性条件下保存。

第十四章单元测试

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稀、热、慢、搅、陈。

答案:对相同温度下,PbSO4在KNO3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这种现象称为盐效应。

答案:对沉淀按其物理性质不同,大致分为两类,即晶形沉淀和非晶形沉淀。

答案:对用洗涤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沉淀纯度的是混晶。

答案:对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均相成核作用是指构晶离子自发形成晶核B:相对过饱和度愈大,分散度愈高

C:由于无定形沉淀颗粒小,为防止沉淀穿滤,应选用致密滤纸(慢速)

D:微溶化合物的临界值(Q/S)愈大,则愈不容易均相成核

答案:由于无定形沉淀颗粒小,为防止沉淀穿滤,应选用致密滤纸(慢速)

若BaCl2中含有NaCl、KCl、CaCl2等杂质,用H2SO4沉淀Ba2+时,生成的BaSO4最易吸附何种离子(

A:H+

B:Na+

C:K+

D:Ca2+

答案:Ca2+

用重量法测定氯化物中氯的质量分数,欲使10.0mgAgCl沉淀相当于1.00%的氯,应称取试样的质量(g)(

THE END
1.磨出一堂好课赛出“青椒”风采——化环学院举办第十届青年教师为进一步提升我院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培养更多专业技能强、严谨治学的青年教师,12月12日下午,我院在积学楼309举办化环学院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院长闫俊涛、教学督导梅运军、未本美、关金涛、周晓荣、柴波、胡廷平、方华、黄岚等出席了本次讲课比赛并担任评委。活动由教学副院长李云雁主持。 https://hhxy.whpu.edu.cn/info/1071/4046.htm
2.自制酸碱指示剂专业知识讲座经管文库(原现金交300多年前,英国著名化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罗伯特·波义耳(Robert Boyle,1627~1691)在一次实验中不慎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285861-1-1.html
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氢氧化钠与指示剂作用.asf(2025春季新教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氢氧化钠与指示剂作用.asf作者:石洁 发表时间:2024-12-16 13:59:51 浏览量:0 用户评论 可以输入140个字 回复 表情 初始化中主办:安徽省教育厅 承办: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安徽省电化教育馆 安徽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科大讯飞股https://www.ahedu.cn/SNS/index.php?mod=Workroom&act=preview&uid=9647&appcode=0200&id=38fd63ef54c242958d8cffb7eb3da505
4.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现场展示案例的公告根据《关于举办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的通知》(教基司函〔2024〕14号)安排,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限额推荐的基础上,经过专家审核、集中公示等环节,确定了296个现场展示案例名单(见附件),现予公告。 附件: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现场展示案例名单 http://www.izhct.com/zixun/30147.html
5.《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设计》说课稿(全国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关键词: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设计 蚂蚁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设计》说课稿(全国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mayiwenku.com/p-40406809.html当前资源信息 学*** 编号: 20220706141924348173 类型https://www.mayiwenku.com/p-40406809.html
6.酸碱指示剂说课稿所以对指示剂的认识也犹为重要。本节作为该单元第一部分的第一课时,主要认识指示剂,并且能用指示剂来鉴别具有酸性和碱性物质的实验方法,同时通过新课的教学使学生形成物质区别的一般原理。 二. 说教学目标 1. 课标要求 了解酸碱指示剂你酸碱作用的变化规律。https://xiaoxue.ruiwen.com/shuokegao/96072.html
7.酸碱的化学性质教案(精选7篇)学生在前面已经听到过酸碱中和这个词,但是并不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这为本课中和反应的应用做了铺垫。通过8.1和8.2的学习,学生知道了酸和碱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认识了酸碱的一些化学性质;并且知道了强酸、强碱具有腐蚀性,学会了在实验中正确操作,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了一些经验,为本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4jcge2t.html
8.关于公示宣城市2018年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获奖结果的通知宣城市2018年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于7月23日至25日在市六小举办。说课参赛类别涵盖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信息技术、科学、通用技术、幼儿教育、特殊教育、阅读指导及综合实践活动等15个学科,来自全市各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及特殊教育学校的168名教师参加了为期两天的说课比赛。此次大赛以学科分类,组成https://edu.xuancheng.gov.cn/News/show/525573.html
