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利用服务领域提升档案惠民利民能力——北京市国家综合档案馆民生类档案利用调研

为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更好履行档案工作“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北京市档案馆面向市区两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现场座谈交流、问卷回收整理等方式,就北京市各家综合档案馆民生类档案利用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系统了解了各档案馆民生类档案工作典型做法,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提升档案惠民利民能力的对策建议。

北京市民生类档案利用现状

民生档案是党和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中形成的真实记录,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维护人民群众各项权益的原始凭证。北京市及16个区档案馆馆藏民生类档案种类较为丰富,均在4种及以上,15家档案馆在5种及以上,8家档案馆在7种及以上,有3家档案馆在10种及以上。大部分档案馆的民生类档案馆馆藏数量在20~80万卷(件)之间,且民生类档案的数字化率在90%以上,其中有15家档案馆数字化率达到了100%。

在市级层面,民生类档案利用人次大约占北京市档案馆每年接待利用人次的20%。与市档案馆不同,各区档案馆民生类档案的利用人次占利用服务总人次的比重都在50%以上,其中有14家档案馆占比在70%以上。针对民生类档案开展利用服务,是各区档案馆工作中的重点。

北京市市区档案馆大都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提供档案利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档案管理技术的突飞猛进,在开展利用服务、满足群众查档需求、解决民生问题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科学设置部门,合理安排人员

从部门设置来看,除北京市档案馆外,16个区档案馆中将利用工作单独设置一个业务部门的较少,仅5家,大多数档案馆将利用工作与其他工作合并为一个部门,但设置方式不一:有些档案馆将档案的“收、管、用”工作放在同一部门;有些档案馆将利用、展览、编研等“大利用”工作放在同一部门;有些档案馆将利用工作与开放审核工作放在同一部门,从中可以看出利用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的密切联系。部分档案馆还安排新入职人员轮流到利用接待岗位锻炼,便于尽快熟悉工作情况。

从利用部门人员数量上看,全市超过半数档案馆负责档案利用的工作人员在3~5人之间,学历层次以大专学历居多,近年来部分档案馆招录了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全市绝大多数的档案馆民生类档案利用服务窗口是2~4个,近年来也有部分档案馆随着新馆的建设而增添了更多的服务窗口。

2.完善制度办法,规范利用工作

2019年,北京市档案馆为强化“五位一体”功能,规范档案利用服务中心和政府信息公开中心工作,在原有制度规定基础上,制修定了《北京市档案馆档案利用办法》《北京市档案馆档案数字化副本提供利用规定(试行)》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编印了《利用工作手册》,从制度层面保障了利用工作规范、安全、便利。

3.创新服务方式,多样化提供档案利用

北京市及各区档案馆基本上都可以提供民生类档案的原件复印和数字化打印,有几家档案馆还可提供数字化拷贝。全市有14家档案馆在利用大厅提供纸质档案目录查阅,有10家档案馆提供档案编研成果的现场阅读,还有一些档案馆在利用场所可提供报刊阅读。

4.发挥平台优势,深化资源共享

北京市及各区档案馆提供的民生类档案利用服务,可分为查阅本馆馆藏和跨馆利用其他档案馆馆藏档案两种形式。2020年,依托北京市政务外网开通的北京市民生类档案跨馆利用系统启用,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可提供跨馆利用的民生类档案达11种,累计接待跨馆查阅19005人次、复制档案20714件。2021年,北京市档案馆推出全市综合档案馆开放档案目录一站式检索查询服务,还与市民政局签订《北京市婚姻登记档案信息跨部门共享协议》,实现了全市婚姻档案跨部门网络共享利用。截至目前,全市有15家档案馆可提供的跨馆利用民生类档案类别达馆藏民生类档案类别的50%以上,有10家区档案馆达70%以上。

2022年7月,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开通,北京市档案馆第一批加入平台提供档案利用服务。截至2023年年底,共办理完结1466件查档申请和286条留言咨询,档案利用服务的覆盖面进一步拓展到全国各地。2023年12月,16个区档案馆全部接入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

2023年6月,北京市依托“京通”小程序建立的“北京市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即“掌上查”平台)投入使用,实现了档案利用从线下查、网上查到“掌上查”的转变,市、区两级档案馆提供利用的方式进一步得到拓展。

