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上升周期:我国的船舶制造业自2020年以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全球造船行业的发展情况
(1)全球造船业经过十余年的市场调整,已完成产能整理和出清
复盘过往百年间的造船周期,需求和供给的错配是造船周期产生的主要原因,自2008年以来,全球造船行业受全球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贸易量下滑、以及此前造船行业的产能过度扩张等因素的影响,全球造船行业进入调整期。根据中国水运数据显示,金融危机以来,受订单大幅减少和船价持续走低等因素影响,全球造船企业破产清算与兼并重组案件达到数百起。其中,2012-2016年,船舶工业产能调整以停工、破产、清算为主,市场参与者的规模形态逐渐从中小企业向大型造船企业演变;2016-2020年,船舶工业的调整转向大中型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包括优势企业对优质船厂资产的收购和大型企业集团的合并重组。
(2)市场需求显现,量价齐升,造船业进入新的上升周期
随着全球造船业十余年行业整合、产能出清的结束,新船的市场需求也逐步显现。2020年以来,全球船舶制造订单量快速上升。2022年,新造船市场订单量达到高位,且造船新签订单量高于2020年。2023年,新造船市场订单量相较2022年略有下滑,但增长仍比较稳健。全球新造船市场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加,而供给相对较为稳定,导致新造船价格的上涨。
2、我国造船行业的发展情况
(1)全球船舶制造业以东亚为中心,我国造船大国的地位进一步稳固
(2)我国的船舶制造业自2020年以来进入快速增长周期
3、造船行业存在的壁垒
(1)技术壁垒:
现代船舶设计涉及复杂的流体力学、结构力学、动力系统等多学科知识,需要先进的设计软件和丰富的经验。智能船舶是发展趋势,涉及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导航系统、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等技术。开发和应用这些系统,需要在信息技术、电子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
(2)资金壁垒:
建设一个现代化的造船厂,需要购买大量土地,建造船坞、码头、车间等基础设施,配备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并且船舶制造周期长,在建造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用于原材料采购、人工成本支付、设备维护等。为保持技术优势和竞争力,企业需不断投入资金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如新型节能船舶设计、绿色环保动力系统研发等,研发费用可能占企业营收较大比例。
(3)人才壁垒:
(4)品牌与客户资源壁垒
4、造船行业特征
(1)资本与技术密集型
造船需要建设大型的船坞、船台以及配备先进的生产设备。研发方面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为了提高船舶的性能、降低能耗、满足环保要求等,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这涉及到大量的科研经费和人力资源投入。技术方面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船舶设计、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等。现代船舶还广泛应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如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导航系统等,这些技术的集成和应用需要高度专业的技术人才和复杂的工程管理。
(2)强周期性
全球经济繁荣时,国际贸易活跃,对船舶需求增加,如经济快速增长期,海运贸易量提升,航运公司订购新船,推动造船业发展;经济衰退时,贸易量减少,船东减少新船订单,行业面临困境。受船舶更新周期影响:船舶使用寿命一般为20-30年,老旧船舶技术性能下降、维护成本增加,且环保法规升级,促使船东更新船队,如近年来船舶减排进程缓慢,为应对国际海事组织要求,船东采取降速减排、应用绿色技术或更换双燃料船舶等方式,从而带来新的造船需求。
(3)定制化程度高
造船行业需要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设计和建造各种类型的船舶,如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轮、液化气船等。每种船型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技术要求,例如散货船需要具备较大的载货量和良好的装卸性能;集装箱船则需要考虑集装箱的堆放和固定方式以及快速装卸的要求。同一类型的船舶也可能因客户的具体要求而有所不同,如船舶的尺寸、航速、载货量、设备配置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差异。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4-2030年造船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G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