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境内拍摄的象群(无人机照片)。
主播的出现成了此次追象现场的另一热议话题,有些主播竟然吃大象吃过的菠萝。有网友称主播此举恶俗而悲哀。
主播吃野象吃过的菠萝
自亚洲象进入玉溪市峨山县以来,记者在现场的采访中,至少遇到了3名主播。
5月30日晚,象群经过峨山县玉林村,并进入当地一酒厂。在村里,身躯庞大的野象们一路吃踩,在庄稼地留下一片狼藉。
有媒体对该现场进行了直播,记者看到,在记者直播的同时,一男子始终在外围观看,并将记者的采访工作,作为某平台直播的素材。随后,这名男子还重走了记者的采访之路,称“这是记者采访的地方”。
5月31日晚,野象进入玉溪市红塔区洛河乡的草皮山,为防止象群进入红塔区和乡政府所在地城区,工作人员事先在附近的公路上,撒了一些菠萝和香蕉,以引导亚洲象跨越玉溪大河后进山。
6月1日,在这个在投食点,记者遇到两名自称来自玉溪市元江县的主播。“来,菠萝咒,一首菠萝咒,送给你们。”一名主播在直播间现场表演吃亚洲象吃过的菠萝,“必须安排得妥妥的。”
该主播一边表演,一边称“给你们看一下我们云南是怎么吃菠萝的”。这名主播告诉记者,他一路追踪大象,“已经追踪了四五天。”
有主播称是展现户外风光
主播隋宝君是东北人,在丽江古城开了十多年客栈,从去年起,他成了一名户外主播。
6月1日,他在家陪孩子过了节,6月2日一早,他就驱车来到玉溪市红塔区春和街道黄草坝社区,交警在路边设置了交通管控点,他在管控点对着空荡荡的大路做了一场直播。
此管制点抵达新寨村,新寨村是公开的大象出没的区域。该村村民矣家华告诉记者,该村有300余人,前两天,就有联防队员告诉他们,要居家躲避。2日凌晨三四点左右,野象到了村里的河里洗澡玩耍。
“有野象的画面,进直播间的人才多。”隋宝君说,和那些追大象时吃菠萝、吃芒果的主播不同,他要展现的是户外风光。他的上一场直播在西宁进行,当时他去了茶卡盐湖、塔尔寺、青海湖等景点。
为了这趟直播,隋宝君花了800元,几个小时的直播,观看人数有四五百人,“说出来都不好意思,只有几十元的打赏。”
主播给管理部门带来困扰
记者注意到,针对直播吃菠萝等现象,网民多表现反感。网民留言说,这些主播丢脸,平台应该封杀。
这名吃菠萝的主播,在抖音上的名字叫“云南头头”。该主播通过自媒体渠道回应称,他在追象的过程中,一直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安排,未给前线防控造成困扰。他在吃播间吃大象吃过的菠萝,是开玩笑的一种方式,实际上并没有吃。
他解释,在直播时,有记者觉得他的举动“很有趣”,后来又重新让他现场吃了一遍菠萝,“我没有和大象抢菠萝吃。”
如何应对这些主播,玉溪市当地的管理部门感到很为难。6月1日晚,玉溪市红塔区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之前进入了主播“啊老表”的直播间,发现这名主播在当地某严格管控区内进行直播,他们在直播间留言提出了严厉警告,这名主播才下线终止直播。
一名一线防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个行进中的事件现场,大量主播冒出,是当下的一个新现象,但是这主播只要听从指挥,不逾越红线,他们也难以从法律上进行管束,“但是,他们给我造成了困扰,这也会是一个事实。”
此外,跑来“观象”的,还有不少附近村民。在云南玉溪市洛河乡一处交通临时管制点,多名围观村民在拍短视频。有村民说,他们特意从周边赶过来看大象。现场的执勤民警随后将这些村民劝离。
象群进入昆明市区
当地启动应急预案12架无人机监测
进展
记者从云南省亚洲象群北迁安全防范工作现场指挥部了解到,6月2日21时55分,云南15头亚洲象群已进入昆明市晋宁区地界。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协调无人机监测团队、应急处置团队、亚洲象专家全部转场,提前研判和通报迁移线路,指导当地全面开展布防工作,要求高度警醒、高度戒备、全力防控,切实保障人象安全。
昆明市、晋宁区两级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现场12架无人机不间断监测,全面开展布防,紧急增调渣土车,封堵周边入村道路,迅速组织群众撤离,实施投食诱导,确保人象安全。玉溪市持续加强监测,落实防控措施,防止象群折返带来的安全风险。
又有野象群试图渡过罗梭江
5月23日,一个拥有17头野生亚洲象的象群试探性进入版纳植物园后折返。5月24日凌晨,该象群再次进入版纳植物园并逗留至今。据悉,这群野象由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南下,今年2月曾短暂路过版纳植物园南部边界,当时是自1959年建园以来版纳植物园首次观测到有野象到访。
据版纳植物园亚洲象预警小组的监测,因罗梭江流速上涨,象群多次试图渡过罗梭江未果。目前这群野象已逼近园区东部的作物保护与育种基地,基地内种植和保存的陆稻、燕麦、油葵等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作物危在旦夕。
6月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了解到,为掌握大象踪迹,版纳植物园在野象可能的活动路线上安装了红外相机,利用无人机和红外热像仪24小时不间断寻找野象群踪迹,并封闭危险区域的道路和绿石林等部分景区,对人员及车辆严格管控。
(综合红星新闻、北京青年报、新华社)
主播因内卷而失态
追随象群,捡食大象吃剩的菠萝。如此奇葩吃播,岂止是吃相难看,简直就是人间迷惑行为。之于此,网友的评价堪称一针见血,“大象走了,‘耍猴’的来了!”为了直播,自己装疯卖傻,活成一个笑话,恶俗而悲哀。
哪里有热点就往哪里凑,先“蹭热点”而后选择另辟蹊径的角度“叙事”,这是很多网络主播的生存之道、营业之术。妖孽横行、奇形怪状,某些网络主播们,以挑衅禁忌、自我丑化、自虐自爆营造噱头和卖点,他们迎合了一小部分人的“怪癖好”,却在大庭广众之下,扰乱了公序良俗和主流价值。这是一群丑角“演员”,演得格外卖力、格外拙劣。
那些过于低俗的、没有下限的做法,虽然能吸引一时的流量,却不会真的给主播带来好评,只会带来“黑红”——或被人骂,或被人笑话。恶名终究不会给人带来真正的实惠,要想追求长期的影响力,主播应该多想一些正道,积累良好的口碑,为构建健康和谐的网络直播空间助力。
不仅主播自己要加强自律,直播平台、视频网站也应该担起责任。
平台可以设置黑名单制度,对那些有过多次违规行为的主播依法依规作出封禁处理。而在推荐机制上,也不能向那些过于低俗的内容倾斜。平台获取长远利益的根本方式,还是不断提高直播视频的质量,为观众提供更有社会价值的健康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