5.加强交流互动,多渠道便民利民

民生类档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北京市及各区档案馆馆藏民生类档案利用数量大、种类多,在便民利民、服务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也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1.民生类档案跨馆利用的优势尚未完全发挥

北京市及各区档案馆馆藏民生类档案种类数量、查档手续和方式不尽一致,民生档案工作各有侧重和特色,各档案馆之间对彼此的馆藏内容并不完全熟悉,全市档案利用的协同优势还未完全发挥,而利用者需求日趋多样化,查阅档案时往返多家档案馆的现象时有发生。目前,与外省市签订跨省异地查档利用的档案馆数量还不算多,群众进行异地查档还有一些困难。

2.民生类档案跨馆际跨部门利用的种类还有待扩展

北京市虽已有11类档案可提供跨馆利用,但只有婚姻类档案实现了与全市民政婚登处的跨部门查阅。各档案馆与其他档案形成单位的联系与交流较少,在通过跨馆、跨部门档案利用服务满足群众需求上还存在困难。同时,民生类档案利用数据库中部分老旧数据也有待于更新完善。

3.民生类档案利用办法尚需完善

4.跨区域平台还未充分发挥作用

目前,在全市已投入使用的跨区域平台有“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和北京市依托“京通”小程序建立的“北京市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即“掌上查”平台)。“掌上查”平台建立以来,运行流畅,为利用者提供了与档案馆直接对话的机会,但平台位置、内容设置、操作指南等方面也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完善。

进一步提高档案惠民利民服务能力的对策建议

1.完善制度机制,强化依法依规用档

2.整合档案资源,提升档案利用惠民利民服务水平

一方面,进一步完善现有北京市民生类档案跨馆利用系统,丰富民生类档案跨馆利用服务的门类,在现有婚姻、知青、独生子女等11类可跨馆利用档案门类的基础上,结合各馆馆藏和实际利用需求,拓展学籍、工商登记、劳动模范等其他档案门类,尽可能覆盖全部馆藏民生类档案。另一方面,增加民生类档案跨部门共享的范围,在现有与婚姻登记部门共享数字档案馆系统资源的基础上,打破行业壁垒,加强与其他涉民部门的资源共享和业务联系,进一步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的目标,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3.发挥平台优势,密切馆际合作交流

一是进一步发挥跨区域平台的作用,在现有“掌上查”档案移动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发挥好各区档案馆接入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后的动能,满足全国各地群众利用北京市民生类档案的需求。二是不断收集各馆需求和意见建议,积累经验,不断完善“掌上查”平台功能。加强与各档案馆及平台运行维护方的联系,及时反馈平台运行中遇到的问题,更新各项功能,推动平台在服务群众、便利档案利用方面发挥更大价值。三是加强与外省市档案馆开展跨馆利用合作,探索更多层面的档案利用模式和实现路径,针对外省市来京务工、求学人员较多的情况做好全方位调研,用好现有的两个平台,积极为有跨省市档案利用需要的利用者答疑解惑、排忧解难,全面提升北京市民生类档案异地查档的服务效能,不断满足多样化的档案利用需求。

4.加强科技赋能,贴近百姓实际需求

一方面,继续加强硬件设施的配置,及时对已有设施进行更新换代,增设智能化设备,实现对民生类档案的数字加工、智能查阅,同时也照顾到特殊群体的需要,以期更加契合群众查档的需求。另一方面,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已有的数字档案馆、信息发布平台、信息系统的作用,丰富档案资源库、数据库,确保民生类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和管理科学,为开展档案利用服务便民利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5.扩展民生类档案服务范围,不断强化区域协同

6.多措并举,提升利用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档案利用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高素质档案利用人才保障。作为利用一线工作人员应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既要主动学习运用先进技术辅助档案利用工作,提高应用水平;也要增强自身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比如准确把握利用者需求、快速精准检索,以及有效化解矛盾、沟通疏导的能力等。各档案馆更要站在落实好“四个好”“两个服务”的高度,重视档案利用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开阔视野,汇聚本馆、本区域乃至跨区域的资源优势,在档案业务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的档案利用人才队伍。

