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县2024年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学英语“双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通过无生授课的说播课形式,参赛教师充分展示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借助丰富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和改进课堂教学。教师们的创新教学设计和灵活授课技巧,不仅展示了平台在提升教学效果和增强课堂互动中的强大功能,也为全县英语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说播课比赛
1号选手江月丽老师以人教版七年级上Unit4MyFavoriteSubject.SectionA(1a-1d)阅读课为案例进行文本解读,本单元主要围绕学科学习这一主题展开。借助平台课程视频资源、互动工具、评价方式来助力于课堂教学,通过创设真实的校园生活情境,让学生尽情的谈论在校学习的科目、各自最喜爱的学科及其原因。利用智慧平台转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交流对不同学科的认识,反思自己的学习状态,理解不同学科的育人作用,进而学会采取有效方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号选手张鑫老师说播课内容是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5DoyouwanttowatchagameshowSectionA听说课。本课时主要谈论对电视节目的看法,充分利用平台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易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升华补充看电视节目的正确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是非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张鑫老师注重语言的实践运用,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3号选手伍思宇,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上英语Unit5FunclubsSectionAGrammarFocus。首先课程设计立足于大单元视角,分析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即掌握在不同语境中对“情态动词can表示能力”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利用智慧平台的双师课堂设置了互动小游戏和小组合作,从不同角度激发孩子们的课堂兴趣,让学生理解怎样运用情态动词can来做提问和回答,从而让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开口。
6号选手董杰选取的教学内容是初中英语人教版Unit5Whatwereyoudoingwhentherainstormcame?SectionA(1a-2c)听说课。教师结合智慧平台资源,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暴风雨来的时候你正在做什么”,本节课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易于促使学生运用简单的内容进行英语交流。听力部分分为基础听力和强化听力,共有三个听力练习。这三个练习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帮助学生达到听力能力上的提升,同时积累重要短语以及感知过去进行时的用法,此外,还为口语输出做了铺垫。在口语表达中,教师利用智慧平台中的小工具为学生进行分组,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8号选手董运强,选用内容为人教2024版七年级Unit4MyFavoriteSubject.SectionA(1a-1b)。教师利用智慧平台中的视频为学生展示“阮”这种传统民族乐器,学生通过视频讲解,对subject这个词有了更直观了解,同时也对即将讨论的话题展现出了极强的学习兴趣。
12号选手吴依洁七年级上Unit3MySchool.SectionA(1a-1d)。详细为老师们展示了如何使用智慧平台进行备课、上课和课后练习。步骤简洁、逻辑清晰,为英语老师们的平台操作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13号选手李梅,本节课选自新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4ReadingandThinking。本次阅读课,围绕NaturalDisasters,利用智慧平台设计了导入、泛读、精读和小组讨论等环节,旨在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一步步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唐山大地震的基本信息和语篇结构。与此同时,学生在探究、讨论和展示的过程中不断的得到英语语言实践的锻炼,使得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得以提高。
评课环节
在评课环节中,冯旭霞老师对参赛教师的表现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她首先肯定了各位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授课技巧方面的创新和努力。冯老师指出,参赛教师们在短短12分钟内,能够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展示出色的教学思路和实践,确实令人赞叹。
冯老师特别提到了一些教师在无生授课的说播课形式中的亮点,如如何巧妙地运用平台资源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课堂互动性。她强调,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此外,冯老师还建议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和利用智慧教育平台的多种功能,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她鼓励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颁奖环节
本次保亭县2024年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学英语“双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无生授课的说播课形式展示教师们的教学设计和授课技巧,极大提升了教学互动性和实效性。参赛教师们展示了智慧教育平台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了他们的专业成长。活动不仅提高了全县英语教学水平,为教师提供了更多创新教学的可能性,还为全县英语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推动全县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