9.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说课(九源教育信息化课件).ppt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说课(九源教育信息化课件).ppt 23页VIP内容提供方:SYWL2019 大小:6.54 MB 字数:约1.58千字 发布时间:2024-04-02发布于上海 浏览人气:2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说课(九源教育信息化课件).ppt 关闭预览 想预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329/5013122113011132.shtm
10.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附件1: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中小学实验说课要求2023-06-06 附件2:实验说课活动申报表2023-06-06 活动作品 更多> 自制酸碱指示剂 **波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第九中学 《人工智能机器人》 **兰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永安路小学 空气的性质 **辉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新华街小学 https://basic.nmg.smartedu.cn/cams/cams/home/resource?id=384680&type=3
11.常见的碱碱的通性教案二(共14篇)化学性质:a、与酸碱指示剂作用;b、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c、与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反应;d、与碱发生中和反应;e、与BaCl2发生复分解反应。 用途: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和金属除锈等。 以上对化学中硫酸的性质及用途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考试https://www.hrrsj.com/jiaoxuesheji/jiaoan/860618.html
12.《溶液的酸碱性》说课稿.doc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我适时地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强调指示剂的变色是化学变化,指出酚酞试液也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紧接着引出第二组探究实验:如果将实验中的石蕊试液换成酚酞试液,现象又如何呢?(这时 《溶液的酸碱性》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https://www.taodocs.com/p-521386950.html
13.初三化学酸和碱的教学设计(通用10篇)【总结】通过实验可知:紫色的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会变成红色,遇到碱溶液会变成蓝色;无色的酚酞溶液遇到酸溶液不变色,遇到碱溶液会变成红色。 【概念讲解】像石蕊、酚酞溶液这样能跟酸或碱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试剂,叫做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 https://www.oh100.com/kaoshi/jiaoxuesheji/479824.html
14.《酸和碱的反应》说课稿《酸和碱的反应》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第二册第五章《初识酸和碱》的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的第二课时,主要介绍中和反应的概念、知道中和反应会放热,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理解借助酸碱指示剂判断酸溶液和碱溶液反应的发生。从教材的体系看,本节内容学生已有第一https://www.fwsir.com/ziliao/html/ziliao_20240120103014_3626444.html
15.初中化学说课稿范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化学说课稿范文1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分为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两部分,以学生亲身参与的两个“活动与探究”和两个“讨论”为线索组织教学过程。第一个活动后通过讨论引入溶解度的概念,再以一个活动巩固和应用溶解度概念,最后通过讨论引出气体溶解度的概念。https://www.yjbys.com/shuokegao/chuzhong/3782653.html
16.中和滴定范文5篇(全文)本节教材的教学包括对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讨论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示范两部分。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教学设置为以下几个知识台阶进行:(1)从离子反应的角度引导学生讨论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2)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角度引导学生讨论酸碱中和滴定的计算依据;(3)从盐类水解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酸碱中和滴定完成时指示剂颜色突变情况https://www.99xueshu.com/w/ikey8fg6g8cr.html
17.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精选15篇)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有关的实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难点:通过一些实验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https://www.jy135.com/jiaoan/784770.html
18.初中化学科研课题总结(通用16篇)实验探究: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实验,包括自制酸碱指示剂(如利用紫甘蓝汁、花瓣提取物等)、使用标准酸碱指示剂(如酚酞、甲基橙)测试不同溶液的酸碱性,并观察记录颜色变化。 生活应用探索: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检测家中常见物品的酸碱性(如食醋、肥皂水、果汁等),并探讨这些性质对其用途的影响。此外,还https://mip.wenshubang.com/gongzuozongjie/2502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