THE END
1.江西: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实现“一网通办”会议表示,江西档案共享利用平台与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赣服通”APP、江西省政务服务通用审批系统、各地政务服务大厅统一办件窗口实现对接,公众可以自由选择通过互联网、手机端、各地档案馆或者政务服务大厅等多种线上、线下渠道获取档案查询利用服务,支持“一次不跑”“一网通办”。http://credit.tianshui.gov.cn/878/47883.html
2.“掌上查档”服务上线,便民更进一步!房产资讯赣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档案馆的“掌上查档”服务是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举措。它不仅让档案查询更加便捷高效,还通过党建与服务的结合,体现出政府对民生实际的关注。这个服务模式的优势在于它的普及性和便利性。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大家更倾向于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操作,档案馆顺应这一趋势,推出二维码在线查询,不仅https://ganzhou.news.fang.com/open/51796337.html
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都开始人事档案数字化扫描?政策法规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开始重视并实施人事档案数字化扫描工作。人事档案数字化扫描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与必要性。 人事档案数字化扫描可以大幅提升档案管理效率。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繁琐、易出错,而数字化后,档案的利用、查询都变得极为便捷,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A6GTAR0553VFLH.html
4.大学生档案内容查询系统,如何高效利用?档案查询档案查询系统的优势 大学生档案内容查询系统,通常由各地区的人才市场或教育局提供,它能够实现档案信息的在线查询、管理和更新。这一系统的优势在于: 1. 便捷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查询自己的档案信息,无需亲自前往档案管理部门。 2. 实时性:系统能够实时更新档案状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http://www.daerzhu.com/askshow-74-3343-1.html
5.子书数字档案管理系统(zbookDAMS8.0)子书软件子书软件团队从2006年开始研发第一代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经过15年业务积累和需求磨合,进行了8次产品迭代升级,在公司自主低代码平台开发出符合全国产化要求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 数字档案管理系统优势特点 采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档案业务全面数字化 实现企事业单位综合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利用、编研、统计、鉴定、销毁全生http://zbooksoft.com/zbdams/
6.澳门六和彩资料查询2024年免费查询014. 社交媒体分享:玩家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澳门六和彩的开奖结果和历史数据,方便其他玩家查询和讨论。 免费查询平台的优势 免费查询平台为澳门六和彩玩家提供了很多便利,以下是一些优势: 1. 节省成本:免费查询平台可以帮助玩家节省购买纸质彩票的成本,降低投注门槛。 http://cy-info.cn/post/22530.html
7.打造智能化MES系统:飞书低代码平台助力生产效率提升在传统的MES系统中,设备档案管理往往依赖于纸质文档或是分散的电子表格,这不仅增加了数据丢失的风险,也使得设备信息的查询和管理变得异常困难。这种情况下,MES系统的效率大打折扣,设备管理成为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的瓶颈。 立即试用飞书低代码平台,打破设备管理痛点 → https://www.feishu.cn/content/mes-equip-manage
8.如何推进档案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帮我搜为了更好地满足查档人的需求,县档案馆同时结合信息科学技术,使用信息化手段检索查阅档案,充分发挥数字档案的优势,开展了电话查档、电子邮件查档和预约查档服务,档案工作人员根据查档人的需求做好详细登记,为查档人查找好所需相关档案,即时回复查档人,从而为查档人节省了大量时间,使查档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截至https://bjbws.com/case_detail/1039/MTY1MzM=.html
9.智慧档案库房一体化平台在利用方面哪些优势智慧档案库房一体化平台建设是通过数字化技术、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将传统档案库房建设升级为智能化的档案管理平台。该平台可实现档案的存储、检索、共享、传递和保护,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专久智能智慧档案库房一体化平台在利用方面有以下优势: https://blog.csdn.net/rfid_tags/article/details/134407930
10.物业管理专科毕业论文参考(精选16篇)大型项目物业管理一体化模式是对物业工作管理进行统一规划,并整合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提升物业管理工作水平,统一物业管理的运作模式,统一物业服务标准和支付平台,统筹资源配置工作,并对物业管理工作进行统一考核评价,从而构建规范高效的一体化综合物业管理体系。 https://www.hrrsj.com/wendang/lunwen/823652.html
11.档案一体化管理平台,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统一管理4、医疗机构:管理患者病历、诊断报告等医疗档案。 四、应用优势 1、提升档案管理水平:通过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2、保障档案安全:通过实时监控、智能报警等措施,确保档案的安全和保管条件,防止档案丢失、损坏等风险。 https://www.huibotong.cn/news03/newsdetail3_ID-76815.html
12.信通易办公安卓下载信通易办公appv2.5.2官方版2、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所有信息轻松查询,提高医生办公效率 信通易办公app优势 1、进一步拓展了MIS应用,为医患双方提供了更便捷的工作、就医服务。 2、一个团队协作、信息沟通共享、结果管控的工作平台。 3、实现了从室内到室外,从有线到无线的无缝对接。 4、通过“易办公”实现随时随地、快速实时上报情https://m.qqtn.com/q/575130
13.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应用档案系统的优势递信专业性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具备诸多优势 提高工作效率 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的发明,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单一文件归档模式,不需要像以前那样过多地编辑文件的条目和内容,完全可以根据系统软件的提示,在下一步进行归档和文件归档。一旦发现错误的档案信息,可以直接在系统中修改,省去了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中重新编辑打印的环节,节省了时间http://www.delibit.com/nd.jsp?id=77
14.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论文(推荐)二、高校档案管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 1.实现档案分类归档。随着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档案管理工作获得了最佳的管理效果,借助信息化技术,档案信息收集工作更快速便捷,并且核对工作也大大提升效率。与此同时,由于学校存在多个部门,以往档案管理由此受到约束,但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这一弊端,将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jisuanji/734745.html
15.档案管理工作总结(通用20篇)光阴似箭,岁月无痕,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我们的工作能力、经验都有所成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工作总结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工作总结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档案管理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篇1 https://m.ruiwen.com/gongwen/gongzuozongjie/373047.html
16.新媒体归档系统对信息档案管理的优势新媒体归档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1.长久保存 新媒体内容的生命力在于其信息的持久性。新媒体归档管理系统能够高效地保存各种新媒体文件,无论是文本、图像还是视频。这种系统确保了信息不因技术迁移或服务平台关闭而丢失,保障了历史信息的完整性。 2.历史信息查询 http://www.cssca.com/news_view.aspx?Id=1338
17.河南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公共服务平台根据该平台的介绍,它可以提供包括档案查询、档案借阅、档案转递、开具相关证明等多项服务。对于更详细的服务内容和咨询,您可能需要直接联系该平台以获得更准确的信息。 不可李玉 2楼-- · 2023-08-25 19:06 “河南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公共服务平台”是一个提供河南省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和相关服务的平台,为https://www.580ing.com/q-18035.html
18.档案管理的优势范文纸质档案查阅前,需向档案室提出申请,再接到许可后进入档案室进行手动翻查,不可避免地会将原来整齐、有序的档案翻乱,档案管理人员要重新放置、整理。而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在于互联网上的资源共享,用户可以凭借用户民登录、查阅,或者直接提出在线申请,整个查询过程只需在用户的电脑上完成,而且查的准确、快速,不用档案https://www.youfabiao.com/haowen/40104.html
19.全市老旧户籍档案将“一键可查”!徐汇区在全市率先完成纸质户籍查阅、保护历史户籍档案,数字化应用优势明显 由于辖区内解放前兴建的旧式里弄、花园洋房众多,户籍人口迁移变化大,新旧居民出于房产、征信、政审等各种用途前来办理业务,使得徐汇公安分局湖南路派出所的历史户籍查档量一直居高不下。“传统纸质档案查询时,需要居民提供详细地址和准确姓名,还需要人工费时翻阅查找,像我们辖区http://wenhui.whb.cn/zhuzhan/cs/20210817/419892.html
20.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十一)依托“大数据”优势,推动信息化数据聚合共享,实现精准有效送达,节约司法成本。集约化送达平台可收集、沉淀日常运行中的送达数据并在内部共享,包括涉诉自然人、企业以及律师等的送达方式信息,与法院内网办案系统相关信息组合形成送达数据库。针对某些当事人会在不同庭室、不同案件中多次出现的情况,系统根据历史处理记录及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1/06/id/6099334.shtml
21.12333社保查询网官网12333社保查询网为公益性质网站,是一个全国性的社保综合查询平台,主要提供全国的养老、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个人帐户查询!另外应广大网友要求添加社保通讯录、社保资料下载专区、社保计算器、全国劳动和保障厅(局)网站等栏目供大家查询! 12333社保查询网官网的查询方法是: http://www.qisusushi.com/1035/